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搞清楚问题,否则的话所有的回答都没有意义。
为什么李白的作品被称为“惊世奇作”?
那是因为他的文采天纵、又饱读诗书,特别是求仕之路艰难困顿,性格又好酒豪放,一直受道家思想和庄子文风的浸润,所以他的诗歌作品烂漫恣肆,上天入地,神鬼莫测。
这其中是有逻辑关系的。
为什么李白的诗有些出律呢?
第一就是李白的个性,他不是不懂格律。
因为从问题的“有些出律”就可以看出,他还是有很多不出律的嘛。而且“出律”二字宽泛得很,如果大家对格律的发展有研究的话,就会知道格律的规则也是一步一步成熟的。平仄格律是唐朝宫廷诗人从南北朝到初唐时期大量的作品所遵守的“四声”规则中提纯、总结出来的。并不是几个人凭空臆想,内部敲定的事情。
也就是说平仄格律在盛唐的产生是符合诗歌本身发展规律的。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代表着诗坛新势力的文化潮流。而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新潮的兴起是如何覆盖的呢?必然是先从大城市流行,再往下一级城市蔓延。就好像今天的北上广,必然是走在时尚先锋,而内地、西北要跟上潮流,动作要慢很多。
李白的个性是倾向自由的,同时他在哈萨克斯坦出生(待定),在四川成长,相对于在长安已经普遍流行的格律诗文化,他所接受的教育实际上是保守的,老派的。这就是为什么他喜欢写乐府诗,并且成就极高的原因——他被地域文化局限了。当然,到了出川四处干谒名士的时候,到了和高适、杜甫交游的时候,李白才智水平极高,对新格式自然是一触即通,但是他并不是很喜欢。
他在写乐府和短小的七绝、五绝上得心应手,而在篇幅稍长的律诗是完全无法与其他格律诗人竞争的。比如杜甫,比如中晚唐小李杜,律诗的成就都在李白之上。
而李白到了四十岁在吴道士和玉真公主的联合推荐下,才进入帝国政权中心,却只是当了个文艺兵——翰林待诏。即便是名扬天下的《清平乐》,也是古体诗领域,后来发展成为词牌。只要稍微长一点格式,李白用古体、乐府就是酣畅凌厉、婉若游龙,不像杜甫的排律精巧细密,游刃有余。在漫长的干谒路上,李白就因为喜欢写古体碰过不少钉子。
就像我们传得最多的“谪仙人”的外号来历。贺知章如此看重他,为什么并没有推荐他?作为京城诗坛的领袖,他和另一个文坛大佬李邕,其实对李白的看法是一样的。性格豪放、激进,写文却风格陈旧、老派——至少前期是这样的。因为当时格律作为诗坛新风得到了这些文坛大佬的鼎力支持,而李白这个少年郎,志气高昂却文风古旧,是一个很另类的存在。
所以才有那首著名的《上李邕》,而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未必不是暗中点破的意思——一是怀疑李白身世造假(千古之谜),二是指他诗风古旧,不像当世文人。后来在李白的自我炒作和各路文人追随之下,反而真的成为了抬高身份的外号。
而李白的文采,确实配得上“诗仙”的称号。
他在干谒路上,到底是吃了不喜欢格律的亏,还是个人性格不适合为官,很难说。可以肯定的是从没有被这些干谒的官员认真推荐过。
从小的教育和思想底色不喜欢局限、不熟悉格律(前期),这是李白诗作多有出律的原因。同时,因为格律本身要到杜甫时期才开始完善,所以即使是他最擅长的七绝和五律,也有“失粘”现象的发生——这个倒不是不喜欢,因为我们考察王维的作品就会发现,这两个同年生的伟大诗人,诗句的“相替”、“相对”原则都遵从得很好,唯独“相粘”,两人常常不守,这说明格律的发展中,“相粘”这一写法在李白、王维时代并不明确,一直到杜甫手上才完全成熟。
所以,李白为什么经常出律?一是个性使然,二是格律本身发展的原因。
那么我们现在再看题主这个问题。
“出律却有惊世奇作”,这是不是个问题?
格律在当时确实是诗歌的进步,但是只是格式上的进步,它只是一套帮助诗人们避开语病的音律工具。我们使用这套工具,能够快速入门写出不犯病的诗,但是不代表人人都必须使用啊。在科举将这个作为考试的时候,人人都要考,但是只要考完了,也没有谁强制使用格律来写诗。
这个就好像我们今天学会开车的规矩,在考试的时候程序是一点都不能乱的。但是你拿到驾照之后呢?起步的时候先打左拐灯,再回头看后面,和先看后面,再打左转向,甚至一边打左转向,一边看后面,一边起步,有什么不可以呢?高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一定会死板地按照书上的规则办事,一样可以开得飞起。
李白就是个赛车手,而且是越野的大神。人家拿到拉力赛冠军的时候,你问他起步为什么不先打左转向?
格律和诗意内容意境来比,就是个登堂入室的驾考规则而已。格律诗和古体诗是中国古诗的两种形式,以是否遵守平仄格律为区别。
使用哪种形式,和要表达的内容意境完全没有关系。
写格律诗,多的是垃圾,写古风,有很多精品。这两种格式领域不同,但是内容意境营造方法相同,靠的是意象表达和诗人的个人才华与风格。
李白的文采高,很多诗人的文采都高,都是横亘在规则之上的。
大家都知道杜甫是格律之王,可是我们学得最多的当是《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这些古体诗吧?
所以,李白的诗歌水平高与是否出律,可以说完全没有关系。
诗写得好不好,只和诗人的文采、阅历、学识以及个人性格爱好有关。
思想伟大,作品即伟大。
李白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人称“诗仙”。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则关于李白的故事。磨杵成针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瓜烂熟。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可是,李白当时也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身上难免有一些缺点。有一天,老师还在讲课呢,他却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一双大眼睛盯着窗外,脑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妈妈给他讲的金色鲤鱼的故事。李白想:“那些小鱼穿着金色的鳞片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太好看了。可是,它们的美丽会不会引来坏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怜。”瞧,李白开始陷入他自己编织的幻想的世界里。老师看见李白愣愣的模样,知道他没有认真听课,就停下课来,很生气的说:“李白,你站起来重复一遍我刚才讲的话。”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同学们都在笑话我吧!”李白的脸刷的红了,他感到难为情极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李白还在生自己的气呢。忽然,他发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老婆婆磨得很认真很卖力,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老婆婆的额头上滚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着继续磨那根大铁棒了。李白看见老婆婆这么辛苦地磨铁棒,觉得非常好奇。于是他跑上前去,来到老婆婆的身旁,一边轻轻地拉着老婆婆的衣角,一边很有礼貌地说:“婆婆,您好。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继续专心地磨着她的铁棒,头也不回地说:“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哩。”李白瞪大了眼睛,嘟着嘴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来,慈祥地对李白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个深奥的道理,使劲地点了点头。这件事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凡是读书碰到困难,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教导,便抖擞精神,鼓起勇气,坚持不懈地奋力拼搏。有一段时间,他为了专心读书,甚至搬到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以后取得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阳升起在东方。通过与李白亲切的交谈,皇帝发现这个李白可真是不简单,他的知识如此渊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这样一个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边,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邀请李白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当时,谁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荣耀的事。更何况,皇帝还用满桌的好菜亲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羡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才不怕别人嫉妒他呢,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潇洒狂放。李白喜欢喝酒,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诗,他倒在长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时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唤,他也不理,而自称自己是酒中仙。”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当时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称呼他“阿哥”,王公大臣们也要称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里总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谁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宫里横行霸道,老欺负那些被他排挤的小官员。他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实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
”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就连千百年后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觉得痛快呢。
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汪伦》。诗的后两句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来送我的情谊深呀。”
这首送给汪伦的诗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动人,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呢?因为它抒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普通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爱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