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是个有情怀,有谋略的人。
这两天,京东宣布旗下首家实体MALL将在十一黄金周的前一天正式开张,选址古城西安。
盛龙广场在未央路的西边,属于西安著名的“龙首商圈”,地理位置优越,东边又紧挨着大明宫遗址公园,商业与人文气息兼具。
两周前,徐雷刚升任京东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摇滚老炮儿”徐雷刚一“转正”,就要见证京东在实体路上前进的重要一步。 这些年,京东对自己“实体电商”身份的强调,夸张些说,是恨不能将这四个字刻在自己脑门上。
以前,徐雷常常会用一首新歌,来传达自己的心情。
但如今,他的微博已设置成粉丝不可见,这一次,我们不得而知徐雷会对此作何表达。
徐雷,1974年出生于一个北京的军队大院。
他曾在国企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到联想经历了两年历练。
2006年,在刘强东一番“巧舌如簧”之下,“投资女王”徐新掏出1000万美元押宝初创业的京东。
为何说是“押宝”呢,当时的京东没人没钱,没有像样的财务总监,更缺乏像样的运营人才,徐新只好到处帮刘强东寻找合适的人才。
物色了一年,徐新找来了徐雷。
不过,徐雷与刘强东一开始并没有看对眼。看着一脸桀骜不驯的徐雷,刘强东心里边直打鼓;看着刚成立不久的京东,徐雷心下也十分犹豫。
但毕竟是“投资女王”的力荐,刘强东与徐雷还是约着吃了顿饭,酒量上二人算是棋逢对手、相见恨晚。
虽然深入的了解或许还谈不上,但打过这次照面后,徐雷便进入京东开始组建京东商城市场公关部门,算是挂上了个“虚职”。
不过在徐雷搭建起完整的市场构架后,京东的营销确实有了很大起色。
一次早会上,刘强东转身冲着徐雷说,“我忙不过来,你来负责企业销售吧。”徐雷摇身一变,成了京东集团首任CMO。两年时间,徐雷以 体育 营销、 娱乐 营销为切入点,使得京东商城销售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可以说,京东能够挺进国内电商头部之列,徐雷功不可没。
但是对于这位十分另类,口气又经常有些冲的大院子弟,公司内部其他人,却始终打心眼里觉得,他不会待得太久。
众人的怀疑果然应验。
2011年,徐雷负气出走京东,去百丽投资的优购网做了CMO。关于他为何突然离开,徐雷本人不曾提起,京东内部也少有知情人。
但就在其离职后的第二年,京东对外宣称自己的“红六月”单日成交10亿元时, 徐雷直言不讳地冷啐了一口“打死也不信!”
徐雷的脾气自然不是针对刘强东的,在他离开后的几年里,刘强东不时约他出来把酒言欢,目的自然是劝徐雷回来。
或许是这样的软磨硬泡起了作用,2014年徐雷重回京东,并转手给京东送上一份大礼,将“红六月”改成了“京东618”。
“双11之父”是张勇这件事,或许很多人都知道,但却少有人知,直接对标淘宝的“京东618”正是徐雷提出来的。
京东内部对徐雷的看法本就不小,二次回归更是大出众人意外,所以他的提议只得到三票支持,这之中包括刘强东的关键一票。
徐雷并非意气用事,他的这一建议,经过审慎考虑。
首先, 既然要直接对标“双11”,“京东618”相比于“红六月”是一个更为直观的符号,更具品牌记忆。
其次, 对于大多持反对意见的人来说,是考虑到“红六月”可以做一整个月的营销,同时分担物流压力。但徐雷以为,定名“618”与促销时间之间并不矛盾,至于对流量的担心,他有信心利用营销达到很好的效果。
尽管有刘强东的鼎力支持,会后徐雷还是挨个找人沟通,阐述自己的看法。
后来“618”的成功有目共睹,徐雷相当于为中国电商购物狂欢节再造了一个国民级的经典符号。
但那时的京东,内部有很多问题,各部门间各自为营,互不买账是常有的事,管理更是乱得一塌糊涂。
无论是担任市场部高级副总裁时期,还是在京东无线时期,在乱象丛生之中,徐雷把 “立规矩” 看作重中之重,并且首先带头遵守。
后来,这两个部门在他的调教下,都运行地有模有样。
看似最不着调的徐雷,反而成了刘强东嘴里“最讲规矩”的一个。
而随着徐雷做出的成绩越来越多,当初心存偏见的人也逐渐看懂了刘强东的良苦用心。
随着京东的体量越变越大,结构越变越庞杂,敢于直言不讳,协调各部门作战,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的人才至关重要,刘强东看重的,除了徐雷的营销才能,更是他的管理才能。
徐雷在京东确实是最特殊的一个。
偶尔在大众面前现身, 他总是一身潮男装扮,脚踩AJ倒钩,穿破洞牛仔裤,丹宁外套和皮夹克都是必备单品,耳钉也不落下,当他踩凳子挥手臂,展现自己极强战斗力的时候,身上的纹身也清晰可见。
这样一位潮人高管,以世俗的眼光看去,确实不够正经。但从“摇滚老炮儿”摇身变为京东二把手,又的确是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可是,这样的的身份转换,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完成的呢?
2018年是京东的至暗时刻,所有业务线都跟商量好了似的,一个劲猛跌。
也是在这一年,徐雷当上了首任京东商城轮值CEO,他以一首《Put Your Lights On》传递出积极的情绪。
然而两个月后,刘强东的“明州性侵事件”来得猝不及防,紧接着京东又爆出16起内部腐败案件,投资方也接连退出,京东陷入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偏偏徐雷是个遇到困难就兴奋的人,就像他的微博签名写得那样: “我在雨中行走,从不打伞;我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随着刘强东渐渐退居幕后,并陆续卸任近50家京东系公司的高管职务,徐雷站到了台前。
年底,徐雷拉着京东所有高管,南下广东肇庆,悄悄开了三天三夜的闭门会议,会议之初,徐雷给在座高管撂下句狠话“再这样下去,哥几个别干了”。
闭门会议后,京东随即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组织变革,过程中遇到的碰撞和阻力可想而知。
在那次组织架构调整中,三大事业群全部变成向徐雷汇报,后来从子集团上市到财报会议到达沃斯论坛等重大场合,都由徐雷出面,这让一些资历与徐雷相当的高管愤愤不平。
在徐雷担任京东商城轮值CEO,参加的第一个年会上,几十张圆桌位前,员工有序坐定,只有徐雷在头排的高管圆桌位上咂着烟。平时习惯一身休闲装的他,此时也郑重其事的换上了一身西装。上台后,他坦言自己有点焦虑。
暗夜突围,或许能一战成名,但也可能功败垂成,从此万丈深渊。
刘强东深知徐雷的艰辛,于是在2019年年初的内部会上,推杯换盏之际,以“人浮于事、拉帮结派……”敲打一众高管,并直言“谁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
刘强东偏爱徐雷,徐雷也对得起刘强东的信任和放权。
在同年9月,徐雷正式成为京东零售CEO的时候,也撂下一句狠话 “不成长,便退场!”
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徐来在京东确立了“以信赖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理念,一套刚猛的组合拳打下来,京东零售业务实现连续三年高质量增长。
京东的市值也在2020年暴涨到1400亿美元,今年618,销售额更是突破3438亿元,刷新 历史 纪录。
三年来,在徐雷的管理下,京东零售各业务线在变革中,不断走向明晰,前中后台体系的细分,使得各条线角色不断得到强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京东“二把手”。
“如果你看过《三体》小说,里面有一句话是,‘消灭你,但与你无关’。这个世界上经常会有很多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往往颠覆者都是不太讲‘武德’的。”
这段话是去年底,徐雷在第十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做的《在变化的世界里,成为变化的朋友》开幕演讲中的一句。
不同于外界对身处如此高位的管理者的种种设想,对于徐雷来说,那样的词语都有些强调过头了,他不干,就是要以独立的人生态度和强劲的战斗力,和外界加诸的刻板印象死磕到底。
这一点几乎坚如磐石的深刻影响了徐雷的性格。
为了改变京东传统的营销模式,去年的京东双十一预热活动,是徐雷领着一众员工登上 “脱口秀大会” 的舞台,嬉笑怒骂、肆意挥洒间,京东被塑造了新的“性格”。
这样独特的、带着强烈个人色彩的互动营销方式,是徐雷所熟悉的,当然也符合徐雷向外界展现出来的形象,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这次营销是换任何一家电商平台,都无法复刻的。
至于徐雷自己,他似乎一直未改文艺青年、摇滚青年的本色。
可以说,没有徐雷的这种反抗、颠覆、变动、自行其是,京东的样貌或许要较如今逊色几分。
不同于刘强东站在台前的时候,徐雷并没有刻意强化自己的个人符号,没有很多人认识他,但京东给人的印象却更深了。
“感觉出圈了,更有活力了。”一位内部员工这样评价徐雷带领下的京东零售。
这位爱“讲规矩”又爱摇滚的混搭总裁,正不断给京东带来令人惊喜的改变。
作者:李迎
2021年全球 体育 赛事迎来大爆发,奥运会、欧洲杯等赛事即将开启。同时,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专业 体育 运动正在从专业竞赛向全民参与下沉。这也为更多的 体育 IP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构成 体育 市场的全新增长极。
大型 体育 赛事重启 体育 产业下沉谋变
2020年成为 体育 届的荒年,上至世界顶级赛事,下到民间的普通比赛,都因为疫情防控等因素遭到了搁置延期,但无论是比赛运动员、赛事观众,还是赛事举办方或者赞助方,对于重启全球赛事都有强烈的诉求。
2021年,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欧洲各国的足球联赛已经到了赛季末段,欧冠也正如火如荼,北美的主要 体育 联盟赛事也激战正酣。夏季奥运会、欧洲杯等全球顶级赛事也将举办,此外,成都大运会、马拉松、乒羽网等各项赛事都将轮番登场,同时今年距离北京冬奥会举办也仅有一年的时间,各项冰雪赛事也将火热开展。
(图源:网络)
历来,举办国际大型 体育 赛事首先能够刺激 体育 场馆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够成为点燃全民参与 体育 运动的催化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大众对运动健身的热情,也推动全民自发休闲式的大众运动健身方式开始转向专业运动健身服务。随着需求逐渐增多,专业型 体育 场所数量随之井喷式爆发。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突破和普及,驱动国内运动健身产业向全渠道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元的运动场景,降低了运动的门槛,专业 体育 运动从专业竞赛向全民参与下沉。
体育 产业向互联网延申和连接也水到渠成。当早期的场馆预订服务商还陷在存量蛋糕的争夺中,靠补贴把场馆原有用户吸引到线上时,京东已经选择以场馆信息化为切入点,瞄准了增量用户。日前,京东投资了智慧 体育 综合服务商“动网”,以“物联网+ 体育 ”作为切入点,开展场景化营销。平台方、品牌方可以借助动网的对接,将他们的服务和产品下沉到各大场馆,进行场景化营销,把 体育 场馆纳入平台促销体系。
(图源:网络)
场馆是 体育 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体育 用户最直接接触的运动场景,京东运动经过几年的积累已拥有了庞大的线上 体育 消费用户群体,投资动网不仅可以帮助京东更加深入地接触到精准的线下 体育 用户,也能更有力地的帮助京东运动与 体育 场景的深入整合。
回归 体育 本源 打造更多精品赛事 IP
体育 的本源在于竞争,赛事仍然是体现 体育 价值最佳的载体。越来越多国内外精品 体育 赛事的举办,刺激了消费者 体育 需求从传统的 体育 制造用品初次消费转向 娱乐 性消费、观赏性消费;尤其是对于新型 体育 运动的消费需求增强,如马拉松、竞技 体育 、雪上运动、户外运动等。
而国内 体育 产业的最大瓶颈就在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头部赛事的需求与国内竞技 体育 观赏性较低、赛事IP打造难度大之间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人均 体育 消费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国内马拉松比赛从 2011 年 22 场增长至2017 年的 1102 场,复合增长率高达 95.07%;截止 2018 年 11 月底,我国马拉松举办赛事为 1072 场,参赛人数为 530 万人,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即使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导致线下马拉松比赛大量取消,但马拉松赛事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吸引了更多跑者。中国田协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初,国内举办的线上马拉松活动达到368次,线上参与人次达到5200万。
而京东运动早已在马拉松这个项目上默默耕耘很久,目前已经赞助了包括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无锡马拉松、宿迁马拉松等大型赛事在内的十多场马拉松赛事,并自主开发赛事报名系统,通过京东平台,为爱好者们提供赛事报名+装备选购的一站式服务。通过京东的影响力,打造更多国内精品马拉松赛事IP。
(图源:网络)
此外,2020年“11.11”期间,京东运动举办了“2020京东运动杯”羽毛球公开赛,以及京东运动杯“京舞东方”街舞大赛。这两场比赛,在运动爱好人群中形成广泛影响力的同时,也让京东运动“专业、品质、潮流、服务”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
在国内政策的支持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利好加持下,京东将赛事线上报名、装备购买、线下比赛、品牌合作、用户互动等环节有效串联于一体,不仅实现了更高效的赛事统筹,也促成了多方资源的优化整合。而通过多元化的体验场景,京东更重视激发大众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打造 健康 活跃的 体育 生态圈。京东做 体育 产业,是实打实从自身优势出发,从 体育 产业的基础做起,这也为其他 体育 产业入局者做了示范。
体育 产业商业模型升级 “ 体育 + ”无限可能
回首2020年,所有 体育 爱好者,或许都对充满 体育 馆的空心回声感到沮丧。
2020年 体育 产业确实遇到了重大困难,但也客观提供了一种推动力。它让赛事组织者更多在经营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户和合作伙伴层面;新型小众IP开始找到更多的价值释放空间,市场的开放程度明显要好于过去的“传统”时代,而这些都为赞助品牌选择新资产,使用新方法创造了条件。
品牌会看到真正的机会,这能让品牌更好地与消费者接触,并开发新的数字机遇。当然,这不仅仅是增加在线基础设施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根据供需条件,来做出相应改善。
作为赛事举办方,应该专注于缓解各方的焦虑,一方面更多服务和创新来支持消费者,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大数据平台的影响力建立起积极的品牌情绪和参与度。随着 体育 产业更多转向数字,商业开发上的经济阻力就有被化解的空间,这也是未来产业全球化的最重要载体。
(图源:网络)
京东的 体育 产业布局通过投资动网,以及组织各类线下 体育 赛事,并结合已有的互联网大平台优势,正逐步由运动、装备等单一消费与“互联网+”、“AI+”“物联网”快速融合,使 体育 服务业的占比快速提升,形成以智能装备、全民健身、休闲 旅游 等业务为基本架构,整合教育、医疗、金融、 旅游 、文化等“ 体育 +”资源,这些也将为 体育 产业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和示范效应。
2021年不断开启的大型 体育 赛事无疑是 体育 产业中的明星所在,但盛宴过后,需要更多植根于基层,潜心打造精品IP的角色。
正如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建队哲学:“我看见一个石匠在敲打石头。大约敲了100下,石头上连一条裂缝都没有。但就在敲下第101次时,石头却分为两半。我知道,那不是最后一击造成的结果,而是之前所有敲击共同起到的作用。”
1999年,在阿里巴巴创立初期,环顾整个公司,包括马云在内仅仅只有18个人“蜗居”在一个不到一百平的小小办公室里面。
可以说,不管是从公司规模还是员工人数来说,都称得上是十分寒酸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小公司”,却在这一年迎来了一位“金融大鳄”。
那便是蔡崇信。
在加盟阿里巴巴的前一年,蔡崇信仅仅是与马云交流了两个月的时间、参观了一次公司环境之后,便决定放弃美国70万美金的年薪,转而加入到阿里,拿500块钱的工资。
如此的气魄寻常人很难做到。
后来马云也评价蔡崇信是自己“最感谢的人”。也有人说,没有蔡崇信,就没有如今的阿里。
毕竟,在阿里后来的发展战略之中,到处都离不开蔡崇信的影子。
而在同样身为“电商豪门”的京东之中,其实也有一位“蔡崇信”。
他对于刘强东的帮助,也并不比蔡崇信帮助马云少多少。
这个人,便是徐雷。
2022年4月7日,一条新闻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那就是京东集团在其官网上宣布,作为全国著名企业家,有着“电商之王”称号的刘强东,辞去了京东集团的CEO一职,转而改做长期战略设计以及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等工作,彻底退居到了幕后。
而接替刘强东职位的,是不久前刚被任命为京东集团总裁的徐雷。
此消息一出,引来了全国网友的好奇与猜测。
要知道,在四年前,刘强东出席瑞士达沃斯小镇的企业家聚会的时候,才刚当着在场诸多全球商业大佬的面,亲口说自己不到65岁绝不会退休。
这才仅仅过去了四年时间,他也才刚过完48岁的生日,距离65岁还十分遥远,怎么这么快就“食言”了?
没过多久,大家便将目光聚焦到了徐雷这个人的身上。
“此人究竟是谁?为何能够接替刘强东的位置?他的能力究竟如何?对京东又做过怎样的贡献?”
一时之间,网上的舆论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徐雷从“不知名人物”,刹那之间变成了商界之上的焦点人物。
于是,网友们开始深扒徐雷的个人履历,想要看看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将京东集团从刘强东的手中接过来。
都说人红是非多,在事件刚一发生的时候,许多针对徐雷“背景”的谣言就开始一一涌现。
先是有人说徐雷出生于金融世家,是妥妥的“富二代”,姐姐还是金融圈的“投资大佬”,是刘强东的恩人,刘强东不敢不给这个面子,所以才主动退位让给了徐雷。
还有人说,徐雷这个人是一位开国元帅的孙子,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所以为了京东之后的战略发展,刘强东才与徐雷进行了“合作”。
诸如此类的言论在网上铺天盖地,到处都是。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还真的信以为真,将其当做了茶余饭后与人攀谈的资料。
那么,既然与身世无关,那刘强东将京东集团传给徐雷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从徐雷过往的履历表上,就可以窥见一斑。
1997年,徐雷从北京工商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到了一家小型企业从事业务营销工作。
徐雷的性格本来就是比较好强,再加上身上有些桀骜不驯的气质,所以在公司的里面经常因为意见不和而与领导发生冲突。
虽然领导并不是很喜欢徐雷,但是由于徐雷业务能力十分出色,所以也没有办法将其开除,但是一直没有给予其升职的机会。
眼看工作三年都没有得到晋升机会,反而那些成绩不如自己的同事,却得到了升职,徐雷十分不满。
于是,在2000年,他一怒之下提出了辞职,离开了这家公司。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徐雷加入到了已经在全国市场上有些名气的联想集团,并凭借着经验,担任了联想集团品牌及各产品网络推广工作。
但是在联想里面也没有干多长时间,就因为与之前同样的原因,徐雷第二次提出了辞职。
要说自己的性格上是否真的存在问题,徐雷认为可能是有的,但是,那也只是因为自己的直言不讳、不拘小节。
他认为只要自己提的建议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那么他便会据理力争,并不在意是否损了领导的“面子”。
虽然徐雷也并不打算更改自己的行为方式,但是在“人情世故”上的不经事,让他已经经历了两次的挫败。
所以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在职场中,怎样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他坚信,金子绝不会被沙土所埋没,自己的能力也终将会被“有识之士”所欣赏到。
徐雷的第三家公司,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专业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好耶广告网络。
当时好耶广告网络的运营模式与徐雷的理念十分契合,所以他在这里并没有遇到多少因观点不和而发生矛盾的事情,再加上徐雷自身做出了一些改变,所以在这家公司徐雷变得如鱼得水,开始逐渐展现自己在营销方面的天赋。
在好耶广告公司任职的五年时间,徐雷从普通的职工,晋升到了销售总监、客户部执行总监、副总经理、最后甚至成为了北京公司总经理。
这个时候徐雷已经可以算得上鱼跃龙门,将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就在他准备继续在广告网络领域发光发热、大展才能的时候,一位“贵人”,敲响了他家的大门。
2007年,刘强东的京东公司遇到了发展路上的瓶颈期。
与徐雷桀骜不驯的性格不同,刘强东的性格要显得沉稳许多。
每当遇到难以攻克的阻碍和困难,他都会静下心来,仔细钻研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设计出解决的方案。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刘强东所奉行的,也是包容和相互理解。
这也让京东在创立初期,就可以招募到许多员工和有识之士,一起来谋划集团未来的发展。
不过,那个时候,由于京东刚刚开始向电商模式转型,并且还投入了大笔资金进驻到上海,步子一下迈得太大,这让公司运营出现了问题。
没过多久,因为市场上的起伏,京东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刘强东只能进行裁员的下策,来暂时稳定公司的亏空。
到了最低谷的时候,整个公司一度只剩下了不到50个人。
这个时候,仿佛京东已经走向了终结的末路。
眼看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刘强东知道,如果再不想一些办法,那么自己辛辛苦苦打磨多年的公司就要毁于一旦了。
于是,他开始到处拉投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想要从之前做业务时所熟识的贸易伙伴那里寻得一些帮助。
但是当时的市场环境,除了跟杭州的阿里以外,还有许多家传统贸易公司准备入场电子商务,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以贩卖光碟出身的京东,可以在接下来的斗争中获取胜利。
所以,任凭刘强东怎样苦口婆心地劝导,都没有人愿意为其伸出援手。
一直到刘强东找到投资行业的女强人——徐新,此事才发生了转机。
在得知刘强东需要200万美元的投资款项时,徐新仔细阅读了刘强东关于京东发展的规划,她认为,虽然京东的体量相比其他成熟的企业来说比较小,但是其战略方向和对于产业运营的构想,却十分的超前。
徐新当即做出了一个“豪赌”,拿出了1000万美元,投资在了京东之上。
这笔巨款,也让在死亡边缘的京东重新活了过来。
徐新的出手让刘强东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困境,这让他万般感激。
然而,还没等刘强东感激的话语说出口,徐新就向刘强东提了一个让他有些错愕的要求。
那就是要安排一位她推荐的人,进入京东任职。
此人,正是徐雷。
原来,在徐雷成为好耶广告网络的北京公司总经理之后,曾多次在酒局上遇到徐新。
在几番交谈之下,徐新毒辣的眼光很快就看到了这个看似吊儿郎当却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年轻人的潜力。
徐雷提出的好多对于公司战略发展上的建议,都十分合徐新的胃口。
而在对京东进行研究之后,徐新觉得刘强东想要在电商这样的新领域有所作为,身边就必须有徐雷这样具有冒险精神的助手来辅佐。
于是就将其引荐给了他。
在刚开始,其实徐雷和刘强东两人的相处并不愉快,谁都看不上谁。
早已是大公司负责人的徐雷,满怀抱负,根本看不上京东这样的小公司,只是答应了做一段时间的市场顾问。
而刘强东则觉得徐雷为人略显轻浮,性格浮夸、不够沉稳,不足以承担重任。
但是毕竟是徐新推荐的,所以刘强东也只能将刚刚成立的京东商城交给他来管理。
其实之所以选择将京东商城交给徐雷,刘强东也是有些“小心思”的。
当初京东的重心,是放在供应链和物流上,对于营销并没有那么重视。
所以这个位置既履行了对徐新的承诺,又不至于让京东的业务在徐雷手上受到很大影响。
然而,让刘强东没有想到的是,到了徐雷的手中之后,京东商城的发展速度十分之迅猛。
在广告业中打拼多年的徐雷,十分清楚 娱乐 行业对于营销业务的重要性。
于是,在接手京东商城以后,他用了两年时间,用 体育 营销和 娱乐 营销的手段,让京东商城的销售爆发性增长,很快便超过了数十家同行业的竞争者。
这个时候,刘强东才意识到,此人的确是一个营销天才。
于是就放心地将京东集团的主要营销业务都交给了他,还让他担任了京东市场部高级副总裁。
2014年,随着“双11”的兴起,徐雷也利用京东的物流优势,开始打造著名的“京东618”活动,一举将京东的电商名头彻底在市场中打响。
经过短短四年时间的发展,“京东618”逐渐已经成为了电商市场上唯一可以与“双11”相提并论的大促活动。
这样的 *** 作,将京东一下子带到了一个十分可观的高度。
眼看徐雷设定的策略接连成功,刘强东已经完全信任了徐雷的能力。
2017年4月,徐雷担任京东集团CMO,全面负责集团整体包括商城、金融、保险、物流、京东云等业务在内的整合营销职能,以及集团整体的国内市场公关策略策划职能。
2018年7月16日,刘强东又将徐雷提拔为京东商城的轮值CEO,彻底交出了京东商城的管理权杖。
这也是京东集团首次实行的轮值CEO制度。
2019年11月,2019年京东Q3财报显示,在徐雷带领下,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增长至3.3%,创京东集团上市以来最高纪录。
2021年9月,徐雷战胜一众竞争者,成功升任了京东集团的总裁,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从一开始的彼此看不上眼,到相互扶持,一同将京东打造为国内电商的行业巨头,徐雷和刘强东这一路的历程可以说是十分的戏剧化了。
当美国的事情曝光出来之后,大家纷纷猜测,刘强东会不会提前从掌门人的位置上下来。
结果在2022年的4月7日,这一幕果然发生了。
虽然徐雷的接任让许多人都有些诧异,但是结合他个人传奇的履历,以及对京东所做出的贡献来说,其实也不足为奇。
如今,国内的几家顶尖企业,几乎都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刻,希望在这群“二代掌门人”的手中,企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从而带动市场环境向好的一面前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