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名彻,字某,以进士[1]累官至范阳府监察御史。
长庆元年,今牛宰相为御史中丞,[2]奏君名迹,中御史选,诏即以为御史。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奏:“幽州将父子继续,不廷选且久,今新收,臣又始至,[3]孤怯,须强佐乃济。”
发半道,有诏以君还之,仍迁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4]至数日,军乱,怨其府从事,尽杀之,而囚其帅,且相约,张御史长者,毋侮辱轹蹙我事,无庸杀,置之师所。
[5]居月余,闻有中贵人自京师至。君谓其帅:“公无负此土人。
上使至,可因请见自辨,幸得脱免归。”[6]即推门求出。
守者以告其魁,魁与其徒皆骇曰:“必张御史,张御史忠义,必为其帅告此。[7]余人不如迁之别馆。”
[8]即与众出君。[9]君出门骂众曰:“汝何敢反!前日吴元济斩东市,昨日李师道斩于军中;同恶者,父母妻子皆屠死,肉喂狗鼠鸱鸦。
[10]汝何敢反,汝何敢反!”行且骂,众畏恶其言,不忍闻,[11]且虞生变,即击君以死。君抵死口不绝骂,众皆曰:“义士、义士!”或收瘗之以俟。
事闻,天子壮之,赠给事中。其友侯云长佐郓使,请于其帅马仆射,[12]为之选于军中,得故与君相知张恭、李元实者,[13]使以币请之范阳,范阳人义而归之。
以闻,诏所在给船舆,传归其家,赐钱物以葬。长庆四年四月某日,其妻子以君之丧,葬于某州某所。
[14]君弟复亦进士,[15]佐汴宋,得疾。变易丧心,惊惑不常。
君得闲即自视衣褥薄厚,[16]节时其饮食,而匕筋进养之。[17]禁其家无敢高语出声。
医饵之药,其物多空青、雄黄,[18]诸奇怪物,剂钱至十数万;营治勤剧,皆自君手,不假之人。家贫,妻子常有饥色。
祖某,某官;父某,某官。[19]妻韩氏,礼部郎中某之孙,汴州开封尉某之女,于余为叔父孙女。
君常从余学,选于诸生,而嫁与之。孝顺祗修,群女效其所为。
男若干人,曰某;女子曰某。铭曰:呜呼彻也!世慕顾以行,子揭揭也;噎喑以为生,子独割也;为彼不清,作玉雪也;仁义以为兵,用不缺折也。
[20]知死不失名,得猛厉也;自申于暗明,莫之夺也。[21]我铭以贞之,不肖者之呾也。
[22][编辑] 注释1.↑ 彻中进士第,在元和四年。2.↑ 元或作二,考之史,当作元年。
陈齐之云:常疑牛僧孺之为人,观此语,则知韩公亦不喜其人矣。然“牛宰相”三字,或作“今宰相牛公”,未知孰是。
3.↑ 长庆元年二月,幽州节度使刘总请去位;三月,以总为太平军节度使,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代总。4.↑ 仍或作乃。
5.↑ 轹音历。毋或作无。
我事下或有“无罪”二字。长庆元年七月,幽州军乱,囚节度使张弘靖于蓟门馆,杀判官韦雍、张宗元、崔仲卿等;以彻长者,不杀,置之于蓟门馆。
6.↑ 或无免字。7.↑ 史下或无张字,及无“告此”二字。
按:告字疑当作言。8.↑ 今按:余人二字疑衍,而下文“不如迁之别馆”,自为一句,盖述其言如此。
下文又云“即与众出君”,乃记其事也。但无所考,不敢辄删耳。
或云:余人字不必去,其曰“迁之别馆”,盖言今当如此耳,亦通。9.↑ 与或作以。
10.↑ 《新史》书彻事大抵出公此《志》。其所书骂贼语,凡削六字,改一字,笔削固史氏事,然而改喂为饱,则不若公语,且有来处,此《前汉·陈余》所谓“以肉喂虎”也。
11.↑ 畏下或有皆字,非是。或在畏上,则或有之。
12.↑ 马总。13.↑ 恭或作泰。
14.↑ 四年,方云:“旧本或作二年,或作三年。按:郓帅马总也。
总以二年秋迁右仆射,明年夏召还,当作二年或三年也。”今按:方说虽如此,而其所定之本,却作四年,今姑从之。
盖或丧归逾年,马既召迁,乃克葬也。15.↑ 元和元年,复中进士。
16.↑ 褥或作衾。17.↑ 或无养字。
今按:养字去声,《礼》曰:“以其饮食忠养之。”18.↑ 空青,山出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腹中空如杨梅者胜。
雄黄,出武都山,块方数寸,明彻如鸡冠者佳。19.↑ 祖某、父某,或作祖践、父休。
20.↑ 缺折或作折缺。21.↑ 暗明当作明暗,说见下条。
22.↑ 呾,当割切。方无者字,或无之字。
方云:此铭以彻、揭、割、雪、折、厉、夺、呾为韵,而行、生、清、兵、名、暗、贞,复自为韵。厉音烈。
暗当读如谅暗之暗。今按:方说多得之。
此铭盖法《兔渭罝鱼丽》等诗隔句用韵耳。诗隔句用韵,先儒所未知,观公此铭,则既识之矣。
但暗明二字,乙之,则韵自叶,而义亦胜。若如方说,则虽读暗作鹌韵终不叶,而义亦不通也。
2.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的译文张君名署,字某,是河间人。张君方正刚直有气节,形貌魁梧高大,擅长文词,以进士的身份考取了博学宏词科,被任命为校书郎。从京兆武功尉任上官拜监察御史。张君被皇上宠信的臣子谗言陷害,与同辈的韩愈、李方叔三人一起被贬到南方做了县令。过了三年,逢国恩一起转做江陵属官。半年后,邕管上奏请让张君做判官,改任中侍御史,他没有去。
后来做了京兆府司录。众属官陈述公事,不敢平视他,一起在公堂吃饭,都是低头匆匆吃喝完就拱手起身快步离开,没人敢多说话的。县令县丞县尉,害怕张君好像严厉的京兆尹一样。事情办好后,京兆尹改任凤翔尹,以节度使的身份镇守京西,请求与张君一起前往。后来改任礼部员外郎,任观察使判官。大帅调任到别处,张君不乐意长久离开京城,辞谢回来。因为以前的才能任命为三原县令,一年多后,升为尚书刑部员外郎,遵守法令敢于争议,刚直不迎合。
写不动了
3.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韩愈 译文张君名署,字某,是河间人。张君方正刚直有气节,形貌魁梧高大,擅长文词,以进士的身份考取了博学宏词科,被任命为校书郎。从京兆武功尉任上官拜监察御史。张君被皇上宠信的臣子谗言陷害,与同辈的韩愈、李方叔三人一起被贬到南方做了县令。过了三年,逢国恩一起转做江陵属官。半年后,邕管上奏请让张君做判官,改任中侍御史,他没有去。
后来做了京兆府司录。众属官陈述公事,不敢平视他,一起在公堂吃饭,都是低头匆匆吃喝完就拱手起身快步离开,没人敢多说话的。县令县丞县尉,害怕张君好像严厉的京兆尹一样。事情办好后,京兆尹改任凤翔尹,以节度使的身份镇守京西,请求与张君一起前往。后来改任礼部员外郎,任观察使判官。大帅调任到别处,张君不乐意长久离开京城,辞谢回来。因为以前的才能任命为三原县令,一年多后,升为尚书刑部员外郎,遵守法令敢于争议,刚直不迎合。
写不动了
4. 芋园张君传翻译文言文张君,桐城人,字珊骨,别字芋园。(张君)是大学士张文端的孙子,工部侍郎张廷瑑的儿子。雍正乙卯年考中举人。
当时,张君的父亲任工部侍郎、伯父任相国(大学士),都在天子左右,他的伯叔和兄弟也大多在京城内外做官,家族事务繁多,只有张君能够一个人担当。少司空(张廷瑑)到江苏视学,谨慎负责,保持 *** 守,他所选拔的文章,一定叫张君再三抄写校对,张君(对文字处理)采纳舍弃适宜得当,(少司空张廷瑑)以识人著称,只有张君出力最多。桐城县东的溪水从龙眠的两座山间奔流数十里,水势汹涌喧闹。相国兴建石桥来方便百姓过河,工程浩大繁杂,只有张君能够督察监管这一事务,早晚勤于巡视,三年后才建成。之后时间长久,石桥渐渐崩裂塌陷,司空(张廷瑑,下同)捐献资金修筑水坝保护堤岸,只有张君能够辛劳地监督工程,堤岸外的居民依仗这工程而不担心。堤坝建成以后,张君又刻字于石记载了这件事。张文端兴立义田,司空增立了公田,只有张君掌管钱物收支和赈济施与,能够不遗漏不滥用。乾隆乙亥年、丙子年,庄稼歉收,百姓饥饿,司空率先捐赠大米数百石,只有张君又带领各位弟弟,用船运送湖南一带的大米到(家乡);谷价平抑后,百姓的食物才充裕。之后张君又建立永惠仓,把那些剩余的大米(囤入其中),粮食丰收就借出,以收取微薄的利息;粮食歉收就(平价)卖出,以平抑市场粮食价格。乡里有同善会,用来救助那些死后不能入殓或入殓后尸骨却又暴露在野外的人家,只有张君能够增加同善会的资费,(资费)日月增长,恩泽遍布于乡里。
张君天性能够勤奋。司空曾经教导他说:“上天给你一天的寿命,一定就有一天(要做)的事情。”只有张君能够秉承司空的教导,不怕烦劳,太阳出来就起床,半夜还没有睡觉。应付事务之余,就翻阅书籍,他对古人的成败得失、因袭革新和减损增益的事宜,能够罗列在心中。张君特别详知礼制,乡里的人关于吉凶的礼仪规范,纷纷来(向张君)询问,张君能够让人满意而去。张君就是这样有才干有作为。可惜他的才干仅仅在乡里显现,没能(在)治国安邦方面施展啊。
赞曰:在雍正的时候,桐城张家的显贵,震惊天下,但是张君却只凭举人的身份终其一生。哪里是他的能力不能达到,只是因为他把淡泊当作自己的志向,不急切地去追求名位利禄以致这样罢了。啊,张君难道不是一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吗!
5. 芋园张君传翻译文言文张君,桐城人,字珊骨,别字芋园。
(张君)是大学士张文端的孙子,工部侍郎张廷瑑的儿子。雍正乙卯年考中举人。
当时,张君的父亲任工部侍郎、伯父任相国(大学士),都在天子左右,他的伯叔和兄弟也大多在京城内外做官,家族事务繁多,只有张君能够一个人担当。少司空(张廷瑑)到江苏视学,谨慎负责,保持 *** 守,他所选拔的文章,一定叫张君再三抄写校对,张君(对文字处理)采纳舍弃适宜得当,(少司空张廷瑑)以识人著称,只有张君出力最多。
桐城县东的溪水从龙眠的两座山间奔流数十里,水势汹涌喧闹。相国兴建石桥来方便百姓过河,工程浩大繁杂,只有张君能够督察监管这一事务,早晚勤于巡视,三年后才建成。
之后时间长久,石桥渐渐崩裂塌陷,司空(张廷瑑,下同)捐献资金修筑水坝保护堤岸,只有张君能够辛劳地监督工程,堤岸外的居民依仗这工程而不担心。堤坝建成以后,张君又刻字于石记载了这件事。
张文端兴立义田,司空增立了公田,只有张君掌管钱物收支和赈济施与,能够不遗漏不滥用。乾隆乙亥年、丙子年,庄稼歉收,百姓饥饿,司空率先捐赠大米数百石,只有张君又带领各位弟弟,用船运送湖南一带的大米到(家乡);谷价平抑后,百姓的食物才充裕。
之后张君又建立永惠仓,把那些剩余的大米(囤入其中),粮食丰收就借出,以收取微薄的利息;粮食歉收就(平价)卖出,以平抑市场粮食价格。乡里有同善会,用来救助那些死后不能入殓或入殓后尸骨却又暴露在野外的人家,只有张君能够增加同善会的资费,(资费)日月增长,恩泽遍布于乡里。
张君天性能够勤奋。司空曾经教导他说:“上天给你一天的寿命,一定就有一天(要做)的事情。”
只有张君能够秉承司空的教导,不怕烦劳,太阳出来就起床,半夜还没有睡觉。应付事务之余,就翻阅书籍,他对古人的成败得失、因袭革新和减损增益的事宜,能够罗列在心中。
张君特别详知礼制,乡里的人关于吉凶的礼仪规范,纷纷来(向张君)询问,张君能够让人满意而去。张君就是这样有才干有作为。
可惜他的才干仅仅在乡里显现,没能(在)治国安邦方面施展啊。赞曰:在雍正的时候,桐城张家的显贵,震惊天下,但是张君却只凭举人的身份终其一生。
哪里是他的能力不能达到,只是因为他把淡泊当作自己的志向,不急切地去追求名位利禄以致这样罢了。啊,张君难道不是一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吗。
6. 邹炳泰文言文翻译清史稿·卷三百五十一·列传一百三十八·邹炳泰传 【原文】 邹炳泰,字仲文,江苏无锡人。
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纂修四库全书,迁国子监司业。国学因元、明旧,未立辟雍,炳泰援古制疏请。
四十八年,高宗释奠礼成,因下诏增建辟雍。逾两年,始举临雍礼,称盛典焉。
寻超擢炳泰为祭酒。累迁内阁学士,历山东、江西学政。
嘉庆四年,授礼部侍郎,调仓场,剔除积弊。坐粮厅颜培天不职,劾去之。
六年,京察,特予议叙。军船交粮挂欠,已许抵补,后至者复然。
炳泰虑年年积欠,与同官达庆意不合,自具疏奏,诏斥其偏执使气,镌级留任。又奏监督轮值宿仓,仓役出入滋弊,宜令于仓外官房居住,从之。
十年,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兼署工部,管理户部三库。十一年,兼管顺天府尹事。
十二年,调吏部。十四年,加太子少保。
仓吏高添凤盗米事觉,坐久任仓场无所觉察,褫宫衔,降二品顶戴,革职留任,久乃复之。十六年,署户部尚书。
寻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炳泰在吏部久,尤慎铨政。
十八年,铨选兵部主事有误,同官瑚图礼徇司员议,回护坚执。炳泰力争曰:“吾年已衰,何恋恋禄位?不可使朝廷法自我坏!”自具疏白其故,上韪其言,卒罢瑚图礼。
既而有降革官捐复者二人,准驳不当,侍郎初彭龄论与不合,疏闻,上斥炳泰无定见,镌级留任。又盗劫兵部主事姚堃於昌平八仙庄,诏以地近京畿,官吏阘茸,不能治盗,罢炳泰兼管府尹事。
及教匪林清变起,逆党多居固安及黄村,追论炳泰在官不能觉察,以中允、赞善降补。寻休致,归。
二十五年,卒。 炳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
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
【译文】 邹炳泰,字仲文,是江苏无锡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3)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被授予编修之职,(受命)编纂《四库全书》,升任国子监司业。
清朝的国家学校因袭元、明两代的旧制,没有建立太学,邹炳泰援引古制上疏请求(建立太学)。乾隆四十八年(1784),高宗在太学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礼仪完成,就此下诏增建太学。
过了两年,开始举行皇帝亲临太学的典礼,当时被称为盛典。不久破格提拔邹炳泰为国子监祭酒。
不断升迁做了内阁学士,历任山东、江西省学政。嘉庆四年(1800),授任礼部侍郎,调去管理仓库,除去积久的弊端。
(后)因粮厅颜培天不称职,被d劾去职。嘉庆六年(1802),朝廷考察在京官吏政绩,特别给予他加级并记录在案的奖励。
军船交粮赊欠的,已经准许抵充补足,后到的也是这样办理。邹炳泰考虑到年年累积欠账(不好),(因)与同事达庆意见不合,(所以)自己详细写奏章上奏,皇帝下诏斥责他片面固执恣逞意气,降级留任。
又上奏(请求)监督(官吏)轮流值班住在仓库的事,说管理仓库的小吏仓役出入仓库滋生弊端,应该让他们在仓库外的房舍居住,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嘉庆十年(1806),升任左都御史,又升任兵部尚书,兼管工部,管理户部三库。
嘉庆十一年(1807),兼管顺天府尹事。嘉庆十二年(1808),调任吏部。
嘉庆十四年(1810),加赠太子少保。管理仓库的官员高添凤偷盗米粮的事情暴露,他因为久任仓库主官却未能察觉此事,被剥夺东宫的职衔,降二品顶戴,革职留任,很久以后才又恢复。
嘉庆十六年(1812),任户部尚书。不久以吏部尚书的身份任协办大学士。
邹炳泰在吏部任职很久,尤其对选拔任用官吏非常慎重。嘉庆十八年(1814),因为选拔兵部主事有误,同事瑚图礼遵从主管官员的意见,坚持为他辩护。
邹炳泰力极力谏诤说:“吾年龄已经很大了,怎么还能对俸禄官位恋恋不舍呢?(主要是为了)不能够使朝廷的法律从我这里被败坏了!”自己上疏禀告其中的原委,皇上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最终罢免了瑚图礼的官职。不久有两位降职革职官员因捐复职,核准后反对任职的意见不合适,侍郎初彭龄的意见与他不合,于是上疏奏闻皇上,皇上斥责邹炳泰没有主见,降级留任。
又有盗贼在昌平县八仙庄劫持了兵部主事姚堃,皇上下诏说,因为此地接近京城地区,官吏庸碌低劣,不能制止盗匪,罢免了邹炳泰兼管府尹事之职。等到教匪林清的叛乱发生,叛党答多居住在固安及黄村,追究邹炳泰在任不能觉察此事,以中允、赞善之职降职候任。
不久退休,回故乡老家。嘉庆二十五年(1821),去世。
邹炳泰自考中进士开始,不登朝廷重臣之门,浮沉于馆职,很久之后才跻身仅次于卿相的高官。多次执掌礼部取士事务,被称赞能够获得贤士。
在朝为官不随便苟且,清仁宗(嘉庆帝)重用他,但是最终还是被贬黜。 【注释】 1、庶吉士:明、清官名。
明初有六科庶吉士。洪武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练习办事。
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永乐后专属翰林院,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
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明代重翰林,天顺后非翰林不入阁,因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
清沿明制,于翰林院。
辅仁中学是张仲纯和张君仲创办的。
重庆市辅仁中学校(Chongqing Furen High School),创办于1942年,迄今已经80余载春秋的教育历程,系重庆市重点中学。
其前身是创办于1862年的辅仁书院。学校秉承“进德修业,至诚辅仁”的校训,形成了“唯实唯真,尚善尚美”的校风,“严谨谦和,高学正身”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砺志笃行”的学风。
对外交流:
该校先后与重庆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合作,成立“重庆教育学院心理研究基地”、“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并作为重庆教育学院“校长培训实践基地”、“班主任培训实践基地”、“骨干教师培训实践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市辅仁中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