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选择什么样的服务器比较合适

小公司选择什么样的服务器比较合适,第1张

一、服务器所在地
通常所说的服务器所在地,也就是机房的所在地;购买服务器的时候,首要应从自身业务范围出发,合理的选择国内或者国外服务器,如果用户主体是国内时选择国内服务器访问速度快,拥有海外业务的客户应该选择国外服务器访问最佳;一般来说,选择国内服务器要偏向于距离自己较近的城市,国外服务器可以选择数据中心技术发达的美国、香港地区,其价格和服务技术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二、访问速度
访问速度的重要性不需多言,相信大家已经熟知了,但是访问速度的影响因素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了解的并不那么详尽,除了网站页面内容的自身因素外,服务器性能方面也会对访问速度影响非常大,包括服务器所采用的线路、配置、带宽等方面都要进行调差,确保不是因为服务器的问题影响网站的打开速度,如果企业自身资金丰裕的话,也可以考虑使用CDN加速,提升网站的访问速度,让网站访问者有一个良好的浏览体验。
三、服务器稳定性
上面提到购买服务器时应该对其访问速度的体验进行考核,去除掉不能访问或缓慢的危害;而实际中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访问速度很快但是经常会出现无法访问,稳定性极差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令访问用户反感而且搜索引擎也非常讨厌这样的站点,轻则网站降权,重则网站直接被百度K掉,那么之前所做的优化工作将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四、服务器所采用的网络线路与带宽
众所周知,机房服务器所采用的网络线路与带宽对于网站访问速度和稳定性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国内网络的特殊性,客户选择电信还是网通要根据自身网站用户群体进行决定,这里笔者建议最好使用双线路的服务器,因为用户群体是不断的进行变化的,与其日后随群体变化更换到不如高瞻远瞩提前进行更合理的选择。如果是选择国外服务器,其中美国服务器是不错的首选,美国服务器采用多条优质线路,可实现智能切换线路,能够确保服务器线路稳定性达到99%;另外对于服务器接入的带宽大小也要进行了解,国外服务器带宽资源非常丰富,一般都是100M以上,但是带宽是独享还是共享,要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进行选择,实际上带宽对于服务器整体性能的影响比较大,独享要比共享性能更高,其价格也是相对较高,总之一句话,客户只要根据自身业务进行选择即可,后期不会因为带宽不足影响业务运营同时也不会造成资金浪费的情况。
五、IIS连接数大小
对于IIS连接数,也许有些客户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服务器可以支持的同时访问网站的人数,服务器IIS连接数要比虚拟主机大很多,也就是说服务器能支持同时在线的用户量要比虚拟主机大,网站受到IIS连接数大小致使无法访问的可能性较小;通常100个IIS链接数就可以满足小型企业或个人网站的需求。
六、服务器硬件配置
客户购买服务器之后,要最大的获取服务器的详细参数,了解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是否满足业务的运行,服务器处理器、硬件、内存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数据,它们为业务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可能会是一个潜在的危害,只有谨慎选择才可以确保服务器自身不会出现问题;一般可以把服务器硬件来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服务器的大概性能,同时也是识别服务器真伪的有效方法之一。
七、服务器配置性能可拓展性
上面第六点谈到了服务器硬件配置方面的重要性,接下来不得不提及的就是服务器的可拓展性,随着所在行业的发展,企业自身的业务也会进行改变,或增或减都需要服务器能够充分的满足其稳定运行的需求,此时服务器自身的扩展性就非常重要了,拓展性较强的服务器重新架设即可再次使用,但是拓展性差的服务器就会被淘汰替换掉,企业又需要重新购置新的服务器来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因此中小型购买国外服务器时应着眼于企业发展的未来,选择拓展性较强的服务器作为业务稳定运行的根本。

CPU基础 知识大全 详解有哪些? CPU在电脑中是最核心关键的硬件之一,相当于人的大脑,决定了电脑运算能力,因此CPU的选择至关重要。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CPU基础知识大全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程序员必须了解的CPU知识 - 科普篇

1导读

对于一名程序员来说,无论你使用的是什么语言,代码最终都会交给CPU来执行。所以了解CPU相关的知识一方面属于程序员的内功,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你在日常编写代码时写出更加高效的代码

本文不打算对CPU进行深入探究,相反是以简单的语言来帮助大家了解CPU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得不提到的CPU缓存相关知识,其中晦涩的内容我会通过配图来帮助大家理解,最后会以几个例子来帮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CPU缓存带来的性能影响

2CPU基础知识

CPU即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我们的代码打交道最多的硬件之一,要想让一个CPU工作,就必须给它提供指令和数据,而这里的指令和数据一般就放在我们的内存当中。其中指令就是由我们平常编写的代码翻译而来,数据也是我们代码中需要用到的数据(例如一个int值、一串字符串等等)

以C语言为例,从我们开始编写到运行的生命周期可以粗略的用下图表示:

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我们日常中使用编辑器或者IDE敲入代码

代码编写完成后使用编译和链接工具生成可以被执行的程序,也就是机器语言(指令的集合)

当程序被运行时,整个程序(包括指令和数据)会被完整的载入到内存当中

CPU不停的向内存读取该程序的指令执行直到程序结束

通过上述第4步我们知道,CPU自身是没有保存我们的程序的,需要不停的向内存读取

那么有个问题是CPU是如何向内存读取的呢

这里其实存在一个“总线”的概念,即CPU会通过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来与我们的内存进行交互。其中地址总线的作用是寻址,即CPU告诉内存需要哪一个内存地址上的数据;控制总线的作用是对外部组件的控制,例如CPU希望从内存读取数据则会在控制总线上发一个“读信号”,如果希望往内存中写一个数据则会发一个“写信号”;而数据总线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传输数据本身的了

例如CPU需要希望从内存中读一条数据,那么整个过程为: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CPU在执行我们程序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与内存交互,读取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或者写入相关的数据。这个过程是非常非常快的,一般CPU与内存交互一次需要200个时钟周期左右,而现代的处理器单个时钟周期一般都短于1纳秒(1秒 = 十亿纳秒)

但我们的前辈们仍然对这个速度不满足,所以又对CPU设计了一套缓存系统来加速对内存中数据的读取

3CPU缓存

现代CPU通常设计三级缓存(L1、L2、L3),其中L1、L2缓存是每个CPU核心独享的,L3缓存是所有CPU核心共享的,而L1缓存又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

我们的数据就从内存先到L3缓存中,再到L2缓存中,再到L1缓存中,最后再到CPU寄存器中

按照大小来看,通常L1 < L2 < L3 < 内存 < 磁盘,如果你手边有一台Linu__机器的话,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查看CPU各级缓存的大小

以我手上这台服务器为例,L1指令缓存大小为32K、数据缓存大小为32K,L2缓存大小为1MB,L3缓存大小为3575MB

按照速度来看,通常L1 > L2 > L3 > 内存 > 磁盘,以时钟周期为计量单位

L1缓存:约 4 个CPU时钟周期

L2缓存:约 10 个CPU时钟周期

L3缓存:约 40 个CPU时钟周期

内存:约 200 个CPU时钟周期

也就意味着如果能命中缓存,我们程序的执行速度至少提升5倍左右,如果能命中L1缓存则提升50倍左右,这已经属于相当大的性能提升了

有了缓存系统后,CPU就不必要每条指令或数据都读一次了,可以一次性读取若干条指令或数据然后放到缓存里供以后查询,因为根据局部性原理,CPU访问内存时,无论是读取指令还是数据,所访问的内存单元都趋于聚集在一个较小的连续区域中,所以一次性读取一块连续的内存有利于后续的缓存命中

现实中,CPU通常情况下每次的读取内存时都会一次性读取内存中连续的64个字节,这个连续的64字节术语就叫做Cache Line(缓存行),所以每一级CPU缓存就像下面这样

如果你手边有一台Linu__机器的话,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查看你的机器使用的CPU的Cache Line大小是多少

对于我的服务器来说,L1缓存就有 32KB / 64B = 512 个Cache Line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CPU缓存的工作原理和加载方式,这里实际上还遗留了两个话题没有讲,一个是如何组织每一级的 Cache Line(例如 L1 的 512 个Cache Line)来提升访问的命中率;另一个更加复杂一点,在现代CPU都是多核的场景下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因为每个核都有自己的L1和L2缓存,那么如果核心1修改的时候只修改了缓存的数据而没有修改内存中的数据,其他核心读到的就是旧数据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本篇 文章 只是期望对CPU知识进行一个科普,不希望对于小白来说一次性接触大量的新内容,所以这两个问题我准备在后面的另外两篇再进行更细致的讨论

4性能对比

下面以几个实际的例子来加深大家对Cache Line如何影响程序性能的理解

示例一

我们假设有一个5000万长度的int数组,接着把这个数组的其中一些元素乘以2,考虑下面这两份代码

直觉上代码一比代码二少循环了4倍,并且也少乘2了4倍,理论上代码一比代码二快4倍左右才合理

但在我的服务器上运行的结果是代码一平均花费90毫秒,代码二平均花费93毫秒,性能几乎是差不多的,读者可以自行思考一下原因,再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解析

解析

这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Cache Line,虽然代码一需要执行的指令确实比代码二要少4倍,但由于CPU一次会把连续的64个字节都读入缓存,而读写缓存的速度又特别快(还记得吗L1的读取速度只有约4个时钟周期,是内存的50倍),以至于我们很难察觉到这4倍指令的差距

示例二

假设我们需要遍历一个二维数组,考虑下面这两种遍历 方法 :

由于数组长度是一模一样的,直觉上我们期望的是两份代码运行时间相差无几。但在我的服务器上代码一运行需要23毫秒,代码二运行需要51毫秒,读者可以自行思考一下原因,再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解析

解析

这里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Cache Line,由于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内存是连续的,所以我们按行访问的时候访问的一直都是连续的内存,而Cache Line也是连续的64个字节,所以按行访问对Cache Line更友好,更容易命中缓存

而按列访问的话每次访问的内存不是连续的,每次的跨度都是256__sizeof(int)也就是1KB,更容易出现缓存Miss

示例三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组,我们希望计算所有大于100的元素的和,考虑下面两份代码

其中代码一是随机生成了个长度为1000W的数组,然后统计大于100的所有数字的和;代码二也是随机生成了个长度为1000W的数组,但是是先排完序,再统计大于100的所有数字的和。并且可以看到,两份代码都是只计算了统计sum的那段代码的消耗时间,所以两份代码都不考虑随机生成数组和排序花费的时间

理论上来讲两份代码花费时间应当是相差无几的,但实际上在我的机器上跑出来第一份代码输出的是46毫秒,第二份代码输出的是23毫秒

读者可以自行思考一下原因,再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提示:第二份代码中在统计sum之前数组是有序的

电脑CPU如何选购 台式机 CPU知识扫盲和选购建议

CPU有几个重要的参数:架构、主频、核心、线程、缓存、接口

架构:

有句老话叫“抛开架构看核心主频都是耍流氓”,那什么是架构假如我们把架构想象成交通工具,那么老的架构就是火车,而新的架构就是高铁,所以架构的提升直接影响CPU的性能。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式的CPU虽然也有超高的主频但性能还是被现在的i3碾压的原因了。

电脑CPU如何选购台式机CPU知识扫盲和选购建议

主频:

我们常在CPU的信息里看到 某某CPU主频36GHz,这里的主频其实是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并不直接等于CPU的运算速度,但是高的主频对于CPU的运算速度却至关重要。

核心:

核心又称内核,是CPU用来完成所有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等任务的装置。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核心理解为人的手,单核就是一只手、双核就是两只手、四核就是四只手。

核心数并不是越多越好的,要看使用场景,比如在打字的时候,两只手就比一只手效率高,但是在 *** 作鼠标的时候,使用两只手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至于什么场景需要使用多少核心的CPU在下面会讲到。

电脑CPU如何选购台式机CPU知识扫盲和选购建议

线程:

我们通常会看到“四核四线程” 和“四核八线程”这两种说法,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工厂里的流水线比作线程,把工人比作核心,早先由于工人工作技能不高,一个工人只能处理一条流水线的任务,我们可以把这个称为单核单线程,但是后来工人技术熟练了,觉得 *** 作一条流水线很无聊,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就给又分配一条流水线,让这个工人同时处理两条流水线的任务,我们可以把这个称为“单核双线程”。

缓存:

缓存也是CPU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由于CPU的运算速度比内存条的读写速度要快很多,这会让CPU花费很长的时间等待数据的到来或是把数据写入内存条,这个时候CPU内的高速缓存可以作为临时的存储介质来缓解CPU的运算速度与内存读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所以缓存越大越好。

电脑CPU如何选购台式机CPU知识扫盲和选购建议

接口:

CPU需要通过接口安装在主板上才能工作,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AMD和英特尔的CPU在接口上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需要使用适配接口的主板才能正常工作。目前英特尔主流的接口类型为LGA-1151接口(6、7、8代i3 i5 i7都是这种接口);AMD平台主流的接口类型有AM4接口(锐龙系列)和FM2+接口(速龙系列、APU系列)。

PS:英特尔最新的酷睿8代CPU虽然也是LGA-1151接口,但不适配老式的LGA-1151接口主板的平台,需要另购主板

说完了这些重要的参数,相信你也对CPU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再谈谈不同场景对CPU的选择。

计算机系统基础:CPU相关知识笔记

1、什么是CPU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

运算器和控制器等部件被集成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CPU

是硬件系统的核心。

2、CPU的用途

CPU主要负责获取程序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并加以执行。

CPU的功能如下:

3、CPU的组成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和内部总线等部件组成。

31 运算器

运算器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缓冲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等。它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所规定的的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算术逻辑单元(ALU):ALU的重要组成部件,负责处理数据,实现算术和逻辑运算。

累加器(AC):当执行算术或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数据缓冲器(DR):作为CPU和内存、外部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中转站、 *** 作速度的缓冲;

在单累加器结构的运算器中,DR还可以作为 *** 作数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PSW):保存算术指令和逻辑指令运行或测试的结果建立的的各种条件码内容,分为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

32 控制器

用于控制这个CPU的工作,不仅要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还要能处理异常事件。

控制器主要包括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中断控制逻辑。

321 指令控制

指令寄存器(IR):当执行一条指令时,需要先把它从内存存储器取到缓冲寄存器中,再送入IR中暂存,指令译码器会根据IR的内容产生各种微 *** 作命令,控制其他部件协调工作,完成指令的功能。

程序计数器(PC):PC具有寄存和计数两种功能。又称为指令计数器。

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地址。

指令译码器(ID):包含指令 *** 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为了能执行任何给定的指令必须对 *** 作码进行分析,以便识别要进行的 *** 作。

322 时序控制

时序控制要为每条指令按时间顺序提供应有的控制信号。

323 总线控制

为多个功能部件提供服务的信息通路的控制电路。

324 中断控制

用于控制各种中断请求,并根据优先级排队,逐个交给CPU处理。

33 寄存器组

分为专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中的寄存器是专用寄存器,作用是固定的。

通用寄存器用途广泛由程序员规定其用途。

4、什么是多核CPU

内核:CPU的核心称为内核,是CPU的最重要组成部分。CPU的所有计算、接收/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是由核心执行。

多核:在一个单芯片上集成两个或者更多个处理器内核,并且每个内核都有自己的逻辑单元、控制单元、中端处理器、运算单元、一级Cache、二级Cache共享或独有。

多核CPU优点:可满足用户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等要求。


CPU基础知识大全详解相关文章:

★ CPU的基础知识大全有哪些

★ CPU基础知识拓展大全

★ 电脑主板应用知识大全

主板是电脑的主体,在主板上面有这各式各样的接口,通过这些特定的接口与其他电脑配件连接工作,而现在市面上主板型号繁多,新旧主板并存的情况十分普遍,主板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给很多电脑入门者带来很迷惑。用户们有很多接口都不了解,该接什么电脑配件,有读者告诉我们不清楚自己主板一些接口,在升级内存时就直接去电脑城购买内存了,结果主板是DDR2内存接口的,买了回来的却是DDR3内存。
很明显,入门级用户对主板接口很不了解,而且也不会留意相关主板参数。为了解除入门级用户的疑虑,编辑将介绍主流主板上各种各样的接口,使用户能清楚、明白主板上各种接口的作用。

处理器接口

首先介绍是处理器接口,现在市场上有Intel和AMD两家公司为用户提供处理器,Intel和AMD处理器接口是不相同的,而且同品牌处理器也有不同的接口类型。

Intel
现在主流Intel的处理器采用的是LGA 775,LGA 1156和LGA 1366这三款接口。市场上Intel面向高端的酷睿i7系列都是使用LGA 1366接口,而面向中高端的是酷睿i5和i3采用的是LGA 1156接口,而中低端是Intel的LGA 775接口,各种接口都是不兼容的。在配置Intel主机时用户们要先定位自己的需求,选择好处理器和与其配套的主板。三种接口安装时的方式基本一样。安装时,注意处理器上的一个角上有箭头,把该箭头对着图中圆圈的方向装即可。

AMD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MD处理器接口包括Socket AM2+接口和Socket AM3接口。Socket AM2+接口是940针,而Socket AM3接口是938针。Socket AM2+接口只是支持DDR2内存,而Socket AM3接口相比Socket AM2+接口则是同时提供DDR2和DDR3内存的支持。Socket AM3接口处理器是兼容现在的Socket AM2+平台,反之Socket AM2+接口就不能向上兼容Socket AM3接口了。购买电脑时要注意一些既有DDR2内存插槽,又有DDR3内存插槽的COMBO主板,注意不要用Socket AM2+接口处理器搭配DDR3内存。如果配置错误,轻者亮不了机,重者可能烧坏硬件。

内存插槽

现在主流内存有DDR2和DDR3两种不同规格的内存,两种规格内存的接口是不一样的,在主板上的区别主要是防错接口的位置。DDR2内存和DDR3内存是不兼容的,而且两者都有对应的内存插槽,不是对应的内存是不插进内存槽的。除此以外,内存槽的插法也要注意的,例如组建双通道,一般都是插相同颜色的内存槽。

硬盘接口

主流的硬盘接口有两种,一种是IDE接口,另外一种是SATA接口,两种接口很容易区分,IDE接口比SATA接口要长很多,而且是针式接口,有39针。而SATA接口是比较扁平短小的。在SATA接口中,目前SATA2接口是主流接口,其传输速度为30Gb/s。最近厂商推出了新的芯片组,有些主板开始使用SATA3接口了,SATA3接口传输速度为60Gb/s。虽然主板的SATA2接口和SATA3接口外观上一样,但是厂商会标明SATA3接口,用户不用担心弄错。

扩展接口

主板的扩展接口,右上图较长并且有胶扣的接口为PCI-E X16接口,目前主流的显卡都使用该接口。黑色长槽为传统的PCI接口,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接口了,拥有10多年的历史,可以接很多扩展设备,如电视卡、网卡,SCSI硬盘卡视频压缩卡等等。最短的接口为PCI-E X1接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于该接口的设备还不多,常见的有外置声卡,物理加速卡。
虽然PCI-E X16显卡接口占据大部分市场,而且是主流显卡接口,但是还有小部分是旧式的AGP显卡接口,不过现在有些低端的PCI-E接口的主板和显卡价格也不高,性能上却远远超于AGP接口,编辑不建议用户要选购这类接口的主板和显卡。

处理器供电接口

随着处理器运算速度的加快,核数增加,处理器的功耗不断在升高,单靠CPU接口的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早在Pentium4时代就引入了一个4PIN的12V接口,给CPU提供辅助供电。在一些服务器平台上,由于对供电要求更高,所以很早就引入更强的8PIN 12V接口,而现在一些主流的主板也使用了8PIN CPU供电接口,提供更大和更稳定的电流 更好保证CPU的稳定性。如果使用中低端的处理器,选择4PIN的12V接口已经足够供电了。

主板供电接口

从ATX 12V 20开始,采用了双12V供电设计,主板的电源接口就从传统的20PIN升级为24PIN,兼容传统的20PIN电源。因为显卡的功耗越来越大,需要外接12V电源供电,为避免大功耗显卡和CPU抢电压而设计12V供电方案,多出的4PIN主要是为PCI-E显卡供电的。如果不是用大功耗显卡,只接20PIN也是没问题的。

机箱接线位

对于刚接触电脑不久的用户来说,要准确的分辨去和接上电脑开机按键,重启按键,硬盘灯和电源灯的接线位是十分头痛的一件事情。有些主板会在颜色上做出区分,使用户可以根据颜色对号入座。但是如果主板上没有颜色标明的,可以看主板接线位上的标注,如果主板上连标注都没有,可以根据主板说明书介绍来接机箱接线。

主板外部接口

主板外部接口是与电脑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像接键鼠的PS/2接口。外部设备常用接口的USB接口。光纤音频输出的光纤接口,要注意的是音频接口,而不是光纤网卡接口。集成网卡的网线接口等接口,除了这些接口以外,还会经常看到一些视频输出借口,入门级的用户要留意的是,集成主板才会有视频输出接口,而现在常见的视频输出接口有VGA,DVI、HDMI三种接口。

VGA、DVI、HDMI接口

VGA DVI和HDMI都是视频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VGA是传输模拟信号,DVI和HDMI能传输数字信号,支持1080P全高清视频。与DVI相比,HDMI主要优势是能够同时传输音频数据,在视频数据的传输上没有差别。

e-SATA接口

E-SATA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外部接口技术标准,简单来说e-SATA就是SATA的外接式界面,拥有e-SATA接口的电脑,可以把SATA设备直接从外部连接到系统当中,而不用打开机箱,但由于e-SATA本身并不带供电,因此SATA设备也需要外接电源。

USB30

由于技术的发展,数据越来越大,要求传送效率越来越高,USB20基本满足小文件的数据传输,如果是Gb级的文件,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最近厂商遭过技术更新,推出了USB30规范,使电脑外接数据传输速度增加了不少。
USB20的理论速度是480Mbps,而SATA2接口也已经是3Gbps,而USB30的理论速度是48Gbps,也就是说性能相比USB20提升了10倍。不过由于刚起步,目前支持USB 30的设备还很少,对普通用户来说还是要等待一段时间才可以用上。

LPT并行接口和COM串行接口

在一些型号比较旧的主板上,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接口,例如LPT接口和COM接口。LPT并行接口,也叫并行接口,简称并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一般是旧式的打印机常见的接口。COM串行接口,也叫串行接口,简称串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多用于单片机、旧款手机与电脑连接。
编辑提点:很多接口在主流主板已难以看到,但还有一小部分旧式接口的主板和外设产品存在。在选电脑产品时,建议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在升级电脑时,要看清楚自己的电脑硬件类型,认清接口,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贪便宜买一些与自己主板接口不相配的产品。

不太清楚您是租用云服务器,还是购买服务器硬件!!

租用服务器:

租用服务器的价钱除了机器本身的硬件价格之外,还会受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那就是网络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管的部分)。这部分可以综合以下几点来进行考虑。机房:不同级别的机房,采用的网络设备都是不一样的。不要小看一台交换机,好的和差的价钱相差的可不是一点点,自然会影响价钱。一般比较大型的机房采用的都是比较好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网络环境:就目前,IDC数据中心业务全国遍地开花,大小机房全国也比比皆是。而网络带宽回主要分为骨干节点带宽和IDC业务专区带宽两块。像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的机房,直连中国电信骨干路由器,线路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二三级地市的机房价钱也就相对便宜了,与此同时,带宽质量也有所不同。地理位置:机房的地理位置,建筑成本,电力成本都会对价钱造成一答定的影响的。IDC的业务成本会间接影响到了租用服务器的最终价格。

购买服务器硬件:

一般来讲,买服务器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首先需要考虑服务器的应用场景:企业采购服务器,首先需要确定服务器是用来做什么的,上面需要跑什么软件。我们常见的服务器可以分为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等。

1、邮件服务器以及FTP服务器侧重硬盘的存储能力和响应能力,需要重视硬盘的容量和内存的性能;

2、文件服务器比较看重存储性能,也就是在购买服务器的时候要重视硬盘的大小,硬盘托架的多少;

3、数据库服务器则比较均衡,需要处理性能、缓存支持、内存支持、存储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4、web服务器看重对响应的支持,看服务器内存对驻留在其中的响应容纳多少,会不会因为无法支持高峰的大量访问而导致瘫痪,一些网站的瘫痪很多情况下是由同一个时刻的访问量过大,导致网页长时间打不开的情况。

二、其次,要考虑服务器的性能以及兼容性。一般来说,购买服务器之前,都会确定好要运行什么软件,负载有多大,这样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服务器的大概配置,cpu、内存、硬盘等分别用怎样的最好,另外就是要注意软件运行在什么 *** 作系统上。

三、稳定性及售后服务很重要。服务器不同于PC机,大部分企业应用要求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这就是要求服务器必须要高度稳定,尽量减少宕机时间。

硬件配置方面:如果网站是大型的门户网站、网络游戏、大型论坛等,建议可以选择快速处理型服务器。如果只是一般的网站的话,那么,选择低价稳定即可。
稳定性方面:有一些网站有时候会出现无法访问等问题,所以需要的是可以提供稳定的环境的空间。
机房选择方面:选择网站访问用户群体位置近的,如果你是外贸公司,就选择美国服务器或者香港服务器,在看一下机房的速度和性能等。
网络带宽方面:国外的机房都是选用的国际带宽,因此我们在带宽选择的时候,最好是对带宽进行测试,这样确定网络不是否稳定,确保万无一失。
价格和售后方面:找大品牌知名度高的服务器品牌商,不仅服务器各方面都不错还能保障售后安全方面的问题,而且经常会推出一些优惠促销活动,这样购买更划算。

一、根据带宽大小选择
香港站群服务器的带宽为10M,美国站群服务器的带宽为100M,日本站群服务器和韩国站群服务器的带宽基本在20M左右。可以看出美国的带宽资源是最丰富的,综合计算下来美国站群服务器的相加比最高、但是美国距离太远,国内访问速度最慢,网络延迟方面还是香港站群服务器延迟更低,日本站群服务器和韩国站群服务器的访问速度没有香港机房快。
因此,想要访问快,注重用户访问体验,选择香港服务器。预算低,用户是针对全球地区的,选择美国站群服务器。日本和韩国站群服务器始终只是备选。
二、根据服务器硬件选择
美国地区的服务器硬件配置一般是E5或双E5的CPU,一直是最高的,最具性价比。日本站群服务器和韩国站群服务器的价格比较高,租用的也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用户,所以机房里服务器硬件性能都不低;香港机房的配置相对于前三个来说要低一点,但是也可以满足多种行业的需求,所以硬件要求高的用户可以选美国、韩国、日本站群服务器,硬件要求不高可以选香港站群服务器。
三、根据IP资源选择
论机房的ip资源方面呢,美国机房资源最多,其次是香港机房,再到日本机房和韩国机房,美国机房和香港机房一般有四种C段的套餐可选,而日本机房和韩国机房一般只有两种套餐,所以如果需要大量ip来完成业务,根据整体业务需求来选择美国机房或者香港机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920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 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