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OF
3、两种的使用场景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先将数据写入到 一个临时文件中,待持久化过程都结束了,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 整个过程中,主进程是不进行任何IO *** 作的,这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 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那RDB方式要比AOF方式更加的高效。RDB的缺点是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
(1)Fork的作用是复制一个与当前进程一样的进程。新进程的所有数据(变量、环境变量、程序计数器等) 数值都和原进程一致,但是是一个全新的进程,并作为原进程的子进程
(2)在Linux程序中,fork()会产生一个和父进程完全相同的子进程,但子进程在此后多会exec系统调用,出于效率考虑,Linux中引入了“写时复制技术”
(3)一般情况父进程和子进程会共用同一段物理内存,只有进程空间的各段的内容要发生变化时,才会将父进程的内容复制一份给子进程。
在redis.conf中配置文件名称,默认为dump.rdb
rdb文件的保存路径,也可以修改。默认为Redis启动时命令行所在的目录下
dir "/myredis/"
dir ./ 表示在当前配置文件的文件夹下生成 .rdb文件
(1)配置文件中默认的快照配置
(2)命令save VS bgsave
save :save时只管保存,其它不管,全部阻塞。手动保存。不建议。
bgsave:Redis会在后台异步进行快照 *** 作, 快照同时还可以响应客户端请求。
可以通过lastsave 命令获取最后一次成功执行快照的时间
(3)save(禁用)
格式:save 秒钟 写 *** 作次数
RDB是整个内存的压缩过的Snapshot,RDB的数据结构,可以配置复合的快照触发条件,
默认是1分钟内改了1万次,或5分钟内改了10次,或15分钟内改了1次。(短时间内越多越快)
不设置save指令,或者给save传入空字符串
(4)stop-writes-on-bgsave-error
如果配置成no,表示你不在乎数据不一致或者有其他的手段发现和控制
(5)rdbcompression 压缩文件
对于存储到磁盘中的快照,可以设置是否进行压缩存储。如果是的话,redis会采用LZF算法进行压缩。如果你不想消耗CPU来进行压缩的话,可以设置为关闭此功能:
(6)rdbchecksum
在存储快照后,还可以让redis使用CRC64算法来进行数据校验,但是这样做会增加大约10%的性能消耗,如果希望获取到最大的性能提升,可以关闭此功能:
(7)rdb的备份
1)将备份文件 (dump.rdb) 移动到 redis 安装目录并启动服务即可
2)CONFIG GET dir获取目录
(1)优点: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对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不高更适合使用
节省磁盘空间
恢复速度快
(2)缺点:
Fork的时候,内存中的数据被克隆了一份,大致2倍的膨胀性需要考虑
虽然Redis在fork时使用了写时拷贝技术,但是如果数据庞大时还是比较消耗性能。
在备份周期在一定间隔时间做一次备份,所以如果Redis意外down掉的话,就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后的所有修改。
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 *** 作(增量保存),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写指令记录下来(读 *** 作不记录), 只许追加文件但不可以改写文件,redis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件重新构建数据,换言之,redis 重启的话就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1)客户端的请求写命令会被append追加到AOF缓冲区内;
(2)AOF缓冲区根据AOF持久化策略[always,everysec,no]将 *** 作sync同步到磁盘的AOF文件中;
(3)AOF文件大小超过重写策略或手动重写时,会对AOF文件rewrite重写,压缩AOF文件容量;
(4)Redis服务重启时,会重新load加载AOF文件中的写 *** 作达到数据恢复的目的
可以在redis.conf中配置文件名称,默认为 appendonly.aof
AOF文件的保存路径,同RDB的路径一致。
AOF和RDB同时开启,系统默认取AOF的数据(数据不会存在丢失)
AOF的备份机制和性能虽然和RDB不同, 但是备份和恢复的 *** 作同RDB一样,都是拷贝备份文件,需要恢复时再拷贝到Redis工作目录下,启动系统即加载。
正常恢复:
修改默认的appendonly no,改为yes
将有数据的aof文件复制一份保存到对应目录(查看目录:config get dir)
恢复:重启redis然后重新加载
异常恢复:
修改默认的appendonly no,改为yes
如遇到AOF文件损坏,通过/usr/local/bin/redis-check-aof--fix appendonly.aof进行恢复
备份被写坏的AOF文件
恢复:重启redis,然后重新加载
appendfsync always
始终同步,每次Redis的写入都会立刻记入日志;性能较差但数据完整性比较好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同步,每秒记入日志一次,如果宕机,本秒的数据可能丢失。
appendfsync no
redis不主动进行同步,把同步时机交给 *** 作系统。
(1)是什么
AOF采用文件追加方式,文件会越来越大为避免出现此种情况,新增了重写机制, 当AOF文件的大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Redis就会启动AOF文件的内容压缩, 只保留可以恢复数据的最小指令集.可以使用命令bgrewriteaof
(2)重写原理,如何实现重写
AOF文件持续增长而过大时,会fork出一条新进程来将文件重写(也是先写临时文件最后再rename),redis4.0版本后的重写,是指上就是把rdb 的快照,以二级制的形式附在新的aof头部,作为已有的历史数据,替换掉原来的流水账 *** 作。
no-appendfsync-on-rewrite:
如果 no-appendfsync-on-rewrite=yes ,不写入aof文件只写入缓存,用户请求不会阻塞,但是在这段时间如果宕机会丢失这段时间的缓存数据。(降低数据安全性,提高性能)
重写虽然可以节约大量磁盘空间,减少恢复时间。但是每次重写还是有一定的负担的,因此设定Redis要满足一定条件才会进行重写。
(3)重写流程
(1)bgrewriteaof触发重写,判断是否当前有bgsave或bgrewriteaof在运行,如果有,则等待该命令结束后再继续执行。
(2)主进程fork出子进程执行重写 *** 作,保证主进程不会阻塞。
(3)子进程遍历redis内存中数据到临时文件,客户端的写请求同时写入aof_buf缓冲区和aof_rewrite_buf重写缓冲区保证原AOF文件完整以及新AOF文件生成期间的新的数据修改动作不会丢失。
(4)
1).子进程写完新的AOF文件后,向主进程发信号,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
2).主进程把aof_rewrite_buf中的数据写入到新的AOF文件。
(5)使用新的AOF文件覆盖旧的AOF文件,完成AOF重写。
备份机制更稳健,丢失数据概率更低。
可读的日志文本,通过 *** 作AOF稳健,可以处理误 *** 作。
比起RDB占用更多的磁盘空间。
恢复备份速度要慢。
每次读写都同步的话,有一定的性能压力。
存在个别Bug,造成恢复不能。
官方推荐两个都启用。
如果对数据不敏感,可以选单独用RDB。
不建议单独用 AOF,因为可能会出现Bug。
如果只是做纯内存缓存,可以都不用。
https://blog.csdn.net/xm393392625/article/details/89053171
要看你用的是什么语言,如果是php的,你可以这样考虑,首先一个是将这两个分为两个队列来实现, 一个用来实现消息优先级,一个来实现定时发送
用的是redis的有序集合,用zadd添加时,将score比做是优先级,也可以用时间戳来当做score,用来表示时间
将消息加入优先级的队列,将1,2替换为时间就是定时发送的队列了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 6379)
$redis->zAdd('zset1', 1, 'message')
$redis->zAdd('zset1', 2, 'message2')
从队列中取出数据
$redis->zRevRangeByScore('zset1, '+inf', '-inf', array('withscores'=>false, 'limit'=>array(0,20)))
这条语句表示从zset1这个队列里按照score从最大(+inf)到最小(-inf)的排序中取出20条,不带score,如果想要从小到大可以用 zRangeByScore
如果你想让这些都运行在命令行下,可以参考下面来,当然这些是经过删减的
<?php
while (true) {
$pid = pcntl_fork()
if ($pid == -1) {
echo date('Y-m-d H:i:s') . "fork失败!\n"
} else if ($pid == 0) {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 6379)
$redis->zRevRangeByScore('zset1', '+inf', '-inf', array('withscores'=>false, 'limit'=>array(0,20)))
exit
} else {
pcntl_wait($status)
}
}
pcntl_fork是PHP中的生成子进程,当调用该函数时,会返回一个进程pid,当pid为0时表明是在子进程中,所以把要执行的东西全放这里,这样就实现了
持久化的目的主要是做灾难恢复,数据恢复。由于Redis的数据全都放在内存里面,如果Redis挂了,没有配置持久化的话,重启的时候数据会全部丢失。
突然间,大量的请求过来,缓存全都无法命中,造成缓存雪崩,mysql无法承载大量的请求,造成整个系统崩溃。如果把Redis持久化做好,即使Redis故障了,也能够立即重启,对外提供服务。
Redis持久化分为两种:
AOF持久化配置:
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存在三种同步方式,它们分别是:
RDB的优缺点:
AOF的优缺点:
RDB和AOF如何选择?
rdb是Redis DataBase缩写
功能核心函数rdbSave(生成RDB文件)和rdbLoad(从文件加载内存)两个函数
Aof是Append-only file缩写
每当执行服务器(定时)任务或者函数时flushAppendOnlyFile 函数都会被调用, 这个函数执行以下两个工作
aof写入保存:
WRITE:根据条件,将 aof_buf 中的缓存写入到 AOF 文件
SAVE:根据条件,调用 fsync 或 fdatasync 函数,将 AOF 文件保存到磁盘中。
存储结构:
内容是redis通讯协议(RESP )格式的命令文本存储。
比较:
1、aof文件比rdb更新频率高,优先使用aof还原数据。
2、aof比rdb更安全也更大
3、rdb性能比aof好
4、如果两个都配了优先加载AOF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