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懂经济的有识之士发言,西西河的陈经和郎咸平,谁对啊

盼懂经济的有识之士发言,西西河的陈经和郎咸平,谁对啊,第1张

郎咸平更对一些,因为郎咸平分析问题的时候比较客观一些。

郎咸平可说是全世界最活跃的中青年财务金融学家之一,更是极少的既深解国际金融学理论又关注亚洲金融问题的专家,他耗费相当的精力于大陆股市。

郎咸平作品中的精辟观点比较客观,并且产生了广泛影响力,销售排行榜上曾居高不下,各位投资者不妨在关注郎咸平劲爆话题引发的效应,同时吸取其学术上的知识,在金融股市方面提供更加客观的分析。

据知名经济学文献数据库IDEAS-RePEC对香港地区所有经济学者进行的排名,数据截至2020年1月,郎咸平位居第一。

郎咸平仅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e》等四本学术期刊上就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

内容涉及财务、内幕交易、企业行为、股权结构、公司控制等诸多方面。据统计,他在金融类期刊综合引用率第一的《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一共发表了9篇论文。

由于杰出的学术成果,郎先生取得了很多名誉,他担任了世界银行和OECD的企业治理顾问,他的言论和观点也在《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务周刊》等应用刊物上发表。

像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一本院校都有。

IEA(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国际能源组织,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在巴黎,初建时旨在保护石油供应的安全。IEA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全球能源对话的核心。

IEA在线数据库,包含13种数据资源:

1WorldEnergyStatistics世界能源统计。

2WorldEnergyBalances世界能源平衡。

3CoalInformation煤炭信息。

4ElectricityInformation电力信息。

5NaturalGasInformation天然气信息。

6OilInformation石油信息。

7RenewablesInformation可再生能源信息。

8CO2EmissionsfromFuelCombustion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9EnergyEfficiencyIndicators能源效率指标。

10WorldEnergyPrices世界能源价格。

11EnergyTechnologyRD&D能源技术研发。

12Projections:fromEnergypoliciesofOECDcountries能源技术研发。

13EnergyPricesandTaxes_Quarterly能源价格和税收_季度。

包含190个国家/地区的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及相关指标以及区域总计。使用IEA能源数据库以及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总帐中提供的默认方法和排放因子来计算排放量。该版本包括190个国家/地区的年度数据,OECD国家自1960年,非OECD国家自1971年,除非在国家/地区层级有不同说明。

9EnergyEfficiencyIndicators能源效率指标

包含2000年至2017年的年度数据,涵盖了IEA成员国8种能源产品的最终用途能源消耗、最终用途能源效率指标,以及4个领域(居民、服务、工业和交通运输)的碳强度指标。通过使用关键领域的活动数据来计算相应的指标。

10WorldEnergyPrices世界能源价格

包含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选定产品和行业的年度最终用途能源价格。作为对经合组织能源价格和税收季度报告的补充,该数据资源的重点是运输用汽油和柴油的价格,以及家庭和工业用电。此外还包含所选国家/地区的地方运输燃料价格以及所有覆盖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提供有关数据源、方法和产品规格的信息,以及某些国家/地区定价框架的说明。

11EnergyTechnologyRD&D能源技术研发

提供按照类别、指标、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数据。

12Projections:fromEnergypoliciesofOECDcountries能源技术研发

包含30个IEA国家和欧盟的简化平衡和预测,其中28个是直接从成员国中收集的IEA国家能源政策系列。提供的供需能源平衡为百万吨油当量(Mtoe)。提供产品和流量的定义,有关各个国家数据的解释性注释和指标(包括GDP和人口)。在可用的情况下,给出了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14、2015、2016、2017、2020、2030、2040和2050的数据。

13EnergyPricesandTaxes_Quarterly能源价格和税收_季度

包含经合组织国家能源价格的主要国际汇编。该数据资源包括年度和季度最终用户行业和消费者价格,以及年度、季度和月度原油现货价格,成品油现货价格以及按原油流分的进口成本。最终用户价格涵盖了主要的石油产品、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还包括有关来源和方法的完整说明以及每个国家的价格机制说明。时间序列可用性随每个数据序列而有所不同-excel文件按国家和产品显示最终用户价格数据的可用性。

RPA在银行行业的应用案例具有代表性的有:UiPath在瑞丰银行的应用、AA和澳新银行的合作、Nintex应用于Standard Bank、来也UiBot应用于浦发银行,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银行都应用了RPA,通过RPA的部署,使之前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点击免费使用社区版

金融是应用RPA较早的领域,也是推动RPA行业快速发展的领域。尤其是RPA在各大银行的应用与普及,更是直接让RPA跻身成为银行领域的标配,也让RPA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头戏。RPA技术不仅能够助力金融行业运营实现智能化,也已成为与混合云、增强现实并列的颠覆银行业的三大科技趋势之一。而为了不被颠覆,各大银行自然会早早地上线RPA技术。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RPA在银行行业应用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来也科技。来也科技的产品是一套智能自动化平台,包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智能文档处理(IDP)、对话式AI(Conversational AI)等。基于这一平台,能够根据客户需要,构造各种不同类型的软件机器人,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全面提升业务效率。

最好是找统计年鉴,比如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等。如果在高校的话,图书馆数据库中应该有这些年鉴,而且学校应该还会购买其他的数据库。

此外,还可找一些专家学者的文献看看,他们的文中应该也会提到一些数据,有时候他们文中的数据在其他的地方可能是找不到的,因为他们自己会做一些课题、调研,或是从政府部门得到一些不对外公开发布的数据。

还有一些部委的网站等,但这些网站可能只有近些年的数据,历史数据可能不全。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是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相中的浓度与水相中(非离解形式)的浓度的比值。

Kow的作用包括:能够衡量化合物脂溶性大小的重要理化性质;

与化合物的溶解性,生物富集系数及土壤,沉积物吸附系数相关;

决定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分配、归趋;

与化合物在体内的吸收、分配、代谢和排泄(ADME)相关;

决定化合物在生物组织中的活性(药物)和毒性(风险评价);

溶质定量结构-保留关系(QSRR)的研究。

获取Kow数据的方法有:一、摇瓶法/慢搅法—不适合疏水性较大的物质;

二、计算法—不适合结构复杂的化合物;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单,但准确性和适用范围有所欠缺。

目前Kow数据的研究问题是实验数据稀缺,繁琐费时、部分结果的准确性难以评估;

软件计算似乎万能,得来容易,但各种计算方法相差大、风险大;

权威国际组织或数据库推荐数据数量少,仅限于简单化合物;

研究报道相当混乱,研究者各取所需、挑有利于自己的用。

Kow的RP-HPLC测定方法基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与RP-HPLC保留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简单快速、重现性好、所需样品量少、无需定量。

该方法保留时间测定准确性决Kow测定的准确性和模型化合物Kow的可靠性,需要保留时间两点校正法(DP-RTC)提高Kow测定准确性,尽量采用具有OECD推荐Kow数据的模型化合物。

关于土地的研究评价工作,涉及土地资源评价和土壤质量研究两大方面。国外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互有借鉴,也各具特点。

(一)土地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国外土地评价方法

土地评价的目的就是为合理利用土地、发展经济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评价过程和指标的不同,土地评价方法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定性方法,第二类是定量方法,第三类是介于前二者之间的半定量土地评价方法。国际上典型的定性化土地评价方法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土地潜力评价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定量化土地评价方法主要有模型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半定量土地评价有参数方法和生态带(区)方法。

1)土地潜力评价方法。1961年美国对土地潜力进行了评价分类。该土地潜力分类系统首先按土地的用途区分为野生、林业、牧用和农用四类,再根据土地潜力影响因子的限定性和障碍性程度将土地分为八级(表2-1、图2-1)。

2)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了土地适宜性评价(《A Framework for Land Evaluation》)。FAO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系统将土地分为适宜和不适宜两大类,又按适宜程度和限制性因子分为纲、级、亚级、单元四级(表2-2)。由表2-2可以看出,FAO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系统仅仅是一个评价框架,评价结果的详略程度可以根据地区条件和评价要求的不同而定。

表2-1 美国的土地潜力分类系统 Table 2-1 Land pot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USA

图2-1 美国的土地潜力分类示意图

图中Ⅰ—Ⅷ表示土地分级

Fig2-1 Land potential classification sketch map of the USA

表2-2 联合国FAO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系统 Table 2-2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FAO of the UN for estimating land applicability

3)农业生态区方法(AEZ)。1978年,联合国发布的农业生态区方法(AEZ)是把一个土地区域划分为具有相同性质的很小的土地单元,评价土地适宜性、土地潜力和环境影响的方法。农业生态区是依气候、地形、土壤、土地覆被来定义的土地资源单位,每个区内对土地利用来说具有特定的潜力和限制性范围;农业生态单元(AEC)是由地形、土壤、气候特征组成的最小单元,是农业生态区法的基本单元。其基本工作程序是:第一步,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生态要求,即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要求;第二步,从土壤和地形、气候、土地利用或土地覆被现状、行政区等方面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并结合农业生态区根据土地特性和质量划分农业生态单元;第三步,根据自然产量,划分土地等级。

4)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1993年,联合国FAO发布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纲要(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FESLM)。该评价方法遵循生产性(productivity)、稳定性(security)、保护性(protection)、经济可行性(viability)和社会接受性(acceptability)等五个评价准则(pillars)。FESLM指标分为自然方面、生物方面、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的指标共四大类。各类指标详尽而复杂,例如《无灌溉农业土地评价指南》中自然方面的指标包括太阳辐射、温度、有效给水状况、根层有效给氧状况(排水)、有效给养状况、养分保持能力、扎根条件、影响发芽与成苗的条件、影响生长的空气湿度、成熟条件、洪水风险、气候风险、盐碱化、有毒物质、病虫害、土壤可使用性、机械化潜力、土地预备与清理要求(植被/杂草)、存储与加工条件、影响生产时间安排的条件、生产单元内的可达性、潜在管理单元大小、区位、侵蚀风险、土壤退化风险等等。

5)模型方法。1990年,根据1989年七国首脑会议的要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生态环境指标研究项目,创立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概念框架。有关指标见表2-3和表2-4。

表2-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部分指标 Table 2-3 Part of the indexes of the pressure-condition-reaction model

表2-4 环境性状相关指标(EPI) Table 2-4 Relative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index

续表

2国内土地评价方法

我国古代对土地分类定级的工作开始较早,如禹贡时代将土地分为9等,战国时代将土地分为3等18类共90种,宋朝、明朝、清朝分别将土地分为5等、13等和4等。我国现代土地分类定级工作主要涉及三个部门或单位,即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

农业部开展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查清我国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土壤污染问题。该工作以县为单位,图件比例尺1:5万;耕地基础地力构成要素包括立地条件、土壤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立地条件又包括地貌类型、地形坡度和坡向等、成土母质(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黄土母质等);土壤条件包括土壤剖面与土体构型、土层状况(耕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土体厚度、障碍层深度和厚度等)、耕层土壤理化性状(质地、容重、pH值、交换量、有机质、矿质养分、含盐量、盐分构成、地下水矿化度、碱化度和石灰含量等)、直接污染源的背景值、土壤侵蚀程度;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田园化与植被生态建设、土壤培肥水平等。不同类型区的耕地基础地力评价因素应反映地区性特点(表2-5)。

通过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将全国耕地类型区系统划分为东北黑土型耕地类型区(水稻土)、北方平原潮土-砂姜黑土耕地类型区、北方山地丘陵棕壤-褐土型耕地类型区(含黄棕壤、黄褐土)、黄土高原黄土型耕地类型区、内陆灌漠(淤)土耕地类型区、南方稻田类型区、南方山地丘陵红黄壤(含紫色土、石灰岩土)旱耕地类型区等7个类型。1996年颁布了农业部行业标准《全国耕作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200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又制定了《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试行)。由上可知,该评价体系侧重于分类,在土地等级划分上仍然是以粮食产量为标准,没有将自然条件和人为投入体现出来。

表2-5 我国南方耕地基础地力评价因素 Table 2-5 Factors for estimating the soil fertility of the farmland in south China

(2)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

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土地详查摸清农用地数量和权属后,对农用地质量和价格的大调查,旨在摸清我国农用地质量等级与价格,建立起农用地的等、级、价体系。《农用地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农用地估价规程》三个行业标准从2003年8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

农用地分等技术思路表明,土地等别揭示了生产能力及其分布,包括光温生产潜力(土地质量差异基准面)、自然质量(土地自然条件差异)、开发利用(生产者平均利用水平差异)和综合因素(平均投入产出水平差异)等,等别层次揭示了开发利用潜力。该农用地评价体系具有以下特点:①与土地详查、土壤普查成果相衔接;②综合运用土地自然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③在全国范围内可比,通过包括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标准耕作制度、产量比系数、指定作物最大产量、最大“产量-成本”指数等国家级参数体系实现;④综合农用地利用现状评价、潜力评价和适宜性评价,将分等和定级结合起来。其不足之处在于没能够开展土壤样品的采样分析,部分数据陈旧。

(3)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土壤质量指标体系与评价系统,提出土壤质量国家标准的建议方案;评估我国主要类型耕地土壤质量,揭示其演变规律;揭示土壤圈层界面物质交换规律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理;创建主要耕地土壤质量的保持与定向培育理论,建立典型耕地土壤质量数据库与咨询系统。主要关注的科学问题包括:①土壤质量的演变机理、分异规律及保持与定向培育理论,着重阐明影响我国土壤质量变化的主要过程、机理和调控理论,以提出均衡土壤养分和提高土壤肥力、调控盐碱和酸化障碍因子,修复污染土壤,减轻土壤侵蚀,有效提高土壤质量的理论依据,为发展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理论奠定基础;②土壤圈层界面物质交换对土壤质量与动植物健康的影响机制,着重阐明土壤圈与水、气、生物及岩石圈层界面的主要物质交换过程、速率、通量及关键因子,揭示土壤圈层界面物质交换的规律,及与土壤质量形成和环境演变的关系,提出土壤质量培育的界面调控理论和途径;③土壤质量指标的表征理论与方法,运用先进的量化表达理论和方法,对遴选获得的表征土壤质量的指标进行赋值、标准化,依据系统研究建立的土壤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系统,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通过重点研究,初步制定了我国主要土壤类型黑土、潮土、红壤、水稻土、菜园土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和土壤健康质量基准。

(二)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1国外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质量是土壤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内,提供生命必须养分和生产生物物质的能力,容纳、降解、净化污染物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影响和促进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能力之综合量度。

土壤质量包括三层内涵和功能:第一,土壤生产力,即土壤提高植物和生物生产力的能力;第二,环境质量,即土壤降低环境污染物和病菌损害的能力;第三,动物健康,即土壤质量影响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这三项功能也被称为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有关指标见表2-6、表2-7和表2-8。

表2-6 土壤质量田间描述性指标 Table 2-6 Descriptive index of the soil quality in the field

续表

表2-7 常用土壤质量分析性指标 Table 2-7 Common analytic index for soil quality

表2-8 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参数及其与土壤质量的联系 Table 2-8 Soil quality and health condition paramet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oil quality

续表

2国内土壤质量评价

国内关于土壤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等三个方面。

(1)土壤背景值调查和研究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土壤在发育形成过程中,未受或很少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未受或很少受到污染、破坏的情况下,土壤本身固有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它基本反映土壤环境原有的物质组成、性质和结构特征。“七五”期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参与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研究成果。与世界土壤相比,我国土壤的砷、锌、铜含量高于世界均值;汞、锰、钴在世界范围值之中;镉、铬、镍低于世界均值;铅的变异超出世界平均范围。历时16年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重点对土壤中N、P、K、Fe、Mn、Cu、Zn、B、Mo等9 种营养元素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建立了土壤肥力分级标准。

(2)土壤环境容量研究

环境容量这一概念,大约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到环境科学领域。目前关于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尚在探索之中。一种观点认为,土壤存在一个可承纳一定污染物而不致污染作物的量。一般将土壤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称为土壤环境容量。另一种观点认为,土壤环境容量是在不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的条件下,土壤中所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后者强调必须明确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不少国家,如前联邦德国、日本、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家确定了某些污染物的土壤环境污染标准。我国对土壤环境容量研究已有一些报道。

土壤临界容量可用于表征土壤对各种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在获得土壤对污染物的各种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并获得各种单一体系的临界含量后,就可以采用各种效应的综合临界指标得出整个土壤生态系统的临界含量,并作为国家制定环境标准的依据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依据。表2-9为我国草甸褐土区各单体系的临界含量。

表2-9 我国草甸褐土区各单体系临界含量 Table 2-9 Critical content of each system in meadow brown soil area of China

注:地表径流、地下渗漏水不超标;35mg/kg时,地表径流、地下渗漏水不超标。(据夏增禄,1986)

用数学模型定量表达土壤环境容量的方法尚在探索之中。目前,常采用的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方法包括土壤静容量和土壤动容量。土壤静容量是根据土壤的环境背景值和环境标准的差值来推算容量的一种简易方法,可由Cs=M(Ci—CBi)表示(式中:M为每亩耕层土壤重量(kg),Ci为i元素的土壤临界含量(mg/kg),CBi为i元素的土壤背景值(mg/kg))。这时,现存容量Csp=M(Ci—CBi—CP),CP是土壤中人为污染而增加的量。另外,土壤环境容量也可用Q=(CK-B)×150粗略估计(式中:Q为基本的土壤环境容量(g/亩),CK为土壤环境标准值(mg/kg),B为区域土壤背景值(mg/kg))。

土壤是一个开放的物质体系,污染物可进入土壤,也可以输出。土壤动容量是根据污染物的残留来计算土壤的环境容量。假定年输入量为Q,年输出量为Q′,若Q大于Q′,则残留量为Q-Q′。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留量也不断地增加,造成积累。累积率(K)为残留量(Q-Q′)与输入量Q之比,则n年内土壤污染物累积总量AT(含当年输入量)为AT=Q+QK+QK2+…+QKn,而n年内的污染物残留总量RT(不含当年输入量)则为RT=QK+QK2+…+QKn。当年限n足够长时,QKn趋于零,AT达到最大极限值。因此,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年累积量为AT′=K(B+Q)(式中:ATˊ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年累积量(mg/kg),K 为土壤污染物年残留率(%),B 为污染物的区域土壤背景值(mg/kg),Q为土壤污染物的年输入量(mg/kg))。假定每年残留率(K)相同、年输入量相同,则n年内土壤的总累积量为AT=BKn+QK 。从式中可以看出,年残留率K值的大小,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不同地区的土壤,不同的污染物,其K 值也有差异,需通过试验求得。利用这种计算方法,可预测某污染物累积达到区域的环境标准所需要的年限。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我国于1995年制定颁布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表2-10)。该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的土壤。该标准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土壤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表2-10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Table 2-10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mg/kg)

注:①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②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

该标准规定,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为: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财富的普遍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82—2012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49%快速攀升至91%,几乎翻倍。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的改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及股市涨跌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人口年龄结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及股市涨跌是否具有显著的关系?它们之间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影响?相应的政策及建议是什么?

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国际上的学者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与贡献。理论方面,Jaimovich and Siu(2009)通过日本、美国和OECD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U型的波动,即在青壮年时波动较小,而在少年和老年时波动较大,并且少年和老年这些波动较大的群体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形成显著影响;Lugauer(2012) 则使用跨期迭代模型(OLG)和搜寻摩擦理论解释了为什么青壮年的波动会小于少年和老年的波动;此外,Haque et al(1999) 等认为,老年人会把一部分积蓄留给后代,并且保留一些积蓄作为预防性支出,这些将导致社会总储蓄的下降; Nether(1971) 则预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影响社会的消费率与储蓄率,从而使宏观经济产生波动。实证方面,Browning and Lusardi(1996) 和Kohara and Horioka(2006)等采用微观家庭调查数据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的与储蓄、消费的关系,而Skans(2008)则通过使用瑞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50-60年龄段的劳动力会显著促进国内生产率的增加。

虽然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宏观经济、股市波动的文献非常多,但鲜有文献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股市也热火朝天的今天,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与以上文献主要有以下不同之处:其一,国内外研究GDP增速的文章很多,但极少把人口年龄结构、股市联系起来,本文则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二,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GDP增速与股市涨跌,并用脉冲响应图刻画了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其三,为政策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及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GDP增速以及股市涨跌情况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之后得到了以下的主要结论:

(一)主要结论

1实证结果显示,GDP增速与股市涨跌间存在较密切的动态关系,而且GDP增速对股市涨跌的冲击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近些年来我国股市疲软的原因,即预期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速的放缓和经济前景的不太乐观。

2 在三类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对GDP增速的冲击最为显著,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关系;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比重对股市涨跌的冲击最为明显,也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这也证实了Haque et al(1999) [3]的研究成果,即老年人会把积蓄留给后代一部分,还会拿出一部分做预防性支出,进而会影响宏观经济的消费率与储蓄率。这项结论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中国,如果政府不干预,任由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将会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造成严峻的冲击。

3 成年人口比重与GDP增速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与股市涨跌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由于成年人是社会中的生力军和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因此他们的人口比重对于GDP增速、股市涨跌至关重要。

4GDP增速与股市涨跌在短期内可能会引起三类人口结构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是在长期来说,对于这三类人口结构的影响都不明显。

(二)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背后的成因十分复杂,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已经掉入意愿性和政策性叠加的双重超低生育率陷阱(如杨菊华等,2008)。不管成因如何,实证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会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造成显著的负向冲击。因此,为了预防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政府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为“全面放开二胎”及“延迟退休计划”等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基础。

在政策建议上,除了“全面放开二胎”及“延迟退休计划”等政策之外,决策者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一,建立老年人才数据库,合理利用老年人才,如律师、教师、研究人员等,实行返聘或者d性退休制度,使其加入劳动者的队伍中,以此来减缓老年人口比重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的冲击;其二,可以考虑渐进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为我国成年人口补充新鲜的血液,优化我国的成年人口比重。

以上就是关于盼懂经济的有识之士发言,西西河的陈经和郎咸平,谁对啊全部的内容,包括:盼懂经济的有识之士发言,西西河的陈经和郎咸平,谁对啊、iea数据库哪些学校有、RPA在银行行业的应用案例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347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