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单位和企业无法匹配美国 科技 公司开出的薪酬待遇和研发条件。可以说,一些顶尖人才选择留在国内献身半导体产业,就是基于理想信念和报国之心。研发出我国首款通用CPU的龙芯团队,其首席科学家在博士毕业时曾获得公费出国机会,但他在导师劝说下留在国内,并发誓“这辈子不给外国资本家打工”。团队员工在薪酬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拒绝猎头公司百万年薪的诱惑,经过18年的长征,在航天、装备、交通、电力、安全、金融等行业实现了部分国外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持续的高额资金投入是半导体产业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一直以来,西方 科技 公司在研发投入上非常舍得下血本。而中国内地从政府到企业过去都面临资金条件的限制,很多企业选择了“贸工技”的发展道路。当外商依靠强大的资金投入,把持技术发展的方向,在历次技术迭代升级中独占鳌头,并获取高额利润的时候,中国企业只能做一些“短平快”的事。最近十几年,随着政府和企业资金逐渐充裕,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对通信、半导体、面板行业进行扶持,以华为、中兴、京东方为代表的企业在技术研发投入上不遗余力,正是依靠高额资金的持续投入,中国企业在半导体、通信和面板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培养自身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前提。过去,中国企业热衷于引进国外技术,不太重视自身能力建设。由于摩尔定律的存在,半导体行业每18个月就更新升级一次,这导致国内企业很容易陷入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反复引进的怪圈。在能力培养上,研发神威·太湖之光芯片的申威团队做得非常好,他们从零开始定义CPU的指令集并设计CPU,而且耐得住寂寞,19年里默默无闻埋头苦干,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迭代演进培养能力。正是依靠长年的技术积累,申威团队能够在制造工艺落后美国英特尔公司两代的情况下,开发出性能不输于英特尔的超算芯片。
引进人才比买技术授权更加重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企业总喜欢从境外购买技术授权,或者是与境外公司进行合资,在引进人才方面作为非常有限。其实,技术是随着人走的,人才是一家半导体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由于技术合作或合资模式被实践证明并非通途,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直接从境外引进人才。在这方面,紫光公司的力度非常大,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海外收购频频碰壁后,紫光在境外持续高薪寻找优秀的人才,并严格遵守国际商业的道德规则,“只带人不带文件”,坚持“自己的技术要靠自己研发”,在整合两岸技术团队之后,长江存储开启自主研发之路,并在2017年完成32层NAND闪存的小批量生产,在2019年完成了64层NAND闪存量产,成功打破国外巨头在存储芯片上的垄断。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历程,可以说是过往风雨交加,前路道阻且长,但几十年所取得的成就经验也告诉我们,只要注重方式方法,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把芯片产业做起来,实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
近日,我国宣布全面支持半导体产业,这将加速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给自足,在相关领域不再受限于人。这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还处于非常弱小的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大家都知道,美国等国家正在对我国展开一系列制裁,制裁的重点就是在半导体产业。由于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尚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在美国严厉的打压下,我国一些企业只能苦苦支撑,没有什么好的反制手段。
以华为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布局自己的芯片,发展到现在,华为的麒麟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芯片。在刚开始面对美国无理打压时,还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但就在美国说出那句“使用美国技术的公司必须获得许可”后,华为明显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自研的麒麟芯片也宣布停产。
造成这种局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华为等公司只有芯片的设计制造能力,但并无法实现量产。国内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半导体企业现有的工艺水平还远远达不到目前所需要的标准。 可以实现先进工艺量产的企业又只有国外的三星与我国台湾省的台积电。但这些公司无一不用到了美国的技术,这也使得无法为华为等公司提供服务。所以我国现有的半导体产业还很脆弱,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工艺面前勉强可以实现自给。没有实现先进工艺足够的国产化与自给能力。
但随着我国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力,以及对国内半导体公司的政策支持,相信我国很快就可以迎头赶上,并且实现反超。先进的技术绝对不能靠他人给予,只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可以面对恶意打压时毫不在意。
全球依赖美国技术,但实体名单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技术不能依赖别人,要发展就必须自研!
什么叫全球产业链?就是地球这一边造的零件运到地球另一边去生产组装,另一边的技术使用到这一边的产品,这边造的东西卖到地球的那一边去,全球共赢共享,共同发展地球 科技 …
原本好端端的,这个“平衡”被打破了,零件断了制造,产品自然断了生产…
据悉,连美国本土位于肯德基州的福特 汽车 组装厂也因为芯片短缺被迫停产。而美方对芯片的禁令,目前已经造成了自身1700亿美元的损失折合人民币约1.09万亿元,就不知道是否会考虑取消芯片方面的所谓实体名单…
正如华为任老所言【 实体清单对美国的损害真真实实比华为大。 】
汽车 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出行工具,不论上班还是经商,运输货物或者 旅游 出行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移动平台,可想而知要是没有高效的出行速度简直回到“石器时代”。
为何一颗小小的芯片短缺会带来如此巨大的波动? 科技 时代给生活带来便利,而便利是基于技术研发得来,技术又是基于电子产品实现,其核心就是搭载软件系统的硬件芯片!
由于疫情影响,促使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进而带动了芯片订单大量增加,使得芯片制造业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而芯片代工领域里的厂家屈指可数,台积电和三星是目前独有的两家能生产出5nm工艺制程的厂家,全世界旗舰手机搭载的5nm高端芯片就够他们忙了,据悉两家代工厂几乎垄断着全球接近70%的市场份额,可以说产能排得满满的!
对于芯片制造中14nm已经可以满足目前大部分芯片的性能需求。而中芯国际已完成14nm工艺量产,承接了 汽车 和家电芯片的制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承担了“干粗活”工艺制程的中兴国际被列入实体名单后也就意味着暂时不能造芯,相应的市场没有了持续供应,在库存消耗完后自然就出现空缺——全球 汽车 齐断芯,造车跟着停一停!
一停下就意味着经济损失,而对于 汽车 停产的问题, 汽车 制造业本身拥有大量的就业岗位,不仅生产,还有销售,维护,维修等等相关的一系列职业人员,受影响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这正是连锁反应,据了解不仅福特,大众、奥迪、本田、通用等车企巨头纷纷宣布,因芯片短缺不得不调整现有的生产计划。
并且根据芯片制造业内部人士透露【芯片的供货周期一般在8到12个月,若按照周期推测,芯片供货不足的状况将至少持续到今年一季度才会有所缓解。】
芯片慌,就如:拆东墙补西墙,补了西墙东墙又多了个窟窿…【 全球半导体短缺打击了全球 汽车 制造商,这也可能打乱智能手机芯片的订单。 】
据悉【全球范围内的 汽车 芯片短缺将造成200万至450万辆 汽车 产量的损失,相当于近十年以来全球 汽车 年产量的近5%,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禁令使得华为以及其他企业订单大大减少,同时给欧洲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为了不丢失中国市场,因此欧盟17国联盟【…加大投资1,45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是11500亿人民币自主发展半导体行业,意在绕开美国技术限制…】
所以受到缺芯灾难的影响不仅是华为手机,如今全世界跟着“遭殃”!
【 加快芯片自产进程,国产制造将争取实现12nm制程生产线的投入,并定下了2025年实现70%的自给率。 】
来自快 科技 消息:中芯国际12nm工艺制程已开始客户导入。相对于14nm工艺,12nm工艺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并且蒋尚义博士的加入和梁孟松博士团队的攻克下,中芯国际的下一代工艺研发也已稳步开展,或将进入7nm工艺阶段…
另外上海华虹集团日前透露其14nm FinFET工艺也全线贯通,良率已达25%。
发力国产半导体工艺制程的华虹集团在技术研发上获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其28纳米工艺已实现量产,并在更先进的工艺研发上积极进军。华虹作为一家有实力的芯片制造厂,拥有自身特色工艺制造,在产能规模、营运效率方面做到了连续9年实现盈利。技术上的不断开拓更是成为 业界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建设并投产运营两条12英寸生产线的企业!
高端芯片的攻克也是从低端从中端一步一脚印深入 探索 获得。从粗活到细活,国产半导体工艺即使目前只是生产二线芯片,但从全球芯片紧缺的情况来看,全球合作生产的运作里,哪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的,不停则已,一停就全卡,世界需要中国制造,既然已经有“卡脖子”的情况了,禁令是否会停下谁也不能保证, 发力“中国自造”才是最强的可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