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分析合肥14年以来走过的历程,是如何一步步超越福州西安等34座城市的,按照合肥目前的增速,1-2年之内便会超越佛山。合肥为何能够成为后起之秀,为何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呢?或许大家可以在这篇文章之中寻找到答案。
合肥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全国瞩目的发展成就,科研中心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线城市、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交通枢纽城市等等称号均落户合肥。实际上,合肥在九十年代还排在全国百名开外,堪称是“最弱的省会城市”,它如今排在全国前二十,中间挥洒了多少汗水,恐怕不为人知。合肥的发展基调在2006年重新确立,变更原来的均衡发展方向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省会城市,自此,合肥开始了它的开挂人生。
2006年,合肥GDP总量为1121.29亿元,排在全国第54的位置,那一年佛山排名全国第11位,东莞排名全国第16位,福州排名全国第30位,西安排名全国第35位,南昌也排在全国第48位。合肥是如此的暗淡无光,此时的福州西安不会想到,十几年后将会被合肥超越,东莞更是不知道自己将会被拉开几条街的距离。也正是这一年,安徽放弃了皖江城市带发展计划,也放弃了全省均衡发展的路线,开始着重发展合肥。
关于合肥成为省会这件事,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建国以后,安徽人民都在讨论要将省会定在哪座城市,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定在合肥,二是定在芜湖。1952年,确立合肥为省会,但讨论的热度依旧很高。直到1958年,教员视察合肥,认为合肥的位置相当不错,居皖之中,便定了下来。事实证明,教员的眼光非常准,处于安徽中心的合肥,如今动车从合肥出发,至省内任一城市均只需要一个小时到达。
2007年,合肥首度超越南昌。合肥以1401.55亿元的总量超越了总量为1389.89亿元的南昌,两座城市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47和48。其实差距并不大,但是这一年是分水岭,往后南昌也难以望其项背,合肥的发展速度南昌可望不可即。2008年,合肥超越金华,两座城市的GDP总量分别为1776.86亿元和1704.91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45和46的位置。2009年,合肥超越了嘉兴、洛阳和包头。此时,还是没有人注意到这座全国排在40位以外的城市。
2010年,合肥超越了临沂、济宁、鄂尔多斯等地市,排名全国第38位。2011年,是合肥的骄傲之年,一举超过了徐州、长春、温州、绍兴、潍坊等五座知名城市,排名全国第32位。此时,福州排名第29位,西安排名第28位,它们已经开始有了压力,同时,也在高速发展之中,它们的名义增速也都超过了13%。2012年,合肥排名第30,福州西安依旧分别排名第29和第28,这三座城市的角逐,也正式在这一年展开。
2017年,合肥GDP总量已经突破7000亿,超越了烟台、石家庄、大连、常州、沈阳等知名城市,排在全国第24的位置。那一年,济南排名第23,压力倍增,只要合肥一脚油门它就会被超越。而西安福州此时排名全国第21和第22,同样也承受了合肥的压迫力。果不其然,2018年,合肥一举超过济南、福州、西安三市,排名全国第21名。这一刻,没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逆袭,没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高速发展,称之为“逆袭之王”并不为过。2018年,合肥的GDP增量达到1602亿元,而福州的增量为1012.4亿元,西安的增量为1027.52亿元,济南的增量为594.17亿元。合肥的增量当年也排在全国第五的位置,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
合肥高速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下来,不进则退。2019年,合肥依旧排在全国第21的位置,而济南也强势了一把,再度超过合肥,排名全国第20,福州西安基本保持不变。全国前20名的城市中,南通掉了下来,济南挤了上去。2020年,合肥成功挤进了全国前二十名,让出这个位置的城市是东莞。2020年,是一个万亿城市爆发增长年,同时有泉州、济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六座城市GDP破了万亿。也祝贺福建喜迎万亿双子星城市。
而合肥下一个即将超越的对手便是佛山,佛山2020年GDP总量为10816.47亿元,比合肥大约多800亿,不过佛山的增量较低,以目前合肥的速度,1-2年便极有可能超越佛山。
纵观合肥这14年取得的发展成绩,它是如何做到高速发展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领导层目光长远准确,敢于大胆投资。2008年,300亿财政收入的合肥,拿了100亿投资当时看起来毫无前景的京东方,连地铁也放弃修建。合肥的这一举措,引来了民间的无数嘲讽。但事实证明,合肥的投资目光高到无人理解,目前京东方已是全球显示器龙头企业,给合肥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11年,合肥借钱也要投资内存条长鑫,终于在京东方上架。2015年,合肥投资半导体,不久中兴事件的出现,国家空前重视半导体产业,而其余城市再投资发展已经慢了合肥好几步。此外,2019年,合肥还投资了新能源 汽车 ,比如蔚来。
第二,合肥注重交通建设,能通江达海。地理位置处于安徽中心的合肥,在交通上着天然的优势。2019年,安徽已经是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之一,是继福建建成市市通高铁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省份。合肥的高铁已经构建了“米”字形架构,能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依托高铁建设,省内所有城市以及南京都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合肥。此外,合肥能在2小时内抵达杭州、苏州、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
第三,合肥注重 科技 发展和人才的引进。作为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在 科技 上的发展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合肥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8个之多,为全国之首。据相关数据显示,合肥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领域,排在全球第2;物理学领域排在全球第5;同时,合肥还是全球2020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上的第20名,超越了香港、巴黎、柏林等城市。合肥同时重视人才,凡是来合肥就业的人才均享受住房补贴,可免费租住人才公寓三年,同时享受最高60万的购房补贴。
合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的确是如传奇一般,堪比第二个深圳。未来合肥的上限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但合肥的科研产业永不落时,崛起之路无法阻挡。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城市的发展。
最近三年,一个中部城市的讨论热度迅速上升,被称为中国最牛风投城市。
它就是合肥。
私募大佬但斌微博转过这样一段描述:
「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2007年拿出全市三分之一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
2011年又拿出了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赢了,上市估计浮盈超过1000亿。
2019年,又拿出100亿赌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 汽车 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我甚至怀疑合肥市政府里有从未来穿越回来的。
从豪赌京东方、押注半导体,到培养科大讯飞,整合新兴技术产业链,再到引入蔚来,布局新能源车。
看似是一场场豪赌,但仔细分析,才会发现,合肥模式自有其内在逻辑。
今天这期内容,我想和大家聊聊合肥,这家中国最牛风投机构,也聊聊合肥模式。
01
在豹变风投之王之前,合肥曾经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工业立市。
那时的合肥作为省会城市,GDP只在全国排名第75。因此当地政府尝试用大规模招商的方式,改变落后的局面。
尽管争议很多,但合肥依旧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基建和拆违进程,并且引进了美的、格力、海尔、TCL等十几家家电品牌。
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合肥发现了机会:家电企业最大的成本之一是显示屏,而在当时,显示屏是日韩企业的天下,绝大多数中国厂商都依赖进口,因此不少利润都被日韩企业拿走。
而当时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TFT-LCD(液晶面板)本土企业就是京东方。
此时京东方在第四代、第五代面板的研发中花掉了不少研发资金,并且受到外国液晶面板巨头影响,销售成绩并不理想,也陷入了亏损中。
第六代面板的生产线,成为了京东方逆转局面的机会。只是这盘赌局京东方需要一个提供筹码的伙伴一起加入。
这个伙伴就是合肥。
合肥为京东方这个项目做好了掏空家底的决心。
在京东方的企业传记《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中是这么描述的,京东方被合肥邀请后,他们发现合肥政府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全套建厂用地、规划方案、人才供给等等,而且市委书记愿意亲自挂帅,市长亲自 *** 盘项目推进。
合肥拿出了真金白银为京东方合肥六代线项目托底,整个项目需要总投资175亿元,而其中120亿都由合肥政府来承担。
要知道,2008年,合肥财政收入只有300亿元,拿出120亿投资需要多大的勇气。为此,合肥甚至停掉了地铁项目。
为了项目顺利上马,合肥政府甚至做好了全盘承接的准备。
事实证明,合肥市对于机遇的判断是准确的,而京东方也是一家不负所望的优秀公司。
京东方六代线落地之后,项目大获成功,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 历史 。
京东方旗下的TFT-LCD六代线落户合肥,吸引了基板玻璃、偏光片、模组等企业入驻,形成了从沙子到整机的新型显示面板全产业链。
合肥的家电产业因此在2011年突破一千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将第二名武汉远远甩开。
合肥并没有停止,继续通过注资、回收、再注资的方式,引进京东方8.5代、10.5代生产线,以及业界领先的维信诺 AMOLED 6代线。
当时的总投资接近440亿,合肥政府出资180亿,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型面板生产基地。
到了2017年年底,京东方在合肥的投资超过1000亿。
很多人说,京东方和相关产业链撑起了合肥的GDP。更重要的是, 以京东方为主的核心 科技 企业,让政府拿到了一张半导体产业的门票。
半导体产业和当年面板产业类似,都十分依赖进口,面临着被美韩企业卡脖子的境地。
2017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三年后,合肥果断出手,与兆易创新成立合资公司合肥长鑫,专攻DRAM内存芯片的研发生产。合肥市出资75%,兆易出资25%。
光投资不算,合肥反手就是一把超级加倍。
为了支持合肥长鑫,合肥市政府拿出了当年面对京东方的诚意。给钱给地,合肥长鑫迅速搭建起了价值百亿的生产线,出资购买了关键专利。
据说那年,中科大有的毕业班里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投身到了芯片行业。
和合肥一比,普通风投机构的投后管理,简直是弱爆了。
2019年,长鑫从加拿大知识产权商 Wi-LAN Inc. 手中买到全套专利。
9月份合肥长鑫宣布8Gb颗粒的国产DDR4内存量产,淘宝上的光威系列固态硬盘和内存条一度脱销,打破了金士顿、三星等外国厂商在中国内存产业的长期垄断。
合肥长鑫和京东方不仅自身项目成功,也带动了一大批显示企业和半导体企业,力晶 科技 、联发 科技 、群联电子这些企业纷纷来到合肥。
02
合肥最近投资的明星项目,是蔚来 汽车 。
合肥投资蔚来的时间点,同样是蔚来深陷危机,前景不明的时候。
2019年,蔚来巨亏113亿元,资金链告急。2019年10月,蔚来股价来到 历史 低点1.19美元。
而且2019年,国家取消了电动车补贴。也就在这一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正式投产。
一度在外界看来,蔚来创始人李斌会是「贾跃亭第二」。
此时,合肥伸来了橄榄枝:
2020年2月25日,蔚来与合肥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正式落户合肥,而合肥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
而蔚来也宣布,将会以合肥为中心规划发展蔚来业务,建立研发与生产基地,深化与江淮 汽车 等本地产业链企业的合作。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蔚来逆风翻盘,2020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37.1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5%,环比增长171.1%,创 历史 新高。2021年1月11日,蔚来的股价达到62美元,市值一度突破千亿。
合肥投资蔚来,同样不是闭着眼睛下注。相反,合肥是最有资格投资蔚来的城市。
要知道,蔚来 汽车 的代工方江淮 汽车 就是合肥市的车企。从2017年开始,江淮 汽车 就专门建立了江淮蔚来合肥工厂,为蔚来代工。双方本就在制造工艺,供应链和生产管理上有着密切的合作。
可以说,合肥在投资蔚来前,对这家企业就知根知底。而蔚来同样非常熟悉合肥。
搞定蔚来后,合肥又连连出手。
和大众签署合作意向书,大众 汽车 落户合肥。
威马 汽车 D轮融资,合肥产业基金注资10亿,威马设立威马智能 汽车 科技 (安徽)有限公司,计划在合肥投资布局。
至此,合肥市已集聚了蔚来、江淮、安凯、江淮大众、长安、奇瑞(巢湖)、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动力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已经站到了领先位置。
除了面板、芯片和新能源车,合肥还有科大讯飞、中国电子、协鑫集成、国盾量子等各种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2000年合肥GDP只有325亿,比肇庆、临沂这些城市还要低,全国排名第82位。
到了2019年,合肥GDP已经达到9409.4亿,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只是时间问题,把一众二线城市甩在身后。
这是合肥的成功,也是合肥模式的成功。
03
如果把城市大规模招商,当做第一代发展模式,那么第二代就是重庆模式。而合肥政府的风投,已经是第三代产业集群模式了。
这里我先讲讲重庆模式,它的特点,是先拿订单、再引企业。
重庆的第一次产业腾飞,来自于笔记本电脑代工组装。
2008年惠普计划扩大笔记本电脑产能,黄奇帆赴美拜访时任CEO Mark Hurd,用一张Excel表格详细列出成本,注明重庆当地制造成本比沿海城市低多少。
在惠普中国总裁的帮助下,Mark Hurd同意惠普在重庆落户,承诺生产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
黄奇帆很清楚,原材料和零配件,以及终端销售结算都在海外,重庆即使引入厂家,也只能拿到产值的很小一部分,大约15%。加上重庆当时交通不发达,物流会抵消人工成本优势。
他给出一个新的答案:成体系、成规模地引进零部件公司。
2009年2月,重庆代表团带着2000万订单,前往台湾和鸿海精密谈判。这个数字让郭台铭眼睛都亮了,这些订单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上百亿。于是他召集高管开会,花了3小时确定细节。
惠普和富士康的入驻,引来了华硕、宏碁、广大、英业达、纬创、仁宝、和硕等品牌和代工厂,吸引400多家零部件厂,共同形成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
重庆的野心不止如此。
2010年黄奇帆找来海关总署和六部委,说重庆已经有了4000万台电脑的订单,大部分都会出口海外,所以需要建立出口退税的保税区。
一个月后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挂牌成立。
一连串的布局,让重庆成为聚集三大品牌、六大代工厂和800多家零配件企业的全球最大笔记本产业基地,占全球三分之一产能。
啥叫平地起高楼这就叫平地起高楼。
此后,重庆又抢在其他新一线城市之前,提出布局集成电路、液晶面板、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压低房价引入人才居住。
在合肥模式出现之前,重庆模式是其他城市最容易借鉴和学习的。
合肥模式则是招商引资思路的又一次升级。
过去传统的招商引资,都是政府提供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低价出让的地皮,在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帮忙牵线搭桥,让企业购地投资建厂; 社会 化招商,引进优秀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借产业新城运营商的信息和品牌口碑为企业提供落户和风险保障。
合肥通过资本化招商,选择最优质的企业标的,拿出足以覆盖企业落户建厂成本的资金,吸引企业入驻。最后通过二级市场将股权套现实现了良性循环。
在合肥模式下,政府的流程一般是,先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服务于招商引资战略性产业,运用资本招商,先大手笔投资资金给企业,拉拢它们落户,后期将股份脱手,获利数倍,然后继续扩充投资基金,争取达到一笔投资换来一个产业集群的效果。
而且政府风投引入龙头企业后,最容易产生聚集效应。
合肥很清楚自己的产业基础,知道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入驻,何种产业链既符合国家战略政策发展方向,又能最大程度上拉动GDP和就业。
从产业和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引入的家电、半导体、芯片、新能源 汽车 ,都符合其城市特点。
况且,合肥不止是思路超前,其实合肥的天赋也并不差。
强大的教育优势和高校资源,帮助合肥培养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合肥有全国知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中科院有众多研究所设在合肥,包括人工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实验室,中国声谷。这种 科技 区位优势促进了企业创新。
在我看来,合肥最成功的一次投资,不是京东方,不是合肥长鑫,也不是蔚来,而是中科大。
1969年,中央颁发《关于高等院校下放的通知》,把13所北京地区高校,下放到全国其他地区。其中,就有中国 科技 大学(中科大)。中科大先后联系了多个省市,都被婉拒。
眼看着堂堂中科大,就要没有落脚之地。此时,时任安徽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说,来安徽吧,安徽人民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
于是中科大落户合肥。
合肥人民为中科大这笔投资,同样贡献良多。
一开始没有教学楼,合肥师范学院就把教学楼腾出来给中科大;为了适应北方学生的生活,中科大专门铺设了供暖设施。
80年代供电紧张,合肥表示政府可以停电,中科大不行,于是中科大有了专线。
2012年中科大要扩建,又是合肥大学腾出了土地。
而40多年后,人才,成为了合肥的第一桶金,也是最丰厚的一笔投资回报。
此外, 合肥还有优秀的交通区位。
长三角往西拓展后,合肥成为地域性中心城,随着中部城市不断崛起,合肥领先的 科技 实力、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当之无愧成为中部核心。
04
曾经有一位百度贴吧吧友,在一个《中国城市发展大会》的帖子里,把合肥称作霸都。他说,合,兼并天下之意。肥,海纳百川之实。合肥二字颇为霸气,故称之为霸都。
有人说风投之王合肥的秘诀是敢赌,我觉得应该是霸气,是对于未来产业升级、城市转型有明确判断,因此带来信心。
但合肥的成功,绝不是单纯地拿钱上牌桌押注,而是很早就开始研究,做足前期调查功课,平衡内外部条件后,才最终做出决策。
在我看来,合肥模式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无论是合肥,还是产业发展的很好,找到自身优势的杭州、苏州、成都等城市,它们的成功都有一些普遍规律。
一是政府领导必须开明,办事高效,勇于尝试。
二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招商引资,无论是提供税收优惠、厂房补助还是直接入股被投资企业。
三是在产业战略大方向上不出错,判断正确。
这三条,看似简单,但要知道曾经的深圳、上海浦东有多难学习,现在的合肥就有多难模仿。
最后,我想套用丘吉尔的一句话:
「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这是开始的结束。」
愿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多一些合肥这样的思考者,多一些合肥这样的实干者。
参考资料:
1.合肥被称为最牛风投,GP和LP怎么看 投资界
2.解码“最强风投城市”:为何偏偏是合肥 澎湃新闻
3.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重庆7年缔造的传奇
4.全球每10台笔记本电脑,有2.5台是“重庆造”
特斯拉进入合肥市场落户肥东经开区(合肥上海产业园)建立辐射安徽的区域布局。以下是关于特斯拉工厂的介绍:1、选择合肥的原因:合肥很多有实力的半导体芯片公司。2、三大工厂:第一超级工厂:位于美国内达华州这是特斯拉自建的第一座超级工厂于2014年6月完成并投产。第二超级工厂:位于美国纽约是在2016年收购solarcity的工厂而获得这个工厂主要生产太阳能屋顶每周可以生产1000套屋顶设备。其作用配合Powerwall和Powerback使用。第三超级工厂:位于上海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也是建设最快的工厂于2019年初正式投产。这个工厂对于特斯拉来说至关重要在特斯拉最困难之时中国上海出以援手让特斯拉在短时间内走上正轨。而且这个工程建设周期也是最长的仅仅用了10个月时间与正在建设的位于德国的超级工厂形成鲜明对比。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