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交互中的反馈——解析微交互(四)

微交互中的反馈——解析微交互(四),第1张

微交互中的反馈——解析微交互(四)

【强烈推荐系列产品】

微交互的设计理念——微交互分析(1)

微观互动中的触发原理——微观互动分析(二)

微观互动中的标准——微观互动分析(三)

微交互中的反馈是微交互最直观的反映,反馈决定了交互的特性和个性化。

一、反馈诠释标准

ss="superseo">根据反馈的直观反映,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微交互的标准,大大降低用户的学习和培训成本。

反馈的第一准则是:不要让给用户的反馈造成工作压力,至少ss="superseo">根据反馈传达同样的信息。

反馈应该由需求驱动,然后用户应该知道在适当的情况和时间他必须知道什么。

反馈的方式在于室内设计师的想法。反馈一般可以根据视觉效果、听觉系统、触觉、味蕾、味觉这五种感官来传达。在互联网 *** 作中,反馈通常可以按照视觉效果、听觉系统、触觉或它们的构成三个层次来进行。总的来说,考虑三感可以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不用太多,产品越来越重。

此外,应尽可能避免文本反馈,必要时,应增强图形表示以辅助演示。

二、那麼何时应当给用户反馈呢?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原则上手动启动后触发或手动调整后标准(包括周期)

2.当微交互(或附近动作)的情况因启动触发原理而发生明显变化时。

3.当用户提高(超过)标准时

4.当系统软件不能执行用户指令时

5.在关键时刻/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必须耗时较长的实际 *** 作中,必须向用户反馈匹配进度。

6.整个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7.在模式开始或结束时,或者当模式改变时。

对于用户而言,提供的反馈详细信息旨在告知用户以下几个方面:

1.告诉用户发送了什么。

2.用户很快做了什么?

3.什么整个过程已经开始了?

4.什么整个过程结束了?

5.什么整个过程已经在进行中?

6.用户不能做什么?

三、少即是多

反馈的第二个标准:最好的是反馈总是简单实用的。

传达有效信息、反馈和匹配姿态之间有着独特的、确定的联系。

反馈的第四个标准:使用已经被别人忽略的项目作为传递信息的方式,你可以传递比平常更多的信息,而不需要在显示屏上显示新的项目。

四、反馈反映个性化

反馈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微交互甚至是所有商品的个性化方式,可以产生商品的氛围。一套标准化、个性化的微交互,可以让用户在应用商品的整个过程中感觉完全不一致。

室内设计师要有目的的让产品有一定的个性特质,一点点个性化的微交互就够了。过多的个性化不仅会提高用户的期望值,还会继续让用户感到疲惫。

五、反馈方式

1.视觉效果

视觉效果呈现是最直观的方法。基本上用户做的所有手势都要得到视觉效果的反馈。所有的反馈都应该清晰恰当,不影响用户,并且应该尽可能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人在关注一些事情的时候,视线会变小,视线之外的东西都会被忽略。

动漫:

动画需要平衡用户认知能力的压力和挑战,尽量不用。动画能向用户传递信息是最好的。动画中应该有几种因素:

1.在试图更改时维护上下文。

2.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

3.显示目标之间的关系。

集中精力

5.提高认知效率

6.制造虚拟控制的假象。过多的动画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给人位置感和通道感。

7.激发深度互动

动画要让微交互更有效率,甚至让人感觉更有效率。

2.信息

不正确的信息反馈文字不仅要注明犯了什么错误,还要告诉人们如何改正,并伴随信息说明改正的方法。

微互动创意文案的篇幅要由企业衡量,创意文案要简洁明了,形容词要精挑细选,重点要放在用户很可能或必须采用的线路上:比如“请再次输入支付密码”。

3.听觉系统的方式

反馈有两种:注意和报警。

注意:用户积极的个人行为。

报警:系统软件执行的一些实际 *** 作。

微交互使用的所有声音提醒都要根据雾角来检测(关键是到用户看不到但应该知道的程度),还应该和掉音系统有关。

听觉系统反馈应能根据应用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整,考虑到声音无意义时的“无用情况”。

一般听觉系统反馈分为耳标和语言。

4.触觉方式

最常见的触觉反馈是振动。注意,触觉一般不适合传达复杂的信息提醒。

触觉反馈的实际意义取决于:

1.加强身体姿势

2.当声音无法使用时,会发出警告。

3.在触摸屏表面制造人造纹理或滑动摩擦。

汇总:

1.把握什么时候用户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2.让用户知道微交互的标准。

3.选择必须根据反馈传达信息,然后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当的方式。

4.关心用户的应用场景,反馈能不能随之改变?

5.持之以恒,以人为本

6.不仅使用UI元素来传达反馈信息。

7.你不必随便给用户添加反馈,把反馈和控制联系起来,或者根据它正确引导用户的个人行为。

8.尽量选择针对用户姿态的视觉效果反馈。

*版权归创作者所有。请联系创建者进行授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1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