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业收入来看,比亚迪增速达到最大;从市占率来看,吉利市场份额达到最高;当然,长城 汽车 的营业收入与销量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单车均价环节中,新能源 汽车 占比优势明显的比亚迪,其单车均价实现三家车企中最高。而在研发环节,虽然比亚迪研发费用金额为最高,但研发费用占比在三家企业中不占太大优势。
根据上述三家 汽车 发布的年报来看,三家的营收与销量并没有完全成正比。以比亚迪为例,营业收入为1566亿元,同比增长22.6%,超过居三家之首,但其销量为42.7万辆,同比出现7%的微下滑。而稳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的吉利营业收入为921亿元,在三家中数值最小。
具体来看,比亚迪2020年净利润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其手机电子产品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增长。数据显示,手机电子产品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净利体量为54亿元,远超于比亚迪 汽车 并不乐观的净利体量。
对比而言,吉利 汽车 主营业务只有 汽车 一项,因此营收变化基本与市场销量变化挂钩。2019年吉利 汽车 总销量为136万辆,总营收为974亿元。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吉利 汽车 全年总销量为132万辆,同比下滑3%;总营收为921亿元,同比下降超5%。
而长城 汽车 的数据走势基本与吉利相似。且在三家车企中,只有长城 汽车 销量与营收均呈正向增长。具体来看,2020年长城 汽车 销量是111.59万辆,同比增长5.41%,全年总营收1032.8亿元亿元,同比增长7.35%。
从三家车企的单车均价来看,比亚迪的单车均价最高,为19.67万元,刨除其商用车份额,乘用车单车均价为15.6万元(补贴前)。与此相比,吉利 汽车 (含领克)与长城 汽车 的单车均价都在8万元左右。
纵向对比来看,上述三家车企的单车均价各有增减。其中,吉利 汽车 单车均价出现2%的轻微下滑,长城 汽车 单车均价出现3.1%的上升,比亚迪单车均价涨幅远超两家车企,同比增长43%。
为何比亚迪的单车均价提升如此“迅猛”?有分析指出,这主要与比亚迪新能源车型投放的比重有关。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总销量的41.27%,这一比重不仅在三家企业中独具优势,在中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都遥遥领先。
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先后推出宋PLUS、汉等中高端车型,进一步提升了中高端车型的销量占比,单车均价大幅飙升,远远领先于绝大部分自主、合资车企。
在智能 汽车 时代,越来越多车企注重向 科技 公司转型,而研发费用占比正是衡量转型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020年,吉利 汽车 、长城 汽车 、比亚迪的研发费用以及同比涨幅都有大幅提升。其中,比亚迪 汽车 的研发费用及增长幅度最高,分别为74.6亿元与32.6%。长城 汽车 研发费用为30.7亿元,同比增长13%;吉利 汽车 研发费用为48亿元,同比增长22%。
但是吉利 汽车 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尤为特殊,在2020年营收增速为负的前提下,其研发费用增速却超过22%,达到5.21%,在三家企业中居于首位。
在高额的研发费用背后,三家企业在2020年也各自收获不同新研发成果。吉利在2020年拥有了BMA、CMA、SPA和SEA四大全球化基础模块架构,大幅提升模块化造车效率,也为未来推出更多车型打下基础。
而长城 汽车 的研发费用主要用于 汽车 整车、核心零部件产品及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截至2020年底,长城 汽车 共发布了“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形成了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高效燃油、新能源相互融合的技术组合拳。
基于高额研发费用的比亚迪,在2020年推出“刀片”电池后迅速应用到产品中,并由此受到全球多家车企的青睐。
对比2020年年报,三家车企表现各有千秋。而事实也证明,2020年的 汽车 市场,自主民营车企也出尽风头,在销量同比、营收、净利润等方面给出了优异的答卷。
展望2021年,三家企业也都踌躇满志。其中,比亚迪的半导体业务的拆分将在2021年迈出新步伐。比亚迪表示,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将有利于其进一步提升多渠道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通过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的资源,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为成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货商打下坚实基础。
而长城 汽车 在2021年将继续致力于以研发促转型,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费用,来推动长城 汽车 的技术转型。同时,长城 汽车 高端品牌沙龙智行将进入到30万以上的市场,走氢能和纯电动路线。从车型投放来看,长城 汽车 还将推出赤兔、WEY摩卡等全新战略型车型。此外,长城 汽车 在2021年初已正式进军芯片产业,接下来其将加快发展脚步。
吉利 汽车 将销量目标定为153万辆,同比增长16%,并持续提升市占率。针对全年153万辆销量目标背后的逻辑,吉利 汽车 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2021年吉利 汽车 将进入到销量快速增长的阶段。接下来,吉利 汽车 将推出基于CMA架构的全新SUV车型“星越L”和另一款新车;旗下领克品牌除了与欧洲同步上市全新01全球版车型外,还将推出基于SPA全球架构打造的首款领克车型,并推出“亚太计划”,持续开拓国际市场。
在企业转型方面,基于全球 汽车 产业变革及应用环境变化,吉利 汽车 的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将开拓智能化纯电动 汽车 新局面。据悉,2021年,极氪 汽车 将整合各类资产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车车型技术、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SEA)使用权、品牌授权、三电技术、供应链体系建设及用户生态建设等,以达到开启智能纯电 汽车 新局面的目的。而占股极氪 汽车 51%的吉利 汽车 ,也将顺势而为推动转型。
比亚迪最近的股价涨得很猛,动态市盈率高达900多,超过半数朋友会觉得这个股价已经算是很高的了,然而中信建投认为比亚迪的目标应该是1.5万亿市值,也就是说还有70%的上涨空间。到底比亚迪的评估准不准确呢?今天就来和大家来分析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龙头——比亚迪。
在开始说比亚迪股票前,给大家奉上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领域当前的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新能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绍:比亚迪是公认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的企业,业务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者之一。
比亚迪的亮点:
1、产品力持续向上,新能源车销量表现强劲
公司进入产品与技术的集中兑现期,由于配备了比亚迪最新技术的车型渐渐进入市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依然是电动车领域的领头羊,引领着行业发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亮点不断,进步不小。
2、刀片电池出鞘安天下,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刀片电池具备超级安全、超级寿命、超级续航、超级强度、超级功率和超级低温性能六大技术创新,跳过模组,相较于传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显然更有优势。目前电池市场占有率15%,仅次于CATL(宁德时代)。受益于技术创新,比亚迪刀片电池性能好的同时成本也不会很高,纵使全球电动化潮汐涌动,比亚迪外供动力电池将不止步于此,近一步争夺更高的市场份额,加强核心竞争力。
3、深度产业链布局,彰显龙头地位
比亚迪继续加码产业链布局,半导体分拆被努力推进上市,先后入股华大北斗(高精度导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极材料)等产业链核心公司。可以认为,比亚迪通过产业链深度布局,对提高核心技术、供应链风险的把控能力有明显的好处,彰显龙头地位。
二、从行业角度分析
现在看来,在碳中和减排国家政策的推出与锂电池成本的控制双轮驱动之下,汽车电动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到2027年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一半。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革命发生,汽车驾驶由辅助驾驶逐步过渡到自动驾驶,驾驶舱智能化实现交通工具场景向智能出行场景的变化,出行服务未来将占据汽车市场主导权,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70%。当下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正在改变着传统汽车产业链格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时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篇幅不能过长,许多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的深度报告以及风险提示,我在写这篇研报的时候,戳这里就可以看:【深度研报】比亚迪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三、总结
整体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是比亚迪,在如今行业前景,如此值得投资的情况下,有望迎来崛起发展。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要是你们进一步认识到比亚迪股票未来行情,请戳下面链接,有专业的顾问帮你分析,看下现在比亚迪股票的估值是高还是低:【免费】测一测比亚迪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如今当全球汽车企业产、销盘踞低位,收入、盈利不断承压,比亚迪在保证营收的同时,似乎正展现出不同的经营思路。
4月21日,比亚迪发布2019年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4亿元,公司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41亿,同比增长17.71%,较去年同期增长的22.18亿现金流,成为上市车企中为数不多现金流正增长的之一。
比亚迪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集团将继续加大供应链体系开放,推进子公司的独立运营和市场化。通过比亚迪近来的经营活动与财报数据可以发现,分拆业务已经成为比亚迪新的经营策略之一,简单来说,比亚迪准备对外销售更多的汽车零部件。
在汽车预言家看来,从某种方面而言,比亚迪2019年度对于营收背后的调整、集团内部经营策略的变化以及人才制度的倾向等方面,是更需要着重关注的地方。
1
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保持第一
根据2019年报显示,比亚迪2019年全品牌销量为46.1万辆,受整体车市下行影响,同比减少11.3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万辆,同比下滑7.39%;燃油车销量23.2万辆,同比下滑15.02%。相比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略有下降,但销量结构仍然保持平稳,新能源、燃油接近50:50。
拆分来看,上半年比亚迪整车销量为228072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145653辆,根据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数据推算,每卖出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比亚迪。
2019年6月底“补贴过渡期”结束,很多车企在第二季度争相卖车,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第三季度的销量,但可以发现,比亚迪在下半年仍然保持了较好势头,实现平稳发展。因此,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占率继续位列第一。
2
年度营收保持稳定 汽车业务占五成
比亚迪2019 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277.39 亿元,同比下滑1.78%。其中,汽车及相关产品收入达到632.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49.53%,相比2018年760亿营收有所下滑。对此,比亚迪在财报中表示,汽车及相关产品营业收入下降16.76%由车市下滑以及补贴退坡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两大版块效益明显提升。
根据2019年财报,上半年汽车及关产品业务收入为322.38亿元,下半年为310.27亿元。很多行业人士认为,补贴退坡透支了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消费被提前释放。
汽车预言家通过对比亚迪财报不同季度的梳理发现,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7万辆,在第三季度中,燃油车成为销量结构的主角,约6.08万辆,增长3%。但整体看,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产品上半年与下半年营收几乎持平,在第四季度中比亚迪车型逐渐显现出销量韧性。
3
汽车业务盈利能力恢复
根据2019年财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4亿元,同比下降41.93%,而这一数字,也是比亚迪过去5年净利润新低,其2015年至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50亿元、41亿元、28亿元。
比亚迪方面称,这主要为行业及政策变化影响和研发费用上升所致。财报显示,2018年比亚迪补贴款23.32亿,而2019年下降至17.07亿。2019年,比亚迪研发费用为56.29亿元,同比增长12.83%。
通过产品来看,汽车及相关产品盈利能力有所恢复,毛利率同比提升2.10%至21.88%,汽车业务毛利贡献138.46 亿元。
4
研发看重长线投入
财报显示,2019年研发费用56.29亿元,同比增长12.83%。在业内人士看来,研发费用会影响当期利润,对于业绩提升的利好存在滞后体现的态势,但长期来看,持续的研发投入有助于企业维持技术优势、巩固龙头地位。
当期研发投入84.21亿元,其中包括资本化投入27.96亿元,占投入比例33.15%,相比上年降低8.4%。一般来讲,资本化研发投入被看做长期研发,区别于研发费用的“一次性支出”,资本化投入会计入资产资本,通过折旧摊销在使用期内扣除。
根据研报显示,中长期投入将提升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随着研发的不断投入,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和半导体等已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4月22日,比亚迪在电话会议上对外透露,2020、2021年比亚迪新车型产品将全部装载刀片电池。
5
现金流增22亿 连续三年净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41亿,较去年同期增加22.18亿,同比增长17.71%,持续三年保持净流入。同时,货币资金余额126.50亿,维持较高水平,现金相对充裕。
对此,比亚迪表示,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主要受益于集团现金流管理良好、进一步加快货币资金周转速度,后续亦将持续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调整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在行业人士看来,较充足的现金流能够使得比亚迪更有效地应对新冠肺炎对汽车市场带来的影响,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带来的经营压力。
6
8556万薪酬 技术岗高于管理岗
在10余家上市整车企业2019年报中,比亚迪以8556万的管理层报缴总额再度蝉联车企之首,成为民营车企中高管薪酬最高的企业。毫无疑问,车企高管薪酬既能从侧面反应汽车企业的财务和管理状况,也能反映出汽车市场资本、人才的变动及趋势。
财报显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为税前年薪为534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高级副总裁、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税前年薪为1056万元,副总裁罗红斌、副总裁任林分别为721万、704万。汽车预言家了解到,罗红斌为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任林为轻轨研究院院长。可以发现,在比亚迪高管薪资结构中,技术类人员薪资占比更多。
廉玉波曾表示:“比亚迪已经形成了工程师文化,在比亚迪中,工程师地位最高、待遇最好。”截至2019年报告期末,比亚迪研发人员数量已经增长至35788人,同比增长15.11%,占集团人数总量15.62%。
7
开放供销体系 培育300亿市值子公司
财报显示,经营策略方面,比亚迪将继续加大供应链体系开放,积极寻求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深化业务供应链市场化进程。因此,比亚迪近期的动作引人关注:一是为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宣传;二是成立5家弗迪系公司,完成新能源汽车主要零部件的业务分拆,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对外销售,加速市场化;三是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完成内部重组。
可以发现,比亚迪正在推进子公司的独立运营和市场化,在分析人士看来,此种举措将打开利润与估值空间,释放子公司的市场潜力。与此同时,比亚迪曾表示,计划在2022年底前将旗下电池业务分拆上市。
目前,比亚迪财报将产品和服务划分业务单元,共分为三个报告分部。根据财报中“报告分部的财务信息”一项,“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收入包括对外交易收入与分部间交易收入(对内交易收入)。2019年财报中,上述对外、对内板块的销售额分别为105.06亿元和120.13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加17.39%、减少27.68%。
通过变动比例来看,该板块对外业务正在增长,这也印证了比亚迪希望从内销转外供的经营目标。此外,同动力电池业务相比,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的规模较小。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半导体业务主要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业务。4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通过下属子公司间的股权转让、业务划转完成对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微电子(已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内部重组,比亚迪微电子受让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收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光电、LED光源和LED应用相关业务。比亚迪半导体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照此说法,比亚迪半导体将形成多元化股东结构,寻求独立上市。
金融机构花旗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若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独立上市,或将大力提高现在上市公司的现金状况,并为电池业务的IPO奠定基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乘用车电气化的市场空间约600亿,若比亚迪半导体能做到15%全球市占率,对应100亿营收,其拆分上市的市值约300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