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精准营销需要掌握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的技术。大数据记录了用户使用各种应用生成的每一条数据。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获取用户的需求,甚至挖掘出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潜在需求。以手机游戏应用推广为例,不同游戏玩家的喜好差异较大。没有对玩家喜好和使用习惯进行数据分析就投放的广告,往往会变得毫无用处。通过分析用户数据,获取各类信息进行精准营销,可以大大提高下载率,延长留存时间。因此,提高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的技术成为很多主流广告平台的工作重点之一。和Mintegral一样,它掌握了利用AI技术分析海量用户数据,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广告投放时千人千面,有效提升了程序化广告的精准性。
另外,在进行精准营销时,也要注意广告创意和数据的结合。现代人更喜欢个性化、新颖的广告创意,对广告的审美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缺乏创意的简单粗暴的广告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使得营销者越来越重视广告创意。根据数据的分析,消费者需求与耳目一新的创意相结合,理性的数据与感性的艺术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点击率高、推广效果好的广告。
互联网时代,精准营销势在必行,这需要企业和营销人员更好地定位目标群体,掌握分析大数据的技术,结合创意进行精准营销。
要想在社会化媒体进行公关和营销获得成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用户会为哪几中角色买家,每一种买家代表的是一种一类消费者;第二,寻找出每一类消费者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第三,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策划产品和服务。为了更精确地营销,我们可以吧用户分为六个层级,从上往下是:1、当前的满意客户;2、从可信的消息来源的到推荐;3、已经建立联系,但却尚未购买;4、公认的行业专家;5、广告搜寻或者随机寻找等;6、陌生客服的拜访。
当前的满意客户:很显然,这些用户已经从你这里已经购买了产品或服务,对你的产品或服务很满意, 获得了用户的信任,那么他们下次还会从你这里购买。此处的关键词是“满意”,所以你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过硬。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客户,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很满意。
从可信的消息来源获得到推荐:比如最近华为P10出来了,有些没用过华为手机的用户,就会询问身边认识、信任的人,看看他们对这个手机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很多用户喜欢查看微博上的KOL对此手机的评价。当有人寻求行业推荐信息是,你的公司是不是就在大家嘴边,是人们脱口而出的那一家吗?
已经建立联系,但却尚未购买:潜在用户认识你、信任你,但尚未购买。我的工作用的微信就有很多慕名野子而加入的,因为我们是刚开始,所以后买的人也不是特别多,大家都还是在观望是否有合适自己的东西,但是一旦有合适自己的需求,首先就会想到我们。
公认的行业专家:已经搭建好一座平台,并且经常为潜在的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大家一般是对你有如此评价:“这个人说话比较靠谱,可以继续了解一下。”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把这些人带领到上面一层——“已经建立联系,但却尚未购买。”微博上数码领域的KOL,或者网红之类的,都算是公认的行业专家吧。但是有意思的是,像张大奕、雪梨等网红现再卖货卖得大红大紫,但是同样的数码的KOL就没有人像网红那样。难道是男粉丝和女粉丝的不同?
广告搜寻或随机寻找等:我们已经接近底部了。潜在客户不知道说能够提供相关的服务,从来没有见过谁做过类似的事情,因此他只能通过百度等搜索查找相关的公司。这时候产品的软文可信程度就很大的影响用户的购买行为,这就是传统门户网站和报纸的优势了。所以企业也要定期投这方面的资源。更严重的是,价格已然成为生杀予夺的决定性因素,你基本和兜售日用品的小贩 无异了。谁也不想在这个层级待着。所以为什么凡是上淘宝的东西都叫不上价。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用户,自建流量池,才能够不打价格战。
陌生人拜访:大家都接到过保险类推销的电话了吧,这个层级的就相当于这样。因为成本低,很多保险公司都喜欢这样做,但是真正有需求的用户也不会傻傻地坐在那里想:“我就坐着等,一会儿就会有人给我打电话,为我提供服务!”。一口气打扰99个人,就为了跟第100个人说上话。而这个人的购买决定跟信任毫无关系,完全取决于价格是否够低,完全是碰运气,毫无积累。应该把这个陌生人拜访当做“电信垃圾”。
我们应该从低层级往高层级发展,所有的工作应该是具有积累性的。而这些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建立信任需要时间,维护关系更需要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