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下载量超过一亿之势,Google Earth 4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Google Earth(以下简称GE)最令人着迷之处,莫过于足不出户,鸟瞰世界风云变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最近一次GE卫星图数据库更新,终于提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众多地区高清晰照片,现在,国内用户也可以尝试在GE中寻找自己的家了。如果你对软件的使用还不太熟悉,那么请仔细阅读下面这个GE4新手入门教程吧。
一、软件界面及 *** 作技巧
GE4主界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朴素,它取消了原有的导航控制面板,留给用户的可视空间变的更大了,如图1。
①卫星图浏览区,右上角为新版导航控制栏。
②搜索定位区(Search),用户可以在这里输入地理名称、坐标来快速定位。
③地点信息区(Places),通常所说的地标文件就保存在这里。
④图层信息区(Layers),现在内容变得非常丰富,地形、三维建筑物、国家地理杂志等精彩内容均包含其中。
GE4新版导航控制栏将GE原有功能进行了高度整合,所有的控制功能都集中在卫星图的右上角区域,让用户的 *** 作控制变得更为流程,如图2。
①指南针,点击内圈箭头(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可以整体移动卫星图;拖动围绕指南针的圆圈来旋转图片方位,点击"N"按钮,恢复"上北下南"的地图方位。
②缩放工具,点击"+"、"-"按钮或拖动滑块缩放图片大小。
③视图调节工具,改变卫星图视图倾斜角度,配合"图层(Layers)→地形(Terrain)"功能,可以看到三维效果。
鼠标 *** 作技巧:
左键:按住左键不放,可任意移动地球图片。
右键:按住右键不放,通过上下移动鼠标,可缩放卫星图。
滚轮:Shift+滚轮上下滚动,可改变视图倾斜角度;Ctrl+滚轮上下滚动,可旋转方位;滚轮上下滚动,可缩放大小。
二、快速定位及地标应用
GE是全英文软件,并且使用GE最好还有一定地理知识,所以对于许多人来说,GE上手存在一定难度。不过GE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提供了快速定位功能,下面我们就来实际演示一下。
GE界面左上为搜索区(Search),我们使用其中的"Fly To"功能即可快速定位。直接在输入框里键入数据,回车后,地球会自动旋转并定位到目标地点。键入的数据可以是地名,也可以是经纬度坐标,下面笔者以四川成都的快速定位来进行示范,在"Fly To"中键入下面这些内容都是可行的,如图3。
成都(GE4开始支持中文地名了,一般键入县级以上地名均可定位)
chengdu,china(寻找国外城市的标准输入方法:地名,国家名)
30 40' N,104 04' E (标准经纬度坐标,如:北纬30度40分,东经104度04分)
30.66,104.07(十进制经纬度坐标,南纬西经为负数,Google Maps即使用此种坐标格式)
此外,如果搜索美国、英国、加拿大地点还可以试试下面两种方法:
1600 Pennsylvania Ave Washington DC(具体街道名称)
90210(使用邮编来定位)
找到准确地点后,接下来我们用新建地标(Placemark)的方法将该地点坐标信息保存下来。地点信息区(Places)是我们保存地标的主要位置,"My Places"中保存你的地标数据,如图4。而"Temporary Places"用于存放临时地标文件,例如打开的外部KMZ、KML文件都是在这里显示的。
中国东部人口密度在传统的人口空间格局研究中,大尺度的人口密度分布较为常见,多以省市或区县行政区作为分析单元。部分地理信息学者利用土地分类、基础设施分布、地形地物、夜光遥感等因素推导估算人口密度,空间分辨率较粗,不易表达精细化尺度的人口分布情况。此外,受到统计口径所 限,人口地理研究多采用户籍人口,也难以反映当前快速城镇化下"流动空间"的实际。
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中国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逐渐普及和规范,为开展城镇化空间格局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数据基础。本文基于2000和2010年的乡镇级行政区和城市街道办事处的人口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密度的时空变化进行初步研究,尝试界定我国城镇化地域范围及其时空演变,深化对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基本判断。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空间演变特征
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全国乡镇街道单元层级的人口数据库(每条单元记录包括了常住人口、本地 人口等属性数据和详细的地址信息),并利用Google Map的API进行地址的空间化匹配,得到2010年普查对应的43536个乡镇街道单元点和2000年普查对应的50518个乡镇街道单元点。进一步以2012年全国乡镇街道政区边界为基础(39007个空间单元,总面积952.5万km2),对人口数据库的点记录进行比对匹配,最终通过乡镇街道的围合边界进行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汇总。
人口分布大势未变,高密度街道增长明显
以常住人口为基础,分别计算2000年和2010年分乡镇街道的人口密度,并进行人口密度的分级显示(图1~图2)。2000年全国39007个乡镇街道的平均密度为873人/km2,到2010年则上升到977人/km2。2000-2010年,我国人口依然集中在胡焕庸提出的"瑷珲-腾冲"线以东。总的来看,我国目前的人口呈现多中心的空间集聚格局,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区,人口密度普遍在500人/km2以上,其中长江三角洲的宁沪杭甬Z字形核心区、广佛深为核心的珠江口两翼、京津石沿线、成渝附近以及东南沿海的温台、厦漳泉、潮汕等则是人口密度高于1000人/km2的高度密集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