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FHS仅是定义出最上层(/)及子层(/usr,/var)的目录内容应该要放置的文件数据,因此,在其他子目录层级内,就可以随开发人员自行配置了。举例来说,FC4的网络设置数据放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目录下,但SuSEServer9则是将网络放在/etc/sysconfig/network/目录下,目录名称是不同的。
另外,在Linux中,所有的文件与目录都由根目录/开始。那是所有目录与文件的源头。然后再一个一个分支下来,有点像树状。因此,我们也称这种目录配置方式为:"目录树(directorytree)"。
Linux系统中的一切都是从根/目录开始的,并按照文件层次化标准(FHS)采用树形结构来存放文件,以及常见目录的用途。Linux文件存储结构:
/
/root /bin/boot/dev/etc/home/var/lib/usr/media/tmp/proc
II I
/root/Desktop /root/Media /usr/bin /usr/lib
/boot 开机所需文件-内核、开机菜单以及所需配置文件等
/dev 以文件形式存放任何设备与接口
/etc 配置文件
/home 用户家文件
/bin 存放单用户模式下还可以 *** 作的命令
/lib开机时用到的函数库,以及/bin与/sbin下面的命令要调用的函数
/sbin 开机过程中需要的命令
/media 用于挂载设备文件的目录
/opt 放置第三方的软件
/root 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
/srv 一些网络服务的数据文件目录
/tmp 任何人都可使用的共享临时目录
/proc 虚拟文件系统,例如系统内核、进程、外部设备及网络状态等
/usr/local 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
/var 主要存放日志等经常变化的文件
linux中SCSI\SATA\U盘的命名规则为/dev/sd[a-p]
硬盘设备是由大量的扇区组成的,每个扇区的容量为512字节。其中第一个扇区保存主引导记录与分区表信息(446字节),分区表64字节,结束字符2字节;其中分区表中每记录一个分区信息就需要占用16字节,这样一来最多只有4个分区信息可以写到第一个扇区中,这四个分区就是主分区。为了解决分区数不够的问题就要将第一个扇区中的分区表中16字节(扩展分区)拿来指向另外一个分区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从1开始,到4结束
逻辑分区的编号从5开始
举个栗子:
主分区1 sda1 主分区2 sda2 主分区3 sda3 扩展分区
I
逻辑分区1 sda5 逻辑分区2 sda6
PS:/dev中sda之所以是a并不是由插槽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来决定的
PS2:可有手动指定分区的数字编号所以并不能以编号来判定硬盘位置是设备上的第几个
PS3:扩展分区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分区,而更像是一个占用16个字节分区表空间的指针-----一个指向另外一个分区的指针
为什么一般看不见sda4?
通常硬盘分区的二种方式,4p,3p+e,也就是说可以分为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如果使3p+e的话那么久不存在第4个主分区而是将第四个主分区的位置换为了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分区会被命名为sda5
就像我们了解的Windows和Mac OS,linux也是一个 *** 作系统。如下图,linux就是系统调用接口和内核那两层。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知道了 Linux 其实就是一个 *** 作系统最底层的核心及其提供的核心工具,任何人均可取得核心码与可执行这个核心程序,并且可以修改。此外,由于linux参考POSIX设计规范,于是 兼容UNIX *** 作系统,故可称为Unix Like的一种。
为了让一般使用者能够接触到linux,很多的商业公司和非盈利团体,就将linux kernal(含tools)与可运行的软件整合起来,加上自己具有创意的工具程序,这个工具程序可以让用户以光盘/DVD或者透过网络直接安装和管理linux系统。这个 kernal+softwares+tools的可完全安装 ,我们称其为 linux distribution(可完全安装套件、linux发布商套件)
对于linux来说,所有的程序和系统装置都是文件, 一切都是文件。
由于利用 Linux 来开发产品或distributions 的社群/公司与个人很多,若是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想法来配置文件放置的目录,就会造成个人不能使用他人的linux系统的PC。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一些基本的配置,文件在哪里,这就造成了混乱。所以,就有所谓的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FHS) 标准出炉了。
也就是说,FHS 的重点在于规范每个特定的目录下应该要放置什么样子的数据而已。
事实上,这个 FHS仅是规范出在根目录 ( / ) 底下各个主要的目录应该是要放置什么样的文件而已。 FHS 定义出两层规范出来,第一层是 / 底下的各个目录应该要放置什么样内容的文件数据,例如 /etc 应该要放置设定档, /bin 与 /sbin 则应该要放置可执行档等等。第二层则是针对 /usr 及 /var 这两个目录的次目录来定义的。 例如 /var/log 放置系统登录文件、 /usr/share放置共享数据等等。
在一个文件系统中,我们总有一个被称为 根目录 的东西,这个根目录里包含了所有其他目录和文件。
在Windows中,可以有好几个根目录,比如说C盘(C:\)是你的硬盘的根目录,H盘可能是你的光盘驱动器的根目录。
Linux中有且只有一个根目录,就是 / 。
如果以较为完整的树状目录来视察的话, 可以将整个 Linux 的树状目录绘制成下图:
Linux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 多用户多任务 的 *** 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就是可以在系统上建立多个用户,而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登录同一系统执行各自不同的任务,而互不影响。例如某台Linux服务器上有4个用户,分别是root、www、ftp和MySQL,在同一时间内,root用户可能在查看系统日志,管理维护系统;www用户在修改自己的网页程序;FTP用户可能在上传软件到服务器;MySQL用户在执行自己的sql查询,每个用户互不干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而每个用户不能越权访问,比如www用户不能执行MySQL用户的查询 *** 作,FTP用户不能修改www用户的网页程序,由此可知, 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每个用户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完成不同的任务,Linux正是通过这种权限的划分与管理,实现了多用户多任务的运行机制。
Linux下用户是根据角色定义的,具体分为三种角色:
超级用户 :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的最高管理权限,默认是root用户
普通用户 :只能对自己目录下的文件进行访问和修改,具有登录系统的权限,例如上面的www、FTP用户等
虚拟用户 :也叫“伪”用户,这类用户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登录系统,他们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统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例如系统默认的bin、adm、nobody用户等,一般运行的web服务,默认就是使用的nobody用户,但是nobody用户是不能登录系统的。
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 *** 作系统,如果要使用系统资源,就必须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户,然后通过这个账户进入系统。这个账户和用户是一个概念,通过建立不同属性的用户,一方面,可以合理的利用和控制系统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提供对用户文件的安全性保护。
每个用户有用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
用户组是具有相同特征用户的逻辑集合 ,有时我们需要让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权限,比如查看、修改某一个文件的权限,一种方法是分别对多个用户进行文件访问授权,如果有10个用户的话,就需要授权10次,显然这种方法不太合理;另一种方法就是建立一个组,让这个组具有查看、修改此文件的权限,然后将所有需要访问此文件的用户放入这个组中,那么所有的用户就具有了和组一样的权限,这就是用户组。 用户分组是Linux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通过定义用户组,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管理工作。
用户和用户组的关系有:
一对一:即一个用户可以存在一个组中,也可以是组中的唯一成员
一对多:即一个用户可以存在多个用户组中,那么此用户具有多个组的共同权限。
多对一:多个用户可以存在一个组中,这些用户具有和组相同的权限
多对多:多个用户可以存在多个组中。
linux的语言是c语言写的,c语言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linux命令中大小写也是完全不同的。
终端展现:
登录linux终端后,linux默认的命令行提示信息的格式:
说明 :有些命令即使你使用su root 切换到root用户,仍无法执行。所以还是建议使用su – root
x (access directory): x 与能否进入该目录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