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参与海外车市抗疫,线上增强营销线下支援医用物资

上汽参与海外车市抗疫,线上增强营销线下支援医用物资,第1张

海外疫情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中国车企的“出海”步伐。“去年我们有10多万辆的海外出口,但今年疫情蔓延,后续出口也多了一层不确定性。”3月25日,上汽通用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第一汽车频道记者。

据德国评级机构Scope Ratings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欧洲市场汽车销量可能会下降19%,全球新车销量将下降9%。而知名调研机构J.D.Power预测,美国汽车市场3月份的销量同比或出现约25%~40%的下跌。同时,该机构已经将2020年美国汽车的销量预期从全年1600万辆下调到1400万辆。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中国车企的海外出口可能会同比下滑10%左右。在此背景之下,中国车企要如何调整海外的节奏和步伐,以降低新冠疫情对于业务的影响?

海外业务节奏放缓

作为国内出口量最大的车企,上汽集团在2019年实现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35万辆,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一。今年春节,虽然疫情在国内蔓延,但上汽集团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国内疫情带来的物流受阻等对海外供给的影响。“2月5日,上汽印度公司如期参加第15届印度国际车展。2月17日,上汽通用五菱复工复产,陆续生产中东国家的1660辆订单,首批478辆宝骏530经发运。”上汽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称。

在3月18日,上汽集团旗下上汽MAXUS还完成了对阿联酋最大的运输公司——阿联酋国家运输公司采购的186台上汽MAXUS V80校车的交付。今年1~2月,上汽海外零售量突破45000辆,国内的疫情不仅没有影响到海外市场的订单交付,反而实现约20%的增长。

不过,自2月底起,海外大规模蔓延的疫情,让海外消费者也开始“禁足”,这让包括上汽在内的中国车企的海外需求暂时受到压制。比如在印尼市场,记者从上汽内部了解到,为配合在当地上市的一款新车,上汽海外原本制定了周密的市场活动和推广方案,但由于疫情商业场所歇业,消费者宅家,该公司原计划在3月19日举办的上市发布会不得不取消。而原本将于4月份举办的印尼车展取消,也让上汽在当地的推广计划发生了改变。

而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员工都只能居家办公,而部分地区的4S店也被迫关闭,所以上汽方面不得不将一些线下的活动改到了线上,据内部消息,在印尼此前取消的线上发布会,在24日又以线上的方式举办。另外,为了支持海外员工、经销商以及业务伙伴抗疫,上汽方面也在筹集医用物资,快递到海外市场。

奇瑞今年前2月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突破。记者从奇瑞集团内部了解到,2月份奇瑞集团出口汽车8419辆,同比增长39.9%,1~2月累计出口汽车近1.74万辆。不过,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也给奇瑞后续的海外需求变得不确定。奇瑞方面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尚未有海外需求减弱的信息反馈,但如果疫情短期内不受控,对市场的影响也是必然。目前,奇瑞正积极支援海外合作伙伴和经销商抗疫,向意大利、乌拉圭、委内瑞拉、阿根廷、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捐赠了包括N95级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手套、防护服等在内的各类医用物资。

上汽、奇瑞等传统车企之外,疫情也让造车新势力开拓海外市场的节奏被延迟。记者了解到,总部位于上海的爱驰汽车,原本计划在日内瓦车展期间发布爱驰U6 ion轿跑SUV,并举办爱驰U5欧洲发布会,但日内瓦车展因为疫情取消。虽然随后爱驰汽车方面迅速调整了策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了发布会,但“受疫情影响使爱驰在上饶工厂生产欧版U5的计划将被延期“,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谈到,延期不仅仅只是上饶工厂的原因,上游供应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该公司4月份在欧洲市场推出欧版U5的计划,目前来看至少也将推迟一个季度。

一汽解放动力海外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对于车企海外业务运作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无法到位;二是由于绝大多数国家均采取停工隔离,以及轮班制度,导致KD工厂和代理商停工,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第三是绝大多数国家关闭海关、港口,使得整车以及零部件无法运达目的地。

上述负责人谈到,由于目前疫情发展迅猛,各个国家对恢复正常秩序均无时间表,该公司经过初步核算,上半年发动机的海外出口数量将减少2500台左右。因为该公司海外销量比重不足8%,因此上述数字对总量影响不大,预计国内销售能冲抵这个下降额。他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商用车行业可能会有8%左右的微降,但该公司全年的经营目标仍然较去年增长10%左右。

增强线上营销

上汽海外今年设定了50万辆的销量目标。“疫情发生后,集团凭借汽车全产业链的体系优势,始终保持着稳健的海外经营节奏。”余德说。3月中旬,上汽名爵阿曼新店开张。而在印尼市场,虽然新车的线下发布受阻,但随后上汽针对新车举行了线上发布会。

崔东树认为,虽然车企海外出口短期受阻,但国内随着各地稳定消费的措施出炉,车企可以加大国内市场的拓展以冲抵海外需求的走弱;其次,疫情也会使得海外用户对于健康产品的需求增加,车企也可以积极拓展上述业务,帮助当地经销商增强卖点。在此之前,上汽发布了内置式深紫外线“杀毒”汽车空调和车规级深紫外线杀菌盒,旗下几大品牌开始以提供售后配件的形式为整车产品进行加装。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汽旗下零部件公司也正打算将上述车规级深紫外线杀菌盒投放到海外市场。

爱驰方面则告诉记者,虽然新车在欧洲市场的上市时间推迟,但爱驰已经做好渠道的布局,由于在当地将会采取直销模式,因此此前爱驰欧洲官网已正式上线,用户可以由此了解包括 U5的基本车型数据,预约试驾以及选择车型的配置信息,未来也可通过官网进行线上订车、选择用车时间,并由提供租赁服务的供应商将产品交至用户手中。

虽然短期会有影响,但付强谈到,欧洲将是继中国市场后下一个普及电动车的地区。在2019年第四季度,欧洲市场燃油以外的动力选择增长了66.2%,其中纯电车需求增长76.5%。而上汽名爵新能源车今年也将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疫情已经进入常规疾病的医疗范畴,未来长期存在成为现实。商业化指的是权利人以自由、平等的交换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疫情商业化就是抗疫产品商业化,而抗疫产品商业化说明疫情已经进入常规疾病的医疗范畴,未来长期存在成为现实。

撰文 | 张传宇

编辑?| 周长贤

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书中,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如此定义,“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自由决定的商业时间,以及企业资源的捐献来改善社区福利的一种承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汽车出行产业链上的企业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捐钱、捐物,有的成立基金支持疫苗研发,有的投入资源跨界生产口罩等医护用品......在这场全民“抗疫”中,它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作为关注汽车出行的媒体,我们有责任记录下这些企业的所作所为,以笔为旗,为它们呐喊助威,为“抗疫”贡献绵薄之力。

捐钱捐物刻不容缓

1月23日,大本营在疫情重灾区的东风汽车率先行动,紧急决定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用于采购防疫物资等产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此后不久,广汽集团宣布联合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广汽乘用车等下属企业多次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值得一提的是,它们捐赠的防护服和口罩等防护用品,是广汽集团发动海外经销商、合作伙伴一起出力在全球采购而得。

与此同时,外资车企也在积极响应。1月26日,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率先宣布,将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紧急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人民币500万元;2月12日,双方再次宣布,进一步捐款人民币2500万元用于中国社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除了捐钱捐物之外,部分车企还设立了专项基金,以提高精准“抗疫”能力。比如,中国一汽集团成立了疫情防控专项基金,吉利控股集团携手李书福公益基金会设立2亿元人民币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基金。

除了整车厂外,汽车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也在为抗击疫情提供支持。

比如,轮胎行业巨头米其林向医疗配给车辆免费提供汽配产品和服务,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则将火神山医院施工急需的角磨机、电钻、激光测距仪等工具送达一线工地现场。

可见,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汽车企业无论大小,都没有置身事外。疫情仍在发展,行动仍在继续。限于篇幅原因,我们不能一一罗列,但会一直关注企业们的公益行为,为它们鼓与呼。

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汽车行业持续下行的大势下, 车企们仍能做出这样的努力,显然更值得关注和肯定。

车企“跨界拥医”

除了捐钱捐物的传统慈善模式,很多汽车企业正在以新的方式,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核。

1月31日,沃尔沃汽车(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通过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成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专项资金,首批100万捐助将定向支持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新型冠状病毒发病机理、临床救治研究、疫苗研发以及关联药物的研制。

e公司联合天眼查统计调查发现,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几乎呈现行行“跨界”,全体拥“医”的特点。

在这其中,上汽五菱、比亚迪、广汽集团成为了汽车行业“跨界拥医”的排头兵。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联合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改造生产线的方式生产口罩。据了解,被改造的这家工厂原来生产汽车配件——隔音棉。根据规划,改造后的口罩生产车间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只以上。

2月8日,比亚迪宣布“调配资源,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援产口罩和消毒液,满足当前对防护物资的需求”。比亚迪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除上述两家车企已确定口罩量产时间外,广汽集团也在加紧研究打造生产口罩的设备和生产线。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广汽集团计划自制设备30-50台,这些设备一部分用于广汽自己生产,部分将提供给广州市其他国企进行口罩生产。据了解,首台广汽口罩生产设备已运达广汽部件技术中心安装并继续调试,预计2月22日将完成12台设备的自制,本月底完成30台。

汽车素有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从某种程度而言,车企“跨界”生产口罩,也具有其他行业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比如说,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生产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33-41g/min的聚丙烯产品,据相关人士透露,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隔音棉,正是采用了可用于医用用品的高规格材料聚丙烯。

有趣的是,汽车工程师们学习起口罩的相关技术和生产流程也很迅速,相关技术原本需要2周的培训内容,据说广汽的工程师们仅用几个小时就掌握了。

除此之外,上汽大通、江铃福特、华晨汽车、宇通汽车等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负压式救护车,送往疫情重灾区武汉。

将传统汽车的技术优势,快速转换为特殊时期的技能,彰显了中国车企灵活、智慧的一面。同时,这也表明中国车企正跳出捐款捐物的传统公益模式,有了更为丰富的社会责任践行模式。

由此可见,“跨界拥医”不光是一次技术性的改造过程,也是成熟汽车大国实现慈善价值内核重塑的过程。从社会责任到共享价值,这一次,车企做到了。

出行行业“战疫”进行时

随着疫情防控的升级,全国有30余个城市的网约车停运,其它城市也因出行人数的大幅减少,网约车司机的接单量骤减。尽管面临着运营的困难,疫区的网约车为了满足疫区用户、医护人员的基础出行,还是显得非常“忙碌”。

比如,滴滴召集1336名网约车司机组成“医护保障车队”和“社区保障车队”;首汽约车除成立502人组成的应急“社区保障车队”外,还建立了由11辆车组成的特需车队;美团宣布设立2亿元专项公益基金抗击疫情;东风出行成立了专线车队,负责相关出行工作。

除此以外,曹 *** 出行召集300多名驾驶员组成爱心车队交由社区组委会统一免费调度使用;阿里旗下高德地图联合武汉当地出行合作伙伴风韵出行,紧急上线“医护专车”服务,武汉市内所有医护人员均可通过高德,24小时免费呼叫专属且全方位安全防护的“医护专车”;同时,高德还在全国上线了疫情地图,用户可随时查看该地是否有确诊病例,进行出行决策。

2月9日,上海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提出,“在确认安全无风险的情况下,鼓励同单位、同写字楼、同园区人员,组成固定搭档,拼车上下班 ”。为了顺风车能够更好地实现健康出行,嘀嗒出行提出五大举措,提升顺风车出行的健康指数。

相较于17年前非典肆虐的2003年,中国的出行生态如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众多出行企业在更为复杂的运营环境中,通过互联网与科技的力量,为急需帮助的病患、医护人员解忧纾困。

尽管网约车行业面临着短期的运营困难,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前景依然看好。正如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秘书长荣建所说,“当疫情结束,大家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人们对于网约车的需求,会跟地铁、公交等出行方式一样,重新接受。”

结语:

有人说,疫情是一面照妖镜,它让一切丑恶的、扭曲的人与事现形;其实,疫情更像一枚试金石,它检验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人们会问,疫情洗礼后的中国出行市场还会变好吗?中国汽车强国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众多企业在“抗疫”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专业度与责任心,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中国出行市场明天一定会更好,中国汽车强国梦一定会实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689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