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分布律求分布函数的方法:
F(x)=P(X≤x)
分类讨论如下:
(1)x<0时,显然,F(x)=P(X≤x)=0
(2)0≤x<1时,F(x)=P(X≤x)=P(X=0)=22/35
(3)1≤x<2时,F(x)=P(X≤x)=P(X=0)+P(X=1)=22/35+12/35=34/35
(4)x≥2时,F(x)=P(X≤x)=P(X=0)+P(X=1)+P(X=2)=22/35+12/35+1/35=1
扩展资料:
通常来讲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分布函数要找到其对应的随机变量,但一般的只要函数单调递增,右连续且在正无穷趋于1,负无穷趋于0,就可称之为分布函数。
若已知X的分布函数,就可以知道X落在任一区间上的概率,在这个意义上说,分布函数完整地描述了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性。
概率密度函数是针对连续性随机变量而言的,假设对于连续性随机变量x,其分布函数为f(x),概率密度为f(x)。
首先,对于连续性随机变量x,其分布函数f(x)应该是连续的,然而你给出的这个函数在x=-1,x=1点都不连续,所以是没有概率密度函数的,可能你在求解分布函数的时候求错了。
如果f(x)求正确了,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计算概率密度:由定义f(x)=∫[-∞,x]。
f(y)dy可知f'(x)=f(x),也就是分布函数的导数等于概率密度函数,所以你只需要在原来求出的分布函数基础上求导即可得到概率密度函数。
简介
概率分布函数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实际问题中,常常要研究一个随机变量ξ取值小于某一数值x的概率,这概率是x的函数,称这种函数为随机变量ξ的分布函数,简称分布函数,记作F(x),即F(x)=P(ξ<x) (-∞<x<+∞),由它并可以决定随机变量落入任何范围内的概率。
例如在桥梁和水坝的设计中,每年河流的最高水位ξ小于x米的概率是x的函数,这个函数就是最高水位ξ的分布函数。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分布函数有正态分布函数、普阿松分布函数、二项分布函数等等。
B(n,p)是做n次重复试验时某事件A发生次数的分布,所以B(1,p)就是做1次试验时事件A发生次数的分布,也就是0-1分布,这样就很容易写出分布函数了。请采纳,谢谢!
设你的数据在A列中,那么
小于-100的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
=COUNTIF(A:A,"<-100")/COUNT(A:A)
-100至-50
=COUNTIFS(A:A,"<-50",A:A,">=-100")/COUNT(A:A)
-50至-20
=COUNTIFS(A:A,"<-20",A:A,">=-50")/COUNT(A:A)
-20至0
=COUNTIFS(A:A,"<0",A:A,">=-20")/COUNT(A:A)
注意,以上公式不能放到A列中
及时采纳,亲~
可追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