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端数据同步

如何实现android客户端与服务端数据同步,第1张

android客户端不能直接与服务器数据库连接,拿sqlserver来说,安装之后有几个G那么大,android程序是跑在手机上的,想让程序直接访问sqlserver,那手机需要非常大的内存。但是可以通过webservice这样一个桥梁来间接访问SQLServer。

即在服务器运行一个服务端程序,该服务端程序通过接收来自android客户端的指令,对数据库进行 *** 作。客户端与服务端直接的数据传输主要通过http协议发送和接收json数据或者xml数据,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json数据之后,进行json解析,再按一定的逻辑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客户端的http请求可以通过 HttpClient类实现,在anddroid 4.0之后,客户端的网络请求已经不被允许在主线程中运行,所以题主还需注意另开启一个子线程进行网络请求。

Android 连接数据库

Android采用关系型数据库SQLite3,它是一个支持SQL轻量级的嵌入式数据库,在嵌入式 *** 作上有很广泛的,WM采用的也是SQLite3

关于过于、原理方面的东西在这篇文章里不会提到,但是如果你想能够快速的学会 *** 作SQLite3,那这就是你要找的文章!

首先,我们看一下api,所有数据库相关的接口、类都在。database和android.database.sqlite两个包下,虽然只有两个包,但是如果你英文不好或是太懒的话也要迷茫一段时间,其实,我们真正用的到的没有几个!

1、SQLiteOpenHelper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OpenHelper)

这是一个抽象类,关于抽象类我们都知道,如果要使用它,一定是继承它!

这个类的方法很少,有一个构造方法

SQLiteOpenHelper(android.content.Context context, java.lang.String name,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CursorFactory factory, int version);

参数不做过多的解释,CursorFactory一般直接传null就可以

public void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此方法在创建数据库是被调用,所以,应该把创建表的 *** 作放到这个方法里面,一会儿在后面我们会再详细的说如何创建表

public void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 int oldVersion, int newVersion)

从方法名上我们就能知道这个方法是执行更新的,没错,当version改变是系统会调用这个方法,所以在这个方法里应该执行删除现有表,然后手动调用onCreate的 *** 作

SQLiteDatabase getReadableDatabase()

可读的SQLiteDatabase对象

SQLiteDatabase getWritableDatabase()

获取可写的SQLiteDatabase对象

2、SQLiteDatabase(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

关于 *** 作数据库的工作(增、删、查、改)都在这个类里

execSQL(sql)

执行SQL语句,用这个方法+SQL语句可以非常方便的执行增、删、查、改

除此之外,Android还提供了功过方法实现增、删、查、改

long insert(TABLE_NAME, null, contentValues)添加记录

int delete(TABLE_NAME, where, whereValue)删除记录

int update(TABLE_NAME, contentValues, where, whereValue) 更新记录

Cursor query(TABLE_NAME,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查询记录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如:beginTransaction()开始事务、endTransaction()结束事务…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api,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3、Cursor(android.database.Cursor)

游标(接口),这个很熟悉了吧,Cursor里的方法非常多,常用的有:

boolean moveToPosition(position)将指针移动到某记录

getColumnIndex(Contacts.People.NAME)按列名获取id

int getCount()获取记录总数

boolean requery()重新查询

boolean isAfterLast()指针是否在末尾

boolean isBeforeFirst()时候是开始位置

boolean isFirst()是否是第一条记录

boolean isLast()是否是最后一条记录

boolean moveToFirst()、 boolean moveToLast()、 boolean moveToNext()同moveToPosition(position)

4、SimpleCursorAdapter(android.widget.SimpleCursorAdapter)

也许你会奇怪了,之前我还说过关于数据库的 *** 作都在database和database.sqlite包下,为什么把一个Adapter放到这里,如果你用过Android的SQLite3,你一定会知道

,这是因为我们对数据库的 *** 作会经常跟列表联系起来

经常有朋友会在这出错,但其实也很简单

SimpleCursorAdapter adapter = new SimpleCursorAdapter(

this,

R.layout.list,

myCursor,

new String[] {DB.TEXT1,DB. TEXT2},

new int[]{ R.id.list1,R.id.listText2 });

my.setAdapter(adapter);

一共5个参数,具体如下:

参数1:Content

参数2:布局

参数3:Cursor游标对象

参数4:显示的字段,传入String[]

参数5:显示字段使用的组件,传入int[],该数组中是TextView组件的id

到这里,关于数据库的 *** 作就结束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只做了翻译的工作,有些同学可能还是没有掌握,放心,下面我们一起顺着正常开发的思路理清一下头绪!

前面的只是帮没做过的朋友做下普及,下面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一、写一个类继承SQLiteOpenHelpe

public class DatabaseHelper extends SQLiteOpenHelper

构造方法:

DatabaseHelper(Context context) {

super(context, DATABASE_NAME, null, DATABASE_VERSION);

}

在onCreate方法里写建表的 *** 作

public void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

String sql = “CREATE TABLE tb_test (_id INTEGER DEFAULT '1' NOT NULL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class_jb TEXT NOT NULL,class_ysbj TEXT NOT NULL,title TEXT NOT NULL,content_ysbj TEXT NOT NULL)”

db.execSQL(sql);//需要异常捕获

}

在onUpgrade方法里删除现有表,然后手动调用onCtreate创建表

public void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 int oldVersion, int newVersion) {

String sql = “drop table ”+tbname

db.execSQL(sql);

onCreate(db);

}

对表增、删、查、改的方法,这里用的是SQLiteOpenHelper提供的方法,也可以用sql语句实现,都是一样的

关于获取可读/可写SQLiteDatabase,我不说大家也应该会想到,只有查找才会用到可读的SQLiteDatabase

/**

* 添加数据

*/

public long insert(String tname, int tage, String ttel){

SQLiteDatabase db= getWritableDatabase();//获取可写SQLiteDatabase对象

//ContentValues类似map,存入的是键值对

ContentValues content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contentValues.put(“tname”, tname);

contentValues.put(“tage”, tage);

contentValues.put(“ttel”, ttel);

return db.insert(tbname, null, contentValues);

}

/**

* 删除记录

* @param _id

*/

public void delete(String _id){

SQLiteDatabase db= getWritableDatabase();

db.delete(tbname,

“_id=?”,

new String[]{_id});

}

/**

* 更新记录的,跟插入的很像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_id,String tname, int tage, String ttel){

SQLiteDatabase db= getWritableDatabase();

ContentValues content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contentValues.put(“tname”, tname);

contentValues.put(“tage”, tage);

contentValues.put(“ttel”, ttel);

db.update(tbname, contentValues,

“_id=?”,

new String[]{_id});

}

/**

* 查询所有数据

* @return Cursor

*/

public Cursor select(){

SQLiteDatabase db = getReadableDatabase();

return db.query(

tbname,

new String[]{“_id”,“tname”,“tage”,“ttel”,“taddr”},

null,

null, null, null, “_id desc”);

}

关于db.query方法的参数,有很多,为了防止大家弄乱,我简单说一下

参数1:表名

参数2:返回数据包含的列信息,String数组里放的都是列名

参数3:相当于sql里的where,sql里where后写的内容放到这就行了,例如:tage>?

参数4:如果你在参数3里写了?(知道我为什么写tage>?了吧),那个这里就是代替?的值 接上例:new String[]{“30”}

参数5:分组,不解释了,不想分组就传null

参数6:having,想不起来的看看SQL

参数7:orderBy排序

到这里,你已经完成了最多的第一步!我们来看看都用到了那些类:

SQLiteOpenHelper我们继承使用的

SQLiteDatabase增删查改都离不开它,即使你直接用sql语句,也要用到execSQL(sql)

二、这里无非是对DatabaseHelper类定义方法的调用,没什么可说的,不过我还是对查询再唠叨几句吧

Android查询出来的结果一Cursor形式返回

cursor = sqLiteHelper.select();//是不是很简单?

查询出来的cursor一般会显示在listView中,这就要用到刚才提到的SimpleCursorAdapter

SimpleCursorAdapter adapter = new SimpleCursorAdapter(

this,

R.layout.list_row,

cursor,

new String[]{“tname”,“ttel”},

new int[]{R.id.TextView01,R.id.TextView02}

);

里面带有实例。自己好好学习吧!

OkHttp是一套处理 HTTP 网络请求的依赖库,由 Square 公司设计研发并开源,目前可以在 Java 和 Kotlin 中使用。对于 Android App 来说,OkHttp 现在几乎已经占据了所有的网络请求 *** 作,Retrofit + OkHttp实现网络请求似乎成了一种标配。因此它也是每一个 Android 开发工程师的必备技能,了解其内部实现原理可以更好地进行功能扩展、封装以及优化。

OkHttp的高效性体现在:

第一步:创建OkHttpClient,创建OkHttpClient有两种方式:

OkHttpClient提供了丰富的配置方法,例如添加拦截器、指定连接池、设置请求超时等等。

第二步:创建请求

使用Request.Builder() 构建Request实例

第三步:发起网络请求

OkHttp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请求方式

OkHttp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三步 *** 作就可以发起一个简单的同步或异步请求。我们也可以很轻松地对网络请求进行配置,例如添加请求头、设置请求方式、设置请求超时等等,这些配置参数会在源码分析过程中详细介绍。

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三步 *** 作发起网络请求,接下来以这三个步骤为切入点,深入到源码中学习OkHttp的实现原理,废话少说马上开车。

OkHttpClient创建方式有两种,我们看看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直接使用默认构造函数,内部依然是使用建造者模式

第二种使用建造者模式

两种方式最终都是调用构造函数OkHttpClient(builder:Builder),由参数builder负责所有的参数配置工作。

当您创建单个OkHttpClient实例并将其用于所有 HTTP 调用时,OkHttp 性能最佳。 这是因为每个OkHttpClient都拥有自己的连接池和线程池,重用连接和线程可减少延迟并节省内存。 相反,为每个请求创建一个客户端会浪费空闲池上的资源。

Request同样使用建造者模式来创建,这里贴上部分重要源码,很简单就不细说了。

OkHttp发起网络请求分为同步请求和异步请求两种方式,我们只分析异步请求流程,因为只要理解了异步请求过程,基本上也就明白同步请求是怎么一回事了。

RealCall是连接应用层与网络层的桥梁,负责处理连接、请求、响应和数据流。

Dispatcher维护着一套异步任务执行策略,分析策略之前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

client.dispatcher.enqueue(AsyncCall(responseCallback)) 执行步骤为:

AsyncCall实现了Runnable接口,因此一旦被线程池中的线程处理就会调用它的run()方法:

话休絮烦,我们开始分析拦截器责任链:

责任链执行流程:首先获取当前拦截器interceptor,并且调用interceptor.intercept(next)执行拦截器 *** 作。这里的next表示的是index+1后的责任链对象,拦截器的intercept()方法内部会调用next.proceed(request)方法再次进入到责任链,由于此时index已经加1,所以处理的是下一个拦截器。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处理完责任链上最后一个拦截器为止。

注意除最后一个拦截器CallServerInterceptor不会调用chain.proceed(request)方法之外,其他拦截器都应该至少调用一次chain.proceed(request)方法。

为了验证上面的结论,我们进入到RetryAndFollowUpInterceptor的intercept()方法一探究竟:

可以看到注释1处重新进入责任链处理下一个拦截器。

有兴趣可以自行查看最后一个拦截器CallServerInterceptor源码,此处只给出本人阅读源码后得出的结论:

以上就是拦截器责任链的工作流程,我们再通过流程图仔细感受一下。

分析完拦截器责任链,我们继续分析AsyncCall#run()方法:

我们看到,如果getResponseWithInterceptorChain()方法成功获得服务端返回的数据,则调用responseCallback.onResponse(this@RealCall, response)方法完成异步回调;如果服务端数据获取失败(请求异常),则调用responseCallback.onFailure(this@RealCall, canceledException)方法完成异步回调

需要注意的是,responseCallback回调是在子线程中完成的,所以如果想把数据显示到UI上,需要切换回主线程进行UI *** 作。

OkHttp发起网络请求全过程:

【知识点】OkHttp 原理 8 连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6802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8
下一篇 2023-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