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怎么计算

时区怎么计算,第1张

根据时区划分依据和各时区经度的分布规律,计算时区的方法是:看已知经度中有几个15度的整倍数,然后看余数,余数小于7点5度,整倍数是几,这个经度就在几时区;余数大于7点5度,这个经度所在时区是整倍数加1。东经度在东时区,西经度在西时区。

例:东经123度所在时区是什么时区。

解:东经123度中有8个15度的整倍数,余数是3度小于7点5度,所以,东经123、4度所在时区为东8时区。 

时区划分:

1、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度W至75度E,划分为一个时区,称为中时区(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3、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个经度,成为东西十二区。

1、根据经纬度:

(1)地球一天转360°,一天24小时,所以经度每相差15°,时 间相差一小时;

(2)算出两地经度差再除以15°就能得到两地时差。

比如:90°E和30°E经度差为60°,所以时差为60÷15=4小时

2、根据时区:

(1)时区数相差“1”,时间相差一小时;

(2)计算时差:①两地都是东时区(西时区),直接用时区数相减;

比如:东五区和东九区时差为4个小时。

一个是东时区,一个是西时区,时区数相加。

比如:东八区和西三区时差为11个小时。

扩展资料: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晚1小时。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区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另:附上区时的计算步骤(你可以做选择性参考)区时的计算 :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2706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