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地铁的信号吧,地铁信号基本上分为ATS信号、正线信号、车载信号、车辆段(停车场)信号四大专业,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ATS主要维护的设备是中央指挥中心的一套信号设备,简单来说是提供给行车调度指挥正线列车运营的一套信号设备,行调排列进路,编制时刻表,正线扣车、越站、控制运营等级等功能……ATS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程序错误,会引发正线进路显示不了或者行调根本不知道车在哪,但是ATS数据库相对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发生此类故障,当然了这里有冗余的服务器和备用软件,所以短时间内应该可以恢复。
正线信号主要维护,信号在各站的设备房内信号设备包括UPS电源设备和各类信号设备及区间内天线和信标等用来车地通信用的设备,还有最重要的道岔和转辙机,正线设备一般很稳定,但是一旦发生故障处理和确认起来较难,因为正线故障不易发生运营人员的维护经验比较局限于日常维护,突发故障的维护经验相对短缺,而且如楼上很多软件类的核心根本木有掌握。正线一旦红光带或道岔失表处理时间就较长引发电话闭塞法可能就较大……
车载信号专业,主要维护的是车上的信号设备,这主意会引发单车故障,在硬件设备不脱落的情况下(这一百年不会出现一次)最大引发的是单车切除信号模式,以纯车辆牵引和地面信号运营,顾不会引发大面积晚点。
车辆段(停车场)信号主要维护的是列车出入段厂时候的几个道岔还有几个信号机,相对几乎没有故障,但是一旦大雪或同时几个岔子出问题,恰好遇上出车或收车的时间段就会引发正线晚点故障,所以维护和雪天的应急是比较重视的。
回答的比较粗,希望有用吧。120秒左右。
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快速的过程,只需要120秒也就是两分钟就可以完成。它的原理是,通过使用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计算出一个给定的数字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从而达到破百的目的。
atsl是一个开源的>通过学习《亿级流量网站架构核心技术》及《linux就该这么学》学习笔记及自己的感悟:架构设计之高可用高并发系统设计原则,架构设计包括墨菲定律、康威定律和二八定律三大定律,而系统设计包括高并发原则、高可用和业务设计原则等。
架构设计三大定律
墨菲定律 – 任何事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 所有的事都会比预计的时间长 – 可能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 – 担心某种事情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康威定律 – 系统架构师公司组织架构的反映 – 按照业务闭环进行系统拆分/组织架构划分,实现闭环、高内聚、低耦合,减少沟通成本 – 如果沟通出现问题,应该考虑进行系统和组织架构的调整 – 适合时机进行系统拆分,不要一开始就吧系统、服务拆分拆的非常细,虽然闭环,但是每个人维护的系统多,维护成本高 – 微服务架构的理论基础 – 康威定律>SQUID 是功能最全面的,但是架构太老,性能不咋的
Varnish 是内存缓存,速度一流,但是内存缓存也限制了其容量,缓存页面和一般是挺好的Nginx 本来是反向代理/web服务器,用了插件可以做做这个副业,但是本身不支持特性挺多ATS 目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集群是什么?
① 集群(cluster)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其任务调度则是集群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② 集群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它们构成了一个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
③ 集群组成后,可以利用多个计算机和组合进行海量请求处理( 负载均衡 ),从而获得很高的处理效率,也可以用多个计算机做备份(高可用),使得任何一个机器坏了整个系统还是能正常运行。集群在目前互联网公司是必备的技术,极大提高互联网业务的可用性和可缩放性。
2、负载均衡集群技术
①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负载均衡集群为企业需求提供了可解决容量问题的有效方案。负载均衡集群使负载可以在计算机集群中尽可能平均地分摊处理。
② 负载通常包括应用程序处理负载和网络流量负载。这样的系统非常适合向使用同一组应用程序的大量用户提供服务。每个节点都可以承担一定的处理负载,并且可以实现处理负载在节点之间的动态分配,以实现负载均衡。对于网络流量负载,当网络服务程序接受了高入网流量,以致无法迅速处理,这时,网络流量就会发送给在其它节点上运行的网络服务程序。也可根据服务器的承载能力,进行服务请求的分发,从而使用户的请求得到更快速的处理。
3、负载均衡集群技术的实现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负载均衡技术类型:基于 4 层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 7 层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实现方式:硬件负载均衡设备或者软件负载均衡
硬件负载均衡产品: F5 BIG-IP 、Citrix Netscaler 、深信服 、Array 、Radware
软件负载均衡产品: LVS (Linux Virtual Server)、 Haproxy、Nginx、Ats(apache traffic server)
4、实现效果如图
5、负载均衡分类
负载均衡根据所采用的设备对象( 软/硬件负载均衡 ),应用的OSI网络层次( 网络层次上的负载均衡 ),及应用的地理结构( 本地/全局负载均衡 )等来分类。本文着重介绍的是根据应用的 OSI 网络层次来分类的两个负载均衡类型。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相信很多同学对这张图都不陌生,这是一张网络模型图,包含了 OSI 模型及 TCP/IP 模型,两个模型虽然有一点点区别,但主要的目的是一样的,模型图描述了通信是怎么进行的。它解决了实现有效通信所需要的所有过程,并将这些过程划分为逻辑上的层。层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数据通信需要的步骤。
根据负载均衡所作用在 OSI 模型的位置不同,负载均衡可以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二层负载均衡(mac)
根据OSI模型分的二层负载,一般是用虚拟mac地址方式,外部对虚拟MAC地址请求,负载均衡接收后分配后端实际的MAC地址响应。
三层负载均衡(ip)
一般采用虚拟IP地址方式,外部对虚拟的ip地址请求,负载均衡接收后分配后端实际的IP地址响应。
四层负载均衡(tcp)
在三层负载均衡的基础上,用ip+port接收请求,再转发到对应的机器。
七层负载均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