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栈都是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称为栈顶(top))对数据项进行插入和删除。
要点:
堆:顺序随意
栈: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
类似于队列,堆栈是个简单的数据存储结构。堆栈中数据进出的顺序很重要,举个例子,餐厅的盘子堆,盘子洗完要堆到上面,而不是插到下面的某个位置(相信不会有人那么做)。当厨师要用到盘子时从最上面的开始拿。即最先放在堆里的盘子会被最后一个用到。
定义:堆栈就是只能在一端插入和删除数据的链表,这个端就叫做栈顶(top),最后一个添加的数据第一个被删除。因此,这也叫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链表或是先进后出链表(FIRST IN LAST OUT)。
对于堆栈有两种 *** 作:
进栈指令(PUSH):在栈中现有元素顶部添加一个元素,新加入的元素变为最顶端的元素。
出栈指令(POP):取出栈顶元素,删除栈中的这个元素。
有些情况下,栈的最大长度有限。如果栈中元素已经达到最大长度,再用进栈指令会造成堆栈上溢出(stack overflow),相似的,如果堆栈已空还用出栈指令会造成堆栈下溢出(stack underflow)。
堆和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堆(heap)上分配的内存,系统不释放,而且是动态分配的。栈(stack)上分配的内存系统会自动释放,它是静态分配的。运行时栈叫堆栈。栈的分配是从内存的高地址向低地址分配的,而堆则相反。由malloc或new分配的内存都是从heap上分配的内存,从heap上分配的内存必须有程序员自己释放,用free来释放,否则这块内存会一直被占用而得不到释放,就出现了“内存泄露(Memory
Leak)”。这样会造成系统的可分配内存的越来越少,导致系统崩溃。
堆栈是一种执行“后进先出”算法的数据结构。
设想有一个直径不大、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竹筒。有若干个写有编号的小球,小球的直径比竹筒的直径略小。现在把不同编号的小球放到竹筒里面,可以发现一种规律:先放进去的小球只能后拿出来,反之,后放进去的小球能够先拿出来。所以“先进后出”就是这种结构的特点。
堆栈就是这样一种数据结构。它是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存储区域,数据一个一个顺序地存入(也就是“压入——push”)这个区域之中。有一个地址指针总指向最后一个压入堆栈的数据所在的数据单元,存放这个地址指针的寄存器就叫做堆栈指示器。开始放入数据的单元叫做“栈底”。数据一个一个地存入,这个过程叫做“压栈”。在压栈的过程中,每有一个数据压入堆栈,就放在和前一个单元相连的后面一个单元中,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自动加1。读取这些数据时,按照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读取数据,堆栈指示器中的地址数自动减
1。这个过程叫做“d出pop”。如此就实现了后进先出的原则。
而堆栈寄存器就是存放堆栈的寄存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