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形势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形势,第1张

二十一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907亿元,增长率达到33%。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五部委报告:IT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中国计算机报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日前联合发布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

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但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目前的软件营业收入是十年前的25倍,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其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 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行业,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

IT行业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是从2004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8日通过互联网收集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北京(26%)、上海(17%)、深圳(6%)、广州(5%)以及天津等城市。统计结果显示,IT业(包括电子微电子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通讯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平均年薪为48337元。

从具体职位看,IT业各职位的年薪均值同样颇具领先优势,属高薪行业。以项目管理职位为例,IT业年薪均值比总体年薪均值高出了2772%;工厂管理职位则高出了2348%。

上海、深圳、北京是IT高薪城市。其中上海IT业薪水水平最高,年薪均值达到了58907元,深圳紧随其后,为58886元,北京第三,为55608元。接着依次为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苏州等地。

技术、管理高薪对垒项目管理收入最高

在IT业的各主要职位年薪排名中,技术、管理类职位高薪对垒,其中项目管理最高,其次是经营管理类和研发类。

排名居前10位的职位薪资状况下表,表格同时还列出了IT业与各行业总体薪资状况相比较的情况。

学历经验决定薪资 MBA平均年薪近9万

学历与经验是决定IT人薪情的两大因素。学历上看,基本符合学历越高年薪均值越高的趋势,MBA薪资均值达到了88721元,逼近9万元,超过博士位居首位;博士其次,为83341元;从第三位开始依次是硕士77580元;本科53361元;大专33727元;大专以下20697元。

从工作经验看,同样符合薪水与经验积累成正比的原则,工作3年和5年也分别能实现薪水的一个飞跃。工作1年者平均年薪为36380元;3年者为53987元;5年者达到了69300元;10-15年可以达到74074元。

另外,目前国内IT企业的薪资水平与外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外企工作的中国雇员的薪酬仍是业内高薪标志。但与最初进入中国不同的是,目前国外IT公司已经比较了解中国的薪酬水平,薪酬给予趋于理性。同样的,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脚步已经加快,在薪酬方面,也在逐渐向国际公司看齐。目前两者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今年薪资小幅增长研发职位涨势较好

就目前状况看,无论国内环境,还是国际趋势,对IT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增长趋势,但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职业专家分析认为,IT业的总体薪资预计年内不会出现大幅提升,增长幅度将在10%-15%左右。

由于研发人才短缺凸现,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纷纷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预计研发类及技术类人员的薪酬将超过项目管理类人员,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将在11万元左右;另外,受IC芯片产业发展的拉动,系统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的薪酬也将有所增长,未来这一领域的资深技术人才的身价也将飙升;互联网的复苏则同样使其从业人员的薪资迎来回暖。

行业发展催生新机新岗位有高薪优势

行业变化可以为职场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IT业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也不断地为业内人士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3G、芯片、互联网、游戏等已成为2005年IT职场上的关键词,蕴藏者大量的职场机会。此外,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引发新的工作岗位产生,但由于人才短缺,这些岗位也成为高薪聚集地。目前,游戏技术人员、支付平台产品策划、邮箱产品运营人员、竞价BD经理、即时通讯产品高级技术人员、无线业务媒介策划人员等新兴职位的薪情均十分红火。以游戏技术人员为例,目前游戏产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一名游戏公司市场经理的年薪已达到26万,而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在30万元左右。

另据中华英才网统计数据,今年IT兼职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6%,市场极为火爆。目前IT业对兼职人才的需求已经占到整个兼职市场的25%左右,雄居兼职需求第一把交椅。而由于兼职一般以短期的项目工作等形式出现,IT兼职从业人员的薪水也水涨船高。

虽然2005年IT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但薪资水平较去年却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总体来说,在IT行业中,有很多细分的行业,而不同的细分行业,其薪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呈现出高低两极分化,冷热不均的状态。

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IT行业中,月薪上万元的,占有较小的比例;月薪在5000-8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14。3%,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1。25%,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8。7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5。6%;月薪在3000-5000元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9。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16。8%,计算机软件行业占46。5%,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27%;月薪范围在3000元以下的,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制造业占4。7%,计算机硬件行业占26。7%,计算机软件行业占35。3%,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及微电子技术行业、电信运营商及服务行业占33。2%。

相反,2005年将出来的一些IT就业亮点,如需求旺盛的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等,薪资会相对较高。就拿网络游戏人才来说,最为缺乏的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只要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C或C++编程,熟悉Win32/VC++开发平台或Lunix/Unix开发平台;熟悉TCP/IP、Socket编程或MySQL、Oracle数据库;有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能力、规范的编程风格;有个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者优先。这类人员月薪一般都有万元以上,属于“金领”一族。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维持在4000-5000元。

常言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IT行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就业形势利好,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要想成为一个IT人,每一个求职者就只有凭自身的学识和能力了。

IT培训市场状况

随着IT业的发展,我国的IT培训业也得以迅速成长,其中,个人IT培训在整个培训市场中占居了主导地位,其健康发展影响着中国IT教育及培训市场的全局。因此,个人IT培训如今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悉,国内IT人才的培训模式目前主要有学历教育,厂商教育,职业教育三种。学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讲究的是理论和系统,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6万人;厂商教育是一种产品销售的前期行为,严格的说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商业行为,侧重对产品,技术的培训;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注重实践,注重人才在就职,技能,岗位方面的训练,是一种应用教育。但是,除了阿普泰克,NIIT两个印度模式之外,国内始终没有出现本土化的IT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的“IT工程师”T型人才“培训计划”意在填补这一空白。据介绍,这一培养计划将IT人才标准锁定在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精深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培训力量的参与也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软件人才供应和人才结构。

职业通用派的典型代表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教育与清华IT工程师认证培训,北大青鸟直接引用印度的培训模式,发展迅速,但其存在着本土化的问题。而诸如M icrosoft认证、Cisco认证、Oracle认证这样的厂商派培训,由于随着其技术的应用推广而发展,情况可以说是不愠不火。受利益的驱使,目前这类培训认证不时暴露出一些考试“黑幕”。

事实上三大流派的培训分别面向不同需求的人群,因此在招生上也形不成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职业通用派培训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包括高中毕业生,可以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系统的计算机“入门”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根据学员实际需要,部分培训机构还能给有基础的学员提供高端的IT培训。

对于厂商派培训认证,则是对厂商的技术使用者的能力认证,培养某个厂商产品的技术专家,更多的是面向厂商产品的应用。微软认证是最具代表性的厂商派认证,这类培训对培训对象的起点有较高要求,需要对该厂商的产品和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这使得一些初入门者觉得高不可攀。以目前参加认证人数最多的M C SE认证来说,参加者一般都是微软产品技术的使用者或准备使用者。而要考一个MCSE证书,如果参加专业辅导班,大约需要5天时间的课堂培训日,每课堂日的培训费一般在300-500元之间,另外还需要大约500元的考试费。当然正如前文是所提到的考证黑幕,目前市场上也可以找许多低于这个价格的培训,但消费者在选择时就不能不考虑培训商所能提供的培训质量了。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高新民说,时下IT培训认证机构铺天盖地地扩大授权中心,这种盲目的“圈地”,将袭扰目前IT培训认证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不具备培训资质的“黑”机构有机可乘。IT培训认证市场不顾质量、只重数量的苗头值得重视。授权点越铺越大,多了就难管,培训认证质量就会因此而下降。教育虽然也是产业,但它与其他行业不同,更应强调社会效益。

金融it行业现状、金融it发展趋势如何中国金融行业正在进入智能科技时代,中国金融行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正在逐步呈现出金融服务场景化、平台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2022年金融IT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占有率分析

随着IT的发展和金融行业需求的进步,金融IT供应商在中国市场层出不穷。在对金融IT企业全面调研的前提下,选择有代表性的多家企业作为分析对象,根据其服务范围及内容分为两类:金融IT集成服务专业提供商和金融IT服务综合提供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金融IT行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不断应用,正催生出金融行业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变革,伴随着金融服务模式的推陈出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完备的智能服务体系,为金融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已经成为当下中国金融行业的共识。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国金融IT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科技进步是金融IT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我国金融IT产业正处于互联网化向智能化转变过程中。我国的金融行业的IT化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即金融电子化、金融互联网化和金融智能化,三阶段的变迁也是业务与技术之间主导程度的变化。

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对自身精细化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加大了对信息化的投资以保持服务效率,银行IT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中国金融行业未来3到5年内将迎来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触发金融行业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变革,预计到2022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市场规模将达到15139亿元,2018-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1%。

如今随着金融监管的日益严格、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及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金融企业IT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新的IT需求持续产生,金融行业的IT需求日益放大,并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金融业信息化服务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目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IT系统最为成熟,所占IT投入的比重最大。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其资产规模大约是国有商业银行的1/4,年增长率略高于国有商业银行,IT系统较为成熟。

城市商业银行大部分正在努力建设自己的IT系统。政策性银行和邮政银行资产规模较大,但利润很低,这类银行的IT系统较为薄弱。农村银行和信用社IT建设极其薄弱,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深入,这类银行即将成为银行IT业的重要市场。

步入后疫情时代,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脚步加快,金融机构与企业利用新技术开展数字化业务经营的需求也日益凸显;IDC预测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2021年到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64%,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856亿元。

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人类重复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与用户体验,并拓展销售与服务能力。从应用领域来看,智能风控、智能投顾和智能投研等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应用最具潜力的领域,也是技术要求最高、应用难度最大的领域,在未来必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方向。

金融IT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金融IT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金融IT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金融IT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搜索

金融IT

金融it行业发展前景

港口投资行业研究报告

港口投资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港口投资行业的市场规模、港口投资市场供需求状况、港口投资市场竞争状况和港口投资主要企业经营情况、港口投资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港口投资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中研普华凭借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总结出完整的产业研究方法,建立了完善的产业研究体系,提供研究覆盖面最为广泛、数据资源最为强大、市场研究最为深刻的行业研究报告系列。报告在公司多年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公司资深研究团队对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且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中研普华数据库,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是中国市场上最权威、有效的研究产品。港口投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生产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港口投资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港口投资行业作了详尽深入的分析,为港口投资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金融港口投资2022-05-10

芝麻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

芝麻提取物研究报告对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报告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芝麻提取物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中国芝麻提取物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芝麻提取物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芝麻提取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医疗芝麻提取物2022-05-17

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研究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报告对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地理信息系统(GIS)报告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均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研究报告的文字也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明白如话,又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报告以行业为研究对象,并基于行业的现状,行业经济运行数据,行业供需现状,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分析,行业产业链分析,市场集中度等现实指标,分析预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通过最深入的数据挖掘,对行业进行严谨分析,从多个角度去评估企业市场地位,准确挖掘企业的成长性,已经为众多企业带来了最专业的研究和最有价值的咨询服务过程。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以及国内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媒体提供的最新研究资料。本报告对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透彻地分析,对我国行业市场情况、技术现状、供需形势作了详尽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重点企业、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投资情况,报告还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相关企业、投资部门、研究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动态,把握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依据。

通讯地理信息系统(GIS)2022-05-16

智慧环保行业研究报告

智慧环保是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与通信技术,构建一个高度感知的环保基础环境,实现污染源、水环境、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等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促进污染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先进环境保护理念,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发展的延续和高级阶段,是环保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智慧环保是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的概念。"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的拓展,是通过将感知层的各种感应器装置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以监控环境对象的实时数据及影像,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对相关环境问题进行上报,然后通过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及影像以及公众上报的相关问题及时的传输到 *** 作平台,转发给各类终端设备,最后 *** 作平台将汇集的信息及影像集中在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建立大型的资源库,从而实现数据的储存、分析、整合及共享,同时当数据出现异常或者限值之后,可以自动报警,提醒出现污染源的企业和环境管理部门加强控制及监管。智慧环保系统从概念上可以看出,整个系统构架包含有3个层次,第一层是感知层,第二层是网络层,第三层是应用层。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智慧环保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智慧环保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智慧环保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智慧环保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智慧环保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研究者对智慧环保行业的研究观点,以供投资决策者参考。

能源智慧环保2022-05-23

原油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原油制品行业研究报告中的原油制品行业数据分析以权威的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描述行业概貌的同时,对原油制品行业进行细化分析,包括产品总体状况、产品生产情况、重点企业状况、主要产品总产量、进出口情况等。报告中主要运用图表及表格方式,直观地阐明了行业的经济类型构成、规模构成、经营效益比较、生产状况及对外贸易情况等,是企业了解原油制品行业市场状况必不可少的助手。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原油制品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报告对我国原油制品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原油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原油制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报告对于原油制品产品生产企业、经销商、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拟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原油制品行业发展规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石化原油制品2022-05-20

饲料行业产业战略

区域产业规划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相关产业的“路线图”,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来说,就相当于一张蓝图对一个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这张“蓝图”,区域才能在有规划有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区域建设。特定区域内某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当地政府以前瞻性的眼光拟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和培育规划。通过区域产业规划来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为招商工作确定方向和框架。我们针对各大城市、区县镇等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将围绕“产业分析→产业定位→产业规划→产业实施”这条主线来展开。各地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相关产业的条件也就不同,只有准确的理解区域内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才能编制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中研普华拥有完善的调研访谈方案,能够快速全面的根据当地实际条件提取编制规划所需遵循的一些约束性指标。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必须科学严谨,形式大于实质是产业规划编制的通病,而更多利用翔实的数据和图表说话是高质量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标志。中研普华凭借丰富的数据来源渠道,以及对规划结构的精准把握,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利用数据图表支撑自身观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可 *** 作性,这就要求规划必须要落脚到产业发展目录上。中研普华拥有多年的产业研究经验,能够在产业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很好的将宏观的行业研究与微观的项目研究结合起来,让规划最终落脚到重点细分领域、重点集聚区和重点项目上。 时代走到今天,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最热点的问题。世界上的各种论坛,无一例外都共同讨论的主题是发展战略问题。我们看西方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发展,看我们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发展。我们战略视野在什么地方?战略是分层的,上到世界下到企业,每个层面都有战略问题。中美关系怎么处理?中日关系怎么处理?那就叫国际战略、世界战略。亚太金融组织、欧盟、东盟、中亚、OPEC,那叫地缘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那叫国家发展战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那叫区域发展战略,还有省域战略,市域战略,底下还有县域战略,集团战略、组织战略。一个城市的发展,它没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它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它就走不下去,它的经济发展就一定受影响。到深圳去看,经济相对的很热很热。到珠海去看,经济相对的很冷很冷,为什么差别这么大?一是区域产业战略方向差异,深圳从一开始就以引进工业项目为主,在中国刚刚开放前五年被引进的工业大多数都被深圳所拥有,而珠海开始定位引进的是旅游业,随后第二年又转变为引进工业为主,政策朝令夕改又失去了先手之机,导致珠海的工业发展一直被深圳完全压制;二是珠海好大喜功,在行业发展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相应的鼓励措施,没有发挥出政府具备的功能,而深圳则完全相反,在行业发展上做足了功夫,让深圳的领先优势一直得到保持;可见由于区域产业规划战略的方向失误以及执行不到位,导致珠海作为国内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却沦为广东省的二线城市,而深圳则一直是全国最具创新力的一线城市。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商务部、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饲料行业相关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国内外饲料行业发展情况、发展趋势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我国饲料产业政府战略规划、区域战略规划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同时还对我国北京、广东等地主要饲料产业规划的概况、策略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饲料产业的发展机会,以及当前饲料产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本报告内容丰富、翔实,是饲料产业相关企业、投资企业以及当地政府准确了解目前饲料产业发展动态,把握饲料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区域产业规划必备的精品。

农业饲料2022-05-09

儿童保育行业研究报告

儿童保育研究报告对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报告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儿童保育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中国儿童保育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儿童保育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儿童保育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文教儿童保育2022-05-13

更多相关报告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产业规划

产业园区

特色小镇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十四五规划

订购方法

|

付款账号

|

客户服务

|

媒体报道

中研网

Copyright © 1998-2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形势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形势

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大热点,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短缺还是过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本文就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和就业形势略作分析。

一、IT人才短缺

(1)世界IT人才短缺,需求理性调整

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全球IT人才需求缩水,这是产业发展中的正常调整。尽管一些IT公司大幅度裁员,但IT人才供不应求仍是世界范围的现象,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缺口达到20%。美国从2002年初开始,IT人才需求稳步回升,2003年从业人员比2002年提升了42%,至2006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67万人。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2005年将达到170万人。发达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需要从中国、印度等国招聘。

(2)我国IT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而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据报道,2005年我国IT人才缺口为425万人。

(3)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2008年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目前只有4000人,IC人才严重短缺。2002年我国存储系统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6亿元,且以10%~20%的年增长率递增。2004年我国存储市场人才需求在3万人以上,而国内达到存储工程师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到500人,网络存储人才匮乏。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可达120000亿美元,我国互联网用户正在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未来十年大约需求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国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4000多人,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04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高达2633万,市场收入为247亿元,而我国游戏技术开发人员不到3000人。到2006年我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元,年均人才需求超过2万。

(4)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2002年我国不合理的橄榄型软件人才结构中博士、硕士43万人,占7%;本科生196万人,占33%;大专生99万人,占17%;其他人员294万人,占43%。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

二、市场需求旺盛

(1)行业需求稳中有变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总量稳中有增,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更加宽泛,需求主体也悄然变化。通信业增人需求集中在邮电院校相关专业,吸纳综合大学毕业生能力明显下降。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需求不减,但竞争激烈。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广泛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人才需求平稳增长,但需求层次明显提高。水利、能源、建筑、医疗、新闻、出版、广告、旅游等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总量没有明显变化。机械、化工、冶金、石油、电力、造船、轻工、纺织、汽车、制药、物流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大,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急需计算机人才,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据统计,全国税务、工商、财政、公安、海关、外贸等系统,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足4%。未来3~5年,我国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缺编严重,学历结构中博士和硕士分别占2%和22%,远低于高校师资整体学历水平,高校师资急需充实队伍和提高知识层次。我国计划在2010年底,实现中小学网络“校校通”,全部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2002年,全国约有专职和兼职计算机教师7万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预计需要新增相应师资20万人。2004年我国IT认证市场总体规模达到335亿元,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培训机构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的师资。

(2)企业需求格局形成

我国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促进传统行业、骨干企业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全国3000家大型企业中,只有37%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成熟阶段,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潜力巨大。有资料显示,我国企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师的人才需求缺口高达60万。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产值增长在20%以上,迅速发展和要求员工素质高的特点,成为吸收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主要企业单位。在经济发达地区,非公有制单位的用人需求已超过公有制单位的需求。毕业生到哪一种所有制单位工作,已不再成为就业的主要障碍。伴随我国加入WTO和外国公司的涌入,需要招聘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人才流动会更偏向外资企业。

(3)区域需求差异显著

北京市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投资跨度15年,投资金额300亿美元。上海市将建设“微电子产业基地”,“十五”计划引进投资100亿美元。深圳市更被誉为“新经济公司在全球最理想的五个根据地”之一。国家在大连、济南、南京、杭州、广州、珠海、长沙、成都、西安等地兴建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产业迅猛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为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广大的就业市场。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

三、就业竞争激烈

(1)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2002年至2004年,中国IT产业年增长率分别为11%、15%、14%,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32%的年均增长速度。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大学生,用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英语证书、IT证书,“优中选优”;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一些用人单位单方面延长毕业生就业试用期。IT市场上起薪大幅下降:2003年,IT行业硕士生、本科生平均起薪分别为3738元、2943元,与2001年相比下降超过1000元。

(2)就业格局逐渐明朗

2003年、2004年,全国毕业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分别为65万人、95万人,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计算机专业就业率为60%~80%。专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次就业率低于50%。

(3)岗位竞争日趋激烈

2002年全国电子信息类学科共招生443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剧增,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就业岗位现象更加突出。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微电子、软件设计和测试等专业毕业生走俏。2005年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7000多人,本科毕业生3615人,在就业市场上备受IT企业青睐。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专业排行中,计算机、电子学、信息学位于前十位,大量海归人员抢滩外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招聘高学历人才,层次间挤占岗位的效应趋强。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的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不断涌现,信息化应用领域毕业生的专业优势逐渐消失。

(4)就业影响愈加广泛

各高校根据就业情况理性调整招生规模,本科招生人数2003年、2004年稳定在1085万人。毕业生就业困难,报考研究生人数大增,2004年计算机学科报考硕士人数位于各学科之首。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形式正在淡化,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存在大量已实际就业,但学校不易统计的“隐性就业现象”。

四、就业工作滞后

(1)疏通就业渠道

我国人才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高校与用人单位间也缺少便捷、高效的供需机制。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规范,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公平竞争,虚假招聘,随意毁约现象普遍存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外地大学生落户设置种种政策限制,致使众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成为“临时工”,严重伤害了学生利益。国家要打破政策壁垒、地区壁垒,形成信息畅通、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加强就业指导

多年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造成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脱离了社会的需求和现实的可能,人为地为自己择业设置了障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大约75%的劳动力就业机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可是,80%的毕业生就业首选外资和国有大企业,目标过于集中。近年来,我国新增IT就业人员中的90%在非IT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而毕业生热衷于软件公司、网络公司,求职意向过于单一。全球IT业重心正转向服务,到2007年,中国软件和服务市场总值将从2002年的22亿美元、49亿美元上升到69亿美元、144亿美元,巨大的服务市场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天地,而服务业却不被大学生所看好。在一份就业调查中,毕业生首选地点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占被调查学生的72%以上。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历史机遇,可毕业生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计算机人才严重短缺。

(3)提高学生素质

IT业的飞速发展要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改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从业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英语是学习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语言工具,也是我国计算机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同时,我国软件产业要形成外向出口型产业,程序编写与软件开发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也要求必须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外语水平。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些学生只注重考研课程学习,或者只重视 *** 作层面上的技能学习,忽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思维基础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综合素质的提高,严重削弱了就业适应能力和发展的后劲,在以创新为生命的IT行业难以就业和生存。

五、人才培养脱节

我国有1023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截止2003年底,我国大学和软件学院在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总数为738万人。在学历教育IT人才培养上,各类学校应体现层次性和交叉性,办出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

(1)研究生计算机人才培养重在工程

我国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缺乏系统从事开发软件的研究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偏重理论,轻视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研究生主要培养途径是在学校进行,缺乏项目课题积累,在IT企业难当将才。

(2)本科计算机人才培养重在特色

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宽口径、分层次的模式,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应有较好的数学素养、较高的外语水平、坚实的专业基础以及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创新能力。计算机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计算机专业学生应选修机电、管理、财经、新闻等专业的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就业渠道,而且也可为社会输送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3)专科计算机人才培养重在实践

专科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专科人才的培养及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缺乏一定的特点,尤其是缺乏专科人才应有的比较强的 *** 作和实践能力,自身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是国际上IT应用人才培养的共同规律。职业技术学院要借鉴国外经验,把国际流行的IT软件培训方案直接引进教学过程,或将著名IT企业的资格认证直接融入教学,培养集学科、技术和产业思维于一体的国际化的行业、企业应用工程技术型人才。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计算机人才供需两旺,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供大于求”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瞄准IT人才市场变化,调整模式,突出特色。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也应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在本世纪初,中国IT行业与世界一流水平的企业与产品相比,差距起码有十年,在不少领域差距超过二十年。五年前,在全球金融海啸中,对手的研发投入减少了,市场萎缩了,中国的IT行业资金投入却大步赶上。据美国Battelle Memoriad Institution,中国的行业R&D于2013年增加22%,达到2840亿美元,少过美国的4650亿(新增加4%),却超过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研发投入上的强势,令中国的行业龙头如联想、华为、中兴在国际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迅速蚕食市场份额。新崛起的小米手机、阿里巴巴、WeChat更已贴近世界最尖端的产品,个别功能上开始引领潮流。

国内市场,是中国IT行业崛起的利器。除了美国市场,世界上没有哪个市场具有中国购买力的容量,其增长性更强过美国。相对封闭和迅速扩大的国内市场,哺育和壮大了中国的IT行业。移动时代的到来,令曾经落后的中国IT行业展开“蛙跳”式的追赶与超越。引进台湾及其它国家的人才,加上本土人才的成熟,使企业技术具备了局部创新的实力。互联网上的开放,让一些网企坐大,资金实力雄厚,先是复制海外成功模式,再走符合国情的创新,e-商业在中国犹如喷薄欲出的朝阳,充满活力和希望。

去年最让笔者感到兴奋的是,龙头企业和产品换代带起了一条条产业链,e-商业、IC、游戏、4G等行业上、下游全面开花,实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相互竞争、相互扶持,打造出颇具实力的集群优势,一批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企业家涌现出来。笔者看来,IT行业是中国经济转型中,成为第一个有市场、有竞争、有利润门坎、有规模优势的新兴产业,其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会在今后数年显现出来。

受中国IT业崛起冲击最大的,当属台湾同业。他们的产品、技术类同性最强,又没有三星、苹果、亚马逊这样的巨企荫庇。台湾IT业的优势在于产业链上的集群效益,而此正是中国IT行业的新亮点。台湾IT业掌门人多近五十~六十岁年龄,创业和拼搏精神已不如前。一旦台湾IT产业链被中国同行冲散,台湾经济前景堪忧,台湾政策制定者对此似乎并没有多少危机感。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年 中国IT咨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通信,电子,互联网及其衍生出来的电商,游戏等等都是!你可以去谷歌啊,百度百科啊,官方词条那么多,何必纠结于知道呢?>

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目前什么行业最热门,发展前景好?成为了年轻人难以抉择的问题之一。IT行业作为当前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

可以说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互联网无处不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IT行业市场需求空缺也越来越大。精通一门编程语言,掌握一种IT技术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就业问题一直是应届毕业生最害怕遇到的,IT将会为你们打开一扇方便之门。那么2023年学习IT的就业前景到底怎么样呢?IT培训一起来看一下。

1、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行业人才需求量也在逐年扩大。据国内权威数据统计,未来五年,我国信息化人才总需求量高达1500万—2000万人。其中“软件开发”、“网络工程”、“UID设计”等人才的缺口最为突出。以软件开发为例,我国软件人才需求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需求近百万。

2、提升速度不断加快

软件人才需要一定的技术性,而高校的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轨,导致软件人才缺口变大,因此一个熟练的软件技术工程师,特别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工作具有挑战性

IT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挑战的行业,这就让很多人都想要进行尝试、挑战。IT行业的工作属于脑力劳动,需要不断的攻克难关,且在工作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技能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在该行业,从业者能够不断的突破自己,一步步的得到自我的提升。

4、岗位性质变得重要

软件是电子载体的灵魂,也是游戏开发、网页开发等的核心技术,因此学员毕业后可以从事的是这些行业的关键性岗位。

5、职业生涯的加长

很多人都说软件工程师的职业生涯短,其实这是一个误解。IT软件工程师是通用性人才,其不受行业发展的限制,而且也不受年龄和体力的影响,和医生、律师一样,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也就越值钱。

6、就业范围变得更广

一般稍微有规模的企业,都有自己的IT部门,如果企业里的信息量比较大,就势必需要数据库的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等,学员除了去新兴行业外,还可以去这些比较有规模的企业里,担任信息部的重要职责。

7、对未来充满成就感

IT行业重在战胜挑战,完成项目后不仅能获得额外的报酬,而且看到自己的成果推向市场得到认可后,会感到非常自豪,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而且就算不是自己所负责的项目,但是只要是自己有参与其中,在项目完成后也是会有极高的成就感的。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2022金融科技市场采纳率是多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形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78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