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又称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模型。 李嘉图 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唯一的 生产要素 时, 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 相 对优势。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 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 商品 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将考察这一命题。瑞典经济学家 赫克歇尔 ( EL I.Heckscher)和其学生 俄林 ( Bertil Ohlin )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论、H-O模型, 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
满意请采纳
阐述H—O(赫克谢尔-俄林)理论的内容和评价论H-O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喝水。即各个国家应该在要素方面发挥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要素存量相对丰富,则该国家就应该集中生产、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相对丰富,则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和出口,这样各个国家的资源会更为有效的配置,福利也将会得到提高。
评价:这一理论对需求并没有予以充分考虑;
他的假设条件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因素;
这一理论在理论上对贸易是有益的 。
什么是霍特林定理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存在开采资源的价格增长率必须等于贴现率,开采资源的价格增长率必须等于贴现率的情况下,对于开采者来说把资源储存在地下与开采出来,这两种选择没有偏好。
霍特林的假设:
在霍特林模型中,消费者认为每家厂家的产品在地理或产品特征空间中具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两种产品在地理或产品特征中越接近,它们就越是好的替代品。消费者在地理或产品特征空间中与卖方越远,则其购买的成本就越高。厂商或产品只与邻近他们的厂商或产品展开直接竞争,两家厂家各自都有一定的市场力量。这种市场力量来自于消费者在最邻近厂商购物的偏好或购买他们最喜爱的产品的偏好。假设市场中消费者偏好均匀分布于间距为1的线段内,将市场内企业的竞争归入霍特林模型,差异产品的需求量为qi=Di(p1,p2,H1,H2)。设差异产品的市场竞争为线性模型,且霍特林线段模型满足如下的条件:
(1)产品差异。假设企业确定产品的品牌和销售区域,这种市场行为的活动空间可以用间距为1的线段表示,该线段被成为霍特林线段。市场上有两家企业,其产品的差异化引数为H1和H2代表的产品位值分别用a1和 a2表示,其取值的范围在0~1之间。再假设市场上每一企业只能提供一种品牌,并只在一个消费区域内销售产品。图1中,企业1的位值为a1,企业2的位值为a2,有:0≤a1≤a2≤1。
(2)两家企业在连续的生产条件下,产品的边际成本和单位成本固定不变,且保持相等。
(3)若市场外的厂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所需承担的额外固定成本为是相同的。
(4)设市场中的某一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h,位于霍特林线段0~1之间,点h至企业1的市场位值a1的间距为|h-a1|,至企业2的市场位值a2的间距为|a2-h|。消费者偏好所代表的值与企业的市场位值的间距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企业的销售区域不满意,其二是对产品不满意。这些差异都会为买者带来额外的费用支出。他们为了获得满意的产品,不得不前往出售该产品的销售区域进行购买,或者被迫接受并不理想的产品。引数t为移动成本,或称产品差异化率。消费者支出的移动成本由以下的二次方程表示:
c1(h)= t(h-a1)2
c2(h)= t(a2- h)2
(5)假设消费者的数目在市场的各个区域内呈现均匀分布,若假设h*代表无差异的偏好,若消费者的消费偏好h≤h*,则消费者在企业1处购买产品,反之,则在企业2处购买产品。企业1的是市场占有率s1=h*,企业2的是市场占有率s2=1- h*。
(6)假设市场上同时存在两种品牌,均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即q1>0 且q2>0。
(7)市场的需求总是偏向于价格较低的产品,若企业1和企业2所提供的产品的价格分别为p1和p2,若企业1的产品品牌价格满足:
p1+c1(h) ≤p2+c2(h)
在市场需求会接受企业1的品牌,将移动成本代入公司后整理得:
当满足以上不等式时,买者会在企业1处购买所需要的产品。在此情况下,市场上两家企业的产品的实际价格对买者行为的影响是相同的。企业1的品牌需求量为:
s1=h*
企业2的品牌需求量为:
s2=1-s1
霍特林模型 - 模型分析的结论: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产品的差异会降低市场需求的价格d性。在同一质量条件下,同类产品的差别越大,市场需求的价格d性越小,企业调节价格的余地就越大。企业所采取的产品价格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形成市场壁垒,从而获得竞争力的策略。在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的同时,起到设定一种阻止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的障碍。
另一方面,产品差异化将减弱价格竞争的强度。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程度的越高,比如产品的销售区域定位值相差越大,则买者对产品的主观偏好程度越高,则买者承担的移动成本就越大,市场价格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就越小,因此,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的意义就越小。
在以上霍特林线段模型中,我们是以产品的销售区域和品牌来讨论差异化问题。除了以上两个差异化特征以外,产品还具有产品质量、产品外观、包装、市场形象、相容性等众多差异化特征。若把这些特征放入霍特林线段模型中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上述同样的结论。
霍特林模型 - 网路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根据霍特林模型分析的结论,以及网路经济环境下市场的特点,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第一,由于产品差别越大,企业调节价格的余地就越大,因此企业可以采用价格策略;第二,由于消费者对产品偏好的程度的提高,价格的影响则越来越小,因此,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1、价格差异化策略
价格差异化也称为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对同一种产品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企业在进行定价时不仅要考虑客户的支付的意愿,还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价格差异化(价格歧视)又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差异化,或完全价格歧视,或个性化价格,是指企业制定的价格与消费者愿意为每一单位支付的最高价格相等。
企业实行这种价格的前提条件是要掌握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这一最高的价格,在网路经济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使得企业收集消费者的偏好的资讯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了,因此,企业的这种个性化的定价策略越来越成为了可能。
二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数量定价,是指企业将商品按照消费者的购买两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格级别,对购买不同数量的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这种价格策略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网上购物上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策略。消费者在购买一本书和购买多本书时,由于成本的不同,因此每本书的价格是不同的。企业的这一价格策略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双方都能获得好处。
三级价格歧视也称为不完全价格差异化,或群体定价,是以消费者的身份为基础的定价模式,企业按照消费者的某个或多个交叉的特征将价格划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类别来索取不同的价格。在网路经济中,这种定价的方式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各类电子商务应用网站采取的这种不完全价格差异的定价方式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其针对会员和非会员提供不同的价格和服务组合。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企业可以比以往更容易地为特定的消费群体来开发出特定的服务内容、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式,因此,这种定价方式也被广泛地采用。
2、产品差异化策略
这里的产品差异化主要是通过品牌、标识和特性来区分的。一般认为产品的差异化可以分为水平差异化和垂直差异化。
水平的产品差异化是指对于同种产品的不同版本之间的优劣没有公认的标准,只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好恶。
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具有该特征的产品。比如,消费者对两幅画的喜爱程度、对两首曲子的喜爱程度、对两个网站的首页布局的喜爱程度等等,均没有一个能形成公式的公认的标准,但这种偏好确实存在,它取决于不同消费者的主观的好恶。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迅速而准确地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在网路经济环境下,可以更好地构建起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来掌握消费者的各种偏好,从而制定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策略。
垂直差异化是指假设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各项特征的偏好相同,都认为产品的特征数量和消费数量越多越好,但是,对于额外增加一单位消费或者额外增加一项特征的评价却不相同。
因此,企业在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时,需要认识到消费者的这种垂直差异化特征,来制定相关的策略
赫克歇尔和俄林分别是哪国人啊?是一个人,瑞典的
伊·菲·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9),瑞典人,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部分-要素禀赋论就是他和他的学生贝蒂•俄林(Bertil Ohlin)最早提出来的,并命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定理)。
什么是赫克金法则?拜托了各位 谢谢
赫克金法则:要当一名好的推销员, 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提出者:美国营销专家L· 赫克金。 点评:利人才能引人,舍财方可得财。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优秀 推销员 的业绩是普通推销员业绩的300 倍。资料显示,优秀推销员与长相无关,也与年龄大小无涉, 和性格是否内向外向无关。那么,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优秀推销员呢? 美国营销专家L.赫克金有句名言:“要当一名好的推销员, 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这就是赫克金 营销 中的诚信法则。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怎样解释印度软体产业的崛起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又称要素禀赋说,即“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由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禀赋—丰裕程度的差别引起的,也就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印度的软体业崛起和中国对外出口加工工业崛起是一个道理,即利用国内劳动力价格较低的比较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印度发展软体业发展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 *** 扶植、官方语言是英语、大量廉价劳动力、计算机和数学基础教育较好等。
什么是赫克斯海默氏反应Millow(米伦)反应:
原理:米伦试剂能与单酚、双酚和吲哚生物产生颜色,这些反应最初产生的有色物质可能是酚的亚硝基衍生物,经互变异构后成为颜色更深的邻醌肟,最终形成红色稳定产物。
试剂:米伦试剂——60mL浓硝酸(比重1.42)中溶解40g汞(水浴加温可助溶),溶解后加入2倍体积的蒸馏水稀释。静置澄清后,取上清液备用。该试剂制备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吸入烟雾。由于有时反应猛烈需使用较大烧杯,少许少许的加入硝酸。
方法:取样品1mL于试管中,加入米伦试剂0.5mL混合,加热,观察其颜色变化。
鉴别:若有酚类蛋白质,则加入米伦试剂后产生白色蛋白质沉淀,加热后变成红色(该反应不能用来测定尿中的蛋白质,试剂中的汞离子能被尿、无机盐所沉淀,使试剂失效)。
什么是胡克定理!胡克定律 :在d性极限内,d性物体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中学物理中解释为受力伸长量与所受外力成正比
胡克定律的内容是:在d性限度内,d簧所受的拉力与形变数成正比。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数,F为所受的拉力。给出一个d簧,k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一个d簧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力)的长度是10厘米,现在用5牛的拉力拉d簧,d簧伸长5厘米,求劲度系数k。则用k=F/△x,其中F的单位是牛,△x的单位是米。则k=F/△x=5N/0.05m=100N/m胡克证明了d簧震动是等时的,还把d簧应用于钟表制造。在物理学中主要用于研究与d黄有关的问题。测力计(有时叫d黄称): 利用金属的d性体制成标有刻度用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谓之“测力计”。测力计有各种不同的构造形式,但它们的主要部分都是弯曲有d性的钢片或螺旋形d簧。当外力使d性钢片或d簧簧发生形变时,通过杠杆等传动机构带动指标转动,指标停在刻度盘上的位置,即为外力的数值。有握力计等种类,而d簧秤则是测力计的最简单的一种。
答:胡克定律 :在d性极限内,d性物体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中学物理中解释为受力伸长量与所受外力成正比) 公式:F=KX,K是d簧的倔强系数,X是相对于平衡位置的拉升长度。F是所受的d力。
什么是摩尔定理?摩尔定理
半导体晶片上整合的电晶体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一番
摩尔定律40周年
摩尔先生于 40 年前提出了摩尔定律。最早刊登摩尔定律的杂志是 1965 年 4 月 19 日 出版的《电子学》,该期杂志发表了摩尔的一篇文章。摩尔在文中预测,半导体晶片上整合的电晶体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一番。1975年他又提出修正说,晶片上整合的电晶体数量将每两年翻一番。当时摩尔还是仙童公司的电子工程师,而后于1968年共同创办英特尔,任副总裁,从此将intel的革命带入整个资讯产业。
英特尔前任总裁Gordon Moore在1965年4月19日的《电子学》(Electronics)技术期刊上发表了摩尔定律。目前摩尔定律在晶片制造业已经经过证实。并有说法经过新的改良的晶片制造技术,摩尔定律还有望延续20年。
1965年4月,当时还是仙童公司电子工程师的摩尔在《电子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预言,半导体晶片上整合的电晶体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一番。1975年他又提出修正说,晶片上整合的电晶体数量将每两年翻一番。
当时,积体电路问世才6年。摩尔的实验室也只能将50只电晶体和电阻整合在一个晶片上。摩尔当时的预测听起来好像是科幻小说;此后也不断有技术专家认为晶片整合的速度“已经到顶”。但事实证明,摩尔的预言是准确的。尽管这一技术进步的周期已经从最初预测的12个月延长到如今的近18个月,但“摩尔定律”依然有效。目前最先进的积体电路已含有17亿个电晶体。
“摩尔定律”归纳了资讯科技进步的速度。这40年里,计算机从神秘不可近的庞然大物变成多数人都不可或缺的工具,资讯科技由实验室进入无数个普通家庭,因特网将全世界联络起来,多媒体视听装置丰富著每个人的生活。
定位理论之父有两人,定位理论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Al 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定位品牌作为首选,也就是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
意义
以往做营销普遍认为只要产品好就一定可以卖得好。因为他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好的产品自然应该有好的市场,人们选择的一定是最好的产品。非常多的企业和营销人被掉进这个产品侄上的陷阱里,不能自拔。
定位理论则引导人们走出这个误区,第一个指出:市场上卖的最好的不一定就是质量最好的产品,而是人们认为最好的产品。所谓没有现实最好的产品,只有消费者认为最好的产品。定位理论的核心原理“第一法则”,要求企业必须在顾客心智中区隔于竞争,成为某领域的第一,以此引领企业经营,赢得更好发展。
市场细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企业营销思想的新发展,顺应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一新的市场形势,是企业经营惯用市场导向这一一营销观念的自然产物。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