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是迫在眉睫,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是受到了国家政府的支持,然而,在当今新能源汽车中,充电桩与电池安全仍是主要问题,这问题不解决,新能源的发展必然受阻碍。
身处正在重塑的全球汽车产业生态之中,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当电动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国家既定的发展目标,产业上下游开始将目光投向成本与效率的核心议题。
近日发布的《20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飞跃式增长,产量与销量分别从当年的7.9万辆和7.5万辆,增长至2016年的51.7万辆和50.7万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其中销量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45%。
2015年4月,财政部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此后包括《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提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白皮书分析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政策导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范管理、突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管理以及强化新能源汽车标准化三个方面。
技术导向的趋势则覆盖动力电池、燃料电池与充电设施三个维度。
其中,国家要求提升动力电池产业链国际竞争力,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同时加大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在动力电池领域力争突破高安全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等技术瓶颈,在关键材料领域突破高容量正负极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电解液技术。
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从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关键部件、相关材料等多领域入手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整体工程化水平;推动加氢、储氢技术发展,推动加氢站建设,弥补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薄弱环节。
充电设施方面表现在加大科技研发与鼓励商业模式创新齐入手,推动产业向前。在研发方面,加快推动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创新。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问题集中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安全隐患、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缓慢以及新能源汽车从业人员专业资质等方面。
针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安全隐患,白皮书罗列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强制安全标准的诸多项目内容,包括储能装置、 *** 作安全及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碰撞安全、EMC(电磁兼容性)以及低速提示音等。
至于新能源汽车从业人员专业资质,目前国内尚未产生相应的标准与要求。2012年4月,德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标准——BGI/GUV - I8686E,按照从业人员的工作范围和风险等级将培训分为非高压电工作、不带电环境的高压系统工作、带电环境的高压系统工作三个等级,或将具有借鉴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