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是阿拉伯数字,在机器码中,可以为二进制数据类型。
二进制数据类型(Binary Data Types)。
二进制数据类型用于表达二进制形式的数据。
因为字符型数据被看成了只有8比特的最短整型。这样整型数就有了8位的整型char、16位的整型short或short int、32的整型long或int、64位的整型long long等四类。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整型是按照补码存放的,目的是为了把减法运算变成加法运算。
正数的补码与原码一样。所谓原码就是整数直接转换成的二进制,反码就是对原码除了符号位以外的每个二进制位进行取反运算——0变1或1变0,反码加1得到补码。
如短整型65的原码、反码和补码都是二进制0000000001000001,但是短整型-65的原码是1000000001000001,反码为1111111110111110,补码为1111111110111111。从右至左开始数,每四个二进制对应一个十六进制位,因此-65对应的16进制补码为0xffbf,其中0x表示16进制的前缀。
mysql中的通配符跟SQL是一样的,都是%表示任意个或多个字符。可匹配任意类型和长度的字符
_表示任意单个字符。匹配单个任意字符,它常用来限制表达式的字符长度语句:(可以代表一个中文字符)
这是因为:由于JDK是国际版的,在编译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用-encoding参数指定我们的JAVA源程序的编码格式,则javac.exe首先获得我们 *** 作系统默认采用的编码格式,也即在编译java程序时,若我们不指定源程序文件的编码格式,JDK首先获得 *** 作系统的file.encoding参数(它保存的就是 *** 作系统默认的编码格式,如WIN2k,它的值为GBK),然后JDK就把我们的java源程序从file.encoding编码格式转化为JAVA内部默认的UNICODE格式放入内存中。然后,javac把转换后的unicode格式的文件进行编译成.class类文件,此时.class文件是UNICODE编码的,它暂放在内存中,紧接着,JDK将此以UNICODE编码的编译后的class文件保存到我们的 *** 作系统中形成我们见到的.class文件。对我们来说,我们最终获得的.class文件是内容以UNICODE编码格式保存的类文件,它内部包含我们源程序中的中文字符串,只不过此时它己经由file.encoding格式转化为UNICODE格式了。当我们不加设置就编译时,相当于使用了参数:javac -encoding gbk XX.java,当然就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解决办法是:应该使用-encoding参数指明编码方式:javac -encoding UTF-8 XX.java,这下没警告了,运行也正确了在JCreator 4中设置:菜单:Configure -->Options -->JDK Tools -->Compiler,选中,然后选Edit,Parameters里面,最前面添加:-encoding UTF-8。
Parameters原来的
默认值为:-classpath "$[ClassPath]" -d "$[OutputPath]" $[ModJavaFiles]
修改后为:-encoding UTF-8 -classpath "$[ClassPath]" -d "$[OutputPath]" $[ModJavaFile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