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殊事异的意思: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事情。 特异的事物。 不同的职守。
分词解读:
1、世 shì: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2、殊 shū“”不同:殊途同归。悬殊。特别,很:殊功。殊荣。殊勋。特殊。断,绝:殊死。超过:“母氏年殊七十”。
3、事 shì: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职业:谋事(指找职业)。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4、异 yì不同的: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分开:离异。异居。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特别的: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奇怪:惊异。诧异。怪异。
(1)尽管相隔千年世殊事异
但那种缱绻之情
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3)虽世殊事异
礼物传递的杭高情结亘古如斯
因为它关乎青春
关乎梦想
关乎集体记忆
关乎少年初心。
(4)虽世殊事异
于他们而言
写书作画也就是陪伴他们的精神伴侣
并没有各种名利的羁绊。
(5)世殊事异
如今盐城人办酒席
已很少再照搬传统菜式
那八大碗也转而成为千家万户的家常菜(lishixinzhi/3313656世殊事异造句)。
(6)八十载风云变幻
历沧海桑田世殊事异
新华人薪火相传不改赤子本色。
(7)毕竟世殊事异
我们不能指望有一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
(8)虽世殊事异
但其精神内核
永远是民族之魂
对现实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9)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10)世殊事异
瞬息万变
最后关头
唯差一步之遥
咬牙挺进
坚持最后的坚持
完成最后的挥手
别让近在咫尺的胜利擦肩而过。
(11)正所谓世殊事异也!走在时间的宽带里
遥想过往
人生何其短暂
得做个怡然的过客
享受生命的美好。
(12)世殊事异
曾经韶华洋溢的翩翩少年
被时间磨灭了曾经曼妙无边的友情、爱情与亲情
更丧失了过去的朋友、伴侣与家人。
(13)世殊事异
老宅当年的主人蔡鼎常已不在
而他的后人们也仅在特殊的日子才回来。
(14)马可波罗忍无可忍
虽然他知道世殊事异
面对全球化也无能为力
但中国上下5000年的文化是应该保存下来的。
(15)悲夫!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16)噫!虽世殊事异
所画
借古喻今也。
(17)正所谓“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1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祝勇
翻译: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一、原文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译文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三、出处
《兰亭集序》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二、作品赏析
文章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三、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书《兰亭集序》等。
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