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细分(Segmenting),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顾客群体,并勾勒出细分市场的轮廓。
2、确定目标市场(Targeting),选择要进入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
3、定位(Positioning),在目标市场顾客群中形成一个印象,这个印象即为定位。
市场定位就是能否为自己的产品树立特定的形象,使之与众不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为公司的品牌选择一个占据这重要位置的过程,其过程需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合理的确定经营目标、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提供综合化服务。
营销的过程,实际上是营销人员运用各种营销技巧,说服顾客购买其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俗话说:“十分生意七分谈”,谈生意主要是一个“谈”字,“谈”就是口才交际过程。
在某公司举办的化妆品展销会上,几位年轻的营销人员用十分专业的术语详细地向消费者介绍了公司产品原料、配方、性能、使用方法,给人以业务精通的印象。他们在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时表现出的反应快,对答如流,既彬彬有礼又幽默风趣的谈吐,更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有消费者问:“你们的产品真的像广告上说的那样好吗?”一位营销人员立即答道:“您试过之后的感觉会比广告上说得更好。”
消费者又问:“如果买回去,用过以后感觉不那么好怎么办?”另一位营销人员笑着说:“不,我们想念您的感觉。”
这次展销会获得很大成功,不仅产品销量超过往次,更重要的是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在公司召开的总结会上,公司老总特别强调,是营销人员语言训练有素促成了这次展销活动。他要求公司全体人员应该像营销人员那样,在“说话”上下一番功夫。
一位营销人员到一家商场推销产品,接待他的是商场副经理,对方一开口,这位营销人员马上说:“听口音您是北京人。”商场副经理点点头,问道:“您也是北京人?”这位营销人员笑着回答:“不,但我对北京很有感情,一听到北京口音就感到非常亲切。”商场副经理很客气地接待了这位营销人员。这位营销人员的热情与赞赏给商场副经理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开了个好头,后来生意谈得也很顺利。
要向顾客推销你的产品或服务,首先要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潜在顾客不是因为推销员的花言巧语才购买商品,但推销员有效的语言艺术推动着顾客满足需求的过程。
美国新泽西州一对老夫妇准备卖掉他们的住房。他们委托一位房地产经纪商承销。这家房地产经纪商请老夫妇出钱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广告的内容很简短:“出售住宅一套,有六个房间,壁炉、车库、浴室一应俱全,交通十分方便。”广告刊出一个月之后无人问津。老夫妇又登了一次广告,这次他们亲自撰写广告词:“住在这所房子里,我们感到非常幸福。只是由于两个卧室不够用,我们才决定搬家。如果您喜欢在春天呼吸湿润新鲜的空气,如果您喜欢夏天庭院里绿树成荫,如果您喜欢在秋天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透过宽敞的落地窗极目远望,如果您喜欢在冬天的傍晚全家人守着温暖的壁炉喝咖啡时的气氛,那么请您购买我们的这所房子。我们也只想把房子卖给这样的人。”广告刊出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就搬家了。
老夫妇俩运用有效的语言艺术,把住房的有关信息传递给潜在顾客,唤起其消费需求,而且使信息传递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新颖、更有针对性,从而增强信息刺激的力度、加速购买意图转化为购买行动的过程。前后对比,推销效果的差异是如此的巨大!
好口才不仅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还能消除顾客疑虑。对产品不放心,有疑虑,是影响成交的最大障碍。而克服这一障碍的关键还得靠好的口才。1920年,上海滩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滑稽演员杜宝林,曾用他那如簧巧舌做了一次成功的香烟广告。在一次演出时,他巧妙地将话题扯到吸烟:“抽烟其实是世界上顶坏顶坏的事。怎么讲呢?花了钱去买尼古丁来吸嘛。我老婆就因为我喜欢抽烟,天天跟我吵着要离婚。所以,我奉劝各位千万不要抽烟。”然后,他话锋一转:“不过,话还要说回来,戒烟是最难最难的事。我16岁起就天天想戒烟,到现在十几年了,烟不但没戒掉,瘾头却越来越大。我横想竖想,最好的办法是吸尼古丁少的香烟。我向各位透露一个秘密:目前市场上的烟,要数‘白金龙’的尼古丁最少。”
他所以出奇制胜就在于采取了先退后进、欲扬先抑的方法,首先退一步,抓住了顾客的信任,然后再进一步,使人对他提出的另一观点也不得不信服。
法兰克·贝德佳——美国的“超级推销大王”,在三十多年的保险推销生涯中,以其艰辛的奋斗历程和辉煌的业绩,赢得了“保险行销教父”的称号。
贝德佳十分重视语言的艺术,他认为:“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尤其是在推销的关键环节——面谈中,推销员谈话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客户最终是否购买你的保险。
有一次,凭着良好的口才,贝德佳谈成了一笔25万美元的保险,而所用的时间仅为短短的25分钟。这笔交易在美国保险业界有口皆碑,堪称贝德佳的经典之作。
那天,贝德佳从朋友处获悉,纽约一位名叫布斯的制造业巨商为了拓展业务,向银行申请了25万美元的贷款。但银行开出一个条件,要求他必须同时投保同等数额的保险。
机不可失,贝德佳迅速与布斯先生取得了联系,并约定次日上午10点45分见面。贝德佳不打无准备的仗,为了谈成这笔25万美元的保险,他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打电话给纽约最负盛名的健康咨询中心,替他的准客户布斯先生预定好了11点30分的健康检查时间。
第二天,10点45分,贝德佳准时到达布斯先生的办公室。
“您好,布斯先生。”
“您好,贝德佳先生,请坐。”
布斯打过招呼后,摆出一副等他说话的样子。但贝德佳没有说话,采取等客户先开口的策略。
“贝德佳先生,麻烦你特意到这儿来,真不好意思,恐怕你会浪费时间而毫无收获。”布斯先生指着桌上的一叠保险企划书和申请书说,“你看,纽约主要的保险公司都把我这儿当成战场了。我已经打算在纽约三大保险公司中选一家投保。当然,贝德佳先生,如果你仍想介绍贵公司的服务,请留下你的保险企划书,也许两三个星期后,我才会决定投保哪一家公司。不过,坦白地说,我认为我们这样见面是彼此浪费时间而已……”
很显然,谈话一开始,布斯先生就给了对方一个下马威,此时,若不做出巧妙应对,谈话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布斯先生,如果您是我的兄弟,我实在等不及想告诉您一些坦白的话。”贝德佳表情诚恳地说。他及时地抛出这句他最常对客户说的话,目的正是为了通过积极主动地给客户当参谋,作有益的服务,使客户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建立起客户的信心,有兴趣继续谈下去。
“哦——,请不妨直言?”布斯果然走进了“圈套”。
贝德佳趁势加大了进攻的力度:“我对保险这一行颇为熟悉,所以,如果您是我的兄弟,我建议您将这些企划书统统都丢到废纸篓中去。”
布斯先生听后,露出诧异之色:“此话怎讲?”
“布斯先生,为了帮助您做出最佳的选择,我可否先问您几个问题?”
懂得巧妙的提问,才会有办法把谈话导向自己希望的结果。提问是推进和促成谈判的有效工具。在多年的推销生涯中,贝德佳练就了一套提问的技巧,他往往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使客户连连作出肯定的回答,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谈话引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现在,他又要使用这一技巧了。
“请说。”贝德佳的故弄玄虚,果然勾起了布斯的兴趣。
“据我所知,贵公司正打算贷款25万美元拓展业务,但贷方希望您投保同额的保险,是吗?”
“没错。”
“换句话说,只要您健在,债权人便对您的公司信心十足,但万一您发生了意外,他们就无法信任您的公司可以继续维持下去。是这样吗?”
“嗯,可以这么说。”
“所以,您要立刻投保,把债权人所担心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这是眼前刻不容缓的事情。因为,如果您的生命未附上保险,而人又有旦夕祸福,我想债权人很可能会因此而减少贷款金额,或者干脆拒绝贷款,您说呢?”
“我不知道,但很有可能。”
“所以您要尽快取得保证自己健康的契约,这个契约对您而言就相当于25万美元的资金。”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贝德佳通过这一连串的提问,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巧妙地将客户是否尽快投保与能否得到25万美元贷款划上了等号。这样就一举击中了客户的要害,使自己在后面的交锋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那你有何建议?”
“布斯先生,现在我为了您,正要安排一项别人做不到的事。”
“哦……”
“今早,我已替您约好11点30分去看卡拉伊尔医生。他可是纽约声誉极高的医疗检验师,他的检验报告获得全国保险公司的信任。所以,如果您想只作一次健康检查,就能签订25万美元的保险契约,他是惟一的人选。”
“其他的保险经纪人难道不能替我安排这件事吗?”布斯怀疑贝德佳是否“别具用心”。
“当然,谁都可以办到。但他们没办法安排好您今早立刻去做检查。这些经纪人肯定是先打电话跟一向合作的医疗检验师联络,这些人可能只是一般的检验师。因为事关25万美元的风险,保险公司必定会要求您到其他有完善设备的诊所做更精确的检验。如此一来,25万美元贷款便要拖延数日,您愿意浪费这些时间吗?”
“我一向身体硬朗。”布斯仍有些犹豫。
“可是,我们难保自己不会在某天早晨醒来时,忽然喉咙痛或者患了流行性感冒等病痛。即使您在保险公司所能接受的程度内很快恢复了,也难保他们不会说:‘布斯先生,您似乎已康复了,但您已留下头痛的记录,在未确定您的病因是暂时性或长期性之前,我们想请您暂停投保3~4个月。’这样,您又可能失去这笔贷款。”
在这里,贝德佳抓住客户迫切希望尽早获得贷款的欲望和害怕失去贷款的恐惧心理,故意制造紧迫感,从而“逼”客户立刻做出投保的决定。
“是有可能。”布斯开始动摇了。
贝德佳故意看了看表,说:“已经11点10分了,如果我们立刻出发,就可以依照约定的时间抵达卡拉伊尔医生的诊所。如果您检查结果正常,您就可以在48小时内签定保险契约。布斯先生,您今天早上看起来精神非常好。”
“是呀,我感觉很好。”
“既然如此,您为何不现在就去做检查呢?”
布斯陷入沉思。但仅过了十几秒钟,他便取下衣架上的帽子,说:“好,我们走吧!”
就这样,贝德佳凭着高超的谈话技巧,将对自己不利的形势扭转过来,掌握住了主动权,让顾客的思想跟着自己走,最后仅用25分钟就谈成了这笔25万美元的保险。
在营销活动中,有时候把话说得委婉一些,诙谐一些,可能比直截了当地说效果更好。一位营销人员在市场上推销灭蚊剂,他滔滔不绝的演讲吸引了一大堆顾客。突然有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你敢保证这种灭蚊剂能把所有的蚊子都杀死吗?”这位营销人员机智地回答:“不敢,在你没打药的地方,蚊子照样活得很好!”,这句玩笑话使人们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推销宣传,几大箱子灭蚊剂很快就销售一空。
好口才也是排除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的保障。
一位消费者怒气冲冲地拿着一双有质量问题的皮鞋来到商场。正值鞋厂营销人员到商场了解鞋的销售情况,他听完这位消费者的申诉后,马上说了一句:“这样的鞋我买了也会气成你这样。”这句话使那位消费者火气消了一半,由先前坚持退货到后来答应换一双。
在经济活动中,你的一句话是否恰当、有力,有时甚至关系到个人、单位或国家成百上千万的损失。中国有一位留学法国的研究生回国后,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中国的葡萄酒奇迹般地打人法国市场。可是,中国葡萄酒从香港转口时遇到了难题。港方认为葡萄酒是洋酒,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产品。而香港的关税规定,洋酒征300%的税,国产酒只征80%的税。面对这个难题,这位研究生急中生智,吟出一句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他解释说,这说明中国唐朝就能生产葡萄酒,要比法国和英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早十几个世纪,怎么能说中国的葡萄酒是洋酒呢?港方无言以对,只好承认中国葡萄酒并非洋酒,同意按80%的规定征税。真可谓是口才解危难,一语值千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