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内部都有一片USB的芯片和一个MCU,有些当然有些厂商提供的USB芯片已经集成了MCU在里边,如Cypress的CY68013就是这样的。这里考虑MCU和USB芯片分开的情况吧,集成的也类似,大家可以自己去分析。USB芯片完成USB底层的事物,接收的时候:将接收到的USB串行数据识别出来,解包后存放在内部的缓存中,然后通过中断的方式告知MCU收到数据包了,MCU通过和USB芯片的并行或串行接口读回接收到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发送数据的时候,MCU将需要发送的数据通过和USB芯片的接口写入到USB芯片内部的缓存,写入完成后,一般来说USB芯片会在接收到来自HOST的IN令牌包时,将缓存中的数据送到USB总线上去。当发送完成后,通常USB芯片也可以通过中巧虚纤断的方式告知MCU。从这里看出,USB芯片只是完成数据的解包和打包,并不对数据进行任何分析和处理,数据包的分析和处理都是由MCU完成的。具体来说是由运行在MCU中的程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USB
Firmware或者说USB固件程序完成的。首先来分析一次简单的从HOST到Device的数据传输,即OUT型的传输,假设传输类型为BULK。USB传输只能由HOST发起,HOST需要向Device发送一个OUT令牌包。在这个包里指定了接受数据的设备地址、端点。然后将数据包发送到USB总线上。不是目的接收器件的USB设备不会响应该数据包,目的接收设备如果能接收该数据包,则以ACK握手包响应,如果不能接收该数据包,则以
NAK握手包响应。在上述过程中,USB芯片会在接收完数据包后中断MCU,然后MCU读取缓存在USB芯片中的数据包,再决定回复ACK,或者是NAK。以上只是一次简单的BULK OUT传输,对于BULK
IN传输,HOST先发送一个IN的令牌包,USB芯片接收到该令牌包后会中断MCU,MCU如果有数据发回HOST,则将数据写入USB芯片内对应断点的缓存,然后USB芯片会自动将数据发送至USB总线。并等待接收来自HOST的握手包。对于BLUK、Interrupt以及同步传输,传输过程都类似,整个传输过程由令牌包、数据包以及握手包组成。对于控制传输,一次传输由三个阶段组成,即Setup阶段、可选的数据阶段以及状态阶段。其中Setup阶段为一次OUT型的传输,HOST将8个字节的SETUP数据包发送给设备。这8个字节指定了这次控制传输的请求类型。Device会根据这8个字节做出相应的Action。第二个阶段为数据阶段,有些控制传输没有这个阶段,如Set Address请求。数据阶段,HOST将数据通过OUT型传输发送给Device,或者通过IN型传输向Device请求数据。第三个阶段为状态阶段,即得到这次控制传输的状态,确认这次传输是否正常完成。HOST或者Device以一个长度为0的空数据包表示肯定的应答。USB Firmware中大部分程序都在处理控制传输,具体来说是11种标准请求以及针对具体设备的类请求,如Mass
Storage 类的请求,还有些厂商自定义的请求。USB
Firmware的设计和调试首先应从一次基本的传输开始。要能正常的完成一次传输,尤其是控制传输,否则连设备的枚举都不能完成,也就是说设备不能被计算机正确识别。
就心爱那个电脑的系统一样。。
固件升级功能已经越来越多的写在了各种播放器的规格表,对于这个即熟悉又陌生的功配册能,可能很多朋友都在磕磕碰碰一知半解中使用过,但却未了解其中技巧与细节。在本文里,我将带着大家探识固件的秘密。
固件(FrimWare)的词典里的解释是具有软件功能的硬件,在早期这种器件一般都是存有软件的EROM或EPROM等,并坦绝且通常这些硬件内所保存的程序是无法被用户直接读出或修改的,在那时,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对固件进行升级 *** 作的,即使在固件内发现了严重的Bug也必须由专业人员带着写好培信宏程序的EPROM把原来机器上的EPROM更换下来。那固件到底是指硬件还是软件呢?在我们现在的理解,固件应当指的是软件了。但软件种类繁多,并不是所有软件都能叫做固件的,一般来说,担任着一个系统最基础、最底层工作的软件才可以称之为固件,比如我们常说的计算机主板上的BIOS,在以前其实更多的专业人士叫它固件(FirmWar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