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图像特征有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空间关系特征。
一 颜色特征
(一)特点:颜色特征是一种全局特征,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的景物的表面性质。一般颜色特征是基于像素点的特征,此时所有属于图像或图像区域的像素都有各自的贡献。由于颜色对图像或图像区域的方向、大小等变化不敏感,所以颜色特征不能很好地捕捉图像中对象的局部特征。另外,仅使用颜色特征查询时,如果数据库很大,常会将许多不需要的图像也检索出来。颜色直方图是最常用的表达颜色特征的方法,其优点是不受图像旋转和平移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借助归一化还可不受图像尺度变化的影响,基缺点是没有表达出颜色空间分布的信息。
(二)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1) 颜色直方图
其优点在于:它能简单描述一幅图像中颜色的全局分布,即不同色彩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比例,特别适用于描述那些难以自动分割的图像和不需要考虑物体空间位置的图像。其缺点在于:它无法描述图像中颜色的局部分布及每种色彩所处的空间位置,即无法描述图像中的某一具体的对象或物体。
最常用的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HSV颜色空间。
颜色直方图特征匹配方法:直方图相交法、距离法、中心距法、参考颜色表法、累加颜色直方图法。
(2) 颜色集
颜色直方图法是一种全局颜色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无法区分局部颜色信息。颜色集是对颜色直方图的一种近似首先将图像从 RGB颜色空间转化成视觉均衡的颜色空间(如 HSV 空间),并将颜色空间量化成若干个柄。然后,用色彩自动分割技术将图像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用量化颜色空间的某个颜色分量来索引,从而将图像表达为一个二进制的颜色索引集。在图像匹配中,比较不同图像颜色集之间的距离和色彩区域的空间关系
(3) 颜色矩
这种方法的数学基础在于:图像中任何的颜色分布均可以用它的矩来表示。此外,由于颜色分布信息主要集中在低阶矩中,因此,仅采用颜色的一阶矩(mean)、二阶矩(variance)和三阶矩(skewness)就足以表达图像的颜色分布。
(4) 颜色聚合向量
其核心思想是:将属于直方图每一个柄的像素分成两部分,如果该柄内的某些像素所占据的连续区域的面积大于给定的阈值,则该区域内的像素作为聚合像素,否则作为非聚合像素。
(5) 颜色相关图
二 纹理特征
(一)特点:纹理特征也是一种全局特征,它也描述了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景物的表面性质。但由于纹理只是一种物体表面的特性,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物体的本质属性,所以仅仅利用纹理特征是无法获得高层次图像内容的。与颜色特征不同,纹理特征不是基于像素点的特征,它需要在包含多个像素点的区域中进行统计计算。在模式匹配中,这种区域性的特征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不会由于局部的偏差而无法匹配成功。作为一种统计特征,纹理特征常具有旋转不变性,并且对于噪声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是,纹理特征也有其缺点,一个很明显的缺点是当图像的分辨率变化的时候,所计算出来的纹理可能会有较大偏差。另外,由于有可能受到光照、反射情况的影响,从2-D图像中反映出来的纹理不一定是3-D物体表面真实的纹理。
例如,水中的倒影,光滑的金属面互相反射造成的影响等都会导致纹理的变化。由于这些不是物体本身的特性,因而将纹理信息应用于检索时,有时这些虚假的纹理会对检索造成“误导”。
在检索具有粗细、疏密等方面较大差别的纹理图像时,利用纹理特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当纹理之间的粗细、疏密等易于分辨的信息之间相差不大的时候,通常的纹理特征很难准确地反映出人的视觉感觉不同的纹理之间的差别。
(二)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纹理特征描述方法分类
(1)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称为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分析方法Gotlieb 和 Kreyszig 等人在研究共生矩阵中各种统计特征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灰度共生矩阵的四个关键特征:能量、惯量、熵和相关性。统计方法中另一种典型方法,则是从图像的自相关函数(即图像的能量谱函数)提取纹理特征,即通过对图像的能量谱函数的计算,提取纹理的粗细度及方向性等特征参数
(2)几何法
所谓几何法,是建立在纹理基元(基本的纹理元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纹理特征分析方法。纹理基元理论认为,复杂的纹理可以由若干简单的纹理基元以一定的有规律的形式重复排列构成。在几何法中,比较有影响的算法有两种:Voronio 棋盘格特征法和结构法。
(3)模型法
模型法以图像的构造模型为基础,采用模型的参数作为纹理特征。典型的方法是随机场模型法,如马尔可夫(Markov)随机场(MRF)模型法和 Gibbs 随机场模型法
(4)信号处理法
纹理特征的提取与匹配主要有:灰度共生矩阵、Tamura 纹理特征、自回归纹理模型、小波变换等。
灰度共生矩阵特征提取与匹配主要依赖于能量、惯量、熵和相关性四个参数。Tamura 纹理特征基于人类对纹理的视觉感知心理学研究,提出6种属性,即:粗糙度、对比度、方向度、线像度、规整度和粗略度。自回归纹理模型(simultaneous auto-regressive, SAR)是马尔可夫随机场(MRF)模型的一种应用实例。
三 形状特征
(一)特点:各种基于形状特征的检索方法都可以比较有效地利用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来进行检索,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包括:①目前基于形状的检索方法还缺乏比较完善的数学模型;②如果目标有变形时检索结果往往不太可靠;③许多形状特征仅描述了目标局部的性质,要全面描述目标常对计算时间和存储量有较高的要求;④许多形状特征所反映的目标形状信息与人的直观感觉不完全一致,或者说,特征空间的相似性与人视觉系统感受到的相似性有差别。另外,从 2-D 图像中表现的 3-D 物体实际上只是物体在空间某一平面的投影,从 2-D 图像中反映出来的形状常不是 3-D 物体真实的形状,由于视点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各种失真。
(二)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Ⅰ几种典型的形状特征描述方法
通常情况下,形状特征有两类表示方法,一类是轮廓特征,另一类是区域特征。图像的轮廓特征主要针对物体的外边界,而图像的区域特征则关系到整个形状区域。
几种典型的形状特征描述方法:
(1)边界特征法该方法通过对边界特征的描述来获取图像的形状参数。其中Hough 变换检测平行直线方法和边界方向直方图方法是经典方法。Hough 变换是利用图像全局特性而将边缘像素连接起来组成区域封闭边界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点—线的对偶性;边界方向直方图法首先微分图像求得图像边缘,然后,做出关于边缘大小和方向的直方图,通常的方法是构造图像灰度梯度方向矩阵。
(2)傅里叶形状描述符法
傅里叶形状描述符(Fourier shape descriptors)基本思想是用物体边界的傅里叶变换作为形状描述,利用区域边界的封闭性和周期性,将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
由边界点导出三种形状表达,分别是曲率函数、质心距离、复坐标函数。
(3)几何参数法
形状的表达和匹配采用更为简单的区域特征描述方法,例如采用有关形状定量测度(如矩、面积、周长等)的形状参数法(shape factor)。在 QBIC 系统中,便是利用圆度、偏心率、主轴方向和代数不变矩等几何参数,进行基于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
需要说明的是,形状参数的提取,必须以图像处理及图像分割为前提,参数的准确性必然受到分割效果的影响,对分割效果很差的图像,形状参数甚至无法提取。
(4)形状不变矩法
利用目标所占区域的矩作为形状描述参数。
(5)其它方法
近年来,在形状的表示和匹配方面的工作还包括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或 FEM)、旋转函数(Turning Function)和小波描述符(Wavelet Descriptor)等方法。
Ⅱ 基于小波和相对矩的形状特征提取与匹配
该方法先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得到多尺度边缘图像,然后计算每一尺度的 7个不变矩,再转化为 10 个相对矩,将所有尺度上的相对矩作为图像特征向量,从而统一了区域和封闭、不封闭结构。
四 空间关系特征
(一)特点:所谓空间关系,是指图像中分割出来的多个目标之间的相互的空间位置或相对方向关系,这些关系也可分为连接/邻接关系、交叠/重叠关系和包含/包容关系等。通常空间位置信息可以分为两类:相对空间位置信息和绝对空间位置信息。前一种关系强调的是目标之间的相对情况,如上下左右关系等,后一种关系强调的是目标之间的距离大小以及方位。显而易见,由绝对空间位置可推出相对空间位置,但表达相对空间位置信息常比较简单。
空间关系特征的使用可加强对图像内容的描述区分能力,但空间关系特征常对图像或目标的旋转、反转、尺度变化等比较敏感。另外,实际应用中,仅仅利用空间信息往往是不够的,不能有效准确地表达场景信息。为了检索,除使用空间关系特征外,还需要其它特征来配合。
(二)常用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提取图像空间关系特征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首先对图像进行自动分割,划分出图像中所包含的对象或颜色区域,然后根据这些区域提取图像特征,并建立索引;另一种方法则简单地将图像均匀地划分为若干规则子块,然后对每个图像子块提取特征,并建立索引。
常用的图形图像编辑和处理软件有:Photoshop、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
使用方法:
1、首先在打开的Photoshop页面中点击左上角的“文件”选项,并点击其中的“打开”按钮。
2、打开需要编辑的后即可根据需要选用左侧菜单栏中的“工具”进行编辑。
3、如果使用美图秀秀程序,则在打开的首页中选择需要的编辑模式。
4、打开需要编辑的后在页面上方工具栏中点击对应的编辑工具对进行编辑 *** 作。
5、还可以使用左侧菜单栏中的画笔选项,对进行简单的修改 *** 作。
6、如果使用光影魔术手程序,则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打开”按钮,选择一张需要编辑的。
7、然后在页面右侧的工具栏中选用需要的编辑工具对打开的进行编辑 *** 作即可。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信息化教学资源来自哪里,一是靠教师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二是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收集或加工别人的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之成为教师收集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
教学资源主要从素材类、集成型和网络课程的获取与处理。
一、素材类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1.文本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通常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编写文字材料。所以键盘输入是一种最主要的文本获取手段。当然新的输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会拓宽文字输入的渠道,例如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
如果要在教学中引用别人的文字,小段内容可以通过上述手段输入;如果文字数量多,则需要采用一些更便捷的方法。 要引用书籍、期刊等印刷品上的文字,可以用扫描仪扫描或者用数码相机拍照,然后用光学识别软件将扫描进来的图形转化为文字。
要引用光盘、网页上的文字,可以利用复制、粘贴的办法获取这些文字,放入自己的文字编辑器(一般是Word)。 查看帮助
2.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创作自己想要的图形图像,保存为文件,加入自己的教案或课件。
如果要使用书籍、期刊等印刷品中的,可以利用扫描仪扫描为图像文件,也可以用数码相机拍照获得图像文件。
如果要使用教学光盘中的图形/图像文件,可以直接将该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资源文件夹中,供以后使用。
如果要使用教学课件中的,而该不是以单独文件形式保存的,或者说很难找到该对应的文件,则可以使用屏幕拷贝的办法,将该屏幕图形复制到剪贴板中,然后用画图或者其它图形编辑软件进行加工处理,保存为文件,或者直接在 Word、PowerPoint 等文字编辑软件中将该粘贴进来。
如果要使用网页上的,则可以使用复制、粘贴的办法,也可以使用另存或者网页的办法。
3.音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教师如果要将自己或者学生等的演讲、朗诵、讨论等保存为计算机的声音文件,可以使用Windows的“录音机”。
当然现在很多教学课件中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声音文件,教师可以直接复制过来使用。
如果要将现有的录音带、录像带或者电视节目等的声音转换为计算机的音频文件,则有两种办法。一是像录制教师朗诵那样录制录音机等声源播出的声音;二是用音频线连接录音机、录像机或者电视机等的线路输出和声卡的线路输入口,然后设置为线路输入录音,最后打开附件中的录音机进行录音。
也可以将网络上搜索到的音频文件下载保存,供以后使用。
4.视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录像机、数码相机等将教学过程录像,然后直接将这些录像获得的视频文件保存在计算机上,供教学使用。 对于那些过去的模拟录像带上保存的录像,则需要经过较为专业的处理,才能转换为计算机中的视频文件。
当然,教学课件中的视频,也可以直接用相应的播放器播放。如果想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格式,则需要专业软件的处理。
也可以将网络上搜索到的视频文件下载保存,供以后使用。
二、集成型教学资源
集成型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教学设计、美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复杂的课件则需要程序设计的知识。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培训课件。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所见即所得的软件,制作简单的集成型教学资源,例如第五模块我们要讲解使用PowerPoint 制作演示型课件。复杂的资源则建议购买或者请专业公司合作制作。
三、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制作更需要教学设计、美工、网络编程等多方面人员的通力合作。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站。教师可以购买,也可以使用开放的免费网络课程。
第3篇: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的:
1、从报纸、杂志等刊物和书籍中获取。作为政治老师,其实我更喜欢报纸、《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时事》、《半月谈》等杂志。
2、通过购买一些书籍,光盘等商品获取资源。
3、通过与同事讨论、交流、学习获取信息资源。
4、从“远程教育资源”中获取。
5、从互联网上获取教育资源,网络是快速获取资源的途径。
6、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让学生教师动手收集教学资源。
7、有意识的剪辑、摘抄刊物资源。
8、充分利用和挖掘好教材资源。
9、其实有一项资源是我们容易接触但也容易忽视的:电视。
第4篇:学习“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心得体会
学习“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心得体会
东风中学 祁聪
2014年11月
6、
13、20、27日,我学习了“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的课程,通过学习我的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了声音素材的的获取:
一、声音素材主要包括背景音乐、解说词、郎诵、效果声及评语分析等等。
二、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三大类。
三、恰当的使用音乐和音响效果的作用
四、设计声音素材时的注意事项
五、数字声音、声音文件的采集和制作可以有以下7种方式、音频素材的获取方法、利用属性查找音频素材资源地址方法、利用属性查找音频素材资源地址方法、利用话筒录制声音的步骤、录音音量列表名词解释
通过这些学习我知道了声音的获取、录制、格式、编辑等方法。 其次、学习了MP
3、WAV格式的区别。
1——MP3(MPEG AUDIO LAYER 3)是一种具有高压缩率的音响信号文件。虽然它音乐信号的压 缩比例较高,但依然可以与CD/MD的音质媲美。MP3高达10比1的压缩比例。使一张CD-R/RW上可以容纳10张普通CD的音乐。达到可以长时间播放音乐。您可以从互联网或其它渠道获取MP3格式的音乐。
2——WMA(WINDOW MEDIA AUDIO)是微软公司所开发的。引导示来音乐的声音压缩技术。其音质可以与MP3媲美,有较高的压缩。有部分歌曲制成WMA格式音乐的大小可以达到MP3的三分之一!只要通过WINDOW MEDIA PLAYER 70以上的版本,就能将您喜爱的音乐编辑成WMA档案。
3——WAV(Waveform)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WAV格式支持许多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采用441kHz的采样频率,16位量化位数,因此WAV的音质与CD相差无几,但WAV格式对存储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
总之,学习了这个课程,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声音的处理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第5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处理体会(个人)
资料收集与处理的方法的体会
今天下午,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开展了关于“资料收集与处理的方法”的讨论,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了发言,李老师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总结。我在网上搜索到了许多教育网站,提交到了全班讨论区内。
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网上收集资源的方法,并且在李老师和同学刁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从网上下载了“几何画板”,从李老师的“下载软件”中找到了世界地图软件。
总之,我认为今天所学的知识是授之于“渔”的知识,学会了方法,比单纯得到一些现成的资源要有价值得多。
平时在资源的收集上我一般侧重于资源库和网络 ,特别是资源库,因为在网络上收集的资源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字资料就很容易出现错字、别字等,有些资料的出处还有一定的争议。
资源的收集是一个长期工作,要求教师在收集的同时也要做好保存工作,对于利用率较高的资源也省去了一个重复收集的环节。
资源的处理上自然是经验越丰富越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己教育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只有具备了较为丰富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更高效的处理各类教学媒体资源,也就是所谓的见多识广。
要上好一节公开课,设计这节课的课件很重要在设计课件时首先要收集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素材在收集素材时要注意素材的广泛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然后,要将所收集到的教学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在进行加工和处理时,要注意素材的可 *** 作性和健康性,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找到素材与内容的有效结合点,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行很好的艺术加工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介绍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重点培养对多媒体的认识和多媒体在各个领域中的制作和应用的知识及技能。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知识体系
本章知识体系结构:
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媒体分类形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构成;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媒体素材的采集方法和创作整理工具
学习纲要
81 多媒体技术概述
本节主要讲述了媒体、多媒体基本概念,媒体分类形式,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811基本知识
1媒体和多媒体
媒体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媒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影像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2媒体的分类
国际电信联盟(ITU)对媒体做如下分类:
(1)感觉媒体:例如,人的语音、文字、音乐、自然界的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都属于感觉媒体。
(2)表示媒体:表示媒体表现为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如ACSII码、图像编码、声音编码等。
(3)表现媒体:又称为显示媒体,是计算机用于输入输出信息的媒体,如键盘、鼠标、光笔、显示器、扫描仪、打印机、数字化仪等。
(4)存储媒体:也称为介质。常见的存储媒体有硬盘、软盘、磁带和CDROM等。
(5)传输媒体:例如电话线、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微波、红外线等。
3多媒体技术
设计
设计图册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的采集、获取、加工处理、存储和传播而综合为一体化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涉及信息数字化处理技术、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高性能大容量存储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系统软硬件核心技术、多媒体同步技术、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等,其中信息数字化处理技术是基本技术,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是核心技术。
4常见感觉媒体信息
多媒体技术处理的感觉媒体信息类型有以下几种:
文本信息、图形图像、动画、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
81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和集成性等主要特点。
81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5年以前,这一时期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在1985年至90年代初,是多媒体计算机初期标准的形成阶段。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至今,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
多媒体的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应用、电子出版、广告与信息咨询、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家庭应用、虚拟现实等。
8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本节介绍了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构成。MPC是指在个人计算(PC)机的基础上,融合了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包括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而形成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82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构成
1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在整个系统的最底层,它是系统的物质基础,包括多媒体计算机中的所有硬件设备和由这些设备构成的一个多媒体硬件环境。
2多媒体软件平台
多媒体软件平台是多媒体软件核心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基本的多媒体软件开发的环境,一般是专门为多媒体系统而设计或是在已有的 *** 作系统的基础上扩充和改造而成的。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多媒体软件平台,应用最广泛的是Microsoft公司在Windows NT/2000/2003/XP *** 作系统。
3多媒体开发系统
多媒体开发系统包括多媒体数据准备工具和着作工具。
多媒体准备工具是由各种采集和创作多媒体信息的软件工具组成。
多媒体着作工具又称多媒体创作工具或多媒体编辑工具,它为多媒体开发人员提供组织编排多媒体数据和连接形成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软件工具。常见的多媒体着作工具包括这样几类:以图标为基础的多媒体着作工具、以帧为基础的多媒体着作工具、以页为基础的多媒体着作工具、以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的多媒体着作工具等
4多媒体应用系统
多媒体应用系统是由多媒体开发人员利用多媒体开发系统制作的多媒体产品,它面向多媒体的最终用户。
822 MPC硬件系统
MPC硬件系统是在PC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附加了多媒体附属硬件。MPC硬件系统上的多媒体附属硬件主要有两类:适配卡类和外围设备类。
1多媒体适配卡
多媒体附属硬件基本都是以适配卡的形式添加到计算机上的。这些适配卡种类和型号很多,主要有:视频采集卡、声音卡、解压缩卡、视频播放卡、电话语音卡、传真卡、图形图像加速卡、电视卡、CD-I仿真卡、MODEM卡等。
2多媒体外围设备
以外围设备形式连接到计算机上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触摸屏、摄像机、录放像机、传真机、麦克风、多媒体音箱等。
83 图形图像素材整理
本节讲述了多媒体素材整理有关的重要基本概念,介绍了图形图像素材整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
831基本知识
在计算机中记录和处理图形图像,有图的矢量表示法和位图(点阵图)表示法两种工作方式。
1位图图像
位图可以看作 是在一个栅格网上的图案,即“点阵”图。
像素是位图图像的基本构成元素。在位图中,每一个小“方块”中被填充成颜色时,它就能表达出图像信息,其中每一个小“方块”称为像素。
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表示一幅图像的一个像素的颜色所使用的二进制位数就叫做颜色深度。
位图的宽高比是以宽度和高度中的像素数目作度量的,例如:800×600、1024×768等。
为了能知道一个位图的实际大小,一般是记录位图图像的分辨率。所谓分辨率是指在给定单位长度上的像素数目,通常使用每英寸作为度量单位。
位图图像具有真实感强、可以进行像素编辑、打印效果好、位图文件大、分辨率有限等特点。
2矢量图形
矢量图用数学公式对物体进行描述以建立图像。
在矢量图形中,把一些形状简单的物体如点、直线、曲线、圆、多边形、球体、立方体、矢量字体等称作图元,再用这些简单的图元来构成复杂的图形。
矢量图形最基本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输出设备的分辨率,能获得高精度的打印输出;矢量图形信息量少,因而文件较小,能快速打印和屏幕显示;具有高度的可编辑性;与位图相比,矢量图形缺乏真实感;矢量图形能够表示三维物体并生成不同的视图,而在位图图像中,三维信息已经丢失,难以生成不同的视图。
3颜色理论
可见光谱的每一部分都有唯一的值称之为颜色。
(1)发射光和反射光
我们能看见一些物体是因为它们发光,能看见另一些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光。发射光的物体直接发出能见的颜色,而反射光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出去的光的颜色所决定的。
(2)相加混色法和相减混色法
相加混色法是指把不同的颜色相加得到的颜色的方法。电视、显示器等使用的就是相加混色法颜色系统。相加混色法有三个基本颜色:红(Red)、绿(Green) 、蓝(Blue),即RGB,称为三原色或三基色。相减混色法所得到的颜色是减剩后的颜色。这是基于反射光原理的颜色系统。在相减混色法中的三基色是:靛蓝(Cyan)、洋红(Magenta)、**(Yellow),即CMY,当这三种基色等量组合到一起就呈现黑色。这种颜色系统主要应用于彩色印刷、彩色打印。
(3)颜色模型
为了计算机处理颜色,人们建立了各种颜色模型以方便计算机处理。颜色模型是平面设计最基本的知识,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常见的颜色模型有RGB颜色模型、CMYK颜色模型、HSB颜色模型、Lab颜色模型、Indexed颜色模型、GrayScale灰度颜色模型等。
;以上就是关于图像的特征提取都有哪些算法全部的内容,包括:图像的特征提取都有哪些算法、常用的图形图像编辑和处理软件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教学资源的获取和管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