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两淮盐商,在汉朝是怎样崛起的?

历史上的两淮盐商,在汉朝是怎样崛起的?,第1张

                       两淮盐业崛起于汉代

所谓两淮,是以淮河为界,在淮河以南者谓之淮南,在淮河以北者谓之淮北。当然,此处的所谓“两淮”,并非指淮河全流域的南与北,而是专指淮河入海处的海盐产区。该区南界浙江,北接山东,位居黄海之滨,江苏东部。两淮盐业的管理中心在扬州。

盐业生产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分为海盐、池盐和井盐。海盐多生产于东 部沿海地区,池盐多产于西北地区,井盐生产则至迟在李冰作蜀郡太守时已出现于四川。食 盐生产事关国计民生且收益丰厚, 所以自管仲齐国改革以来食盐生产总是不断地收到政府干预甚而长期实行国家专卖政策。 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手工业在汉唐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如制盐业、制陶业、瓷器业等 ,制盐业也成为政府关注的一项重要 手工业。 

汉武帝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命脉,从经济上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推行了以桑弘羊为主所制定的盐铁官营,为西汉王朝奠立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 西汉的汉昭帝在始元六年(前81年)期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以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辩论。经过《盐铁论》作者桓宽的“推衍”,更为全面系统,形成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 

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结合其封地的特点大力发展工商业经济,依托吴地东边漫长的海岸线发展盐业,并为了让其地所产能够更好地输出而专门开挖了一条运河,时人称之为盐运河,将沿海地区所产的盐通过运河转运至吴国中心—扬州,两淮盐业的管理中心在扬州,两淮盐商的聚居之地也在扬州 。汉景帝通过多年的积累财富堪称富可敌国,凭借这巨大财富他发动七国之乱。自此之后,两淮之地的盐业发展都颇受历代皇帝所重视,两淮盐商也走上了历史舞台。

盐商 清政府特许的具有垄断食盐运销经营特权的食盐专卖商人。他们借此特权而攫取巨额的商业垄断利润,成为清代显赫一时的豪商巨贾。清代盐商主要有窝商、运商、场商、总商等名目。他们在食盐流通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职能,其中以总商的势力为最大。窝商亦称业商。清初,无窝商、运商之分。有引窝的盐商都是自己运销食盐。以后,有引窝的盐商,因资本短缺,无力贩运,遂将引窝祖予无窝之商运销食盐,便有了窝商、运商之分。窝商并不经营盐业,而靠垄断引窝,坐收巨利。运商亦称租商。运商认引贩盐,先向窝商租取引窝,缴付“窝价”。然后,赴盐运使衙门纳课请引,凭盐引到指定产盐区向场商买进食盐,贩往指定的销盐区(即“引岸”)销售。运商在食盐流通过程中起着食盐产地与销售地之间的桥梁作用。场商是在指定的盐场向灶户收购食盐转卖给运商的中间商人。场商具有收购盐场全部产盐的垄断特权,并采取不等价交换的手法,残酷剥削食盐生产者而攫取商业利润。总商又名商总。清政府盐运使衙门在运商中选择家道殷实、资本雄厚者指名为总商。其主要任务是为盐运使衙门向盐商征收盐课。总商经济势力雄厚,与官府的关系最为密切,是盐商中的巨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316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