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应该是在学IGP路由协议,也就是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其中的几种常见协议的比较。
我们先了解一下这几个路由协议背后蕴含的算法,了解度量值的概念,最后用表格来汇总一下区别。
IGP路由协议算法在各种协议背后,是决定其工作方式的路由协议算法(routing protocol algorithm),通常指路由协议在解决学习所有路由、为每个子网选择最佳路由以及对网络变化进行收敛等问题时所使用的逻辑和过程。
IGP路由协议有三个主要的路由协议算法分支:
距离矢量 Distance vector(或以其创建者的名字命名,为Bellman-Ford),如RIP
高级距离矢量 Advanced distance vector(有时称为混合型balanced hybrid),如EIGRP
链路状态 Link-state,如OSPF,IS-IS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发明距离矢量协议。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IP距离矢量协议,稍后引入cisco专有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到20世纪90年代初,距离向量协议的收敛速度稍慢,并可能会导致循环路由。这些弊端推动了新路由协议算法的发展。链路状态协议——特别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和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协议(IS-IS,Integrated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解决了主要问题。它们也付出了代价:路由器需要额外的CPU和内存,网络工程师需要更多的规划。
大约在OSPF引入的同时,Cisco创建了一个专用的路由协议,称为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它带有一些早期IGRP协议的特性,还有链路状态协议的特性,因此被归类为一种高级距离向量协议(混合型的)。
度量值路由协议通过选择具有最低度量的路由,来选择到达子网的最佳路由,每种协议使用度量(Metric)的定义是不同。因此协议不同,选出来的最佳路由路径也会不同。表7-2 列出了CCNA考试中最重要的IP路由协议。
度量值定义的比较
举个例子,如下图,其中Router B有两条路由到左侧子网:一条较短的路由经过一条非常慢的64-Kbps链路,一条较长的路由经过两条更高速(T1)链路。左边显示RIP的结果,右边显示EIGRP的结果,显然EIGRP做出了更佳的选择。
RIP和EIGRP 度量值比较
IGP比较表路由协议有一个重要项,有类和无类的区别。
无类路由协议(Classless routing protocols)通过发送包含子网掩码的路由协议消息,来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以及手动路由汇总(为了优化路由表项)。而较老的有类路由协议在路由更新消息中不会携带掩码的。
IGP路由协议比较
目前协议实际使用已经很成熟,我们无法考虑过多,大多数要么使用OSPF,要么使用EIGRP。
不同的路由可以互相引入或叫导入。
比如:
OSPF可以把RIP路由,eigrp路由获得的路由信息导入OSPF中,不同的路由协议间可以互相导入。
redistribute命令,可以导入其他动态路由协议,直连路由,静态路由,但无法导入默认路由。
想导入默认路由必须要使用: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使用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注意配置该命令的机器上不要再配置8个0,在RIP中,默认路由采用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方式向其他路由器注入。
动态路由协议RIP传递默认路由的5种方法 在一个单出口网络内启用RIP协议,在网络出口处的路由器需要向RIP域内传播一条默认路由,这样,域内的路由器就可以通过默认路由访问外部网络。到目前为止;通过RIP传递默认路由共有5种方法。
1、default-information
2、手工写一条默认路由(到NULL0) 然后重分布到RIP中
3、手工写一条默认路由(到NULL0) 在进程中宣告
4、ip default-network
5、在接口汇总 0000/0 到NULL0的路由
使用路由重分布。两种协议互相分布进对方。这样,就可以互相交换路由信息了。
恩,在R2上启用EIGRP,然后保证EIGRP的自治系统号和R1的EIGRP自治系统号一样,在R1和R2的EIGRP中分别通告两个路由器相连的链路子网。这样R2就学习到了R1的路由。最后,在R2上的EIGRP中,将ospf进程重分布进来。这样,R2就会将EIGRP中学习到的ospf进程路由条目,通告给R1。这样R2和R1就可以通信了。至于RIPv2你不用管他,因为在同一个路由器中,同时运行RIP和EIGRP时,根据管理距离效果。RIP协议学习到的相同路由将不会出现在路由表中。
路由信息协议(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1058[1]。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其最大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但RIP的缺点也较多。首先,其限制了网络的规模,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其次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路由器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最后,“坏消息传播得慢”,使更新过程的收敛时间过长。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网络就应当使用OSPF协议。然而目前在规模较小的网络中,使用RIP协议的仍占多数。
中文名
路由信息协议
外文名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类型
内部网关协议IGP
应用
计算机行业
信息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缩写:RIP)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内部网关协议(IGP)。(IGP)是在内部网络上使用的路由协议(在少数情形下,也可以用于连接到因特网的网络),它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换信息让路由器动态的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这些信息包括每个路由器可以到达哪些网络,这些网络有多远等。 IGP是应用层协议,并使用UDP作为传输协议。
虽然RIP仍然经常被使用,但大多数人认为它将会而且正在被诸如OSPF和IS-IS这样的路由协议所取代。当然,我们也看到EIGRP,一种和RIP属于同一基本协议类(距离矢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但更具适应性的路由协议,也得到了一些使用。
历史
Xerox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是IP所使用的第一个路由协议,RIP已经成为从UNIX系统到各种路由器的必备路由协议。RIP协议有以下特点:
(1)RIP是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协议即内部网关协议,使用的是距离矢量算法。
(2)RIP使用UDP的520端口进行RIP进程之间的通信。
(3)RIP主要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RIPv1协议的具体描述在RFC1058中,RIPv2是对RIPv1协议的 改进,其协议的具体描述在RFC2453中。
(4)RIP协议以跳数作为网络度量值。
(5)RIP协议采用广播或组播进行路由更新,其中RIPv1使用广播,而RIPv2使用组播(224009)。
(6)RIP协议支持主机被动模式,即RIP协议允许主机只接收和更新路由信息而不发送信息。
(7)RIP协议支持默认路由传播。
(8)RIP协议的网络直径不超过15跳,适合于中小型网络。16跳时认为网络不可达。
(9)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RIPv2是无类路由协议,即RIPv2的报文中含有掩码信息。
RIP所使用的路由算法是Bellman-Ford算法这种算法最早被用于一个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当时是作为ARPANET的初始路由算法。
RIP是由“网关信息协议”(Xerox Parc的用于互联网工作的PARC通用数据包协议簇的一部分)发展过来的,可以说网关信息协议是RIP的最早的版本。后来的一个版本才被命名为“路由信息协议”,是Xerox网络服务协议簇的一部分。
其实要想弄清这个各个路由协议的选路原则你就不会这个问题了。路由环路嘛由于rip由于是依靠邻居学习路由的所以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就可能导致路由环路。而像eigrp就相对高级点了采用算法学习路由虽然也是同邻居那里得知可是它不可能产生环路。ospf就不一样了采用lsa学习整个拓扑路由不可能产生环路。详解还是希望你去看看书这个原理弄懂了这个就不是啥问题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那位仁兄了解RIP1、RIP2、IGRP、EIGRP、OSPF的各项属性全部的内容,包括:那位仁兄了解RIP1、RIP2、IGRP、EIGRP、OSPF的各项属性、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到底怎么用、同时使用两种协议的路由器如何和配置了另一种协议的路由(连一服务器)交换信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