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芯闻早报:需求回升,索尼图像传感器将恢复满负荷生产;台湾占大陆及香港集成电路进口份额37%;智能家居引爆MCU需求;台积电Q3营收超标,市值再冲高;微软正在关闭其Band手环生产线;2020年VR市场收入将达112亿美元;台湾新版Note7传首爆;华为Mate 9 11月发布,重磅黑科技将登场。
早报时间
| 半导体
1、需求回升 索尼图像传感器将恢复满负荷生产
据一位负责芯片生产的索尼子公司主管说,由于智能手机需求的回升,去年的库存无法满足供应,从10月到明年3月,该公司的图像传感器将恢复满负荷生产。 索尼半导体制造公司总裁植田康弘(Yasuhiro Ueda)在上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客户的商业环境正在改善。”该公司位于日本南部的熊本地区,专为索尼提供传感器。
索尼要求将市场上40%的图像传感器换成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装置,这种芯片可将光转换成电子信号。
多年前索尼公司从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竞争中败下阵来,传感器成为其业务复苏的核心。由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放缓,索尼被迫削减今年10月至明年3月的生产量,但此后需求有所回升。
植田康弘说,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个月的产量都有上升,合计总量已从70000片增加到73000片,索尼旗下的五家图像传感器厂都在满负荷生产。上述数字不包括外包产量。
他说,索尼传感器的市场需求旺盛也反映出该公司正在努力实现客户基础的多元化,同时,客户最近也经历了一些起伏。
索尼的客户包括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公司。
由于Galaxy S7手机销售强劲,三星上半年的手机利润增长近50%,但因为Galaxy Note 7的召回事件,这一势头已经停滞。与此同时,苹果iPhone手机首次遭遇季度销量下滑,但随后iPhone 7的销售超出预期。
“我们对特定客户的依赖越来越少,因为中国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在成为我们的客户,”植田康弘说。
他还说,受到今年早期一系列地震破坏的影响,熊本工厂的传感器出货量稍有下降,目前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2、台湾占大陆及香港集成电路进口份额37%
台湾有关部门表示,今年前8月大陆进口市场份额,韩国以9.9%排名第一,日本、台湾分别以9.6%、9.5%紧追在后。
集成电路部分,台湾在大陆及香港进口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去年份额35.4%,今年1至7月增至37%,韩国份额则排名第2,占比由25.7%减至24.8%。
面板部份,台湾面板有9成以上销往大陆及香港,但在大陆及香港面板进口市场份额,自2009年金融海啸后落后韩国,退居第2位,2012年份额37.1%,今年前7月降至31.9%,而韩国进口份额则稳定维持在43%上下。
3、智能家居引爆MCU需求 大厂蓄势待发
新一代年轻消费族群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逐渐提高,不仅小米要发展智能家居,中兴通讯也在本月22日正式于北京揭晓智慧家庭的新战略,机构预测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到了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可预见的是「智能家居」将成为市场主流,而智能家居的崛起也引爆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的需求量迅速攀升,台系MCU概念股中包括联发科、盛群、新唐、凌阳、笙泉、九齐可望迎来庞大商机。
智能家居所需要的IC芯片与物联网主流芯片基本上是一致的,物联网的数据处理、加工、传输都离不开MCU,在物联网(IoT)发展趋势之下,节能、安全感测、3C产品、医疗及汽车电子应用等,均已成为MCU的热门应用领域。
MCU为未来每一个物联网设备的关键组件之一,也是数百亿个物联网终端节点的布建基础,负责智能控制、网络链接、无线传输、人机接口互动系统,举凡玩具、家电、汽车等都不难见其踪迹。
工业物联网、穿戴式装置和智能家居为目前微控制器(MCU)市场的主要驱动力,而32位更是当前驱动MCU成长的重要领域,尽管8位仍有一席之地,但随着物联网对数据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32位MCU势必将成为市场上主流。
事实上,32位MCU已经在电机及变频控制、安防监控、指纹辨识、触控按键等应用发挥重要的作用,以2015年统计数据来看,去年全年全球32位MCU的出货量,已经超过4/8/16位MCU的总和,可见得随着家电产品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机接口和讯息交互的需求上升,32位高性能应用已经有显著的优势。
不可否认的,未来MCU市场成长动能来源将倚靠「智能家居」的带动,全球最大市调机构GFK就披露,全球7个国家的7000个消费者中,有50%消费者认为智能家居会对他们生活造成影响,而这些人中又以中国消费者占比最高,这意味着中国有越来越多家庭对于高价智能家电日益青睐,未来普通家电产品和智能家电的价差可望逐渐缩小,这个市场将有不容小觑的成长爆发力。
根据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将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预计2016年、2017年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将为MCU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家居得以同步成长,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大努力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国外大厂像是高通、NXP、ARM、MarWell、Atmel和意法半导体等,国内厂商包括联发科、盛群、新唐、凌阳、笙泉、九齐等皆积极抢攻MCU市场大饼。
时序将进入10月份,也来到MCU大厂的年度重头戏─新品发表会,盛群和新唐的发表会分别将于10月7日和10月19日盛大登场。盛群将聚焦MCU智能生活创新应用,将展出包括健康量测、智能家居、安全防护、身份认证、无线通信、穿戴式装置等领域的新产品方案;新唐则聚焦游戏鼠标、Type C耳机、电动牙刷、无线供电等相关产品。
4、台积电Q3营收超标 市值再冲高
台积电本周公告 9 月营收,达 897.3 亿元,创历史次高纪录,第 3 季营收达 2604 亿元,高于法说预估的高标 2570 亿元,季增 17.4%,再创单季新高纪录,在基本面利多加持下,台积电本周股价持续上攻,周五收在 188 元再创波段高点,市值也冲上 4.87 兆元,再改写新高纪录。
台积电第 3 季受惠苹果与非苹手机芯片拉货带动,8 月营收冲上单月新高,9 月虽然未延续强势,但仍达 897 亿元,维持在历史次高水位,也推升第 3 季营收超越法说高标 2570 亿元,达 2604 亿元,季增 17%。
台积电第 4 季季减幅度受惠需求带动,营收修正幅度可望相对减少,全年营收皆季成长 1 成幅度;在基本面支撑下,台积电本周股价获得外资买盘青睐,买超 1.5 万张,不过投信与自营商持续站在卖方,卖超 117 张,下周法说即将召开,股价可望持续仍有表现空间。
| 可穿戴
微软正在关闭其Band手环生产线 可穿戴设备市场处境并不好
微软正在关闭其Band系列手环、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生产线,这也意味着微软或正式退出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的市场,外媒分析称,这一举动对于世界上一些主流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企业的生产商,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冲击,对于未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市场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周刊》已经发表文章讨论了关于微软将其所有Band系列的手环以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智能设备全部退市的决定将会产生的影响。微软的这个决定标志着目前唯一活跃在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的大型企业供应商正式退出该领域。
Band系列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硬件制作团队的发言人公开表示:“我们已经开始售卖Band系列智能设备的库存产品,并且今年已经没有再发布新款Band系列智能设备的计划。”
与此同时,微软也已经将微软应用商店中一些与Band系列手环、手表等智能设备相关的应用软件及其补丁、开发工具包等进行了下架的处理。
微软的Band系列智能设备面世的初衷是着力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但是,微软Band系列智能设备的灭亡,也表明了微软遭到了新型创业公司所发布的各种形式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强烈冲击。
上个月发布的科尼报告表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开发者们都已经发现,可穿戴智能设备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虽然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却很难完成其作为一个消费型产品到商业核心产品的过渡。
这份报告还显示,7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这些着力于开发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企业在市场设计方面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该报告还显示:“40%的受访者发现,IT相关的利益集团与可穿戴智能设备开发商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开发商所面临的挑战。”
今年夏天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苹果手表的销售额已将下降到160万美元,而2015年第二季度,苹果手表的销售额还保持在360万美元,相比之下,足足下降了55个百分点,销售额的下降比例的非常巨大的。分析师阔明池预测,尽管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二代苹果智能手表,但是其2016年的销售额还将继续下降。
但是,在中国方面却传来一个好消息,如果可穿戴智能设备在中国的销售额还按照之前的速度快速增长的话,那么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最大消费国。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在可穿戴智能设备方面的销售额已经增长了84个百分点,在4月份到6月份短短三个月之内,中国可穿戴设备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950万美元,因此,中国在可穿戴智能设备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