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中国
欧洲航天局
日本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是一种有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它既能像运载火箭那样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滑翔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早由美国研发。它是往返于地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人和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兼具载人航天器和运载器功能,并按飞机方式着陆的航天系统。美国空间运输系统的简称。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航天活动的国家,活动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起源 20世纪初的R.H.戈达德开始研究和试验固体火箭,后发表著作论证向月球发射火箭的可能性。1921年,他转向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并于1926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以液氧、汽油为推进剂的液体火箭。193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 T.von卡门等人也开始研制液体火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缴获的德国 V-2火箭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大型火箭和导d。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俄罗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年苏联甚至拥有自己的航天飞机(虽然这架航天飞机命运坎坷被毁)。曾经的国际空间站象征着俄罗斯的航天实力。拥有世界第二军事实力的俄罗斯航天技术绝对不可能弱。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宇航工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嘱目的成就,为人类开辟了通往宇宙开发的道路,在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的骄傲。
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中国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才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
欧洲航天局(欧空局)是在1975年由一个政府间会议设立的,目标是专门为和平目的提供和促进欧洲各国在空间研究、空间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它的前身是欧洲航天研究组织和欧洲航天器发射装置研制组织。欧洲航天中心发射两颗卫星除捷克外,欧航局现有17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德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西班牙、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英国、瑞典和瑞士。另外,加拿大和匈牙利等国也参与了该机构的一些合作项目。
日本的航天技术在亚洲依然算是很强的。随着日本空间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本已拥有两个航天发射中心——鹿儿岛航天中心与种子岛航天中心。它们都位于日本南部。日本鹿儿岛航天中心隶属于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学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种子岛航天中心隶属于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是日本应用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飞机(英语:Space Shuttle),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航天器。
迄今只有美国与前苏联曾经制造能进入近地轨道的航天飞机,并曾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而美国是唯一曾以航天飞机成功进行载人任务的国家。其他国家发展的类似计划则尚未有实际发射并进入轨道的纪录。由于人类开始将太空探索的目光投向火星,对于服务于近地轨道的航天飞机来说已经没用武之地。但此技术继续用作猎户座计划、太空发射系统、空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左:美国挑战者号 右:俄国暴风雪号
美国研制过5种型号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现号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奋进号航天飞机。
苏联研制过暴风雪号航天飞机,1988年对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成功地进行了无人轨道试飞,其后,由于苏联1991年解体,计划终止。
航天飞机实际上是一个由轨道器、外贮箱和固体助推火箭助推器组成的往返航天器系统,但人们通常把其中的轨道器称作为航天飞机。
(1)轨道器:轨道器是航天飞机的核心部分,是整个航天飞机系统中唯一可载人、可重复使用的部分。
(2)固体助推器:固体助推器的作用是助推,用于补充主发动机推力的不足。以供再用。
(3)外贮箱: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是液体燃料液态氧和液态氢。液体推进剂不装在航天飞机上,而是装在一个独立的可以抛弃的外贮箱里面。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减少航天飞机轨道器的尺寸和重量,否则航天飞机的轨道器非常庞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