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连上的东西。
当然这种理解比较片面。因为你在技术上也完全可以直接在前端生成
SQL,靠一层非常薄的后端服务「代理」转发给数据库执行。这也就是很多其他回答里的「SQL over
HTTP」式方案。容易看出,这种做法在安全性和性能上都有先天的不足,不属于现在互联网行业显学的主流(F12 警告,注入警告,大并发警告)。
但除了直接在前端拼 SQL 之外,还有没有更广义一点的「前端连接数据库」方式呢?个人觉得其实还是有的。比如为了尽可能易用,数据库本身的 API 都可以直接做成 REST 的形式方便前端一把梭,例子就是很方便做小应用的 CouchDB。再广义一点,如果把 GraphQL 当作「更好的 SQL 格式」,那么只要你能和 GraphQL 服务端通信,是不是也算直接连上了数据库呢?这时候也已经有 Hasura
这样的项目能帮你把 GraphQL 查询直接映射到 PostgreSQL 等数据库上,这时它在概念上就像一种更方便的跨数据库 driver
方便你来增查改删,这个饼感觉还是能画得很大的。毕竟按传统的互联网味技术栈,一个业务概念需要在数据库里、后端业务逻辑和前端业务逻辑里各定义一遍,中途太多胶水可以节约了,肯定是一步到胃最舒服啊。
在HTML5之前的时代,如果需要在客户端本地保存数据,只能存储在Cookie中,但是 Cookie使用过多会影响请求速度 ,所以并不适合存储大量数据。
而在HTML5面世后,自带了本地存储和本地数据库功能,更为便捷的管理客户端数据。
HTML5提供了一个 基于浏览器端的数据库 (WebSQL 、IndexedDB),我们可以通过JS API来在浏览器端创建一个本地数据库,而且它还支持标准的SQL来执行CRUD *** 作。
如何查看本地的数据库呢?通过各个 浏览器的调试工具 可以查看。
在HTML5中 *** 作本地数据库都是通过JS API来实现的,很简单,步聚如下:
1、通过 openDatabase 创建数据库对象
2、通过 db.transaction 设置回调函数
3、通过 executeSql 方法执行查询
HTML5默认情况下是无法连接远程数据库的,一般都是通过API去 *** 作数据库。比如当下流行的前后端完全分离,借助的就是RESTful来实现业务数据的CRUD *** 作。
怎么会问这个问题,HTML是不可能链接数据库的,他是标签类语言,是用于构建静态页面的,要想链接数据库必须得支持网络通信和IO的,显然HTML并没有支持,HTML只是用来设计页面的。
我还以为我落伍了,h5连数据库
如下参考:
1.首先,在您的计算机桌面上创建一个新文件夹,然后在该文件夹中创建一个新的文本文档。
2.然后用记事本双击打开文本文档,如下图所示,然后编写一个简单的HTML代码。
3.点击“另存为”功能选项,显示默认的“另存为”代码为ANSI。
4.我们将把编码和文件名更改回图中所示的图像并保存它。
5.然后回到新创建的文件夹,找到一个额外的HTML文件。
6.最后,使用浏览器打开HTML文件。结果如图所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