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芯片是用于汽车上的芯片统称车用芯片。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thin-film)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thick-film)集成电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组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
扩展资料:
晶体管发明并大量生产之后,各式固态半导体组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真空管在电路中的功能与角色。到了20世纪中后期半导体制造技术进步,使得集成电路成为可能。
相对于手工组装电路使用个别的分立电子组件,集成电路可以把很大数量的微晶体管集成到一个小芯片,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集成电路的规模生产能力,可靠性,电路设计的模块化方法确保了快速采用标准化集成电路代替了设计使用离散晶体管。
最近好几个大新闻一直在刷屏,其中一个激起了国内消费者的群体担忧——南北大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因芯片紧缺而停产。
一开始我还是不相信的,毕竟大众这种体量的车企怎么会说断就断呢,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几乎相当于中国一个大型城市,因水电供应不足而断水断电一个月一样。
然而这种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而大众给出的回应是“芯片供应不足”
,从12月4日的消息来看,大众汽车停产的直接原因是博世和大陆的ESP(电子稳定系统)和ECO(智能发动机控制系统)两大模块短缺,间接影响了相应ECU的主控芯片短缺。
查一下最近的新闻就不难发现,ST(意法半导体)上月开始就面临着各种问题,工厂罢工导致很多MCU出现了严重缺货,进一步导致了博世和大陆无法对主机厂按期交付ESP和ECO控制器,最终的后果在大众身上得以显现,这是一系列连锁反应,ST自家产能本身就紧张,时常有断货风险,受欧洲疫情影响,法国10月份实施二次封锁,进一步制约了ST的产能,再加上ST内部产生大规模罢工情况,ST芯片的缺货有可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种情况直接造成两个结果:一是芯片涨价,汽车也许会跟随涨价,欧洲和美国的半导体今年的营收损失不小,但是台积电却丝毫不受影响,就是因为芯片需求大,而且涨了价,芯片涨价造成汽车涨价应该是大概率的。二是我国自主汽车芯片规模占比不足10%,大部分汽车芯片依赖进口,恩智浦、德州仪器、英飞凌、瑞萨和意法半导体五家汽车基本垄断,而且我国是汽车消费大国,这就比较被动了。
应对这种局面的手段很清晰:实施自主研发,增强企业在世界性不稳定因素下的生存能力才是目前车企的当务之急,例如华为打破西方垄断壁垒,例如比亚迪着手研发生产车用芯片,自主科技品牌近年来在研发领域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希望有一天,自主品牌可以不再受制于人,国内高科技企业可以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届时,才能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获得更有保障的生存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可能谁也没有料到,今年在疫情影响下的半导体产业也把火烧进了汽车行业,近日有消息称受全球芯片短缺导致大众汽车停产,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众一年要在中国卖出几百万台车,停产会带来多么严重的系统性金融灾难谁都无法估计,而大众官方也迅速给出了回应。
大众中国表示,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到了一些特定汽车电子元件的芯片供应。目前,相关车辆的客户交付没有受到影响。
一汽大众回应称:电子元件芯片确实供应数量出点问题,但没有外界说的那么严重。目前旗下大众品牌、奥迪品牌和捷达品牌仍在正常生产,未受影响。
上汽大众则表示:目前企业生产正常,由于全球芯片产业供应短缺,个别车型的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官方虽然表示交付不受影响,但也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芯片给汽车制造的确带来了困境。
当然没有什么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涨价,这次受影响较为严重的自然是汽车电控零部件供应商,诸如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和ECO(智能发动机控制系统)两类需要芯片集成度较高的零部件,全球半导体涨价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你现在不仅买不到英伟达家的显卡产品,以后可能连汽车都要涨价。
这样多年动辄就是砍5万的大众车可能不得不想办法涨价,不过消费者都买了这么多年的打折大众了,突然涨回去可能换谁都不会好受,这就必须要看国产车是否也能在这轮芯片风波中稳住价格了,如果大众扛不住压力,涨一波,那么势必会有不少预算有限的大众潜在客户会把目光投向自主品牌。
不过大众都面临的问题,换作是国产车恐怕同样不会有好果子吃,自主品牌在汽车半导体领域也并未做到自研生产,这次芯片短缺产生的连锁反应说不定也很快会向自主品牌蔓延,这也从侧面向中国的企业发出了警告,只要产品零部件仍旧被垄断地位的国际供应商把持,那一定就有卡住脖子的那一天,不仅仅是芯片,国产变速箱也必须重新提上和发动机一样的重点等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