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年了,我只想记住一个橙子的味道。”
这是冰糖橙品牌褚橙的宣传口号,回顾褚橙这些年的历程,作为橙子界的“橙中茅台”,褚橙确实火。
褚橙是褚时健74岁时第二次创业的产物,他花了数十年时间才把这个品牌做出来,从树苗到开花结果,从古稀之年到耄耋之年,才把2400亩山头点翠橙色。
褚橙的有如今的发展,可以说离不开创始人褚时健传奇故事的加持。
早在2012年,褚橙的市值就高达上亿元了,在中国的农产品市场中,褚橙交出如此耀眼的成绩可谓位列前茅。
随着“孩子”褚橙慢慢壮大,作为父母亲的褚时健想着该退休了,对于“孩子”褚橙谁来接手,褚老表示,谁管的好就给谁,这一考量就是7年之久。
谁也没想到噩耗来得这么快,2019年3月,“一代橙王”褚时健与世长辞,那年,他91岁。
褚时健辞世后,褚橙的动荡也来了,家族内战好似愈演愈烈。
因着生前老爷子没有很好解决其继承人的问题,导致其儿子褚一斌和孙女婿李亚鑫之间汹涌着巨大火花。
2015年,褚老爷子还在世时,褚李两方就开始开战了,十月,儿子褚一斌召开发布会宣布进军天猫商城,但是有趣的是,在十一天之后,孙女婿李亚鑫又宣布其褚橙没有和天猫合作的计划。
面对儿子和孙女婿两次不同的战略决策,褚老爷子真是进退两难。
作为儿子,褚一斌表示子承父业是常态,作为孙女婿,虽说隔代亲不亲不知道,但是李亚鑫对褚橙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自己深扎哀牢山,一手创建管理系统,作为褚橙的第二掌门人,李亚鑫表示他不想放手。
一个是创始人之子,一个是褚橙发展路上的功臣,两者为争褚橙权位,站在了对立面。
争权之路漫漫长,很是凶险,到底该给谁?突破口在褚时健妻子马静芬那。
马静芬曾向媒体表示,家族内斗不存在,不过褚橙以后绝对是家族企业,现在掌管的人不是褚家的就是马家的,当然帮理不帮亲,将来儿子接手,如果管的不好,那就不给他,谁管的好就让谁管。
事情好像成定局了,有母亲马静芬的支持,加上女儿去世,褚时健只有这一个亲生儿子了,在2017年6月,持续两年之久的继承人之争尘埃落定。
褚时健当时立下遗嘱,决定将褚氏旗下的母公司交给儿子褚一斌。
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族内斗或许是常态,但希望利益之争切不要消磨老百姓的权益,以人为本是基础,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才是主要。
褚橙创始人褚时健走后,不少人发问,靠情怀营销的褚橙是否被市场认可?褚一斌能有好对策么?
借着褚老的生平事迹让褚橙一炮而红,过去消费者买橙子看品质,现在靠情怀?这样的做法并不能长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市场的更新换代是常态,消费者人群的变化也是问题,买橙子送褚时健自传,橙子很重,书却能很快看完,如果长时间靠着褚时健老爷子来做营销,吃的就不是橙子而是花钱听故事了。
不止如此,考究整个农产品市场,褚橙的未来发展或许有起伏。
十一佳季,各色的橙类争相上市,但是受2020疫情影响,果农供过于求,不仅是冰糖橙,许多水果的价格也纷纷下跌。
在经过一次洗礼过后,普通冰糖橙的跌至3~4元/斤,最低的甚至仅2元左右一斤,而褚橙虽也受其影响,但是与市场相比,还是高出4到5倍的价格,高达10.8~18.8元/斤。
在疫情来临时,许多人失业降薪,即便不愁卖的褚橙面对如此僵持不下的境况,能否继续走下去?答案是未知的。
反观褚橙的市场范围,也是略有问题。
定价较高的褚橙走的是中产和白领阶层,这样就代表其放弃了一部分市场,品质高,味道甜的褚橙最初走的是微商路。
在2012年,褚橙就借助一家名为“本来生活”的电商网站出道,加上各界企业家为褚橙宣传,褚橙的开始的路很是顺畅。
扩大市场,褚橙不是没想过,实践下来,不容易。
作为农产品,褚橙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土地、气候、管理等等,使得其不能像工业化那样复制生产,时间是问题,经销商也是问题。
于是,褚橙在2012年开始扩充基地建设,从最初的2400亩到如今种植面积已高达16500余亩。
但是整体算下来,2000亩左右,结出来的果子仅五百万斤左右,五百万斤橙子,两三个大批发商就消化了,其余小批发商只能无尽等待。
事实证明,产品足够多,市场才能开阔。
如果走出云南市场,路费和包装费是一笔巨大的成本,成本上升,价格也随之上升,如此一来,本地水果还是最佳选择。
未来的问题很多,或许褚橙最终的出路还是卖橙子。要想品牌成长,就必须摈弃褚时健传奇人生这个营销热点,专注于技术升级和品种改良才是根本。
农产品上市实属罕见,也实属不易,褚时健早年就觉得上市都是鬼把戏,表示没这个心思玩上市。
然而在褚时健走后,儿子褚一斌于2019年提出6年内褚橙上市计划,引起业内关注。
12年时,业界就有人推荐褚时健将其创办的褚橙上市,褚老连忙摆手,他深知农产品上市不易的他,不会武断做决定。
原因有二,首先,股票都是资本跟资本之间的运作流程,老百姓买到的高价股票本就不划算;
其次入市风险很大,农产品限制的因素很多,万一土壤不好,气候不好,结出来的果子品种也不好,股民亏损,这个品牌也逃脱不了责任,不求快,只求稳才是目标。
早在褚时健在世的时候,就反感登录资本市场,被资本束缚,他认为产业和资本之间本就存在冲突,不能因为产业服从资本而把产业拖垮。
反观褚一斌却说这是褚时健在世时的决定,无不令人疑惑。
不过要是了解褚一斌的人生经历,你就不会有这种疑问了。
从小离开家庭的他总是有股冲劲,求学创业都是他一人顶天,父亲褚时健早就表明:“我不会帮你,你要自己走完这段路”。
边打工边生活的褚一斌,在创业时就是主攻海外市场股票投资的,他认为产品不追求市场,不追求资本就是要落伍的。
所以说,家族企业落到他手中后,寻求登录资本市场并不奇怪。
但是资本不是慈善,为其牟利的同时,自家业务的发展同时也是取决于民众的利益,固不可越界。
对于上市所做的准备,褚一斌表示寻求企业横向发展,增加产品多样化,规模化。
目前,褚氏企业不仅有主力褚橙,还将推出新产品——一云冠橙,而苹果、柚子等产品还在试验种植中。
据悉,今年褚橙单品产量预计2万吨,云冠橙预计产量1.1万多吨,早在前年褚橙销量额就高达三亿,或许这次新推出的云冠橙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对于农产品来说,时间是主要问题,褚一斌现还在等待中,或许等到种植业的问题都能妥善解决时,就是褚橙上市之际。
纵观始末,褚橙未来的发展或许一如往常,像褚一斌所言不会有新品牌考虑,但产品自带的属性会一直延续,就像褚时健的励志情怀赋予褚橙之上,情怀是一个长远的价值体系,不会空洞。
回首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在世人心中早已不是一个商人角色这么贫瘠,他更像是一种奋斗精神推动着世人,推动着褚橙的发展。
“ 只有做事的人晒得够黑,才有像做农业的样子;当追求成为现实,未来的农产品行业,褚橙便会是一道风景 。”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
“褚橙柳桃潘苹果”在去年推出时曾经一度成为业界佳话,成为品牌人格化、故事营销等的典型案例。然而实际上,这三者中,只有褚橙是成功的,柳桃和潘苹果的品牌之路却是渐行渐远。
我们先来看下本次聚划算是如何推这三个水果的:
三款主图,也正是每款水果品牌主打的理念。
褚橙:励志、坎坷、传奇
柳桃:企业家、产业报国
潘苹果:公益、家乡、名果
然后我们看下上线首日截止22点40分的销售情况:褚橙8400多单,75万销量;柳桃476单,4.6万销量;潘苹果187单,1.6万销量。可以看出这是几何级别的差距。撇开昨天聚划算不谈,这三款水果在11月初就已经开始销售。褚橙的销量是一直很好,柳桃一直很一般,而潘苹果的表现就有点差了。潘苹果今年在淘宝新开的官网销售也只有几十单左右,而且店铺的动态评分很低。
其实褚橙的成功并非只是品牌的人格化和故事营销,那些只是表面现象,而对表象的复制往往是很难成功的。我们先来看下褚橙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人格化和故事营销去溢价的,然后再来看下后二者为何没能复制成功。
褚橙:内功为基,故事开花
褚橙能够长期热卖,其根基是这个橙子真的好。我在去年的文章《褚橙第一,本来第二,谁会成为下一个?》就总结了褚橙成功的根基:一是褚老认真做事一心专研的态度;二是果园的流程管理;三是跟果农的共同创富。这些是保证褚橙品质的基础。种不出好果子,你再励志也没用。
市场上一般的脐橙售价一般在每斤4-7元,而褚橙的售价在每斤15-16元,跟美国进口脐橙和澳洲进口脐橙是同一价位。通常情况下,价格定高了,相应的市场就会变小(如上图的市场价格曲线)。而褚橙在高价位依然能够取得不错的销售量,则是通过品牌人格化和故事营销,将理性的价格曲线向外平移到一个“非理性”的价格曲线。褚橙的内功奠定了图中实框的基础,然后通过品牌的塑造进一步把市场变大。
柳桃:牵强嫁接,打错方向
柳桃的推出并非柳传志的本意(其本人甚至不喜欢这么做),是去年媒体电商本来生活撮合而成的“褚橙柳桃”的推广方案。但是柳传志跟柳桃的关系也只是一个投资者的关系,并不像褚橙那样是十年的生产者和经验者。这种情况下人格化的品牌塑造就显得很牵强。
在产品的定价上,柳桃也是跟褚橙很像。市场上江山猕猴桃和黄心猕猴桃的售价在每斤7元左右,红心猕猴桃和周至猕猴桃的售价在每斤18元左右。柳桃的定价是每斤32元左右,直逼进口佳沛猕猴桃的38元每斤。过高的定价使得本身市场的基础就变小了,通过牵强的品牌人格化,只能细微的影响非理性的价格曲线。
另一点褚橙和柳桃品牌的细微不同:同样作为企业家,支持褚时健的多少有一种对体制不满的表达,而对体制不满者的受众面是很大的。而柳传志更多的是一个现有体制内的成功企业家,支持者多数是机场成功学的追随者,而这些人大部分不买水果。
潘苹果:好心被互联网思维给毁了
潘苹果同样是去年提出的,当时是潘石屹为家乡的滞销苹果公益代言。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被“互联网思维”给拧巴成了潘苹果,这就有点走错方向了。
首先,无强烈内在联系的人格化品牌命名跟上面的柳桃一样有点牵强,这就很难造成非理性价格曲线的位移;其次,潘苹果的定价同样是跟褚橙柳桃类似,市场上花牛苹果每斤6-9元,潘苹果每斤15元跟进口蛇果价格类似,这样就缩小了市场份额的根基;最后,同样作为企业家,潘总所属行业决定了其公众形象的争议性,本来公益代言可以为其公众形象加分,但是之后潘苹果的推出和过高的定价使得公益代言的色彩渐淡。这种情况下,非理性的价格曲线会产生反向的位移。
这就是为什么褚橙成功了,而柳桃和潘苹果却渐行渐远。
后记:褚橙柳桃潘苹果的 *** 盘手是认识的朋友,此文仅就事论事,探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之路,若有不妥之处,望不吝指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