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又进入雨季,不知道某宝、某东、某多上的内裤下单量是不是又增加了?但毫无疑问的是,大数据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挖掘出更多“真相”,这也是为什么众多互联网公司、创业者都喜欢将大数据挂在嘴边,作为他们颠覆世界的依据。
颠覆意味着革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公司确实做到更加了解用户,其产品和服务也更加精准化,以至于我们刚在网上搜索了“什么电脑性比价更好”,一打开购物平台,它已经为你精准推荐了几款笔记本电脑。
这种颠覆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我们充分享受大数据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我们却对越来越不安全的信息环境感到担忧。事实上,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否保持安全,主动权并不在于我们,在于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商家,会将数据运用到什么地方,运用到什么程度。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线上活动的常态化,互联网平台上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庞大、复杂的数据无法直接应用,最理想的状态是对数据进行“清洗”,通过分析产生用户行为特征,利用这些用户行为特征调整商业策略,对产品、服务进行优化。
以上述的雨季与内裤为例,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电商平台得出结论,雨季内裤的销量会更好,在雨季即将到来的时候,平台可能会储备更多内裤,然后通过精准推荐或者优惠促销手段,吸引更多有需求的人前来下单。
这种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并不涉及具体用户的个人信息,对个人信息安全几乎不存在侵害,是大数据利用中最为理想的情况,也是互联网公司所乐意对外分享的案例。
但实际上,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野心并不仅于此。对他们来说,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只是大数据应用的基础手段,实际运用有效,营销精准程度不够高,无法帮助他们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胜出。他们需要大数据帮助他们实现更为精准的用户触达,这就是他们常提到的用户个人画像。
用户个人画像,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实现对用户个人的精准分析,进而提供定制化服务,达到精准营销的方式。但要实现用户个人画像,就必须掌握用户更多维度的数据。为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公司的通常做法是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相关APP下载时要求用户开通的各项权限,以及用户注册时提供的有效信息。
通过要求用户开通的权限,互联网公司可自由读取用户手机的各类信息,包括通讯联系人、通讯记录,甚至照片、音视频以及手机桌面上的其他APP类型等。这导致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APP过多获取用户信息也进行多次打击,但还是无法完全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
当然,无论单个APP收集的信息如何全面,总是有局限的,一些互联网公司通过生态化布局能够掌握更多用户数据,这些APP的底层数据一打通,带来的规模效应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打着合作旗子的数据共享也不少见,严格意义上来讲,当前的监管政策是不允许所谓的数据共享,这涉及到用户是否同意的问题。对此,互联网公司一般对外宣称,数据合作是在脱敏处理基础上开展的,所谓的脱敏处理是指去除用户个人敏感信息,数据接收方无法获知用户的真实身份。但对于数据是否真的脱敏,却缺乏监管机制,无法保证数据共享是否真的不触及用户隐私。
一旦数据未经过脱敏处理,互联网公司就能掌握用户的多维度数据,包括位置、交通、支付、购物、教育、家庭等等,掌握数据的一方将比用户更了解他自己。通过社交网络分析,不同用户之间的关系脉络也能如地图般清晰,总之,在大数据面前你将无任何秘密可言。
要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实时追踪分析,那么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在他人的掌控之下,这听起来很像科幻电影,但现实中确实存在。在金融行业,一些新兴的借贷平台,会要求用户授权其登陆其他平台,以了解用户信用状况,相关可借此实现对用户的信用监测,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打个比方,你在某个平台借了十万块钱,平台经过你的授权同意,了解到你的行为特征,包括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但是有一天平台发现,你频频出没高端消费场所,在其他平台同样大量借款,还预定出国的机票,平台便会怀疑你的还款意愿。这个案例还属于正常商业范围内,要是非商业环境,对一般用户进行行为追踪,想想都是可怕的事。
所以说,大数据也是把双刃剑,当我们大力鼓励大数据发展的同时,也希望建立起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好个人的隐私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