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老百姓通讯基本靠吼,再远一点的距离便要书信、电报联络。
如果当时谁手里有一块“砖头”,那一定是最靓的仔。
当然在发型这一块,他们也没服过谁。
1984年,瑞典爱立信公司向中国派遣了第一名员工毕尔克,并在同年12月与秦皇岛签订合同,建设投入使用中国第一套投入使用的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这便是中国的1G时代,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也留下了些许的痕迹。
1991年,摩托罗拉在德国汉诺威展示了全球首个使用GSM标准的数字蜂窝系统和电话原型。
没错,人类已经进入2G时代。
而彼时在中国深圳 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园区中,正有一家刚刚成立不到4年的小公司 ,面临着困境。老产品满足不了客户,新产品都是进口货,且时常被“断供”。
一位中年人思前想后决定:
没错,他就是任正非,那年他47岁。
1991年12月2日,3台BH-03型号的交换机发货出厂。12月31日晚,华为搞了一个庆功会,隆重庆祝第一个有华为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出厂。 当时谁也不知道,公司的账面上其实已经没有任何资金,产品如果失败,公司将破产。高兴之余,他们载歌载舞,喝着啤酒,撸着串。
也是在这一年,摩托罗拉成为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奠定了自己在移动通讯行业的领导地位。
而此时的中国老百姓,有一个愿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邮局排长队打长途人工电话的日子,属实让人记忆犹新,但随着程控替代了人工、国产自主研发替代进口,“七国八制”被彻底打破。
初装费也有原来的5000元,甚至上万元,到免初装,通信费也一降再降。
一家公司的自主研发产品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会带来效益的提高,同样也为中国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改善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1992年11月10日,全球首款量产GSM制式手机面世,生产它的不是摩托罗拉,而是芬兰的一家企业诺基亚。
随着诺基亚1011的量产,GSM制式网络时代来临了。
而在中国大陆市场,直到1995年才有第一款GSM制式网络手机爱立信GH337。
顺风顺水的摩托罗拉却此时出了问题,公司手机部门与网络部门出现了分歧。手机部分坚持继续模拟信号,而网络部分则认定数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两大部门僵持不下,网络部甚至不惜联络当时的对手高通制造数字化手机。于是,网络部门开始抛下手机部门,独自发展。甚至有一段时间,网络部门工程师竟然都在使用由高通(摩托罗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制造的数字化手机。
与此同时,一家芬兰公司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了摩托罗拉在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这家芬兰公司,就是后来如日中天的 诺基亚 。
1997年,诺基亚正式超越摩托罗拉,并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保持出货量世界第一,成为最大的移动手机制造商,直到2012年第一的位置才被三星拿下。
而当时在深圳的那家小公司,销售额已经攀升至41亿元,公司员工达到5600人,研发投入约4亿元。
华为也首次推出无线GMS解决方案,并进行员工持股改革。
2003年12月的一个清晨,大墨镜、花裤衩,一行四人在海边相谈甚欢。这不是在 旅游 度假,而是在谈一场上百亿美元的交易。
没错,任正非在商议出售华为之事。
两个老外则是摩托罗拉公司首席运营官迈克-扎菲罗夫斯基、摩托罗拉公司中国业务主管拉里-程。
2003年,100亿美元(另一说75亿美元)是一种什么概念?2003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位丁磊,净资产只有10.76亿美元。
如果当时出售了,毫无疑问华为将有一大帮人实现财富自由,比现在应该好过多了。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事后诸葛亮,如果任正非能预料这一切,估计说什么也要卖掉。
真的没有预料吗?
任正非:
对于“备胎”计划的讲话,总裁办邮件都是公开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的,我不记得了,但是反复讲过,只是 社会 不引起重视。现在美国打我们一下,“备胎”这个词就被重视了。
那么,任正非究竟在什么时候提出的“备胎计划”?
2002年,华为在外人看来形势一片大好,但任正非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当时想要活下来很简单,要么彻底脱离“战场”,要么准备棉衣。
第二年,便有了出售华为的打算。在遭到摩托罗拉新任话事人嫌弃,交易出现变动的情况下,任正非与公司的少壮派开始讨论:
拳怕少壮。
那一年,梁华,39岁,进入华为8年;郭平,37岁,进入华为15年;徐直军,36岁,进入华为10年;胡厚昆,35岁,进入华为13年;孟晚舟,31岁,进入华为10年;丁耘,34岁,进入华为7年;何庭波,34岁,进入华为7年;余承东,34,进入华为10年......
干!
棍怕老狼。
那一年,任正非,59岁,华为创立已经16年了。
备胎计划,已上线。2004年10月,创立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正式改名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如果当时华为真的卖给了摩托罗拉或者其他厂商,无法想象现在的通信行业会是一个怎样的格局。
摩托罗拉构建的大厦还会不会倒塌?
2004年,摩托罗拉将自己的半导体部分分拆,成立飞思卡尔。
2005年,跟乔帮主联合推出一款手机摩托罗拉iTunes。两年后,乔帮主经验学到,撇开摩托罗拉,另起炉灶,推出iPhone。
智能手机时代正式到来。
经过诺基亚的冲击,乔帮主的回首掏,三星的合围。2011年8月,摩托罗拉移动被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并于第二年5月正式接管。
离意向收购华为,仅过去了8年。
2014年,摩托罗拉移动又被谷歌以29亿美元折价卖给了联想。
被人嫌弃,放弃收购的华为10年后 在2013年首次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设备商。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约39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为210亿元人民币(约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
网上对于华为贬低的不少,过誉的评价也有。
简单划分,为了黑而黑,为了粉而粉。
过去,华为也曾努力过很多。
携手贝恩资本欲收购3Com,被干扰;还曾试图收购北电网络、2Wire等公司,被“抢”;甚至还对摩托罗拉有兴趣,但手握众多专利的摩托罗拉第一站,还是留在了漂亮国。
但为何还是有人为了黑而黑?一家民营企业在中国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才会被彻底认可?
自主研发不够,丢脸了?
欧盟工业发布的研发投资榜,华为2018年排名第5位,2019年排名第3位。
还是赚多眼红了?
近几年,华为每年上缴税额,都保持在千亿左右。
当然,它毕竟是一家企业,理应担负起该有的责任,也不必过于赞美。
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企业,如同华为一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成绩,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添砖加瓦,才有了我们日新月异的今天。
而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呢?
任正非5年前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