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ipa是什么

半导体ipa是什么,第1张

半导体IPA是Apple程序应用文件iPhoneApplication的缩写。简单来说,Mac下的软件就像是Windows下的绿色软件一样,解压后即可使用,不需要安装,卸载的话也只用删除程序文件即可(这里不涉及pkg格式安装包)。

程序文件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手册的下一级文件层次,规定某项工作的一般过程。再下一级文件层次是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存储的是程序,包括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这里的程序与计算机技术中的程序并不相同,程序在这里指是为完成某项活动所规定的方法。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对影响质量的活动做出规定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应包含质量体系中采用的全部要素的要求和规定;每一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应针对质量体系中一个逻辑上独立的活动。

常见电脑故障排除方法

1、故障现象:选择好了款式跟背景后,按确定键进行照相时出现白屏并提示"设备初始化错误"

成因:是因为视频卡与主板的接触不良或安装的驱动程序有误所造成。

解决办法:重新插紧视频卡或更换主板插槽,如果故障还是没有解决,就重新安装视频卡驱动程序。如果驱动安装正确,会在"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下显示10moos sdk-2000,WDM audio Capture10moos sdk-2000,WDM crossbar10moos sdk-2000,uideo capture.三个选项。

2、故障现象:照相的时候不能看到人物在里面晃动,可以看到所选择图象,但软件中蓝底

成因:视相机电源线或视频线接触不良。

解决办法:重新检测电源与视频线接触是否良好,视频线应插入视频卡2号孔。

3、故障现象:在照相的时候出现的一张大面积相片,不能正常显示所有照片。

成因:拍照时按确定键速度过快。

解决办法:重拍具体某一张照片,重拍完以后停留一两秒后再按确定键即可。如整张照片所有镜头已拍完,即使有以上情况发生,照片还是可以打印出来,不用重拍或清除。

4、故障现象:打印出来的照片无日期而且头发颜色不正常。

成因:黑色喷头堵墨。

解决办法:清洗打印头即可。

5、故障现象:照完相片后打印出来的色彩不正常出现偏色。

成因:打印机喷嘴缺墨

解决办法:在开始菜单-设置-打印机属性应用工具中选择"清洗打印头"即可。

6、故障现象:相片照完以后打印出来图象倾斜。

成因:打印机中纸张摆放不正。

解决办法:把纸张放正即可。

7、故障现象: 键盘上面第一排“退出”、“输号码”、“重排”、“换背景”失灵。

成因:板面上绿色确定键跟红色重拍键下面的信号线接触不良。

解决办法:把绿色确定键跟红色重拍键下面的接触线拔出来重新接即可。

8、故障现象:在拍照的时候有横纹在屏幕上上下滚动。

成因:视频线的连接或电源变压器故障。

解决办法:重新插接视频线并检查电源变压器是否插好,如故障依然存在把视频线更换即可。

9、故障现象:相片照完以后无法正常打印,并提示端口错误。

成因:打印机端口设置错误。

及解决办法:点击开始菜单-设置-打印机属性-详细资料中调整端口即可。(USB线缆选择PUSBI端口、并口线缆选择LPTI端口)

10、故障现象:小键盘无法使用,但接大键盘正常

成因:键盘设置错误。

解决办法:更换小键盘或在CMOS(开机时按DELETE键进入BIOS)设置ADVANCE CHIIPSET FEATURES中BOOT UP NUMLOCK STATUS---ON

11、故障现象:打印机连续打印同一张照片或按打印后无反应。

成因:按了太多打印任务。

解决办法:退出照相系统,在任务栏中双击打印机,打开文件清除打印任务栏中的文档即可。

12、故障现象:按打印后,相纸不进入打印槽,但打印头却在执行打印任务

成因:打印槽内有太多的墨汁。

解决办法:立即按进纸按钮停止打印,用纸巾轻轻擦拭打印槽,将打印槽内墨汁吸干。

13、故障现象:拍摄时的图像看不清楚,但打印出来很正常

成因:显示器受磁性干扰

解决办法:如果在确认摄像机调整没有问题后,故障依旧,那可能与显示器的有关,按一下显示器上面的控制按钮,选择“消磁”即可,如颜色显示仍然不正常,给人一种暗淡的视觉,请直接与公司技术部联系。

15、故障现象:照片只打印一部分,然后显示缺纸等过了几张纸后,才把另一部分打印出来

成因: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驱动或是硬件的不稳定引起的。

解决办法:先检查一下打印驱动,或者将USB线换成并口线,这种情况也可能是客户的误 *** 作引起的打印任务,从而造成不停的下纸或打印出乱码,解决方法是将电脑和打印机都关掉,然后先开打印机,再开电脑,把之前的打印任务全部清除。

电脑故障排除方法

29、电脑不能自动关机的排除方法。

有时我们把电脑关机,点击关闭系统、选择关闭计算机或右击关闭计算机,机器确实运行了关机,但不一会机器又重新自动开机了。关了开,开了关,电脑永远关不了。这一现象我遇到过一次,后来在大的网站上又看了许多求救贴子,我也向那些求救的朋友们发过贴子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故障的排除。其实要排除这一故障是很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解决: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hutdown子项,在右边窗口中新建一个“字符串值”,命为“FastReboot",同时将“数值数据”设为0即可。

30、电脑显示模糊不清的排除。

我的电脑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刚开始时屏幕字体显示还比较清楚,运行一段时间后则字体越来越模糊,运行更长一些其字体几乎不能辨认。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出在显示器上。排除方法是:打开显示器后盖,找到显示器后面平排的两个电位器(即聚焦和对比度),用微型一字解刀进行调节,这时你会发现屏幕字体随着解刀的调节会越来越清楚,直至满意为止。不过排除这一故障需注意四点:一是新的显示器聚焦和对比度在前面板中,老的在后面板中;二是调节时需带电 *** 作,要十分小心,以防显示器内高压伤人;三是有时故障不一定出在电位器上,或内部灰尘积存太多,导致电路接触不良;四是显示器内部元件老化,产品寿命周期已过。

31、开机后出现关机故障的排除。

开机进入系统时,电脑又出现了“你现在可以安全地关机了”。这一故障现象一般是出在系统文件VMM32.VXD的损坏或找不到上,排除方法是:进入DOS环境,从别的电脑拷贝一个VMM32.VXD文件到Windows系统目录下,重新开机则故障排除。

32、电脑运行较慢的故障排除。

有时电脑升级了,系统运行反而越来越慢,好似被人在远处控制着电脑那样。其实这一问题是各种自动加载的小程序在作怪,对此我们可以视情来选择一些自动加载的小程序来运行电脑。方法是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在系统信息中,点击"工具\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即可来完成调节的目的。

33、电脑启动时间较长的故障排除。

电脑启动有时真的是很长很长,让人等得实在不耐烦。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自启动选项太多,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启动速度;二是磁盘出现坏道也影响了系统的启动速度;三是电脑感染病毒也会影响系统的启动速度。排除方法:一是检查Autoexec.bat文件,看有没有较耗时的DOS程序命令行,如有则按需取舍;二是查看Win.ini、System.ini和注册表中的启动选项,也按需取舍;三是检查电脑有否病毒感染,如有则排除;四是检查磁盘有否故障。方法是全面扫描磁盘,检查硬盘是否有坏道;接着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消除磁盘碎片;最后运行磁盘清理程序,清除垃圾文件腾出磁盘空间。至此,一般来说故障得以排除。

34、电脑关机时间太长故障排除。

在执行“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命令后,电脑长时停在“正在关机”的画面 上。引起此故障的原因较多,如关闭系统功能所对应的声音文件损坏、快速关机功能存在冲突、电源管理功能存在冲突等等。解决的办法:一是利用“控制板”中的“声音”选项取消“关闭系统”所对应的声音文件。重启后看是否它的问题;二是启动Windoes98的系统配置程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信息/工具/系统配置程序”单击“常规”标签中的“高级”按钮,打开“高级疑难解答设置”对话框,复选“禁用快速关机”选项取消系统的快速关机功能。重启,看是否它的问题;三是按Win+<Break>组合键,打开“系统属性”设备框,在“设备管理器”选项卡中展开“系统设备”分支,双击“高级电源管理支持”项,打开“高级电源管理支持属性”设置框,复选“常规”标签中的“在此硬件配置文件中禁用”选项,关闭高级电源管理功能。重启后故障一般能得到解决。

35、由CPU超频导致电脑蓝屏的故障排除。

电脑出现蓝屏一般是在夏天所至,原因是由CPU超频所导致。CPU在RAM存取数据的速度本来就快于RAM与硬盘交换的速度,超频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同时由于气温升高,构成CPU等电子元件材料的指标参数也发生微妙变化,加剧了在RAM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需要数据的情况,这样就肢出现“异常错误”,必须低频率,使CPU工作在规定的正常频率,同时使用“降温”软件,清扫CPU风扇等。

36、硬盘空间太小或碎片太多导致蓝屏幕的故障。

排除方法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磁盘碎片整理,同时要注意保持硬盘乘余空间的大小,保证一定的预留,防止蓝屏幕故障的产生。

37、启动程序过多导致蓝屏的故障。

Windows98使用中打开多个程序的窗口,突然出现蓝屏。解决的方法一般不要使系统资源小于60%,超过了不要再启动新的程序、打开新的窗口,万一发生蓝屏,重启系统便恢复正常了。

38、元件与系统冲突导致蓝屏的故障。

经常遇到由于声卡或显卡的设置冲突,导致蓝屏;其它设备的中断、DMA或端口出现冲突,导致少数驱动程序产处异常。对于前者一般在“安全模式”中进行调整;对于后者一般在注册表中进行调整。

39、注册表错误导致蓝屏的故障。

注册表只要有一点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电脑故障发生,也会出现蓝屏,甚至可能引起系统崩溃。因此,在安装新软件等 *** 作时预计到可能要引起变化的,应备份注册表。当然,硬件不兼容、BIOS设置不当等方面也都有可能导致蓝屏。

40、硬盘出现坏道的故障排除。

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和物理坏道两种。前者是对软件使用或 *** 作不当造成的;后者是硬盘磁道上产生了物理损伤。解决办法:对于逻辑坏道,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扫描程序”,对硬盘实行完全扫描,使之自动修正坏道。如不能进入Windows,可用启动盘启动电脑,在A:\>后键入Scandisk C,对硬盘进行扫描和修复。如都不行可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能正常进行的话,则坏道应该得到修复。

对于物理坏道,可对硬盘进行扫描,如坏道存在时,程序会以黑底红字的“B”标出,记录坏道所处的位置,退出扫描程序,键入分区命令,将坏道单独划分一区,完成全部分区后,将有坏道划区删除,激活主分区,退出重启即可。不过此方法只能是暂时的过渡。

电脑故障排除常用的方法

⑴拔插法。

拔插法是排除电脑故障最常用的法方之一。具体 *** 作是有故障的电脑关机后拔出一块插件板再开机,如果故障依旧,则插回插件板,重复以上步骤。一旦拔出某块插件板后故障消失,说明故障点即在该插件板上。此方法的优点是能迅速的找出故障点,缺点是对一些故障如显示字符不正常则不能使用(因为只有一块显卡,无法拔插)。常见的例子是内存块故障。

⑵替换法

替换法也是排除故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不能使用"拔插法"来找故障时,可采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此方法是用好的插件板换下可疑的插件板,若故障消失,说明原插件卡的确有问题,此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可靠,尤其是对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如CPU);缺点是一般用户很难有较多的备用件,所以在电脑维修部门此方法被经常使用。

⑶敲击法

机器运行时好时坏可能是虚焊或接触不良或金属氧化电阻增大等原因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敲击法进行检查。 例如,有的组件管脚没焊好,有时能接触上,有时接触目惊心不上,造成机器时好时坏。通过敲击插件板后,使之彻底接触不良,再进行检查就容易发现了。

⑷直接观察法

用手模、眼看、鼻闻、耳听等方法作辅助检查,一般组件发热的正常温度(指组件外壳的温度)不超过40℃~50℃,手指摸上去有一点温度,大的组件摸去有点热,但不烫手。如果手指模组件烫手,度组件可能内部短路或是散热不行,而发热,应将该组件换下来或是换散热装置。 对电路板,有时要看仔细看一下有没有断线、焊锡片、杂物和虚焊等。对焦色、龟裂、组件字迹颜色变黄等,应更换该组件。 一般机器内部某芯片烧坏时会发出一种臭味,此时应马上关机检查,不应再加电使用。 耳听一般要听有无异声,特别是驱动器更应仔细听。如果听与正常声音不同则应立即检修。例如驱动器被启动后,若有撞车声,说明没有寻到零道。 另外还有几种方法只是对电源部分的就不再多说。因为现在的电源很少要自己修,都有一张封条贴着。

八、会BIOS设置易解决电脑故障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的英语缩写,BIOS实际上是主板设计者为使主板能正确管理和控制电脑硬件系统而预置的管理程序。考虑用户在组装或使用电脑时可能需要对部分硬件的参数以及运行方式进行调整,所以厂家在BIOS芯片中专门设置了一片SRAM(静态存储器),并配备电池来保存这些可能经常需要更改的数据,由于SRAM采用传统的CMOS半导体技术生产,所以人们也习惯地将其称为CMOS,而将BIOS设置称为CMOS设置,事实上在BIOS设置主菜单上显示的就是"CMOS Setup"(CMOS设置)。

BIOS设置和BIOS升级可不是一回事,BIOS设置是指用户进入BIOS设置菜单后,更改部分硬件控制参数或运行模式,而BIOS升级则是指使用专用工具程序来对BIOS程序进行版本升级。BIOS设置一般不会对电脑构成危险,而BIOS升级则可能会出现升级 *** 作失误而使电脑彻底瘫痪。

一、怎样进入BIOS设置菜单

目前电脑中常使用三类BIOS,其中市场上销售的各类主板和大部分国产品牌机多使用Award BIOS(由美国Award公司开发)或AMI BIOS(由美国AMI公司)开发,另一种就是国外品牌机中常用的Phoenix BIOS(由美国凤凰公司开发)。

电脑在接通电源时首先由BIOS对硬件系统进行检测,同时还在屏幕上提示进入BIOS设置主菜单的方法,例如使用Award BIOS的电脑在启动时将在屏幕下方显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 ESC to Skip Memory test"(按下Del键进行CMOS设置,ESC键则跳过内存检测),而使用AMI BIOS的电脑则在启动时在屏幕上方提示"Hit if you want to run setup"。所以对使用Award BIOS和AMI BIOS的电脑,我们可以在启动过程中出现上述提示时立即按一下"DEL"键来进入BIOS设置菜单(动作慢了它可不买账!)。而使用Phoenix BIOS 的机器也会在启动时提示用户按"F2"键进入设置菜单。至于其它一些品牌机所使用的BIOS也都可以在电脑启动时注意察看屏幕提示按相应的键来进入设置菜单。

二、怎样选择项目和更改参数

当我们进入BIOS设置菜单后,无论哪一种BIOS都会在菜单的特定位置显示选择项目和更改参数的 *** 作方法,另外在进入具体项目设置菜单后,除了为用户显示能够选择的具体设置参数外,还将为用户提供一至两种可供选择的厂家预置的设置选择项。用户可以使用光标键进行项目选择,使用翻页键Page Up和Page Down修改参数,但使用Phoenix BIOS的电脑则使用F7和F8键来更改参数。

另外在Award和AMI BIOS设置的一些主要项目中还可能提示用户可以分别使用F6和F7键调出厂家预设的参数,也可以在使用厂家预设参数后再通过F5键恢复更改的BIOS设置。因此初学乍练的朋友在进行设置时,可以在进入具体设置菜单后使用F6或F7键调出厂家预设参数,然后再根据自己需要和对各种设置项的了解来进行具体设置,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项目可暂时保留厂家预设值,这样比较稳妥。

三、怎样保存BIOS设置结果

在BIOS设置结束后,可退到主菜单选择"Save & Exit Setup"或"Save Setting and Exit" 退出BIOS设置,也可以在主菜单位置直接按F10键存盘退出。 BIOS中的主要设置项及相关内容:

目前使用最多的Award和AMI BIOS设置主菜单,分别列有常规设置项和功能设置项,常规设置有六个,它们分别是标准设置、BIOS特性设置、芯片组功能设置、PnP/PCI资源管理设置、I/O综合端口设置和能源管理设置;而功能设置项是指密码设置(Supervisor Password、User Password )和语言设置(Change Language)。Award BIOS和AMI BIOS这两种BIOS设置菜单中的项目种类和用途相差不大,但可能使用的项目名不同。

由于功能项的设置比较简单,因此我们先以功能项的设置和应用为例进行介绍,然后再简单介绍一下六种常规设置项中的主要内容及其设置,以下就以较新版本的Award BIOS为例进行介绍。

一、BIOS主菜单中的功能设置项

BIOS主菜单中的密码设置和语言设置功能是最简单的设置项,其中超级用户的密码权限高于用户级密码,具体体现在使用"超级密码"的用户不但可以正常启动电脑运行各类软件,而且可以进入BIOS设置菜单对部分项目进行修改,包括直接修改或撤消由普通用户已经设置的"用户密码",而使用"用户密码"的用户虽然可以正常启动电脑运行各类软件,也能够进入BIOS设置菜单进行浏览,但不能更改其中的设置。语言设置功能则是决定BIOS设置主菜单使用中文还是英文显示。

1.两种权限密码的设置方法和步骤

"超级密码"和"用户密码"可以同时设置,并可设成不同的密码,也可只设置其中的一种。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第一步,开机启动电脑,当BIOS检测完CPU和内存后在屏幕下方显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 ESC to Skip Memory test"时按一下DEL键; 第二步,当屏幕显示BIOS设置主菜单后,选择"Advanced BIOS Features"项后回车,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设置菜单;

第三步,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设置菜单中找到"Security Option"后根据需要用"Page UP"和"Page Down"键设置电脑使用密码情况,设置为"System"时电脑在启动和进入BIOS设置菜单时都需要密码,而设置为"Setup"时,则只需要在进入BIOS设置菜单时才需要密码;

第四步,返回主菜单,用光标键移动"光条"压住"Set Supervisor Password"或"Set User Password"后回车,当显示一个密码录入框时(其中提示"Enter Password:"),输入预先想好的3~8位密码,此时输入的字符会以"*"号代替,输入密码并回车后会再次提示将刚才已输入密码重新输入一遍以进行确认,再次输入密码后提示框消失;

注意:密码最好只使用26个英文字符和0~9的数字,而不要使用其它符号,因为有的BIOS在你混合使用标点等符号输入密码时并不报错,但当用户存盘退出后再使用所输密码开机或试图重新进入BIOS设置菜单时则提示为无效密码,致使用户不得不打开机箱对CMOS放电来取消密码!

第五步,选择主菜单上"Save & Exit Setup"或直接按"F10"键,在屏幕出现"Save to CMOS and EXIT(Y/N)?N"提示后按Y键退出BIOS设置菜单后,所输密码生效。 *** 作难度:不太难,跟我走吧�易理解程度:有不少术语,:-( ,只好先记下来了�危险度:有危险,设置不当可能Down机哟�标准设置(Standard CMOS Setup)

�最重要的是设置硬盘类型。可设置系统日期、时间、硬盘和软盘的规格和显示卡类型等内容。其中硬盘"TYPE"可设为"AUTO"和"USER"两种类型。如果设为"AUTO",电脑在启动时将自动对IDE接口进行检测,所以在启动时在依次检测CPU和内存后,屏幕上会逐行提示:Detecting IDE Primary Master …Quantum EX6.4AT、Detecting IDE Primary Slav…[Press F4 to Skip]等,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按F4键跳过检测,但仍然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来跳过检测,所以这种检测会影响了电脑启动的速度,如果我们将其设为"USER"模式,电脑在启动时将不进行硬盘参数检测,屏幕上也不再显示BIOS检测IDE接口的状况,因此能迅速启动进入 *** 作系统。另外无论是将IDE端口设为"AUTO"还是"USER"模式时,都应将没联接硬盘的IDE端口设成"None",这样可避免电脑启动时BIOS对没使用的IDE端口进行无谓的检测而浪费时间。

� ##1 BIOS特性设置(BIOS Features Setup)�最重要的是设置电脑启动顺序。可设置的主要内容有硬盘防病毒(Anti-Virus Protection)、电脑由软盘、硬盘或光盘启动的优先顺序等。如果硬盘防病毒功能设为"Enable",在进行 *** 作系统的安装(如DOS或Windows 9x等)时将会有报警提示,可能有些软件就无法继续,所以在安装 *** 作系统时最好暂时关闭此功能。

�在BIOS特性各项设置中有些只需选择"Disabled"或"Enabled",有的则有更多的选择,例如启动顺序(Boot Sequence)中的设置就有多种选择,如"A,C,SCSI"、"C,A,SCSI"、"CDROM,C,A"和"LS/ZIP,C"等,可设定是由软驱A优先启动,硬盘C优先启动还是由光驱CDROM优先启动电脑等,总之,符号所处排列位置(从左至右)决定了启动电脑的优先顺序。

� ##1 自动检测硬盘参数�想知道你的硬盘到底有多大吗?在Award和AMI两种BIOS中都有自动检测和设置硬盘参数的功能。如在Award BIOS中有"IDE HDD AUTO DETECTION"项,在AMI BIOS中有"Auto-Detect Hard Disks"项。厂家预置项�在Award和AMI两种BIOS主菜单中,厂家都设有一至两个预置项,如"Load BIOS SETUP"和"LOAD PERformACE DEFAULTS",或者是"Load Fail-Safe Defaults"和"Load Optimized Defaults";如果BIOS主菜单中只有一个预置项则通常是"Load setup Defaults"。"Load BIOS SETUP"和"Load setup Defaults"的设置参数都是按比较保守的指标设置的。厂家提供这种预置项的目的是想让用户在第一次装机后加电时能顺利开机,或者是在碰到故障(如原因不明的死机等、系统常提示保护性报错等)时能启动系统查找故障原因。"LOAD PERformACE DEFAULTS"和"Load Optimized Defaults"项的设置是厂家按电脑硬件系统的优化参数值设置的,如果用户装机时所使用的硬件不存在兼容问题,那么可以从主菜单上直接调入这类预置项,然后再根据电脑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其他BIOS设置项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九、开机黑屏的一般解决方法

一、如果没有电力供应检查PC电源电源接口和电源线通电情况

1.检查机箱电源的接口和电源线,是否完好。如果接口和电源线有破损断裂的应当及时更换。

2.检查主板电源线插口。如果没有破损,就将插口拔出再插入。一般可以解决,由于主板接触不良导致没有电的情况。

3检查机箱电源供应情况,我们一般都是利用替代法进行检测。即将电源盒装到另外一台电脑上,试一试。国外有人介绍了另外一种测试ATX电源是否正常工作的方法,首先检查 电源盒上的外接开关,看它是否在OFF档上。然后将之转换到115V档上,这样电源盒上的电源线,就有了电。其次准备一根6-7厘米的电源线,再次将电源线与电源线插口连接起来,同时检查硬盘、CPU风扇、光驱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然后,如果电源盒后面有二级开关,有的话,就打开。最后检查电源风扇。如果机箱电源有问题。机箱电源风扇就不会转动。

4.检查机箱电源上的开关,看它与主板的连接是否正确。检查主板上的跳线,找到控制电源的跳线,试着削短该跳线针,如果主板可以正常运行,这就说明该跳线已经有问题。主要是由于跳线针和跳线帽接触不良。削短跳线针可以使得两者完全耦合。

另外在 *** 作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让主板接触到金属机箱。一般我们将主板和电源从机箱中取出来,放在不良导体上。如木制桌面等,如果有静电导入,容易造成主板短路。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二、有电显示但仍然黑屏的处理技巧

1.检查所有的卡,显卡、声卡等,CPU、内存条是否安装到位,是否接触良好,比较笨的办法,就是将它们拔出来,再重新插进去。检查所有接口卡与接口是否接触良好。这样处理黑屏的好处就是,一个一个的排除问题,宁可杀掉一千,不可漏过一个是检查问题的宗旨。

2.如果问题太严重,就只得使用最残忍的一招,拔掉所有次要性的原部件。断开所有次要性电源线,包括IDE软驱等设备。你所需要的就是最基本的初始启动,自检屏幕内存数据。主板、CPU、RAM、显卡等。如果自检通过。逐项添加其他部件,添加一项就自检一次。如果自检通不过,你就找到了问题所在,是安装不正确还是不兼容等问题就迎刃而解。

十、三起开机黑屏故障

三起开机黑屏故障,现将处理方法归类写出,以便大家在遇到同类问题时有所参考。

内存问题

内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系统在加电自检过程中,能够检测出内存和其他关键硬件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如果有问题或不能正常工作,系统就会用喇叭报警。喇叭的声音不同,表示不同的故障。内存有故障,喇叭发出的声音是"嘀嘀"。

一台品牌机,配置为PII300 CPU,32M内存,4.3G硬盘, *** 作系统为WIN98SE。开机后,喇叭发出"嘀嘀"声,显示器黑屏。很明显,是内存有问题。打开机箱,拔下内存,仔细察看,内存没有什么问题。将内存条换根插槽插上后,一切正常。

显卡不能正常工作 如果显卡不能正常工作,计算机也会黑屏。但这时系统不会用小喇叭报警。一台电脑使用一年来,一直正常工作,但最近以来,电脑出现黑屏故障。开机后,系统自检正常,小喇叭不报警。但屏幕上显示"No Sign a ls"。据此,初步判断是显卡有问题。将显卡卸下后,发现显卡上粘满了灰尘,先用刷子把显卡刷干净,再用橡皮把"金手指"打磨一遍。然后插上显卡,开机,正常进入系统。

这种问题,一般是由于时间长了,显卡的"金手指"部份因氧化而与插槽接触不良引起的。它的特征是系统自检正常,小喇叭不报警,显示器黑屏(比较老的显示器)或显示"No Sig-n a ls"(比较新的显示器)。处理这种故障的方法是检查显卡是否接触不良或插槽内是否有异物影响接触。

主板BIOS故障

一台组装机,PIII550,64M,6.4G,15寸显示器,WIN98SE。开机后黑屏,但喇叭不报警。通过检查,发现显卡没问题。由于是组装的电脑,于是怀疑是电源功率不够,把硬盘、光驱、声卡拔下,用最小系

在任何领域,底层基础设施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数字化 社会 ,半导体、 *** 作系统则是整个数字化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中国在芯片和 *** 作系统上实现突破,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也与中国的数字化产业发展潜力息息相关。

就像一颗大树一样,根扎的越深,树才能长得越高,枝叶才能更加茂盛。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鸿蒙的确是国之重器。上至国家部门,下至黎明百姓,都对鸿蒙寄予厚望。

需要指出的是,鸿蒙一直宣称自己是面向物联网的 *** 作系统,与安卓系统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也的确如此,鸿蒙并不是在重复造轮子,而是下一代 *** 作系统。 鸿蒙对标的不是谷歌安卓,而是谷歌的物联网 *** 作系统Fuchsia OS 。那么,鸿蒙与目前的 *** 作系统相比,先进在哪里,鸿蒙是否就是未来 *** 作系统的终点呢?

这篇文章,我们将讨论鸿蒙与目前 *** 作系统的主要差别,描绘鸿蒙想要实现的“理想国”。此外,鸿蒙目前还只是一个半成品,更先进的 *** 作系统,是云 *** 作系统。接下来,我们将展开讨论。

说明:目前很多云厂商都宣称自研了云 *** 作系统,他们所谓的云 *** 作系统,实际上是云资源管理平台,不是真正的 *** 作系统。什么才是云 *** 作系统,目前还不能给一个完整的定义。不过,真正的云 *** 作系统应该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可以直接调度CPU,控制CPU计算进程;融合了目前的计算节点管理与单服务器 *** 作系统,在云数据中心实现计算资源的自由调度;整个 *** 作系统横跨云服务器、边缘计算服务器、智能设备三端,实现云边端的协同; *** 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主要部署在云服务器,基于云原生实现应用开发,并且一处开发,一处部署,多端接入,多端应用。

我们从 *** 作系统的本质入手来讨论其演进的内在逻辑。大体上看, *** 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架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下, *** 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计算、存储、网络和I/O设备;对上,则支撑应用软件,协助应用软件调用计算、存储等软硬件资源。 *** 作系统还通过I/O设备实现人机交互。比如,电脑的人机交互就是鼠标+键盘作为输入,屏幕作为输出;手机的人机交互,主要的输入和输出介质都是屏幕。此外,还有摄像头、扬声器等输入输出设备。

*** 作系统的演进,核心就是针对不同的终端计算设备,来变革对软硬件资源的调用方式,更好的支撑上层应用软件,提供更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对数据的计算、存储、传输,是整个计算体系的核心,计算机的发展也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开展的。总体上,计算体系的演进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芯片本身提供的计算能力在飞速发展, 以前是CPU的摩尔定律主导,现在则是以AI为核心的异构计算挑大梁,终极形态就是量子计算芯片 。存储芯片也实现了很大的技术进步,存储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传输技术尤其是无限传输技术的进步,则改变着整个计算体系的资源组织方式。最典型的就是数据传输能力的提升,拉近了数据中心与智能终端的“距离”,催生出云计算这种新的计算资源组织方式。云计算并没有提升整个体系的计算能力,而是通过重新组织提升了整个体系的资源利用效率。

传输能力并不是线性增长,而是阶梯式发展的。无限通信技术历经1G/2G/3G/4G,目前正在进行5G通信网络的建设。几年之后,整个 社会 的数据传输能力会得到一次质的飞跃。在整个计算体系中,计算、存储、传输是紧密相关的,传输能力的提升会改变计算、存储资源的组织方式。更大的带宽、更低的延迟,进一步拉近了数据中心(包括边缘计算中心)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计算、存储资源会在智能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一旦整个传输网络可以支撑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那么计算、存储资源就会向云端集中,终端则“退化”为一个人机交互界面 。手机、电脑的核心是人机交互,只需要保留屏幕、键盘、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无需再保留CPU、存储芯片(即使会保留部分计算、存储能力,低端芯片就完全够用)。智能终端输入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计算、存储,然后传输到终端进行显示。

面对数据中心-智能终端组成的新计算体系,计算、存储、I/O进行了重新分配,在物理上分离开了。这个时候, *** 作系统就需要横跨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根据需要调用相应的计算资源。并且,由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承担了大部分的计算、存储功能,对数据中心资源的调配则成为新 *** 作系统的核心。相对而言,对电脑、手机这些终端的调配则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相对于安卓 *** 作系统,鸿蒙并不是重复造轮子,是有重大创新的。最核心的创新就是致力于通过软总线来替换硬总线。在以前的 *** 作系统中,无论是电脑端的Windows系统,还是手机端的Android、IOS系统,在通信线路上都是硬总线。在一整个电路板上通过物理的实体电路来连接各个计算单元(包括计算、存储、I/O),实现各部分数据的传输。

实体电路在空间上有很大限制,如果能够通过无线电磁波来进行各个计算单元的数据传输,就可以在空间上大大解放智能终端。各个计算单元不再必须安装在一个电路板上,在空间上可以实现分离。如果再通过标准化将各个计算单元进行解耦,进而实现不同计算单元的自由组合,这一下子就打开了智能计算的想象空间。如果将几台电脑、手机放在一起,对于以前的 *** 作系统,这些智能设备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系统 *** 作一台设备,不同设备之间没有联系;而 对于鸿蒙 *** 作系统而言,他们不再是独立的设备,而是一堆可以利用的计算单元,是一堆CPU、存储,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来自由组合这些计算单元 。比如,要运行一个大型 游戏 ,一台电脑的配置不够,就调动周围几台电脑、手机的CPU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共同支撑计算需求。

除了对计算、存储资源的自由调度,软总线技术在I/O设备上有更大的应用潜力。过去几十年,由于芯片制造工艺的快速发展,总体遵循摩尔定律,计算机在CPU、存储上取得很大的提升,以至于现在一台手机提供的计算能力,就超过以前的超级计算机。但是,在I/O设备方面却进展缓慢。除了键盘、鼠标、屏幕,电脑上就增加了一个摄像头和扬声器。很长一段时间,更高像素的摄像头是智能手机厂商之间实现差异化的关键。 如果把智能计算设备与人进行类比,CPU相当于大脑,各种I/O设备相当于四肢,则计算机可谓一直处于“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状态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不同计算单元需要用硬总线来进行连接。比如,手机摄像头必须要安装在手机上,因而摄像头不能做的很大。如果通过软总线技术,如果把摄像头“拆下来”呢?智能手机只承担核心的计算、存储、显示、交互功能,其他功能通过各种专用设备实现,然后通过电磁波将专用设备与手机连接起来,这些专用设备就像“装在手机里”一样。这种情况下,手机摄像头就解除了物理限制,可以把像素做的很高,甚至与单反相机媲美(事实上,可以直接将单反相机与手机连接起来)。更进一步,为什么不能将手机、电脑与天文望远镜连接起来呢?通过手机、电脑 *** 控望远镜,把看到的美景实时记录下来,还可以分享给好友,或者进行在线直播。

通过软总线技术,鸿蒙 *** 作系统可以让计算机的“四肢”异常的发达。 鸿蒙系统可以“穿透”智能设备,直接利用设备内部的计算、存储、感知单元。在鸿蒙的“眼里”,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智能设备,而是一堆可以自由组合的计算模块。 手机、电脑,可以很轻易的与打印机、摄像机、微波炉、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 汽车 、电表、水表、体重秤、跑步机等设备进行连接。手机是“大脑”,其他设备则是“四肢”。

为什么以前没想到要用软总线来代替硬总线呢?因为以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很不成熟。总体上看,通过物理线路来进行数据传输,在带宽、传输速度上还是有很大优势。软总线要替换硬总线,就必须要扩大数据传输的带宽,同时提升传输速率,降低延迟,这也是华为鸿蒙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鸿蒙只能说还在路上,软总线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要完美替换硬总线,依然还有一定距离。

依据相关数据,目前华为鸿蒙的软总线,已经达到1.8G的带宽、10毫秒延迟、35%的抖动。 10毫秒的延迟,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场景还可以接受,但对于一些实时控制系统显然还是不够的。所以,鸿蒙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把数据延迟压下去,把带宽提升来。 这肯定是有很大的技术难度,会涉及到WIFI、蓝牙等通信协议的大幅度修改。如果上述技术指标能够接近硬总线,鸿蒙软总线所带来的优势就会得到释放。依据华为内部的说法,他们目前正致力于攻克分布式计算,有望将软总线的时延压低到微秒级。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鸿蒙必将大放异彩,中国的国产 *** 作系统也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我们拭目以待吧。

虽然鸿蒙相比于上一代 *** 作系统,已经实现了很大的进步(或者说致力于实现很大的进步,关键在于软总线是否能在时延、带宽上赶上甚至超越硬总线)。但是,鸿蒙很可能不是下一代 *** 作系统的理想形态。与鸿蒙相比,云计算 *** 作系统更具有发展潜力。

那么,云 *** 作系统与鸿蒙 *** 作系统的关键区别是什么呢?

鸿蒙虽然比安卓更进一步,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本地化的 *** 作系统,核心功能也是调配终端设备的计算资源。 所以,鸿蒙需要安装在手机、电脑、电视这种终端设备上。与之相比,云 *** 作系统则是安装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或者说,云 *** 作系统的主体在服务器上,终端设备上的系统只是起辅助作用。

云 *** 作系统的核心也在软总线(我们暂且将其定义为软总线,即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不同计算单元),只是其软总线的载体是5G构建的广域网;与之相比,鸿蒙软总线的核心是蓝牙、WIFI等近场通信构建的局域网。在传输领域,有线宽带和无线通信是竞合关系。在无线通信内部,1G~5G网络,也和蓝牙、WIFI存在竞合关系。上一代主要是4G网络与WIFI的竞争,下一代则是5G网络与WIFI的竞争。总体上,大家更看好5G网络。云 *** 作系统将主要建立在5G基础上,有线宽带、WIFI、蓝牙也会发挥作用。

数据的计算、存储由数据中心(包括边缘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来完成,智能终端主要保留两个功能,数据收集和人机交互。云 *** 作系统横跨云端服务器和智能终端来实现资源调配。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5G网络在带宽、时延、稳定性这些技术指标上能否达到硬总线的水平。与4G基站不同,5G将是宏基站与微基站(甚至更小的皮基站)相互配合,微基站或者皮基站其实就相当于室内WIFI。 从理论上来看,核心光通信网络+5G宏基站+5G微基站+皮基站,是可以实现对整个数据传输链路的全覆盖的。云 *** 作系统也必然是基于5G,将5G通信网络作为其“软总线”的载体。

当然,以上只是对理想情况的设想。 目前,无论是5G还是云计算,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5G技术还没成熟,5G网络覆盖也远未完成。尤为关键的是,5G网络在带宽、延迟这些技术性能上与硬总线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总体上看,5G和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很快,协同效应越来越明显。 通过5~10年的时间,5G的带宽、延迟指标会得到大幅度提升,5G网络的建设也基本成熟。再加上边缘计算的发展,云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中心-智能终端,将形成紧密配合的计算体系,届时就可以支撑云 *** 作的发展。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加入实现了云 *** 作系统,整个计算体系会面临什么样的变革。云 *** 作与原来的 *** 作系统有什么不同,与鸿蒙所代表的物联网 *** 作系统又有什么不同。云 *** 作系统可以实现鸿蒙系统的一系列设想,而且可以比鸿蒙做的更好。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下一代 *** 作系统一定是面向物联网的,需要基于物联网设备来进行设计。在物联网领域有一个根本的难题——如何平衡设备智能化与成本控制?

某种程度上,计算能力就是智能程度。一个设备能够提供的算力越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越多。计算能力的主要载体是芯片,越强的芯片越贵。 按照以往的逻辑,要对一台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核心就是通过嵌入更强大的芯片来让其具备计算能力,这必然会大幅增加设备的成本。

在为物联网设计 *** 作系统时,有两个因素需要重点考虑:

物联网设备数量巨大,因此必须降低成本。 如果每台物联网设备都安装芯片,这样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试想一下,台灯、冰箱、空调,甚至水表、电表,都安装CPU和存储芯片,这些设备的价格必然会大幅度上升(目前物联网设备中的各种嵌入式芯片计算能力较弱,比电脑、手机芯片所能提供的计算能力小很多,因而其智能化程度有限)。

物联网设备的核心在于感知和控制,不在于计算。 未来,不仅家庭里会有各种智能设备,城市中也会密布各种传感器来监控城市的水、电、气等供应体系的状态。这些物联设备,核心作用是传感器和控制器,一方面将感知到的图像、电压等数据传入系统,另一方面依据指令来进行相应的 *** 作,比如关闭阀门、调整摄像头角度等。

基于物联网设备的特点,要解决上述成本与智能化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计算与感知、 *** 控分离开来:物联网终端承担数据感知和 *** 控的功能,把数据计算功能放到云端或者边缘计算端来完成。通过云 *** 作系统,物联网设备可以安心做“四肢”,而将“大脑”放在云端或边缘端的服务器上。物联网设备上不用安装昂贵的芯片,依然可以获得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以此来实现低成本的智能化改造。

将数据计算功能从物联网终端剥离出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推动物联网设备在计算上的标准化。

我们知道, *** 作系统跟计算芯片是高度耦合的。电脑上的微软 *** 作系统+英特尔芯片,手机端的安卓系统+高通芯片都是如此。 *** 作系统往往与芯片相互配合,共同演进。无论是英特尔的电脑芯片,还是高通的手机芯片,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与之不同,物联网设备中的嵌入式芯片却是各式各样、千差万别,这就为 *** 作系统的发展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如果在芯片上不能实现统一,要用一套 *** 作系统去适配多种多样的物联网芯片,系统性能必然会大打折扣。

如果通过云边端协同的方式,把物联网设备的计算芯片统一放到云端或者边缘端的服务器上,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服务器上的芯片是可以做到高度统一的,云 *** 作系统只需要适配云服务器上的芯片。 *** 作系统是调用硬件资源来完成计算任务,如果将计算任务集中到云端,那就屏蔽了本地终端设备的差异性。在云 *** 作系统看来,无论是电脑、手机、平板还是车机、电视,本质上都是一块屏幕, *** 作起来都一样。

鸿蒙+物联网嵌入式芯片,只是一种过渡方案,终极方案还是云 *** 作系统+云端标准计算芯片的方式。当然,实现上述的云边端协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未来几年内,物联网上的嵌入式芯片依然会是主流方案。 这种情况下,华为的鸿蒙系统就不得不要去兼容各种各样的嵌入式芯片,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不过反过来看,通过鸿蒙系统来倒逼物联网芯片的标准化,也可以推动我国芯片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这也算鸿蒙的一大贡献。

以上从硬件计算资源的调度方面来分析云 *** 作系统的优势。下面,我们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来看看云 *** 作系统可能的未来。

在计算架构中, *** 作系统与芯片耦合,应用软件则与 *** 作系统耦合。同样的一个应用软件,如果要从一个 *** 作系统迁移到另一个 *** 作系统,需要重新开发。比如电脑端的微信和手机端的微信,虽然功能都一样,腾讯却要要基于Windows和安卓系统开发两次。同样在移动端,微信也要基于苹果的IOS系统再开发一次。 功能都一样,却因为不同的 *** 作系统重复开发多次,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试想一下,面对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如果软件厂商也要对不同的设备进行多次开发,那简直不能忍受。

所以,一次开发,多端适配,是物联网 *** 作系统的刚需,这也是鸿蒙尽力要实现的目标。 *** 作系统是与计算芯片耦合的,面对多样化的嵌入式物联网芯片,鸿蒙必然要做出一些个性化适配,上面承载的应用软件也要做出相应的适配,这会增加一些开发难度。如果强行屏蔽底层芯片的差异,很可能会损害系统的性能,表现出来就是系统容易卡、稳定性差。

如果是云 *** 作系统,由于计算芯片本身就是统一的,云 *** 作系统主体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上。相应的,上层应用的主体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终端设备就是一个人机交互界面,大部分情况就是一块触摸显示屏(在部分场景中再加上语音交互)。终端智能设备是一个访问云端应用的入口。无论是从手机、电脑还是电视、车机,甚至是从电冰箱、电梯广告屏幕上访问,接入的都是云端的同一个应用软件。这天然就没有应用适配的问题。

鸿蒙想要实现的是一处开发多端部署。而云 *** 作系统可以实现的是一处开发,一处部署,多端应用。这种方式,在应用软件的标准化、性能表现等方面,比多端部署的方案更优。

我们以一个应用场景来举例说明:

华为鸿蒙项目负责人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提到,鸿蒙的目标是让应用跟着人走,而不是锁定在特定的设备上。比如,当用户用手机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时,不用一直拿着手机,当用户走到客厅的时候,视频电话就自动接到电视上。这如果能实现,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现在的 *** 作系统,别说手机和电视打通,就是手机与平板电脑都不能打通。

在这个方案中,手机和电视都安装了鸿蒙系统,这毕竟是两个独立的设备,视频应用需要从手机传到电视上。我们用传球来做类比:面对一个运动的人,如何更好地把球传到他手里呢?目前的安卓、IOS *** 作系统,球只能锁定在一个人手里,如果用户离开这个是没办法拿到球的;鸿蒙要实现的是,有多个人进行相互传球,当用户离开A走到B附近时,A就把手里的球传给B,然后B再把球传给用户;云 *** 作系统的解决方案是,球依然只在A手里,但A站的比较远,传球能力很强,无论用户走到那里,他都可以把球直接传过去。这样,就省去了中间把球从A传到B的过程。

目前,云计算的重心,已经从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转向云原生应用的开发。云原生应用的目标就是一处开发,多端应用。 届时,本地终端是只是一个网络接入和人机交互的设备,并不需要部署应用。每个人有特定的应用账户,这个账户与其生物特征绑定(比如人脸、指纹),从任何终端都可以轻易接入云端应用中心,真正实现应用随人走。

电脑、手机作为个人应用的私密性将大大降低。每个人的电脑、手机之所以私密性强,最关键的是很多数据存储在本地端,并且,每个人下载的应用软件也不同,桌面的布局也独具特色。自己电脑用习惯了,别人的电脑用起来就总会感觉别扭。在云 *** 作系统时代,这一切都会改变。本地终端几乎不再存储数据,别人拿着你的电脑,只要不能登录你的账户,也看不到你的任何信息。此外,云端不仅存储个人数据,也会存储你的电脑和手机桌面,你安装了什么软件,这些软件如何布局的,都可以完整的还原出来。

电脑、手机本质上就是一块屏幕,跟安装在 汽车 、冰箱、洗衣机上的屏幕没什么区别,都只是接入云数据中心的一个入口而已。 当你自己没带电脑,借用同事电脑办公时,只需登录自己的云端账户,同事电脑桌面立马跟你的一模一样。用完退出账户之后,你的一切使用记录在本地端都消失了(实际上本地端本来就没有做任何数据记录,只是一个显示屏)。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你和你的同事都没有数据安全的担忧。

更进一步的,大部分设备都退化为屏幕后,设备本身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整个智能硬件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革。手机、电脑终端由于不再追求高配置的计算和存储芯片,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原先6000元的电脑、手机,也许只需要2000元。另一方面,消费者虽然不需要买芯片,但需要为使用芯片付费。依据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消耗量,以及使用的时间来进行付费。比如,用1000元的手机可以玩王者荣耀,看4K电影,但是每小时需要付费1元钱。 与企业端的云服务类似,个人消费者市场也全面进入云服务时代。

这对于用户也是有好处的:在C端的计算领域也实现“以租代售”,不用一次性付出几千元来购买昂贵的电子设备,有助于改善用户现金流;用户可以获得几乎无限的计算能力,突破单台设备的算力限制。当需要运行大型 游戏 的时候,可以获得超高的算力配置,并且只为这一段时间付费。单个用户只要愿意付费,可以通过获得目前超级计算机一样的计算能力。

如果将应用部署在云端,实现应用随人走,届时,各种触摸屏可能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毕竟,只是一块屏幕,成本比电脑要低很多),这些屏幕可以作为共享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方式,在任何屏幕上便捷地登陆自己的云端账户,将这块屏幕变成自己的计算机。使用完毕退出账户后,设备上不会留有任何痕迹,也没有数据泄露的风险。这对于经常需要移动办公的人而言,会带来巨大的便利,他们不用再背着一台电脑到处跑,因为“电脑”随处可见,用完即走。

综上, 鸿蒙比目前的安卓系统更进一步,但依然不是最终的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云 *** 作系统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5G网络要足够成熟强大,云边端协同体系已经完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鸿蒙系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案。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在云 *** 作系统领域,都有哪些玩家。大体来看,云 *** 作系统会有三类玩家:以往的 *** 作系统企业,领先的云计算企业,互联网应用巨头。

*** 作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微软、谷歌、苹果这类 *** 作系统厂商,在云 *** 作系统领域依然会是重要玩家,并且,他们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微软,其服务器 *** 作系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会慢慢向真正的云 *** 作系统演进。华为目前已经推出了鸿蒙,虽然鸿蒙不是终极的云 *** 作系统,但却是目前最好的物联网 *** 作系统。通过鸿蒙进化成云计算 *** 作系统,也比安卓等系统更方便。并且,鸿蒙在软总线技术上有积累,再加上华为领先的5G,华为云也具有不熟的实力,因而华为鸿蒙是未来云 *** 作系统的有力竞争者。

除了 *** 作系统企业,头部云计算巨头也是未来云 *** 作系统的有力竞争者。(再次说明下,目前云厂商所声称的云 *** 作系统,实际上是云资源管理平台,还不是真正的云 *** 作系统)。阿里云、AWS、谷歌云等,将其目前所谓的云 *** 作系统进行升级,做成真正的 *** 作系统,也未可知。

此外,还存在一类云 *** 作系统玩家,那就是个别互联网应用巨头。最典型的就是腾讯(微信),其次是阿里巴巴(钉钉)。以微信为例,通过小程序,把自己变成一个应用开发平台,微信本身 *** 作系统化。微信账户就是云 *** 作系统的账户,登陆微信然后打开各种小程序,跟登陆云桌面打开各种应用软件类似。因此,微信也是 *** 作系统的重要玩家。此外,钉钉也在逐步把自己变成开发平台,也在 *** 作系统化。

在未来的云 *** 作系统之争中,中国将是美国的有力竞争者。国内华为、阿里巴巴、腾讯,都将是重要玩家。可以预见,未来的 *** 作系统,不再只是美国的企业的天下。中国 *** 作系统的自主化,是值得期待的。

文:凝视深空 / 数据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653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