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筹学研究院(微信ID:u_quan)
作者:小鲜——运筹学社创始人,前百度员工,小红书早期会员,5年互联网社区运营经验,擅长内容运营和产品冷启动,《跟着小鲜学运营》作者;运营自媒体,36Kr特邀作者,人人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汕头商学院人气导师,奥特莱斯学员优秀讲师。
研究院坚持了365天,做了15万流水,“不幸”把钱都花在了社群运营的探索上。
今天作为运筹学社1周年的收官之作,来说一说社里的事。不谈行业或趋势,只分享“如何从零开始建立社区”和“如何保持社区活跃”10个实用干货。希望这近4000字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现在想尝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社区,可以参考这五条经验。
1.一定要想清楚社区的服务和价值。
无论你是想创建自己的兴趣社区,还是想为自己的公司打造一个商业社区,社区的本质都是一个零开发成本的社交产品,所以在具体实现社区之前,我们需要想清楚为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提供什么服务。比如现在的运营研究院,主要针对0-3岁运营人员在工作中没有结构化学习机会,有运营困惑,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提供干货分享和在线解答。
此外,商业社区还需要思考社区的产品价值,看它负责哪些数据,比如产品创新、留存、转化、推广、品牌,因为只有搞清楚价值,才能知道这个社区做不做,投入多少预算。
比如百度校园品牌部,每年花近百万美元打造的校园用户社区,对产品下载价值不大。一开始其他部门的人很少理解它的价值,直到百度和360搜索撕破脸,他们才意识到这一波用户可能会起到近千万的维护百度品牌的作用。
2.社区不应该不断地招募用户。
相当一部分社区要采取一个人一个人进群的招募方式,这样实际上会给后期入群的用户增加难度。因为获取的信息量不同,他只能看其他用户的交流,插不上一句话。
结合运营机构近一年的管理经验,建议社团在招募会员时不要费时费力,这样不仅社团的凝聚力难以提高,管理和教育成本也很高。可以采取批量招聘的方式进行,即当期集中流动招聘。如果有人招聘后想加入,就让他等到下一期吧。
关于社区招聘,这里还有一个来自某运筹学研究所的数据。该机构第七个运营期的招聘流量转化率为成立以来最高,达到6%。主要原因是,相比过去的六期,我们明确告知用户可以预见的收益,所以明确告知用户收益的社区会比单纯讲理想和理念的社区更有吸引力。
3.10个核心用户,不是200个普通用户。
社团中管理团队最重要的成员是日常服务运营生和材料设计生。前者决定了社区能否继续正常运转,后者决定了社区能否活着走出陷阱。
这些管理团队成员是一个社区成败的关键。衡量一个社群的发展,主要看社群沉淀的核心成员数量和默契配合程度,而核心成员的获取就是不断的从用户中招募和淘汰。对于符合条件的核心成员,你需要想办法留住他们。这里有个小技巧:给核心用户买暖心的礼物比直接送钱更有效。
每个产品的成功都有其不可控制的偶然性。小红书社区14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melody为首的几个核心用户对购物贴的疯狂分享。现在,如果让我回到一年前,重新做运筹学俱乐部,我真的不敢保证我能做得比现在更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社团环境的恶化,而是我可能无法像这样遇到为运营社团的发展而奋斗的同学。
4.社区初期,成员数量不宜增长过快。
人性贪婪,想一口气吃胖。与社区相对应的是把所有能导入社区的用户都拉过来,但事实是这些疯狂的社区往往死的最快。
毕竟大部分社区都是人肉运营的,你能服务的用户数量和社区的核心成员成正比。与APP不同,社区可以在用户较多的时候,通过增加几台服务器来处理。
总之,无论你有多少用户获得能量,社区成员的数量都不要增长太快。建议花很长一段时间专注打磨对社区用户有用的服务。比如用户很难在社区产生UGC内容。只是在打磨了运营研究院一年的周二话题讨论后,才让部分用户意识到参与讨论会提高自己的总结分析能力,进而真正参与话题讨论。
5.决策周期长、复购率高的业务适合社区。
如果你是在淘宝上卖丝袜,没必要尝试做社区。第一,你自己的经营逻辑是薄利多销,根本服务不了那么多人。第二,购买丝袜的决策周期短,用户看到美图就买。第三,覆盖人群太多的用户很难有共同话题。
什么样的业务适合社区的精细化运营?目的基于小鲜对一些成熟商业社区的观察,购买决策门槛高、购买频率高(地域限制强是加分项)的商家适合做社区,因为通过社区的回答和服务可以提供商家转化率和复购率。
比如我们厨房网做的群社区,就很有代表性。其发行范围仅在上海,客单价高(意味着付费用户不多)。社区可以刺激用户促进消费,有效提高复购率。
以上是五个经验,供想从零开始建立社区的人分享。如果你想做泛主题或者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社区,建议放弃这种不合时宜的想法。但是做一个垂直于某一类人群的运筹学社团这样的小而美的社区,个人感觉随时都有机会。毕竟社交需求是人性的常态,精细化运营也是社群的进化方向。
关于如何从零开始建立社区的更多细节,请参考《如何从零开始创建600人的高质量社区》一文!
如果你在思考如何让社群保持活跃,可以参考这五条经验。
1.社区应该为其成员建立一个血液交换机制。
对于一个好的社区来说,其实单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是相当高的。为了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我这里的建议是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对社区用户进行换血。一个真正投入资源去做的好社区,肯定不会把用户是否发小广告作为判断去留的标准。
之前分享过一个概念,叫社区数据管理,用数据来衡量一个用户是否值得你继续服务。对于普通社区,可以观察用户的发言次数和签到天数,对于商业社区,也可以是产品的后台交易数据。(《社区数据管理技能》的延伸阅读)
社区数据管理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很容易地知道什么时候换血。比如,当社群的活跃度或对业务的贡献度小于某个值时,可以考虑删除不合格用户,招募新用户。研究院会在用户签到率低于60%的情况下,删除一些不活跃的活动。
2.社区应该发展实用的生活环境。
在社区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有贡献的用户给予物质奖励。
我们尝试了红包激励,给分享干货的嘉宾和话题讨论输出优质内容的同学不低于100元的红包。红包可以激发社群的活跃度,但这种物质激励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缺陷:排他性不足,无法更有效地让社群成员对社群产生归属感和印象。
因此,为了补充排他性的不足,运筹学学会开发了实用的生活环境来补充物质激励。现在激励策略组合是:逢年过节人人都可以有微信红包,身边只有对社区有重大贡献的人。
此外,在社区周围也有利于交流。第一层是大部分社区用户在收到周边的时候会选择在朋友圈打印图片。第二层是周边可以弥补社区覆盖和服务人口不足的问题。比如每次新的周边出来,我都会发一些给运营圈的KOL。你知道核心目的。
3.社区应该偶尔制造爆炸。
我觉得初具规模的社群之所以感觉活跃度在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运营每天做重复的事情,对社区没有激情。用户如何对社区产生感情?
前段时间有个小伙伴跟我说“现在经常在朋友面前说运营代理,看着它的成长感觉有点自豪。”我觉得这是因为运营机构在过去的一年里为用户创造了很多爆款。具体来说,一个社区要想提高活跃度,至少可以做以下四件事,平均每个季度一件:(以运营机构为例)
1)社区周年纪念
2)大型线下聚会
3)社区爆炸服务
4)社区公共关系沟通
4.社区应该探索合理的权力下放。
我们都知道,向社区介绍新人是推动社区活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新人带来的社区活动增长边际效应越来越小的时候,就是需要瘦身的时候。
这意味着你需要做第二组,然后是第三组。这个时候运营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如何、何时拆分,如何挖掘不同需求的用户集。
1)社区什么时候分裂?
在我看来,当社群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可以考虑社群裂变。
A.当基本的社区服务得到改善,社区之间的联系方式找到了。萧贤看到了一个由季度演讲比赛联系起来的国际演讲练习社区。现在运营俱乐部也在尝试按社区链接,让不在一个社区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运营问题。(目前初步效果还算可以,400人产生近12万话题浏览量)
B.当社群用户达到300人,社群活动遇到瓶颈。我们发现运营人数达到300人后,虽然每期人多了,但真正参与演讲的新用户并不多,大部分都是老用户。
具体数据每个小区都不一样。300人这个数字是结合运营公司的实际情况给出的一个数据。考虑到运营公司是一个相对克制的社区,我认为大部分社区的最优人数应该低于300人。
C.当用户对某个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大的时候。可以考虑放肆一点,尝试做社区裂变。比如,运营社会应该是一个垂直于一个行业的运营社区。
2)社群以什么方式分裂?
社区裂变的本质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产品用户画像的粒度越细,你可以裂变的社群种类就越多。
在运营公司还没有进行完所有的裂变之前,我只能给大家分享一些我想尝试的裂变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推荐等级。
A.简单的复制裂变。如果没有想到更好的服务方向,可以把一个群复制到第n个同样服务标准的群。相信这样也应该能解决一些活跃度不高的问题。
B.按需裂变。关注社区的服务类型。比如运营公司可以把内容运营、文案、活动策划、BD作为裂变社区。经过第七次测试,发现这个主题社区的流量转化率相当高。
C.分阶段裂变。裂变是按照用户的生命周期进行的。如果是做电商产品,可以找到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其中付费用户可以根据金额进一步裂变。
研究院可以按照从业者的入门级别、初级级别、高级级别、总监、CEO来分类,但是对于这种用户能力的标签化并不是很好。
D.按地区裂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群的创建最好由用户发起,官方只做预约和资源。如果反过来,结果一般不会太好。
从运营机构的现状来看,城市社区对于提升用户忠诚度的效果非常显著。在主群中大家交流运营干货,交流城市群生活问题,及时配合城市会议的活动,让社群活跃度更高。
E.按行业裂变。包含企业服务的2B产品更适合按行业进行裂变,初步判断会更有利于业务营收。
最后,关于社群裂变的另一个个人观点是,社群只是服务初级阶段的一个过渡。在极限数量的社区用户到来之前,运营需要思考自己下一阶段的服务形式。对于运营俱乐部,当会员达到5000人的时候,我会做一个社区产品,帮助它服务更多的运营者。
5.社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
这里体现价值观的重要性,这里我先举个例子:
为了引导产品,一个产品推广专员通过在贴吧发信息包,每天给微信群带来50个精准的目标人群。社区通常主要依靠产品中的分享文章进行引流。
当然,每天几十个新流量对产品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这家运营商很足智多谋的在社区做了1元的iphone活动,成功发动社区用户邀请好友为一个群体下载app,用1000元实现了5000次下载。这位专员的短期任务完成的很完美,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产品客服收到了用户的大规模投诉。
在这个例子中,我作为一名推广专员取得了成功,无论是社区招募的前期,还是团体活动的后期,我都做得非常出色。从一个低成本的吸取教训活动,一时间变成了对产品品牌产生负面影响的反面教材。我个人认为,这次一炮而红的主要责任在于他的领导,未能明确传达和坚持产品价值观。
价值观对社区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社区会怎么做,是靠广告赚快钱还是继续运营等待更大的能量?如果是非商界,那就要看发起人的价值观了,这跟发起人的经历和职业经历有关;商业社区主要看产品的核心卖点。
运营无法控制社群价值观,但能做的是执行落地价值观,所以建议运营在执行过程中要问领导“我们为什么要运营这个社群”。
以上10条经验都是我今天想分享的。虽然不涉及具体的运营细节,但都是我认为运营公司这365天可以完成的重点,也是我们花了15万元的体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