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该产品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云服务器的用途:
1、放网站
云服务器和vps、独立服务器等一样,是网站空间的一种。因此,云服务器可以分割出虚拟主机,放置和运行网站。并且云服务器由于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比传统虚拟主机运行更为稳定,速度更快,性价比也更高。
2、放应用
不管是企业应用还是手机软件,都可以在云服务器上配置,起到以前独立服务器的作用,例如负责数据交换,存储等。配合上缓存、CDN等服务,可以做到快速响应,自动切换。
3、作为存储空间
云服务器还可以用来存储数据,除了网站数据之外,可以单独存储应用、个人、企业的各种数据,或者直接当做网络硬盘使用。因为云服务器一般都会多重备份,因此数据的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云服务器的主要优势
用户可以方便的进行远程维护,免费重装系统 硬件级别上实现云主机之间的完全隔离; 内置冗余的共享存储和智能备份,物理服务器失败可在几分钟内自动恢复。
服务环境采用高端服务器进行部署,同时采用集中的管理与监控,确保业务稳定可靠。 更强的主机性能,总体性能远高于VPS,强于部分独立服务器。
好了,当以上两个 PS 和 PPS 你都解决了就可以开始 *** 作了,我们把华为云域名绑定到阿里云IP。
点下图第一项的修改 ,然后把 “值”改成:
弄好之后应该就可以立刻通过域名访问阿里云服务器了。
客服 :
请描述您的具体问题,智能客服同步为您创建工单
我 :
问题描述: 域名解析到了阿里云的服务器,但用域名访问网站,仍然是访问到了华为云的服务器
华为云和阿里云各有一个服务器,域名是在华为云买的,并且已经完成备案以及在阿里云的接入备案
目前域名解析这里是把 >在介绍云解析之前,我们需要了解DNS解析原理。我们在浏览网页时,只需要输入简单的域名就能访问对应的站点。但计算机无法直接识别域名,所以需要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而这个翻译环节就是DNS解析。
在传统的DNS解析场景中,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针对某个域名有大量的解析请求,系统就会频繁发起DNS解析请求,会对解析服务器造成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导致线路拥堵甚至是瘫痪,这也是DDoS攻击、DNS query查询等网络攻击常用的手段。
所以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发展,传统的解析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而云解析技术就是应对这种背景和需求的产物。
云解析,采用最新的服务器集群技术,在用户流量相对集中的区域部署多个解析服务节点,可有效应对超大流量网络访问和解析请求,与传统解析技术相比,云解析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智能线路选择
中科三方云解析系统具有千余条细分解析线路,可根据访客IP判断其所在区域及所属运营商,并智能匹配对应线路,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因跨域跨网产生的时延,大幅提升解析速度和稳定性。
(2)负载均衡
面对超大流量访问请求,云解析可通过各节点的调度系统,实现访问需求的负载均衡,将请求智能分配到不同服务器,避免了流量拥堵,保证每条线路都处于畅通状态。
(3)宕机切换
云解析系统会实时监测网站解析状态,一旦发现某个服务器处于宕机状态 ,会立即将解析切换至其他可用服务器,保障网站始终处于永不宕机状态。
综上所述,云解析技术相比传统解析技术,具有智能、高效、安全等多方面优势,是真正满足当前网络安全需求的新一代解析技术,对于一些对网站安全要求较高的政企客户而言,采用云解析技术是保障网站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
云服务器使用了云计算技术,而云计算技术,整合了计算、网络、存储等各种软件和硬件技术。独立服务器,就是独立的了,不会整合这些资源。
2从安全性方面来讲
云服务器具有天然防ARP攻击和MAC欺骗,快照备份,数据永久不丢失。而独立服务器则不具有这方面的功能。
3从可靠性来讲
云服务器是基于服务器集群的,因此硬件冗余度较高,故障率低;而独立服务器则相对来说硬件冗余较少,故障率较高。
4从灵活性方面来讲
用户可以在线实时增加自己的配置,可扩展空间较大;而独立服务器则有这方面的局限性,如果有新的应用,只能再买一台了。
5从性能的角度来看
云服务器是同等配置独立服务器计算能力的4倍,可满足高性能计算的要求。
6从稳定性上看
云服务器可以故障自动迁移,意思是如果一台云服务器出现故障,其上面的应用就自动迁移到其他云服务器上了。独立服务器就不存在这功能了,坏了那就坏了。
云服务器是通过互联网在云计算平台上构建,托管并可供用户使用的虚拟服务器。由于它是在虚拟环境中交付的,因此被称为逻辑服务器。通过将大型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来创建云服务器。企业使用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模型来管理其工作负载并存储信息。云服务器为用户带来了许多好处。您可以灵活地修改服务器以满足您的特定需求。
云可按需扩展,允许用户根据其流量需求增加或减少其空间,内存等。云服务器当用户彼此隔离时,确保隐私和安全,并且用户的行为不会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云可以在多个服务器上运行时确保更高的可靠性和最长的正常运行时间,并且即使主服务器出现故障,也可以确保其他服务器的业务连续性。
云服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云服务有许多功能,对各种规模的企业都是有益的。
按需自助服务: 可以在需要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配置资源。
兼容性: 云服务允许从任何位置和任何设备上访问数据。员工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
更好的团队合作: 从任何位置访问都可以促进与现场人员的更好的协作,从而能够更新他们的报告
d性: 云托管服务是可扩展的。消费者可以添加所需的资源,并丢弃不需要的资源。
可靠性: 云可在多台服务器上运行,并且即使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也可自动运行。资源是从其他服务器中提取的,以确保连续性而不会造成任何中断。
零投资: 消费者无需在硬件上进行任何前期投资。所有服务都可以基于订阅进行提取,并且用户为自己消耗的资源付费。
灾难恢复:借助跨多个服务器的复制和存储,云可在因某些盗窃或灾难而导致数据丢失时提供简便,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更新:消费者不必担心软件更新和技术问题。云服务器位于远离企业场所的不同位置。提供程序执行所有更新和补丁。
安全性:云服务提供增强的安全性。即使丢失了个人设备,也可以从任何系统访问数据。
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影响价格,也直接决定了它的计算能力和特点,是在采购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选云服务器配置,看这三个维度
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主要取决于类型、代别、实例大小三个最重要的维度。
维度一:类型
云服务器的“类型”或“系列”,是指具有同一类设计目的或性能特点的云服务器类别。
通常来说,云厂商会提供通用均衡型、计算密集型、内存优化型、图形计算型等常见的云服务器类型。这些类型对应着硬件资源的某种合理配比或针对性强化,方便你在面向不同场景时,选择最合适的那个型号。
vCPU 数和内存大小(按GB计算)的比例,是决定和区分云服务器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用均衡型的比例通常是1:4,如 2核8G,这是一个经典搭配,可用于建站、应用服务等各种常见负载,比如作为官网和企业应用程序的后端服务器等。
如果 vCPU 和内存比是1:2,甚至1:1,那就是计算密集型的范畴,它可以用于进行科学计算、视频编码、代码编译等计算密集型负载。
比例为1:8及以上,就被归入内存优化型,比如8核64G的搭配,它在数据库、缓存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较为常见。
图形计算型是带有GPU能力的虚拟机,一般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随着 AI的火热,这类机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研发和生产环境中。
在主流云计算平台上,常常使用字母缩写来表达云服务器的系列。比如,AWS 的通用型是M系列,阿里云的内存优化型为R系列,Azure的计算优化型为F系列。
维度二:代别
云服务器的“代”(Generation),用来标识这是该系列下第几代的机型。
数据中心硬件和虚拟化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云厂商需要不断地将最新的技术和能力推向市场,所以即便是同一系列的机型,不同的代别之间也会有不小的区别。
同类型云服务器的更新换代,往往会先带来相应硬件CPU的换代提升。由于CPU在不断更新,所以云服务器的单核性能未必相同。有时,虽然两个云服务器的核数一致,但由于底层芯片的架构和频率原因,性能上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新一代的型号,往往对应着全新的特制底层物理服务器和虚拟化设施,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价格比。
维度三:实例大小
云服务器的实例大小(Size),指的是硬件计算资源的规模。
在选定的机器类型和代别下,我们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实例大小,以应对不同的计算负载。在描述实例大小时,业界常常使用medium、large、xlarge 等字眼来进行命名区分,这样的描述基本已经成为事实标准,包括AWS、阿里云、腾讯云在内的多家主流厂商都在使用。
大致可以这样记忆:标准large对应的是2vCPU的配备,xlarge则代表4个vCPU,而更高配置一般用nxlarge来表达,其中n与xlarge代表的4vCPU 是乘法关系。比如,8xlarge 就说明这是一台84=32vCPU的机器。
如若要更严谨的表述配置,则使用vCPU而非核数(Core)来描述云服务器处理器的数量。因为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的普遍存在,常常一个核心能够虚拟出两个vCPU的算力,但也有些处理器不支持超线程,所以 vCPU是更合适的表达方式,不容易引起混淆和误解。
在某些场景下,你可能还会看到“metal”或者“bare metal”这样的描述规格的字眼,中文称为“裸金属”。它们就是云服务商尽最大可能将物理裸机以云产品方式暴露出来的实例,主要用于一些追求极致性能,或是需要在非虚拟化环境下运行软件的场景。
云服务器的命名规则
云服务器的型号名称一般由类型、代别、实例大小这几项的缩写组合而成,有时还会带有补充后缀。AWS的命名规则最具代表性(阿里云采用的也是非常类似的格式):
当你理解了云服务器的命名规则后,今后看到某个具体型号,便能够很快明白背后的含义,晦涩的字符串立刻变得清晰。
比如,分解r54xlarge这个型号,这首先是一个R类型第5代的内存型机器,它应该有4×4=16个vCPU,内存大小则是16×8=128G(内存型机器的CPU内存比一般为1:8)。
当然,并非所有的云都一定是采用类似 AWS 的命名规则,微软Azure就用了一个略有不同的命名体系,大致可以总结为:
比如“E4v3”,就代表了微软Azure上4核32G的第三代内存型机器。掌握了Azure的格式特征后,你同样能够很快地解读标识的具体含义。
在命名公式中,还有一个称之为“后缀”的可选部分,在许多的型号命名中都能看到它。它一般是作为型号硬件信息的一个重要补充,这种型号与不带此后缀的标准版本相比,有一些显著的区别或特点。比如阿里云,表达“网络增强”含义的后缀是“ne”。
如何验证机型配置与期望相匹配?
在Linux环境下,可以使用lscpu命令来了解云服务器的CPU信息,并与机器的具体型号名称进行对照。下图是在一台AWS的m5axlarge机型上运行的结果,可以看到芯片提供商AMD及双核四线程等关键信息,与机型命名的含义相符: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