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是指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并运用它的动作捕捉装备来获取使用者的动作,给使用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就像能让我们完全融入我们所看的电影或者游戏中一样。
发展历程:
VR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了,在20世纪中期,美国发明家莫顿·海利希发明了“全传感仿真器”,它的外形跟现在的测视仪相像,把头放在上边,眼睛和目镜齐平,就能看到虚拟的三维图像,当然图像像素很低,这是最早的VR体验装备。
但由于体积,计算机处理和传感显像技术,动态捕捉技术,移动性,显像技术等因素,VR从最早的诞生到火热却一波三折,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有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就有一些企业推出过VR装备,但反响并不持久或强烈,那些VR技术的先驱们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所获得的收获却暂时甚微,令人敬佩的同时不免为此唏嘘不已,就像其他新兴技术一样,它的发展历程也是非常波折的,未来或许也不会一帆风顺,希望有志之士共同协作,热情向上。
最近十年VR技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Facebook在2014年宣布以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这家明星VR/AR企业,才再一次掀起了VR/AR的新一轮热潮。
大多数人对VR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VR游戏、立体环境等一些常见的词语和应用上。
其实,科技进步,新一轮的技术变革让VR/AR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今后甚至可能还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旅游方式,等等场景。
技术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能力、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
模拟环境就是指我们在VR设备中看到的虚拟的三维环境;
感知能力是指VR能够模拟出一切人所具有的感觉能力(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当然,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够发达完善,我们只能看到虚拟的画面和听到模拟的声音,体验到触碰东西的感觉还需要佩戴专用的VR触感手套。另外嗅觉、味觉等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自然技能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比如转头,抬手,移动四肢、脚步等,当我们做出这些动作后,VR设备会把这些动作翻译成计算机能读懂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然后对我们的动作做出模拟和回应。
传感设备则是能实现现实和虚拟信息的交互。让VR设备和佩戴这设备的使用者相互传递感受。VR设备能让我们的身体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我们的动作也能传递给VR设备,这就是传感设备所能实现的交互能力。
增强现实技术(AR)包括头戴式显示器、跟踪系统和移动计算能力。
头戴式显示器就是AR眼镜,它是虚拟现实应用中的观察设备。
跟踪系统是用来实现虚拟图像的实时匹配真实世界,跟踪人们的视觉移动,从而知道使用者相对于周边环境所处的位置,再将虚拟的信息匹配到人们的视角内的真实环境中。随着5G和未来十多年后6G的应用,虚拟、真实信息的匹配和图像跟随感官的移动之间的时间延迟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移动计算能力是指移动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运动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
AR和VR还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创建的三维图像和真实世界的匹配度不是很高,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还不能够制作出难分真假的三维图像。因此,当这个最大的难题解决后,VR/AR技术就能够真正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来了。
硬件设备的话,除了智能手机,还有专门用在AR上的眼镜:有微软的Hololens、谷歌眼镜、Realmax家的智能眼镜、爱普生的Bt200和MBT2000、ODG的R-7;国内的目前比较少,能看到的也就是联想的R-7。其中微软的Hololens是15年年底才出来的产品,价格昂贵需要3000刀,而且现在买不到;谷歌眼镜已经停产了;Realmax智能眼镜面向消费者版本的已经出来了,折合人民币8000块,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能使用,而且整体外形跟普通眼镜差不多,方便携带;爱普生的BT200屏幕太小,性能也不怎么好,只能用来展示demo。MBT2000没有用过;ODG的R-7是今年CEs上刚出的产品,目前各项参数未知,价格也未知。软件方面的话,有Vuforia、Metaio、Realmax、Wikitude、Catchoom。Vuforia使用效果一般,收费略贵,而且时不时的会出现抖动的现象;Metaio已经被苹果收购了,现在服务器都下了;Realmax自己写的底层算法,不光能做marker识别,还有slam功能,有云端服务器跟本地两种模式,价格也不贵,支持Unity和原生开发两种开发模式;Wikitude号称代替metaio,是使用原生开发为主,效果不错,就是使用有点困难;Catchoom没用过不知道。
1、AR 百变剧场2、爱玩苏菲兔
3、iButterfly
4、McDonald’s GOL!
5、Toyota 86 AR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