智能电网离不开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支撑

智能电网离不开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支撑,第1张

  无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有怎样的结果,这样一个能将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代表聚拢到谈判桌前的会议让我们看到:控制碳排放,延缓甚至改变气候变暖是大势所趋。控制碳排放议题既属责任范畴,也孕育着商业机会。

  控制碳排放的核心可以用“开源节流”来做一个比喻:“开源”就是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节流”就是实现节能减排。由于目前人类普遍使用煤炭和石油能源,这些能源最终会部分转化成为二氧化碳。要控制碳排放,一方面需要人类加快清洁型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的开发,减少人类对煤炭和石油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要构建节能减排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角度来看,无论是“开源”还是“节流”,都蕴含着无限商机。而从专业技术角度来看,“开源”和“节流”都离不开微电子光电子技术的支撑。

  在新能源方面,无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都需要逆变器电池。例如太阳能电池发电形成的是直流电,需要经过逆变器的转换才能并网。无论是整流器还是逆变器,其核心都是功率半导体器件。而电池中的充电管理芯片以及并网时所需的计量芯片都属于混合集成电路。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的采集和管理为微电子业提出了很多新的支撑需求,需要微电子业者集中投入研发和产业化力量。

  在节能减排方面,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以及不同应用产品中的高效电源智能管理系统也与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息息相关。举例来说,全世界发电总量的约40%是在电网内部消耗的。建设智能电网,能够感知系统过载并能分配电力,是提高电网输电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如果能将全球电网利用效率提高5%,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减少几千万辆汽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电网的智能化对集成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碳经济必将创造出层出不穷的新应用和新需求,而这也为微电子和光电子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温家宝总理最近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他强调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微电子和光电子都是我国要大力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它们的发展亟须国家予以扶持。

  首先,国家应该尽快出台进一步鼓励这两大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微电子行业为例,自2000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受惠于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国务院18号文),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18号文中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于2010年到期,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08年第43号公告中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设备及其配套技术、配件、备件,一律恢复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现在,行业都在翘首盼望“新18号文”的出台,希望它能够在产业政策上既保持原来的连贯性,又有所创新。

  其次,国家要主导重大基础性产业的自主创新。我们发展平板显示、新型显示等高新技术基础产业,仅靠引进、消化和再创新的经验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

  最后,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在微电子和光电子上游配套产业包括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实力还非常薄弱,在这些环节上竞争力的缺失将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推动微电子和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增强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840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5
下一篇 2022-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