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旅游古镇越来越多,如何营销策划才能在

现在旅游古镇越来越多,如何营销策划才能在,第1张

你是要问,如何策划才能在众多古镇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够产生地方品牌效应吗?

我可以告诉你几个方向

1、借势,借政府、地方资源之势,通过大的地名和远近闻名的资源来刻意推动;

2、借事,假借事件,利用媒体互联网,将古镇推上舆论的高潮;

3、借时,关键的时候做关键的事情,比如可以借着当地举办什么会议,或者营造一个什么会议,从而利用这个时机大力宣传古镇的特色,当地的人文地理;

从1999年尚未开发的衰败古镇,到21世纪初成为享誉国内外风情旅游古镇,并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乌镇模式”。乌镇用几年的时间创造了中国旅游的奇迹。

乌镇开发的模式经验有典型意义,它在管线地埋、河道清淤、修旧如故、控制过度商业化等方面的成就,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古镇保护开发中首创或成功运作的典范。乌镇在开发中坚持“历史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具体实施了遗迹保护工程、文化保护工程 、环境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令乌镇充分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乡古镇风貌,由此形成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区。

此外乌镇更在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品牌文化内涵上进行创意突破,除向世人展示乌镇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以外,还深层次地挖掘了民间传统文化,把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节俗、寿俗、礼俗、婚俗、衣俗等和丰富多彩的“蚕文化”推向旅游前沿,让茅盾笔下的“老通宝家乡风情”走出千百年尘封的古镇。乌镇还举办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连续两年举行了民俗风情浓郁的“乌镇香市”,从而获得了媒体及游客的极大关注。

在2004年到2005年,周边各古镇在门票价格提升上大做文章的时候,乌镇却将更多精力来培养客源市场,因此后来居上,成功超越周庄。

在营销传播上乌镇更是加大了投入,聘请影视明星刘若英做形象代言人,以“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为诉求,在传播上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取得了突破性成功。

诺狮李也认为,乌镇的成功主要在于两点:一是顺应旅游发展趋势,在其他古镇着眼于“门票经济”发展的同时,乌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并进行客源地市场的精耕细作,抓住了旅游发展的先机。二是在于传播上的借势突围,以邀请当红明星做代言的形式,借势当红明星的人气,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乌镇的关注度

作者:李俊鹏

大鹏视野战略策划中心 主任

中国进入文旅大时代, 历史 古镇、传统村落身价陡然倍增,一时间,成为各方眼中的香饽饽和争夺焦点。古镇热、古村热进入亢奋状态,然而,高潮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正经得起 历史 考验的,依然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少数派。

每个 历史 文化名城(镇)由于形成 历史 、所处区域、 历史 价值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各自沿着不同的模式发展,然而,在不同的不同模式之中还会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值得学习与借鉴。通过对取得成功的相关 历史 城镇的文旅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为多数古镇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古城提供很好的借鉴。概括起来,鹏哥认为 历史 城镇文旅开发想要成功,至少需要把握以下十大关键:

1、 试图追求完美模式皆是妄念

理想模式只存在于教科书中。任何一种发展路径都有其形成的特定原因,并且都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要辨证地来看,不能削足适履,要结合当地实际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来,这是在制定文旅发展战略时应该明晰的核心。

2、 模式打磨不可能一蹴而就

任何模式的寻找与创造都是一个逐渐 探索 的过程。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分阶段分步骤来进行,不能够贪大求全。利用国家及省市地方开发文旅的政策优势,同时,结合申报省级、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镇、村)的机遇,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古城资源清查与保护工作,对古镇进行分级管理,如可以将古城(镇) 历史 建筑街区按其价值规划出一级保护区(绝对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古城(镇)保护区(区域控制区),根据区域不同合理配置不同功能。选定有一定发展基础与能尽快产生效益的重点区域优先培育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开发,同时也可以为吸引投资或者整个区域经营权转让增加砝码。在文旅发展过程中,严格控制和规范古城的商业活动,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将与古城(镇)氛围不协调的商业行为全部规划在古镇核心区以外。保护古镇居民的居住活动,对古城的重点房屋建档挂牌,并向房主发放补助金;经常开展名镇意识、遗产意识宣传活动。

3、 市场化运营是主流

市场化运作是文旅产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就目前情况看, 旅游 景区市场化运作的改革路子是基本正确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转型的深入以及地方发展文旅经济的需要,我国 旅游 景区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进一步展开, 旅游 景区的市场化运作势在必行。但是该种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也不能够盲从,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地方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 旅游 景区经营权的有偿转让,让有经济实力、有管理能力的企业来经营一些风景区,尤其对于我国中西部边远地区发展 旅游 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只要制度安排合理,监督管理措施得力,景区市场化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 主题化开发是核心

树立主题化开发理念,通过主题 历史 城镇的建设树立在区域大形象中的独特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主题并非仅仅是单一主题,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主题的组合。目前古镇文旅开发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古镇之间特别是同一区域内古镇之间共性明显,自身特征区别较小。作为拥有悠久 历史 ,区域特色明显的古镇,如何在众多的古镇文旅开发热潮中脱颖而出,笔者以为实行主题化开发是一条比较明智的选择,即实行主题城镇的发展。把整个古镇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发,首先提升出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公园的理念来开发来经营,结合古镇的 历史 文脉与特色等,将城区内的居民、建筑、氛围都作为一种景观,给予游客在古镇中的最好体验。

5、 产品思维是关键

古镇文旅发展过程中应该大力挖掘当地 历史 文化与民俗风情资源内涵,丰富产品,提升古镇文旅产品品味。古镇文旅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从观光到度假、 娱乐 、休闲,再到考察、研究、交流、摄影等各种文化 旅游 。只有这样,才能使古镇文旅多姿多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从理论上分析,古镇文旅的类型是存在梯层结构的,在时序上呈现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发展趋势,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体验 旅游 是古镇 旅游 的最高层次。同时,需要指出, 历史 城镇的 旅游 并不是要禁止商业化,而是要控制过度商业化,寻求传统与 旅游 商品的最佳契合点。 旅游 商品销售是 旅游 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商品销售与古镇文旅的开发和保护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在商品销售中融入古镇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因此,古镇文旅商品的开发要求开发者要进行准确的规划、协调,要根据每个古镇的特点,大力发展有地方韵味、反映各地风土人情 旅游 商品。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文旅产品内容,提升文旅产品质量,丰富游客体验;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参与当地文旅开发,增加 旅游 就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参加文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 旅游 的可持续发展。

6、 保护先行是要诀

文旅开发过程中注重 历史 文化遗存的保护。文旅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遗产地则是 历史 文化的遗存,文旅和遗产地这种文化上的天然联系,决定了两者必须有效地结合。发展文旅是弘扬遗产地价值并为保护遗产地提供经济支撑的重要途径,而利用遗产地则是发展文旅的一个重要资源渠道,两者是协调统一的。对于 历史 遗存的保护,并不仅仅是对遗址遗迹的原样保护、修旧如旧,更要注重 历史 传统的保护和文脉的延续。正如丽江、江南水乡古镇之所以有如此强的吸引力,不仅仅由于小桥、流水,更在于生活在那里的人家,有了生活在那里的人家,文化才是鲜活的,才是有真正魅力的。只有充分调动起居民保护古镇的积极性,让其能够从文旅发展中得到相应的收益,并且乐于生活在世代居住的古镇,并且为自己的古镇与文化传统感到自豪,古镇的意蕴与文脉才能真正延续下去。

7、 新旧分区是铁律

在古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继续按照新旧分区的格局,在加快新城(镇)区建设的同时,也要完善古城(镇)区的相关功能,改善相关设施,为将来文旅发展服务,更要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这也是文旅发展的最终目的。社区居民既作为其中的主人翁同时也是文旅业的实际参与者,让其从中获取应有的利益,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让其参与文旅并且能够从文旅发展中获得收益。

8、 区域融合是法宝

历史 城镇文旅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区域 旅游 的发展,联合开发,实现与周边景区共赢。通过目前的研究发现即使像丽江、周庄、凤凰等这些高品位的 历史 古镇在文旅开发与市场营销等过程中都不是单个进行的,都是与周边景区在开发、线路整合、市场营销、形象塑造等过程中的不同程度的联合,从而实现了共赢。这也正符合 旅游 学中的 旅游 时间比理论,只有 旅游 地能够提供一定量的 旅游 活动时间与活动内容这样才能够吸引大量游客的到来,因此在文旅开发之初的项目选择,市场分析,以及产品开发与营销过程中都要注意区域的联合。

9、 制度建设要先行

合理规避经营风险。首先,发挥地方的主导作用,各主管部门应严格依照 历史 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 历史 城镇文旅发展规划,同时依据相关法规与管理条理及转让合同、协议等,规范部门、文旅投资商等的开发经营行为;其次,可考虑建立 社会 监督组织评估机制,形成 社会 监督组织形成对地方和文旅企业的有效约束监督链;再次,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充分挖掘 旅游 地各主体的利益共同点和平衡点,形成良好的利益互动,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最终促使 旅游 企业的利益与 旅游 地其他主体的利益统一于 旅游 地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之中。

10、 社区参与不可少

地方和企业还应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广泛吸纳当地居民的意见,切实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为此,地方和企业要提高其行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对景区经营中的重要项目的审批建设以及影响到居民利益的开发经营行为实行公示制,以发挥社区居民的监督作用,增强文旅项目建设和环保措施的合理性和 社会 可接受性;同时,有必要建立目的地居民关于区域文旅业发展的代言机构,从而实现公平对话,保证居民对文旅业发展的决策拥有发言权,从而有效防范文旅发展的负面影响;再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旅发展意识、文旅就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全方位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使其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文旅业发展。

李俊鹏

大鹏视野战略策划中心 主任

国家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聚焦城市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规划、决策咨询和文旅项目策划,从业10余年, *** 盘各类实战案例100多项。

---- 往期推荐 ----

1. 乡村振兴:绕不开的悖论与困局

2. 世人皆知"胡焕庸线",谁人可知河南版"胡焕庸线"更为神奇?

3. “郑开同城化”只是假象,背后是一盘大棋

4. 郑开同城化:开封究竟该怎么办?

5. 河南彰显“中原雄心”,中国“第五极”呼之欲出

6. “总部”缺失的郑州,究竟能走多远?

7. 为什么郑州6大主导产业之和不如1个阿里巴巴?

8. 河南18地市:谁一鸣惊人?谁默默无闻?

9. 廿载风云巨变:河南18地市,谁快速崛起?谁加速衰落?

10. 河南18地市和105县地名极简史:谁最大气?谁最神秘?

11. 缺水的河南,为何“水城”却越来越多?

12. 净流出1300万!河南人口红利还能吃多久?

13. 河南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14. 河南179个产业集聚区究竟该何去何从?

15. 郑洛西发展带呼之欲出,三门峡究竟该怎么办?

16. 资源型城市:“转型增长”OR“持续收缩”?

17. 南北差距拉大,黄河流域的未来在何方?

18. 乡村振兴:“农业大国”中国究竟该向“农业强国”日本学习什么?

19. 昔日万人追捧,如今少人问津,是“特色”小镇还是“问题”小镇?

20. 郑州都市圈究竟该如何发展?

21. “郑洛双城经济圈”能否跻身“中国第五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919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