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移植需要哪些知识点啊,求基本步骤?

Linux内核移植需要哪些知识点啊,求基本步骤?,第1张

1、获得内核源码:从Linux内核的官网可获得相应的内核源码,这里以2.6.31.1为例。

2、解压源码,进入目录:

#tar xjvf linux- 2.6.31.1.tar.bz2

#cd linux-2.6.31.1

3、修改Makefile的183 行:

ARCH ?= arm <—指定系统硬件架构

CROSS_COMPILE ?= arm-linux- <—指定交叉编译器

4、修改时钟:

修改arch/arm/mach-s3c2440/mach-smdk2440.c 的163行

static void __init smdk2440_map_io(void)

{

s3c24xx_init_io(smdk2440_iodesc, ARRAY_SIZE(smdk2440_iodesc))

s3c24xx_init_clocks(12000000)<—输入时钟为12MHz

s3c24xx_init_uarts(smdk2440_uartcfgs, ARRAY_SIZE(smdk2440_uartcfgs))

}

这个一定要设置对,否则会打印出乱码。

5、修改机器码(根据实际情况,这个要和bootloader的匹配):

修改:arch/arm/tools/mach-types的379 行:

s3c2440 ……………………… XXX <—后面那个数就是机器码 (我用的天嵌开发板的机器码是168)

6、配置:

#make menuconfig <—进入图形化配置界面

在配置菜单中选择这一项:"Load an Alternate Configuration File" ,输入2440的默认配置文件:arch/arm/configs/s3c2410_defconfig ,这个文件就是 S3C24XX 系列开发板板级支持包(BSP)然后选择 OK,按回车。

进入"System Type"选项单,里面的选项保持默认在"S3C24XX Machine"选项中只配置这几项(其他的选项取消):

S3C2410 Machine --->

[*] SMDK2410/A9M2410

S3C2440 Machine --->

[*] SMDK2440

[*] SMDK2440 with S3C2440 cpu moudle

配置完后,回到主菜单,选择这一项"Save an Alternate Configuration File" ,输入要保存的

配置文件名称:.config (默认)或自己取名:TQ2440_config,退出,编译内核: #make zImage

说明:以后移植过程中的配置、编译,都是按这个步骤进行,但是只需要保存一次配置文件,以后就不需要再保存配置文件了,配置完后可以直接退出。

编译完后,会在arch/arm/boot下生成zImage内核镜像文件,可以修改该目录下的Makefile, 在第57行下面添加:

@cp -f arch/arm/boot/zImage zImage

@echo ' Kernel: $@ is ready '

这样执行make zImage后,就把生成的zImage拷到内核根目录下。

如果希望在在执行make distclean时,也同时把zImage删除,可以修改内核根目录下Makefile 的第1247行,在后面加上:

-type f -print | xargs rm -f rm zImage

把 zImage 镜像烧进 NandFlash 跑一下,看是否正常打印出信息,如果第一步能正常引导内核,那就开始进行。然后添加驱动。

注意,系统启动最后可能会出现这个错误:

Kernel panic - not syncing: Attempted to kill init!

然后出打印出一些很乱的东西。因为用4.x.x版本的交叉编译器使用EABI,但内核默认是不支持EABI编译的,所以编译出的系统会报错,但用3. x.x版本的编译器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解决办法是,配置内核支持EABI编译:

Kernel Features --->

[*] Use the ARM EABI to compile the kernel

[*] Allow old ABI binaries to run with this kernel (EXPERIMENTA) 6

1、物理CPU数:机器主板上实际插入的cpu数量,比如说你的主板上安装了一块8核CPU,那么物理CPU个数就是1个,所以物理CPU个数就是主板上安装的CPU个数。

2、物理CPU核数:单个物理CPU上面有多个核,物理CPU核数=物理CPU数✖️单个物理CPU的核

3、逻辑CPU核数:一般情况,我们认为一颗CPU可以有多个核,加上intel的超线程技术(HT), 可以在逻辑上再分一倍数量的CPU core出来。逻辑CPU核数=物理CPU数✖️单个物理CPU的核*2

4、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CPU模拟成两个物理CPU,实现多核多线程。我们常听到的双核四线程/四核八线程指的就是支持超线程技术的CPU。

1、并行:两件(多件)事情在同一时刻一起发生。

2、并发:两件(多件)事情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发生,由于CPU快速切换,从而给人的感觉是同时进行。

3、进程和线程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一个程序有至少一个进程。线程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一个进程有至少一个线程。

线程之间的通信更方便,同一进程下的线程共享全局变量、静态变量等数据,而进程之间的通信需要以通信的方式(IPC)进行。多进程程序更健壮,多线程程序只要有一个线程死掉,整个进程也死掉了,而一个进程死掉并不会对另外一个进程造成影响,因为进程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

4、单核多线程:单核CPU上运行多线程, 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跑,系统进行线程切换,系统给每个线程分配时间片来执行,看起来就像是同时在跑, 但实际上是每个线程跑一点点就换到其它线程继续跑。

5、多核多线程:每个核上各自运行线程,同一时刻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在跑。

1、对于单核:多线程和多进程的多任务是在单cpu交替执行(时间片轮转调度,优先级调度等),属于并发

2、对于多核:同一个时间多个进程运行在不同的CPU核上,或者是同一个时间多个线程能分布在不同的CPU核上(线程数小于内核数),属于并行。

3、上下文切换:上下文切换指的是内核( *** 作系统的核心)在CPU上对进程或者线程进行切换。上下文切换过程中的信息被保存在进程控制块(PCB-Process Control Block)中。PCB又被称作切换帧(SwitchFrame)。上下文切换的信息会一直被保存在CPU的内存中,直到被再次使用。

CPU 亲和性(affinity)就是进程要在某个给定的 CPU 上尽量长时间地运行而不被迁移到其他处理器的倾向性。这样可以减少上下文切换的次数,提高程序运行性能。可分为:自然亲和性和硬亲和性

1、自然亲和性:就是进程要在指定的 CPU 上尽量长时间地运行而不被迁移到其他处理器,Linux 内核进程调度器天生就具有被称为 软 CPU 亲和性(affinity) 的特性,这意味着进程通常不会在处理器之间频繁迁移。这种状态正是我们希望的,因为进程迁移的频率小就意味着产生的负载小。Linux调度器缺省就支持自然CPU亲和性(natural CPU affinity): 调度器会试图保持进程在相同的CPU上运行。

2、硬亲和性:简单来说就是利用linux内核提供给用户的API,强行将进程或者线程绑定到某一个指定的cpu核运行。Linux硬亲和性指定API:taskset .

taskset [options] mask command [arg]...

taskset [options] -p [mask] pid

taskset 命令用于设置或者获取一直指定的 PID 对于 CPU 核的运行依赖关系。也可以用 taskset 启动一个命令,直接设置它的 CPU 核的运行依赖关系。

CPU 核依赖关系是指,命令会被在指定的 CPU 核中运行,而不会再其他 CPU 核中运行的一种调度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情况下,为了系统性能的原因,调度器会尽可能的在一个 CPU 核中维持一个进程的执行。强制指定特殊的 CPU 核依赖关系对于特殊的应用是有意义的

CPU 核的定义采用位定义的方式进行,最低位代表 CPU0,然后依次排序。这种位定义可以超过系统实际的 CPU 总数,并不会存在问题。通过命令获得的这种 CPU 位标记,只会包含系统实际 CPU 的数目。如果设定的位标记少于系统 CPU 的实际数目,那么命令会产生一个错误。当然这种给定的和获取的位标记采用 16 进制标识。

0x00000001

代表 #0 CPU

0x00000003

代表 #0 和 #1 CPU

0xFFFFFFFF

代表 #0 到 #31 CPU

-p, --pid

对一个现有的进程进行 *** 作,而不是启动一个新的进程

-c, --cpu-list

使用 CPU 编号替代位标记,这可以是一个列表,列表中可以使用逗号分隔,或者使用 "-" 进行范围标记,例如:0,5,7,9

-h, --help

打印帮助信息

-V,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如果需要设定,那么需要拥有 CAP_SYS_NICE 的权限;如果要获取设定信息,没有任何权限要求。

taskset 命令属于 util-linux-ng 包,可以使用 yum 直接安装。

pid=1 :init进程,系统启动的第一个用户级进程,是所有其它进程的父进程,引导用户空间服务。pid=2 :kthreadd:用于内核线程管理。pid=3 :migration,用于进程在不同的CPU间迁移。pid=4 :ksoftirqd,内核里的软中断守护线程,用于在系统空闲时定时处理软中断事务。pid=5 :watchdog,此进程是看门狗进程,用于监听内核异常。当系统出现宕机,可以利用watchdog进程将宕机时的一些堆栈信息写入指定文件,用于事后分析宕机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7535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