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被美国制裁,芯片断货,麒麟系列芯片断供。
手机缺货的原因还有:
1、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对手机来说真的是老生常谈了,因为在之前的时候,手机厂商每发布一部手机之后都会选定一个“良辰吉日”作为发售日期,其目的可能就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期望值。
2、零部件限制:
手机缺货也是其他零部件也受到了限制,华为基本上靠库存在生产智能手机。一旦库存使用完,那么华为智能手机将面临无法生产的尴尬局面。这才是华为荣耀30系列缺货的主要原因。
3、黄牛:
正可谓无利不起早,不少商家看到华为手机涨价有利可图以后,甚至开始囤货了,这也就导致货越来越少,价格也是自然而然的继续上涨了。
扩展资料
手机超高的颜值和逆天的拍照功能收割了一大票用户,而高性能更是让这部手机的好感度蹭蹭上涨。超六成的用户表示对6英寸全面屏、双面玻璃外观更感兴趣,其次为前后双摄的设计。独立HIFI芯片、大尺寸扬声器以及人脸解锁功能紧随其后。
华为在中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多地设立16个研究所,集全球不同地区优势,把美欧日中等技术优势的创新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全球的创新能力。
饥饿营销?顾名思义就是没(缺)货卖,一机难求。但是消费者热度不减,乐此不疲的抢购!那为什么小米、华为都在玩饥饿营销呢?其实两家的情况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小米是饥饿营销的鼻祖?
这样说虽然有点不好听,但确实是这样。因为雷军那句“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就是用的互联网+,小米开创了用互联网造手机的模式,刨开了中间层层代理环节,自己设计方案,然后找工厂代工,最后通过网络直销。
这样的好处就是没有库存压力,周转周期也短,对资金压力相对较小。但由于小米的性价比模式注定不会大批量备货,所以每次开售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小米走的是轻资产路线,新品能备货超百万的屈指可数,基本就是一二十万的备货。一方面小米是一加互联网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去备货,库存和代理也覆盖也不够多,即使生产出来库存和周转消化也是一大问题。另外就是小米的性价比基因,注定不会在开售初期大批量囤货,因为那时候的电子元器件比较贵,大批量囤货等于把自己的利润囤进去了。就有计划的生产,即减少库存和周转压力,回笼资金也快,公司风险小很多。
要承认,小米进几年的备货比起初期好很多了,但是稍微热门一点点的产品都是需要不断抢购。现在除了小米系的高端产品好买一点外,红米系都很难买。卢伟冰说这是缺芯的问题,这说的肯定是事实,今年的芯片比往年都缺,但是同为高通骁龙870,小米10s就比红米K40好买得多;小米11用的高通骁龙888更缺芯,但是小米11一样好买;K30s用的高通骁龙865用了几个月都没现货(高通865就不存在缺芯一说),所以小米缺货的根本原因根本不是缺芯,而是自己不愿意大批量生产,以小米世界500强的体量,任何一款手机都可以做到备货百万。
华为没货的根本原因就是没芯片
当然这里针对的是今年的华为手机,今年华为芯片慌,连荣耀都分出去了。不过华为手机不好买的原因跟小米相似,也是安排生产得少,因为芯片存量不多(据说麒麟9000只有1000万片左右),得按计划来(安排生产得量也低),要是一股抛出来,那华为后续手机业务基本上就等于停止了。
但要说华为折叠屏饥饿营销,那就是生产难度高,不过我很好奇,为啥三星的折叠屏就可以敞开卖,而华为的就不行,折叠屏这方案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参与进来的手机厂家很多。不敢说良品率多高,但是柔宇、三星这些厂家都能做出来,以华为的体量按道理说不应该。这一点我真有点没看懂。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对一切饥饿营销都很反感,再好的手机,只要抢购、加价我都无视。这跟那些卖日本车加价的有什么区别?
啥是饥饿营销?度娘是这样说的:
说白了就是故意调低产量,制造抢购的假象,吊起大家的胃口。
在手机界,大家公认小米手机是鼻祖。
确实,小米手机在第一代手机就是这样,因为手机的出货量有限,大家只能从线上抢购,制造了当时大家一见面就问:小米手机你抢到了吗?
其实,小米手机第一代手机采用的线上销售,抛开多层的环节换取极低的价格,给大家提供高性价比的手机。
当时,小米手机也不能肯定有多少销量,采取的是少量备货看市场反应,结果是热销,导致手机已上架就被抢光。说白了,就是小米手机营销出货不力而出现的抢购假象,并非有意而为之。
小米到目前为止,还是轻资产,少备货,减轻资金压力。和蓝绿厂家的备货不是一个台阶,这方面华为也有差不多的 *** 作。
为啥小米这样玩?
1、少备货、增加资金流动速度;
2、高性价比吸引很多人关注、抢购。
和蓝绿厂家相比,小米、华为的研发费用都高些,每年都“浪费”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小米、华为的生态链建设也要大笔的资金。比如小米投资了大量的生态链企业、华为的芯片研究等。
目前的华米OV这四家来说,以华为、小米的产品最多,涵盖了手机、平板、电视、路由器、耳机等相关产品。因此,饥饿营销的造成与资金充裕程度有一定的关联。
而华为则较不同,其大量的手机用的是自家芯片,显然芯片的供应度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当然,华为也不愿意过多的囤货,避免占用大量的资金。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手机的迭代更新速度太快,每年至少一代新品推出。如果销量不好的话,那可能导致新品出货困难。加上手机淘汰的速度太快了,同样价格,现在的手机性能是三年前的一倍以上。
而蓝绿两厂的备货充足,其绝大部分都给线下的实体店购买了,导致其产品备货多不用担心。
应该说,线下小米、华为线下的实体店过少,压缩了用户购买手机的渠道,导致线上集中后出现的抢购潮。
准确地说,小米、华为是不愿意大量备货而占用资金,减少库存,和吊胃口的“饥饿营销”并不雷同。
不是饥饿营销,这是由于被美国制裁所造成的。真不是华为故意要这样做,是真的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了。
另外这一次华为的做法也很“强硬”,为了能够确保限购,华为单方面表示,对异常订单有权单方面取消订单、不发货,并且不给赔偿,而所谓的异常账单,就是指不同账户,在同时间点,在相同的地址,或者是临近、相似的地址,使用相同的收款账户批量下单,这些订单都会被列入异常订单,直接不予发货、不予赔偿,以此达到限购的目的。
华为处境
华为虽然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公司,但手机的销售额已经占总营收的50%以上,其他业务也大多与芯片相关,断供对华为的打击是致命的,尤其是在现金流上,从华为公布的数据也能看出来,现金流开始接受考验。
2021年4月底,华为的鸿蒙系统开始正式面向消费者,这也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自主研发的手机系统,被人们寄予厚望。但是由于华为手机市场正在逐步萎缩,鸿蒙的生态将会受到严重考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