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旅集团降格了嘛

苏州文旅集团降格了嘛,第1张

没有。苏州文旅集团是没有降格的。苏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苏州,是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的主要投融资平台和运营平台,承担推进苏州文化旅游资源集约化与规模化经营,实施文化旅游综合营销,全力打造“天堂苏州、东方水城”文化旅游品牌等重要职能,属全资国有企业,净资产30亿人民币。

(一)案例背景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地处太湖中心区域,距离苏州主城区约40公里,拥有中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西山岛,以及84.22平方公里的太湖风景名胜区、148平方公里的太湖水域和100多处历史文化古迹,是全国唯一的整岛风景名胜保护区,拥有长三角经济圈中极为稀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资源。近年来,金庭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环太湖生态文旅带”的全域定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资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农文旅”模式,实现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全面提升。

(二)具体做法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做好建设“减法”和生态“加法”。金庭镇融合了生态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景区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按照“提升生产能力、扩展生活空间、孕育生态效应”的理念,规划到2024年全镇生产空间规模为128公顷,占总面积的1.52%;生活空间规模为1190公顷,占比14.14%;生态空间规模为7104公顷,占比84.34%,系统优化全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通过以“优化农用地结构保护耕地、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发展、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保障权益”为核心的“三优三保”行动,按照“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通过拆旧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等方式,整治各类低效用地798.2亩,增加了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实现了耕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发展、生态用地比例增加,获得的空间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等指标用于全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吴中区重点开发区域使用,土地增减挂钩收益用于金庭镇生态保护、修复和补齐民生短板。此外,在规划编制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金庭镇预留了后续发展生态产业所需要的建设用地指标,夯实了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的基础。

二是聚焦“水陆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方面,防治与保护“双管齐下”,促进水环境提升。对127条流入太湖的小河实行“河长制”,严格落实主体监管责任,从源头上保护太湖;对太湖沿岸三公里范围内所有养殖池塘进行改造,落实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防止水源污染;对宕口底部进行清淤和平整,修建生态驳岸和滚水坝,修复水生态。“陆”方面,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治理。完成消夏湾近3000亩鱼塘整治和农田复垦,建设高标准农田用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对镇区西南部的废弃工矿用地开展生态修复,打造景色怡人的“花海”生态园;系统治理受损的矿坑塌陷区,就近引入水系,加强植被抚育,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空”方面,开展大气环境整治,关停镇区“散乱污”企业,控制畜禽养殖,减少空气污染源;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

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2010年,苏州市制定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14年,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制定了《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性生态产品,实现“谁保护、谁受益”。2010年至今,通过三次调整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等政策,实现了镇、村等不同产权主体的权益,金庭镇每年的风景名胜区补偿资金和四分之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拨付到镇,用于风景名胜区改造和保护修复、公益林管护、森林防火等支出;水稻田、重要湿地、水源地补偿资金和四分之一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拨付到村民委员会,主要用于村民的森林、农田等股权固定分红、生态产业发展等,极大地激发了镇、村和村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2019年,苏州市选择金庭、东山地区开展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将其定位为环太湖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市、区两级财政在原有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上,2019-2023年共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0亿元,重点用于上述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基本公共服务。

四是建立“生态农文旅”模式,实现生态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价值实现。金庭镇依托特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立“生态农文旅”模式,推动生态产业化经营。打造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特色农品变优质商品”。重点围绕洞庭山碧螺春、青种枇杷、水晶石榴等特色农产品,打造金庭镇特色“农品名片”,将传统历史文化内涵融入特色农产品的宣传销售中,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拓展“特色农品变优质商品”的转化渠道;与顺丰快递签订战略协议,在各个村主要路口设置快递站点,提高鲜果产品运输效率。挖掘“农文旅”产业链,实现“农业劳动变体验活动”。挖掘明月湾、东村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堂里、植里等6个传统历史村落的文化底蕴,鼓励村民在传统村落中以自有宅基地和果园、茶园、鱼塘等生态载体发展特色民宿、家庭采摘园等,实现从传统餐饮住宿向农业文化体验活动拓展,形成“吃采看游住购”全产业链。提升生态文化内涵,助推“绿色平台变生态品牌”。积极宣传“消夏渔歌”、“十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推进全域生态文化旅游,形成了丽舍、香樟小院等一批精品民宿品牌,通过游客的“进入式消费”实现生态产品的增值溢价。

(三)主要成效

一是绿色发展意识和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双提升”。近年来,金庭镇干部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逐渐增强,保护绿水青山、依靠绿水青山、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金庭人的行动自觉,金庭镇的生态空间显著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和修复,江南水乡特色、传统历史文化得以传承,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2019年,金庭镇建设开发强度降低至16.65%,同比降低了13.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增加至71%,全镇地表水水质均达到II类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内优质标准;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区域内植物种类超过500种,动物种类超过200种,拥有银杏、水杉等多个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以及虎纹蛙、鹈鹕、鸳鸯等多种国家、省级保护动物。

二是公共性生态产品和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双显化”。一方面,苏州市建立了针对各类自然生态要素的生态补偿机制,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采购”公共性生态产品,彰显其内在价值。其中,补偿标准为水稻田420元/亩、生态公益林250元/亩、风景名胜区150元/亩、其他生态农产品100元/亩;水源地村根据所在村岸线长度、土地面积、常住人口数等,分别给予每村120万元、140万元、160万元的补偿,生态湿地村也分别给予每村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的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湿等各类自然资源。近三年,金庭镇年均获得生态补偿资金3000余万元。另一方面,金庭镇通过“生态农文旅”模式的发展,打通了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显化了物质供给类和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的价值。“特色农品变文化商品”方面,2019年全镇农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85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果品收入2.71亿元,水产收入0.21亿元,茶叶收入1.93亿元;“太湖绿”大米及“西山青种”枇杷等已成为网红品牌。“农业劳动变体验活动”方面,2019年全镇吸引旅游人数421.06万人次,农家乐、民宿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35%,新增民宿104家,改造民宿103家,精品民宿增加至37家,直接带动了1600余人就业。“绿色平台变生态品牌”,随着“生态农文旅”模式的建立,港中旅、亚视、南峰等投资集团纷至沓来,2017年“阿里巴巴太极禅苑文化驿栈”正式落户金庭镇,2020年美国汉舍集团投资的“汉舍”项目全面启动,“自然、绿色、生态”成为了金庭镇最响亮的名片。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双推进”。2019年,金庭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3亿元,同比增长6.10%。其中,服务业占比近80%,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75亿元,同比增长7%。全镇2019年新增就业岗位647个,同比增长39.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6573元,同比增长6.2%。依托“生态农文旅”模式,生态产品价值融入了一二三产业发展中,让农民、政府、投资商三方共赢,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双推进”。

三钢文旅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江阴路8号,是一家专业从事文旅产业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经营范围涵盖文旅投资、文旅开发、文旅运营、文旅营销等多个领域。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购物、餐饮、住宿等多种文旅元素于一体的文旅产业综合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文旅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099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