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下面我给大家分享邮政银行营销案例,欢迎参阅。
邮政银行营销案例1
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络资源经整合后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一)网点优势并不能实现差异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多,这是最大的特点,也是其他商业银行无可比拟的优势。截至2009年6月底,邮政银行有网点3.7万个,4.5万个汇兑网点和2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近60%的网点和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多,这是最大的特点,也是其他商业银行无可比拟的优势。
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省7市(指的是佛山、东莞、江门、肇庆、惠州、韶关、汕头)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共投放POS机35448个,而邮政储蓄银行只有32个,仅占0.09%。从广东省的情况看,网点的优势并没有带来业绩上的提高,而广东省邮政储蓄银行一直在各省业绩中处于较好的位置。
(二)现有的营销能力和营销思维难以针对高端客户集中化经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直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这确是其行业地位的体现,但城市高端客户市场和机构客户市场也应该是邮政储蓄银行进行争夺的资源。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对于高端客户和机构客户缺乏相关的营销经验。人才队伍需要大量补充。否则对于高端金融市场的集中化经营将难以突破,只能无奈地将筹码押注在农村金融市场和传统的储蓄业务。
(三)网络资源未经整合无法降低成本
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多,但是对于农村边远地区的网点,业务量通常很小,再加上受国家政策法律限制,农村边远地区的网点难以撤销,经济较发达的村镇通常有农村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的网点。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如果不进行有效整合,肯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成本领先无从谈起。
二、实现营销突围是邮政储蓄银行整合网络资源的关键
张伟靖(2008)提出邮政储蓄银行是第五大银行还是第五大问题的观点,对于邮政储蓄银行的持续经营提出质疑。在温室里成长的邮政储蓄能否在银行竞争中站稳,关键在邮政储蓄银行的营销能力。邮政储蓄银行需要进行一场营销的革命,邮政储蓄银行在城市网点面临四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而农村网点面临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竞争。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络资源优势并没有带来垄断地位。李高建(2008)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存在邮政和银行混业经营的问题,但经过邮政与银行的分离,邮政储蓄银行网点仍兼有银行和邮政业务并没有多大的障碍和风险,邮政储蓄银行的营销突围应该在三个方面与资源的整合相结合:
(一)营销应该注重目标化
营销尽可能地制定目标,网点的目标、部门的目标、个人的目标,将目标作为工作的常态,规范经营目标。建立层层下达的目标体系,完全摒弃过去的体制,将目标的种类多元化,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基金销售、保险代销、存款等零售业务实现多层目标。对于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业务实现目标上的优质客户销售目标。
(二)营销应该注重责任化
目标的考核和职位晋升、绩效工资等结合起来。并将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种责任来考核,迫使主管领导重视业绩,调动一切资源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目标。
(三)营销应该注重战略化
将动态的营销战略引入,不断结合市场进行调整。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竞争局面进行战略规划。不是一套营销思想从上到下,而是动态的战略思维。
三、邮政储蓄银行实现营销突围的策略
(一)营销人才策略:人才四维空间设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给银行管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前沿人力资
源理论认为营销人才存在层次分级,国际金融环境和中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会使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挖掘会走向四维空间模式,因为这样的培养模式最具有竞争力,能够内外兼顾。
邮储银行本着“以多渠道营销为原则,树立综合营销理念,着力打造综合销售、交叉销售的营销队伍,最大化的发挥客户经理的营销效果,全力为邮储银行业务发展和转型做好支撑服务”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营销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客户数据分析经理三支专业营销队伍,同时明确营销队伍人员间的职能和分工,共同发挥营销团队力量。二是积极开发有特色的营销项目,倡导一揽子营销解决方案,带动个人、公司、信贷三大业务的联动发展。三是加强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培训,强化客户经理的上岗培训、营销服务技能培训和客户管理技巧培训,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辅以案例介绍和学员演练,将提高实战营销技能作为培训第一要务。四是深刻认识到金雁奖营销评选活动对推动邮储银行营销工作的重要作用,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以金雁奖评选为契机,不断夯实营销基础,加快营销体系建设。
邮政银行营销案例2
营销体系建设是我行近年提出一项重要战略选择,这是邮政储蓄适应市场变化要求,提高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邮政储蓄要继续在如下七个方面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市场应对能力,为邮政储蓄业务的又好有快发展提供支撑。
措施一,加快邮政储蓄客户经理建设步伐。要严把用人关,选拔思想素质高、大专以上学历、有突出营销业绩的人员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邮政储蓄网点要建立以客户经理为中心的营销团队,加大专业营销力量,逐步实现储汇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型。城市地区要按照对存款余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网点,要配备2-3名专职客户经理存款余额5000万元以上的网点,要配备1-2名专职客户经理。农村地区要依托三农服务站,实现邮政储蓄营销体系的业务转型。
措施二,科学确定邮政储蓄客户经理职级与薪酬。合理客户经理激励机制设计有利于调动营销积极性的工资薪酬结构,按营销业绩超额提成或奖励,体现对营销岗位的激励。要完善客户经理的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核营销业绩、客户维护、大客户管理、服务质量等指标。对业绩突出的客户经理,应优先安排出国培训、国内学习、旅游休假等鼓励措施对连续三年营销业绩突出的劳务工,应按一定人员比例择优转为聘用工。
措施三,加大要邮政储蓄营销运转的财务支撑力度。要按邮政金融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专业营销费用,主要用于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宣传促销、客户维护和营销人员的补贴奖励。设立营销管理委员会等,作为市场营销的决策和协调机构,对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宣传推广、费用预算等做出决策和协调各级邮政储汇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营销组织,负责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集团大客户开发与维护等营销工作。县邮政局要指定专人负责营销工作。
措施四,加大邮政储蓄营销体系信息化支撑力度。要利用邮政金融客户管理系统的分析功能、评分评级功能,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开展客户关系维护和新产品营销,开展积分、奖励等营销活动。进一步开发邮政金融客户管理系统,增加客户管理、营销培训、低柜交易、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等功能。
措施五,加大邮政储蓄营销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针对不同层次的营销人员,采取远程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级分层培训。邮政储蓄营销培训要实现理论与实践培训,要从增强邮政金融市场竞争能力的高度,将营销人员培训当作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在组织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措施六,建立大客户服务体系,加大邮政储蓄营销体系服务力度。要制定邮政储蓄VIP客户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优先、优惠、优质服务内容,根据客户贡献度,对集团大客户、高端个人客户和一般客户进行分类,分别提供不同的优惠和分层的服务标准。要在网点单独设立大客户柜台或大客户室,提供资费优惠及特殊服务。要对高级别的客户配备客户经理,提供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努力提高邮政储蓄的大客户服务水平。
措施七,加强邮政储蓄外部营销管理力度,防范业务风险。加强对邮政储汇外部营销的管理,严格限定外部营销的业务的范围,禁止外部营销人员办理存、取款业务,严格禁止外部营销人员接触任何章戳、接触客户的现金和重要凭证等。要建立外部营销管理制度,包括走访制度、查询投诉制度、公示制度和考核制度,切实防范和消除外部营销业务的风险隐患。要加强外部营销人员管理,定期排查外部营销人员个人行为和家庭经济状况。
邮政银行营销案例3
从《中国邮政——“百年老店”的现代化之路》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邮政在近几十年里的风风雨雨,其“一分开,二改革,四完善”的改革发展之路也使中国邮政对市场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实现了转亏为盈的良性发展,然而在我们为此欢呼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伴随着改革机遇的还有更大地挑战,下面就是我们对此的一个分析总结: 中国邮政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1.政治环境:政府实行政企分开,减少了邮政普遍服务的补贴,并且对邮政储蓄银行实行“新老划断”等政策性改革。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这些措施确实刺激了邮政部门向现代市场化企业转进,促使其不断寻找定位、明确业务重心、不断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从而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
2.经济环境: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邮政速递和邮政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我国是发展工业化发展的中
期,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需求旺盛,自然而然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案例中,2013年底邮政银行的资产规模由2.13万亿元增长为5.58亿元,营业规模也增长了5倍,这无疑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关联。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速递物流业的发展,仅以网络物流为例,其一天的速递量就可达上千万件,由此邮政速递企业的发展市场不可谓不广啊。
3.法律环境:“普遍服务”的法律义务制约着中国邮政的良性发展,但同时《邮政法》的修订体现了与现代经济环境相协调。首先,“普遍服务”是我国宪法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政府对公民的承诺义务,《万国邮政公约》中把“以均一低廉的资费向所有地区的所有用户提供经常优质的永久性邮政服务”定位人的基本权利,然而处于低廉的资费远远覆盖不了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总是处于亏损状态。其次,众所周知任何一部法律但是为了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是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服务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发展,1986年制定《邮政法》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新修订的《邮政法》则明显适应了当前经济形势。
4.技术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也冲击着中国邮政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的电子通信手段的应用普及、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不断开发等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邮政传统业务,人们不再通过写信来表达相思,因为电话、视频、QQ等完全可以把“信件”这个单调缓慢的东西轻松淘汰。
5. 行业竞争环境:中国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巨增。第一点,对于邮政的速递物流业务而言,随着民营和国外速递公司进入中国速递领域,中国邮政速递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一类是FedEx、UPS、DHL等有着遍布全球的运递网络、雄厚资金与技术管理的国际快递公司另一类则是申通、中通、顺丰、韵达等活力极强、成本相对较低的民营速递企业。所以邮政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以大幅下降。第二点,对于邮政银行来说,压力同样存在,虽然不会受到国外银行的威胁,但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对其的竞争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6.社会文化环境:人们思想观念、文化教育水平、消费习俗的变化和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对邮政传统行业造成威胁。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前写信是一种社会时尚,邮政业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正如案例中的那位老邮政爷爷所说,“邮政的日子过的很舒服。”可是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进入了一个快节奏化的生活方式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如“快”递的出现。因此邮政的传统业务正在被人们所淘汰中。
7.交通环境:近年来,我国的交通系统网络逐渐完善,形成了集公路、航空、铁路、航运于一体的交通网,仅仅就高速公路来说,我国2012年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也极大地推动了产业进步,物流等的速度加快了几倍,但是与此同时行业的竞争压力也是成几何倍数而增长。
要抓紧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营销体系建设。专业营销体系建设不仅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推动邮储银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加快邮储银行转型、提升邮储银行全功能商业银行新形象、增强邮储银行客户服务能力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邮储很多时候是依靠全员营销来推动业务发展的,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一营销方式的弊端日渐显现。邮储银行成立后,新产品不断推出,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全员营销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只有建立适合邮储银行发展的营销体系,组建具有银行专业素质的营销队伍,实行科学的营销绩效考核,创新服务手段和营销方式,才能准确、全面地将产品推介给客户,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因此,必须站在支撑各专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分类管理为手段,以增加效益为目标,统一组织,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整体联动,努力建设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集约型营销体系。
二是强化内控管理。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永恒的主题。必须始终不渝地把防控风险、稳健经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立足标本兼治,不断探索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为此,要严格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不断完善案件防控机制,扎实开展资金安全达标升级、从业人员违规积分、网点人员管理等工作,同时创新风险控制手段,充分利用电子稽查系统和会计系统的检查监督功能,在全行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
三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应与企业发展相协调。一方面,要探索建立高级管理人员、专业岗位人员、 *** 作岗位人员的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机制,努力推行扁平化、集中化用工管理模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在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快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突出效益发展和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邮储银行经营特点,以风险控制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建立符合经营发展实际的综合考核体系。
四是打造特色银行。打造特色银行的最佳切入点和主要内容就在于提供高质量的特色化服务。从战略定位讲,邮储银行开展特色服务应以安全优质高效为目标,围绕目标客户需求,求特求异,适时适地适事提供适应性服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风格,构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服务体系。
包括的营销体系建设是当前邮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级邮政企业非常重视,倾注全力加大了营销体系建设力度。按照邮政营销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各局因地制宜制定了营销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以促使建成的营销体系能够发挥强大的营销功能,从体制上推动邮政各项业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经过几个月的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营销体系架构基本完成。市局都成立了市场部,采用市县统一建设的模式,县局成立了市场营销机构。在机构建立的基础上,各局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陆续充实了营销机构人员,就平凉市而言,目前全市邮政营销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35%。在完成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同时,逐步理顺两个关系、实现两个转变。即:要处理好专职营销和窗口营销的关系、综合营销与专业营销的关系;实现全员营销向专职营销、团队营销转变,从简单的推销向方案营销、项目营销转变;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对不同客户的分类、分级服务;建立和完善促进营销的考核激励机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