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到锁,我们在单机应用开发涉及到同步问题时往往会采用Sychronized、Lock的方式进行解决多线程的代码同步问题,此时多线程的运行都是在同一个JVM中。
但是在分布式集群的情况下,此时多线程的运行在多个JVM环境下,是无法通过JVM锁来解决同步问题的。
此时就需要更高级的锁机制来处理同步问题---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概念:跨机器进程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
分布式锁可以使用基于缓存(redis)分布式锁、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curator)以及数据库层面实现分布式锁(悲观锁)
今天就来谈一谈Zookeeper的分布式锁的原理:
核心思想:当客户端获取锁,则在zk的Lock节点下(自定义)创建节点,使用完锁,则删除该节点。
1. 客户端获取锁时,在Lock节点下创建临时顺序节点。
2.获取到Lock下的所有的子节点之后,客户端如果发现自己创建的节点是最小的,说明该客户端获取到了锁,使用完了锁,将该节点删除。
3.如果发现自己创建的节点并非Lock所有子节点中最小的,说明此时该客户端还没有获取到锁,此时客户端需要找到比自己小的那个节点,同时对其注册监听器,监听删除事件。
4.如果客户端监听了比自己还小的节点被删除,客户端的Watcher会受到相应的通知,此时再判断自己创建的节点是否为Lock子节点中最小的。
如果是,则获取到了锁;如果不是,则重复以上步骤。
思考:为什么创建节点时,一定要是临时顺序节点?
Zookeeper作为组织者,一旦挂掉后果是十分严重的,Zookeeper如果发生宕机,临时节点会跟随会话的结束而自动删除,不会影响到程序的正常运行。
顺序存储是为了查找最小节点。
以上便是作为初学者对于Zookeeper分布式锁的初步认识,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