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春以来,中国手机市场便掀起一股涨价潮,小米、魅族、乐视、努比亚等国产手机厂商纷纷调高了部分机型价格。涨幅从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厂商对涨价的解释是因为上游原材料缺货,包括主芯片组、显示屏与触控模组、前后摄像头、存储模块四大件几乎都处于缺货的状态。
这种“缺货”状态还会持续多久?“缺货”的根源又是什么?作为国产手机销量前三甲OPPO和vivo的元器件(触控模组柔性电路板)供货商,上达电子董事长李晓华分析认为,前几年国产手机的核心元器件大多是由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厂商供货的,但是最近几年,中国大陆厂商已经后来居上,在手机芯片方面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大大缩小,包括华为海思、展讯及小米都能自主设计芯片。在面板方面,中国大陆厂商的产能已超越台湾,仅落后于韩国,全球第二。尤其是在显示屏与触控模组方面,中国大陆厂商已经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用依赖进口。所以这部分元器件的“缺货”状态不会持续太久。
“市场供需变化是呈周期性的,当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供应商就会扩大产能,马上改变供需紧张的局面。此前因为春节长假,很多供应商停止生产,供需出现短暂性失衡,春节后马上就会改观,像上达电子正月初五就开始满产运转。”
上达电子深耕柔性电路板行业13年,成为我国柔性电路板领军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技术研发体系,取得近20项专利。用李晓华的话说,现在上达电子的技术在国内是引领行业的,在全球是排在前列的,不会落后于日资台资厂商。
除了元器件“缺货”之外,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的涨价因素还与向高端市场转型有关。从去年开始,许多国产手机厂商加强向中高端市场布局。华为向5000+市场发动冲击,甚至造出万元机;OPPO、vivo冲上了4000元档位;连一向打性价比牌的小米也秀出自家的概念机;金立也推出高达6999元的高端机,甚至还有16999元奢华手机。另据报道,HTC将停止追逐在低端入门市场的手机销量,转而专注于设计和销售高利润的设备;锤子将放弃千元机产品线。
据GfK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中高端(2500元至4000元)成为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GfK同时预计,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中高端规模将进一步放大,持续推动中国手机市场结构升级。
“国产手机厂商现在主要争夺的是存量市场,也就是抓住第二轮换机契机。而消费者换机更倾向于中高端品牌,中高端品牌意味着配置升级,配置升级则采购元器件的成本自然要上涨。但如果继续走低端路线,国产手机厂商将走进死胡同。”李晓华认为,“互联网手机正步入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2.0时代,要增强用户体验,厂商应该向柔性屏、无线充电、虹膜识别等新潮流靠拢。”
事实上,走高端路线的国产手机2016年已成功逆袭,华为、OPPO和vivo挤进了全球手机销量前5名。
“未来十年是中国手机品牌走向海外的黄金十年,最大的看点是有可能出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牌。国产手机厂商可考虑采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元器件,这将大大降低成本,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李晓华说。
除了手机芯片、显示屏与触控模组,在手机摄像头方面,中国厂商也表现不俗。手机摄像头最重要的就是CMOS传感器、光学镜头和模组封装。CMOS传感器以前基本上被索尼、三星垄断,二者合计占有近六成的市场份额。中国通过收购CMOS感光元件企业豪威科技(OmniVision)开始起步,现在包括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思比科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昆山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都涉足CMOS传感器。
当然,中国在CMOS传感器领域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达电子等一批柔性电路板企业的崛起。“传感器要用到柔性电路板,以前连柔性电路板都要进口,成本肯定降不下来。现在柔性电路板完全可以国产化,不需要依赖进口,这将极大帮助国产手机厂商降低元器件的采购成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