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附注的标注方法

公文中附注的标注方法,第1张

公文附注是怎样的?又该如何对公文中附注进行标注?有什么方法吗?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文中附注的标注方法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公文中附注的标注方法1

一是标注信息公开属性。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信息公开可以分为主动公开、不公开、依申请公开三种。

因此,一些党政机关公文需要标注附注,其内容多为“(此件主动公开)”“(此件不予公开)”“(此件依申请公开)”。

主动公开的多是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反映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

办事程序等的事项不得公开的多是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依申请公开的多是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经审核认定可以公开的特定事项。

至于具体哪些公文可以公开,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特定要求。

比如,有的单位设定的公开方式及应坚持的原则为:“涉密文件不公开纯系统内部事务类公文一般可设定依申请公开属未定事项的请示、

报告类公文一般设定不公开行政审批类的批复类公文(指加盖厅印章的批复类公文)一般应设定主动公开其他文件一般应设定主动公开,但也可依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其它公开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还有更为具体详尽的规定,比如,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海洋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

需加注“公银棚开方式”的文件包括党组文件(冀国土资党发,冀国土资函),此类公文一般不公开,但有关人事任免类的党组文件,应按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上行文件,一般不公开。

对该厅提交的拟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锋者则发的公文,承办处室应在该厅上报的请示或报告中就拟下发公文提出是否涉密或是否主动公开的意见

审批类公文,一般规定为主动公开各类会议纪要、内部传真及机关党委和纪检室文件,一般不公开或依申请公开。

再如,江苏省某某管理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文件公开管理的通知》要求,文件起草部门需在文件上注明“此件在内网公开”“此件在内网、外网公开”“此件依申请公开”或“此件不公开”等字样。

这样的规定把信息公开的要求前置,进一步强化了对附注的标注规范。

二是标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20xx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要求,“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此虽没有重申,但在公文实际制作和运转过程中,多沿袭这一要求,

并在范围上有所扩大,即请示、函等用于请示、商洽工作事项的上行文、平行文,多在附注位置标注发文机关联系人、联系电话。

比如,攀枝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xx年5月4日上报市政府的《关于呈报﹤攀枝花市小餐饮食品安全整规工作实施方案﹥的请示》,

就标注了联系方式:“(联系人:×××,联系电话:3349×××)”。

一些通知类公文,也常常需要标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便于工作开展和推进。

关于公文中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的标注,在实际工作中有多种方法。

一种是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标注在正文的合适位置。

比如,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2015年10月30日下发的《关于做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

按照“申报范围”“申报数量”“建设目标”“财政支持”“规划内容”“申报材料”“申报要求”七个方面排序,其中第七条“申报要求”共有三项内容,

其第一项为:“请各高校于20xx年11月15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联系人:卢××、赵××、岳××,联系电话:0371-6969××××,6969××××电子信箱:××××74@126.com”。

这种方式比较常见。

另一种是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字标嫌唤注。

比如,交通运输部20xx年1月28日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明服务创建工作的通知》,就在正文之下空一行,

居左分三行分别标注了“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这种标注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也比较常见。

为了确保公文在运转中的时效性,有的单位还规定联系人不能为一般干部职工,需是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

比如,某市要求各局起草的公文,联系人须是副科级以上干部各县报市的请示、报告,联系人须是副股级以上干部。

三是标注公文的传达范围。

公文的传达范围由发文机关依据事项的保密程度、重要性等确定,这样的公文多是密级文件,依照国家保密法规规定需要严格控制阅读范围。

其常见的附注形式为“(此件发至××级)”,比如,“(此件发至省军级)”“(此件发至全军师以上单位卫生部门)”“(此件发至地师级)”“(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发至县级人民政府)”“(此件发至乡镇级)”等。

有时,各单位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其他要求。

此时,附注为多项内容,各条内容之间用逗号分隔。

比如,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就标注“(此件发至县处级,由各县翻印发至县直部门及乡镇、村)”

某大型国有企业下发的《关于印发﹤领导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贯彻反对“四风”工作要求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标注为“(此件发至各基层党委,并可上网)”等。

四是标注保密要求。

这是针对一些内部文件或密级较高的文件作出的附注。

比如,标注“(此件不得翻印)”“(内部文件,不得外传)”“(此为保密文件,阅后请销毁)”等。

公文中附注的标注方法2

公文的附注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注意:“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见报”等此类附注一般是对公文的发放范围、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不是对公文的内容作出解释或注释。

对公文的注释或解释一般在公文正文中采取句内括号或句外括号的方式解决,这一点在使用附注时要加以注意。

公文中附注的标注方法3

传达范围和保密要求都是出于文件安全考虑,因此,有时两者会结合起来使用,比如,“(此件发至县团级,注意保密)”“(此件发至县团级,不许翻印,不许传抄)”等。

对于一些不涉密的公文,有时会标注“(此件可见报)”“(此件可上网)”。

有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还会标注“(此件只发电子文档)”等。

关于附注的标注位置和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指出,“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其字体、字号同公文正文保持一致,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

在标注附注时,需要准确把握其与附件说明、附件的区别。

三者均是公文主体部分的重要组成项目,但各自的含义和用途不同。

“附件说明”指对公文附件顺序号和名称的说明,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

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相比较而言,附件对正文的补充作用更为重要,附件内容有时甚至就是公文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对公文主体进行补充说明的图表、统计数字等,附件的份量重、内容也多。

标注附注最常犯的错误:一是出现格式错误,没有用括号把内容括起来二是出现位置错误,没有居左空两字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是指“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公文附注的标注格式为:

《党政机关公盯迹文格式》(GB/T2 9704—2012)规定,“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附注的字体、字号同公文正文保持一致,一般用3号仿宋体。附注的位置紧接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居左空二字,并在文字外加圆括号帆胡,回行时顶格。

附注的内容:

标注信息公开属性,这一类附注经常出现在政府公文中,其内容多为“(这件不给你开)”和“(这件事公开发布)”等。

2002年1月起施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要求,“请出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2012年7月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这虽然没有重申,但在态则拦实际公文处理工作中依然沿袭这一要求,并在范围上扩大到请出示、函等用在请出示、商洽工作的上行文、平行文。

公文的传达范围从发文机关依据事项的保密程度、重要性等确定,这样的公文多是秘密级文件,依照国家保密法规规定需要严格控制阅读范围。这一类附注经常出现在政府公文中,其内容多为“(这件发到××级)”,如“(这件发至县级人民政府)”和“(这件发到乡镇级)”等。

标注保密要求,这是针对一段内部文件或秘密级较高的文件作出的附注。这一类附注经常出现在政府公文中,其内容多为“(这件事不能翻印)”和“(内部文件,不得外传)”等。

1、请示性的公文正物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2、政府信息公开的公文应当在附注处注明公开属性。 “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见报”等此类

3、对公文的注释或解举闷液释一般在公文正文中采取句内括号或句外括号的方式解决,这一点在使用附注时要加以注意。

扩展资料:

公文格式要求

信函式格式

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的距离为30mm,推荐用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发文机关全称下4mm处为一条武文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为一条文武线(上细下粗),两条线长均为170mm。每行居中排28个字。发文机关名称及双线均印红色。两线之间各要素的标识方法从本标准相应要素说明。

命令格式

命令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加“命令”或“令”组成,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命令标识上边缘距版心上边缘20mm,下边缘空2行居中标识标识令号;令号下空2行标识正文;正文下一行右空4字标识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2字标识签发人职务;联合发布的命令或令的签罩档发人职务应标识全称。在签发人签名章下一行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分送机关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其他要素从本标准相关要素说明。

会议纪要格式

会议纪要标识由“×××××会议纪要”组成。其标识位置同8.1.4,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其他要素从本标准相关要素说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8201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