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的一个月18万到20万日元不等。工人的工资比白领(不是技术类的,纯业务类的)少高一点,加上年终奖金(前半年的业绩,一般是3到5个月的工资)年收在300万前后(20万日民币)。
这样的工厂算是比较好的工厂了,比如电子电器元件厂,半导体厂,汽车等制造厂。因为工厂的流水线往往24小时运作,工人们3班导,加班也是常有的,所以月薪和奖金都非常高,而且社会福利也很好。
小一点的,食品加工厂,服装厂月薪在18万左右,社会福利可能要差很多,年收在300万日元以下。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经验的增加,薪水也会增加
1988年,如果你有幸去过日本东京就会发现,在那里没有一万日元(当时折合约800元人民币)是叫不到出租车的,而且一万日元只是起步价,超过里程后还得加钱,路程稍微远点的地方,没有五六万日元是到不了的。日本万元钞票
这就是八十年代日本的真实情况,日本人称这一时期为“最辉煌的10年”,但在学术界,它还有个专业的名称,叫“泡沫经济时代”。
八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发达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只要能败光手里的钱,日本人什么都愿意买。
日本80年代的迪斯科舞厅
在当时,日本最不值钱的东西应该就是钱了,每个人手里都有大把大把花不完的钱,熟人见面随便一件见面礼就是金表,玩累了找不到纸巾,顺手就拿起一沓现金擦汗。
很多公司因为招不到工人,索性放开对大学生的工作限制,不管有没有工作经验,只要肯来上班,公司直接预付半年工资,有时为了招一个零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企业领导甚至会低声下气的请人吃饭。
零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遭到企业的疯抢
由于经济过于“发达”,连日本人自己都说“卖掉一个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以今天日本的情况来看,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在八十年代,日本真的有这个能力。
日本大妈们全球打卡,为的就是花钱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评价八十年代的日本,那就是“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泡沫经济给日本人带来的最直观的体验就是钱多的花不完,为了挥霍掉手里的现金,日本人每天都在绞尽脑汁。
比如让日本大妈到美国、欧洲与大洋洲的奢侈品店扫货,让日本妇女到美容院吸氧,三分钟就能花掉100日元,那个时代,日本无疑是地球上最火热的存在。
八十年代日本牛仔裤的风潮正盛,在女性之中十分流行
那么明明才战败投降30年,日本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崛起呢?这样的好日子怎么现在又没了呢?
实际上,日本能体验一把这种好日子,还真得感谢美国。
泡泡袜在八十年代深受日本女学生的喜爱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本该割地赔款,过着缩衣紧食的生活,但美国却帮日本摆脱了这种战后惩处。
由于苏联的崛起,美国急需一枚棋子来牵制苏联在远东地区的进一步壮大,而日本就是美国最好的选择,为此美国对日本进行了非军事化的经济重建,并派遣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亲自前往指导日本的战后重建。
麦克阿瑟与日本天皇合影
麦克阿瑟虽然只在日本待了7年,但却奠定了后来日本经济腾飞的基础,在这7年里,麦克阿瑟不仅帮助日本进行了土改,优化了日本的教育和工业体系,还帮日本从美国政府手里拿到了大量援助,这些美国援助让战后的日本避免了饿殍遍地,可以稳定的埋头发展。
二战后的日本
麦克阿瑟离开日本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将日本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出口工厂。
实际上二战之后日本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光靠武力没有未来,只有经济的高度发达才是硬道理,于是从四十年代末开始,日本就开始大搞出口,鼓励私人创办公司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在这一时期日本有了索尼集团。
索尼集团
日本的幸运就在于,五十年代赶上了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下场干涉后,战争的消耗快速增加,为了填补战争的无底洞,美国政府开始将大量的军工订单砸向日本,由此,日本进入了“特需景气”时代。
日本虽然名义上没有参战,但实际上已经成了美国的军火后方基地,大量来自美国的热钱涌入日本市场,短短两年的时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
日夜为美国制造战争物资的日本女工
而当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又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日本又得到了一波工业大发展的机会,日本在战争期间培养的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全部被美国拉上了生产线,这些来自美国的订单让日本赚到了610多亿美金,这还不包括马歇尔计划对日本的经济援助。
日本战后的加工厂
有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资本积累,进入了六十年代后,日本经济开始快速上升,仅1961年一年,日本的GDP就超过了55亿美金,而同时期韩国的GDP还不到22亿美金。
有了钱以后,日本政府就开始实行减税和信贷宽松政策,对企业的开办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加速城市化建设。
1978年的日本GDP和中国大陆与亚洲四小龙对比图
1958年日本耗时一年半建成了比埃菲尔铁塔高出8.6米的东京塔,1964年日本又打造出了全世界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新干线”,让地方经济发展变得更加简单,缩小了城乡差别。
到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基本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并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这以后日货就开始取代美国制造,成为国际硬通货。
东京塔,高332.6米,比埃菲尔铁塔高出8.6米
然而,日本的快速崛起却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日货的肆意横行让美国制造产业的市场受到了极大冲击,持续增加的贸易顺差让美国的贸易赤字年年翻倍,美国在短短几年内就从二战后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
砸日本车的美国汽车产业工人
整个七十年代美国的基本国情就是物价飞涨、失业率飙升、商品出口困难,而日本那边却是一片欣欣向荣,所以美国人脸也不要了,就变着法的想着整一下日本。
美国人先是给日本安上了一个“不公正贸易国”的大帽子,指责日本窃取了美国的高科技,引发美国社会强烈的敌日情绪,大批“老白男”走上街头呼吁抵制日货,更有甚至会当众砸烂日本车以示对日本人的不满。
“老白男”们认为是日货抢走了市场,因此当众砸烂日货
有了这波民族情绪的Buff加持,1985年美国又联合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和日本签下了《广场协议》,会上美国提出让美元贬值、日元升值,从而拉动美国的商品出口,减少其贸易赤字。
五国“广场协议”
对于美国提出的这个要求,日本政府普遍觉得问题不大,因为当时日本的半导体技术、核电技术以及汽车制造技术在全球遥遥领先,有技术基础做保证,日本政府预判,日元升值不仅不会对已经成型的日本经济造成大的影响,反而还会增强日元的购买力。
如果时机成熟,日本反向收购欧美企业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日本政府很配合地签下了《广场协议》,并在日后多次主动要求提高升值幅度,到1988年,1美元就只能兑换到120日元。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日元的购买力翻了一倍有余,日本的股票和房地产开始疯狂增长,大量热钱涌入日本,让日本人恍如生活在梦中,工薪阶级吃一顿饭,通常要花几百甚至上千美元,女人购买奢侈品比去菜市场买菜还简单,就连日本大妈们也是满世界的打卡。
日本社员吃的便当,比美国中产阶级吃得还好
那时候东京的地价平均一平米是1000万日元,地段稍微好点的地方,比如银座,均价就有可能被炒到一亿两千万日元一平米,什么神户牛肉、高尔夫、法国红酒全部都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有了花不完的钱,日本人开始夜夜笙歌,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
只不过日本的这种经济高度发达底子非常虚,炒起来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很大,而日本却没有能与之相匹配的实体经济做支撑,一旦泡沫破了,没有传统制造业兜底,日本整个国家会立刻崩盘,这一天来的很快,就在1990年。
成为平民运动的高尔夫球
1990年1月12日,这是日本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日本人称这一天为“股市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日本的股市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拉都拉不住,短短几个小时内,股票暴跌70%,而股市的崩塌还只是日本绝望的第一步,紧接着日本的房价也开始一泻千里。
股市崩盘,大多数日本人一夜变穷
很多日本人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从身家百亿变成连贷款都还不起的底层平民,大别墅没了、神户牛肉也没了,为了还清债务,无数日本人挤进只有几平米的小屋,过着节衣缩食的穷日子,那一天整个日本陷入了混乱与绝望之中。
无处安身的日本穷人
从那以后,日本的经济就开始衰退,整整20年的时间,日本的经济没有增长,市场也没有活力,日本称这20年为“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人的消费和投资观念在这20年内发生根本性逆转,从原先的挥霍无度变成现在的“极简主义”和“断舍离”,对大房子和奢侈品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工艺工程师是制造业公司里的一个技术类岗位,主要负责提升企业产品的工艺水平、提升产品的质量,堪称工厂里技术通才,什么都要接触,什么都要懂一点。 工艺工程师主要可分成制造工艺工程师和机械工艺工程师,在工厂里,以制造工艺工程师为主,它也是一个吃技术饭的岗位。 工厂里的工艺工程师是做什么的?工艺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一、负责编制产品的工艺文件,制定材料消耗工艺定额;二、根据工艺需要,设计工艺装备并负责工艺工装的验证和改进;三、指导、督促车间一线生产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四、负责新产品批量试制的工艺工装设计,完善试制报告和有关工艺资料,参与新产品鉴定工作;五、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工作,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在工厂做工艺工程师有多少钱一个月呢? 这方面无法一概而论,高的可以月入过万,低的也就几千块,以本人所处的二线城市为例,一名有5年左右工作经验的工艺工程师,其月薪大概在6K-10K之间,一名综合技术能力很强的工艺工程师,其月薪可以接近2万,依我来看,它是一个不错的技术类岗位。 大家心目中的工艺工程师又是怎样的呢?愿意做一名工艺工程师吗?欢迎交流! 改进设备的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生产率,降低产品的不良率,分析设备生产运行中遇到故障导致产品不良的原因,避免下次不良的发生,配合开发部开发新的产品。 公司里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岗位,经验丰富的工艺工程师也是很难被替代的 至于工资待遇视每个行业而定,看到过现在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的工艺工程师工资待遇1万以上。10年前那个时候钢铁厂的老头熟悉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年薪二三十万,因为钢铁厂里那些招聘的研究生,做实验研究数据也没那老头的经验来的准。 工艺工程师可以形象的理解为生产线的技术支持,生产员工的技术导师。例如,编写SOP,分析并协助处理各种异常,等等。 工资待遇视行业和地域而定。但相比于同公司的其他工程师,例如:质量工程师、IE工程师、采购工程师等,工资一般不会处于劣势的。 调参数,写作业指导书,排生产线,偶尔干点维修,有时候给机器装几个软件,跟个试产项目,其实都在混日子 就拿我之前工作过的一个厂来说吧。 工艺工程师主要工作是承接各种项目,我之前工作的厂是代加工厂,替华为和小米加工生产手机的,工艺工程师每天需要干的活就是看懂产品图纸,设计生产模具,制作SOP *** 作手法,会同厂长、科长、生产科长拟定一份具体的生产流程。 在承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产品图纸-设计或找供应商准备好模具和生产设备-找工艺人员调试设备-用产品开始测试-改模具或者改机台-打样测试OK-量产 第二个问题:工艺工程师的工资多少钱一个月? 这个也得分情况,承接项目和没有承接项目 承接项目的一个月2-5万不等,没有承接项目的6000-15000不等。 这个我以前在一家日本厂做过2年的相关工作,所属的部门叫做工程技术部!就是负责新产品的开发试产,根据国外提供的技术图纸,制作作业标准,也就是作业指导书,制作工程流程图,通俗点就是一个产品每一步生产的步骤!还有根据需要,设计相关治具,也就是模具,还有就是工艺工时的计算和流水线改造,以便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单指工艺工程师,大概就包括以上相关的内容了,就看你只要负责哪块!大部分就是捣鼓生产流水线,让工人以最舒服的动作,最省时间的步骤,在最少时间内生产出更合格的产品! 工资待遇,在日本厂当时是按学历的给基本工资,本科生高好几百,补贴也多一点,主要是靠加班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日本厂2年左右有机会升职一次,总体收入中等偏下! 以上是个人在日本厂工作过2年的经历 首先要看你是哪个行业的工艺工程师。 以江苏苏州为例,服装行业的工艺工程师工资不高,在4000-5000左右。因为他不是计件工资,相对来说轻松一些。 模具行业。这个行业的工艺工程师,要求经验丰富,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薪水在7000-8000左右。 机加工,压铸,冲压行业,要求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工艺工程师的起薪6000。 注塑行业。这个行业的起新和机加工行业差不多。 电子行业。这里指的是富士康,仁宝,纬创,广达等台湾厂,大概在6000-7000。如果欧美企业加1000左右。 半导体行业。这个行业利润高,要求技术好,普遍在一万甚至更高。 半导体公司里面做半导体芯片的公司里面这个职位都一般都是化学,或者物理系的,不是主要是条半导体设备参数提高良率 工资很高的二300,000美元。 工艺工程师相当于制造企业的大脑,是企业老总的重要参谋,生产过程中的工装设备配置,原材料开始的物流过程,整个平面布局,人员配置,动力消耗等,应由工艺工程师设计安排并提供资料,包括日后的技术改造,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也都是工艺工程师职责,所以工艺工程师不但平时要指导生产,还要及时掌握同类产品的 科技 信息,吸收并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待遇离不开产品类别,企业效益,个人贡献,其待遇应该是该企业的中上水平。首先我们来明确下生产工艺这个概念:生产工艺是指生产工人利用生产工具和设备,对各种原料、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后使之成为成品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工艺工程师的待遇,题外话,任何行业都是收入与能力并进: 工艺工程师的职责是:保证工艺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工作具体细化起来,大概就这些方面 1、根据公司的生产作业情况及生产作业计划拟订工艺方案,监督和指导生产工艺方案的实施; 2、与产品研发部研究设计新产品的工艺方案,并负责跟踪工艺方案执行情况与效益; 3、收集、汇总、反馈各车间在工艺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经批准后实施。 4、对车间管理人员及 *** 作人员就工艺流程方面进行指导与培训; 5、其他部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协作及上级交代的其他临时工作; 6、生产维护及现场品质问题的分析处理; 7、新产品的试产; 8、跟踪生产过程物料损耗,制定损耗标准,降低关键物料的过程损耗; 9、直接与开发工程师进行产品技术接口与交流; 10、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